(報告)雙匯發展和溫氏股份,誰吃誰?

雙匯發展和溫氏股份,誰吃誰?一場時間下各自領域整合的競賽

首先,豬週期是怎麼回事,豬肉價格上漲,養豬賺錢預期增強,大家開始養豬,從養豬到出欄上市有大概十個月的時間,而且計算固定資產投入,生產段對銷售端的反應有遲滯性。

生豬上市,供大於求,豬肉價格下跌,同樣的邏輯再來一次。

即養豬的成本是相對固定的,銷售端的價格變化引起盈利的鉅變,這種預期帶來養豬資本的週期性進入和退出,因為養豬需要時間,形成生產和銷售在時間的錯位,資源調配性差,最後豬週期出現。

這個時候,我們把養豬企業當做水泥,煤炭,券商等週期股看就行了。

那麼,養豬的企業能賺錢嗎,賺多少

養豬是不賺錢的,得把豬殺了賣肉或者做成肉製品銷售出去,才能賺錢,也就是豬產業鏈的上中下游。

上游養豬,中游殺豬,下游賣豬肉和肉製品,殺豬沒有技術含量,門檻極低,所以不賺錢是必然,兩頭擠壓。下游①面對消費者即c端,可以形成品牌,獲取溢價②渠道壟斷,就像阿里,蘇寧,國美對家電企業的欺凌一樣,所以下游賺錢。

豬週期的出現原因是產銷不匹配,這種週期性對養豬的,賣豬的,吃豬的都是傷害,形成資源浪費。為什麼不匹配呢?因為行業太分散,參與者獨立決策。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如果可以實現),豬週期必然減弱,養豬的盈利開始穩定。整個豬產業鏈利潤要在上下游分配,競爭(中游太弱)。

養豬的厲害還是賣豬肉的厲害呢?誰能率先在自己的細分領域完成集中度提高就可以實現話語權。如果沒有在自己的行業完成整合,提前向彼此攻擊,就是不明智的。溫氏建立屠宰場,雙匯也養豬,都是玩的。

世界歷史上,都是中下游向上遊整合,即雙彙整合溫氏。原因是中下游盈利要高,資本實力強大,理論上如果上游率先完成整合,也可以向下遊擴張。最後都要形成豬產業鏈的整體業務。實現後,豬週期消失,盈利增強,形成類公共事業股。

面對C端的品牌溢價是可以轉移成本的,而且可以憑藉滯後性獲取超額利,真正受影響的是屠宰業務。屠宰業務一般是殺豬和賣豬肉。我把屠宰業務分開了,殺豬算一塊,賣豬肉和肉製品劃做統一的下游,方便分析溫氏股份市值2179,雙匯789。三季報純利潤36.5,溫氏39.62。

我的總體看法是,看他們在各自領域誰先完成整合,就可以繼續擴張了,我覺得雙匯贏面大一些。目前溫氏股份股價已經上去了,安全邊際很小,博弈階段,不值得參與。

從行業角度看,養殖和屠宰是直接的上下游關係。但從利潤角度看,養殖和屠宰又是明顯的對立關係,生豬價格上漲利好養殖,生豬價格下跌利好屠宰,生豬價格的定價權掌握在哪一方手中,哪一方就更有希望獲取更高的利潤。通過對豬肉產業上中下游各環節主要參與者的梳理,我們發現中小養殖戶、代宰企業以及下游消費者更多扮演的是生豬價格接受者的角色,他們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對豬價的影響都極為有限。規劃化養殖場和大型屠宰企業對生豬價格擁有一定的定價權,且不論是養殖企業還是屠宰企業,在區域內市佔率越高的一方,對於生豬價格的影響力也越強。

市場集中度方面,儘管我國在養殖和屠宰行業內擁有一批具備相當產能產量的企業,但由於全國豬肉市場基數大,現階段養殖和屠宰的集中度依然很低。2017年養殖行業前十名企業共出欄生豬4559萬頭,合計佔比6.62%,行業CR4為4.89%,與屠宰行業市場集中度接近。分散的市場格局下,部分大型養殖和屠宰企業僅能在少數區域對生豬價構成影響,全國性龍頭尚未出現。

參考美國豬肉行業的發展歷史,其產業鏈的整合主要靠自下而上推動,目前美國的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大多由大型屠宰加工企業轉型而來,屠宰加工企業以各種形式參與上游養殖,縱向整合生豬產業鏈。這背後的邏輯在於美國屠宰企業集中度在80年代快速提升,規模化程度超過養殖行業,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超越養殖,進而能夠以合約生產或直接收購的形式提前鎖定大型養殖場的生豬所有權,實現對行業的縱向整合。相比於美國,由於我國屠宰和養殖集中度均偏低,現階段行業整合難度大。非洲豬瘟的發生,則為屠宰企業市場集中度的提升提供了寶貴機會,也為屠宰龍頭主導的行業縱向整合創造了條件。一方面,產區與銷區企業經營狀況分化,產區大型屠宰企業利潤提升,其主動推進橫向整合的意願增強。另一方面,環保督查的趨嚴也導致部分小廠不得不選擇退出。隨著屠宰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龍頭屠宰企業市佔率較當前大幅提高,其對於上游養殖企業的生豬採購議價能力將隨之增強,屆時行業縱向整合的時機也將越來越成熟,以雙匯為代表的屠宰龍頭公司有望充分受益產業整合帶來的長期紅利

作者:貧民窟的大富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