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營收254億,淨利潤降2.8%,雙匯如何解決“二師兄”漲價問題'

"

撰文 | 華樑

面對“二師兄”身價的持續上漲,與之相關的公司正處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裡。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8月23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已經達到每公斤31.09元,再次突破歷史新高。

從事生豬養殖業的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紛紛進入盈利期,今年以來股價持續處於高位。但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發展(000895.SZ)卻因生產成本上漲面臨著業績承壓的窘境。

那麼,面對現實,雙匯慌嗎?

01 、增收不增利

近日,雙匯發展(以下簡稱:雙匯)發佈了2019年半年報——喜憂參半。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4.33億元 ,同比增長7.67%;利潤總額29.98億元,同比下降2.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81億元,同比下降0.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22.31億元,同比增長0.81%。

業績顯示,雙匯目前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

撰文 | 華樑

面對“二師兄”身價的持續上漲,與之相關的公司正處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裡。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8月23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已經達到每公斤31.09元,再次突破歷史新高。

從事生豬養殖業的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紛紛進入盈利期,今年以來股價持續處於高位。但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發展(000895.SZ)卻因生產成本上漲面臨著業績承壓的窘境。

那麼,面對現實,雙匯慌嗎?

01 、增收不增利

近日,雙匯發展(以下簡稱:雙匯)發佈了2019年半年報——喜憂參半。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4.33億元 ,同比增長7.67%;利潤總額29.98億元,同比下降2.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81億元,同比下降0.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22.31億元,同比增長0.81%。

業績顯示,雙匯目前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半年營收254億,淨利潤降2.8%,雙匯如何解決“二師兄”漲價問題

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豬肉是雙匯發展最重要的生產原料。但近一年來,伴隨著國內豬肉供給的持續減少,豬肉價格持續走高。

理論上來講,生產成本的攀升將嚴重擠壓產品的利潤空間。而雙匯公司淨利潤的下滑,也佐證了這一點。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豬肉供給側的緊張?

首先,非洲豬瘟疫情。

2018年8月,中國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案例。截至4月22日,據中國農村農業部數據,全國共發生129例非洲豬瘟疫情,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全部出現疫情,這對國內生豬產業和市場造成了較大影響。

其次,中美貿易戰。

2019年4月出臺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9—2028)》預測,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未來10年我國豬肉供給將偏緊,進口將保持較高水平。2018年,我國豬肉進口量為119.28萬噸。報告預測,2019年和2020年豬肉進口量分別為170萬噸和200萬噸。到2020年,如果國內供給進一步下降,豬肉進口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然而,中美貿易戰遏制了國內肉類加工企業對豬肉的進口。以雙匯發展為例,今年上半年,雙匯通過關聯方羅特克斯和萬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共計進口凍肉15.66億元,較上年的16.34億元下降了4.16%。自從國家對美進口豬肉加徵關稅實施以來,雙匯通過採購低價進口肉來降低成本的優勢持續減弱。

二季度起,持續的非洲豬瘟疫情和日益緊張的中美貿易戰,導致豬肉供給緊張、價格高速增長,這造成了雙匯發展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半年報顯示,雙匯2019年上半年營業總成本同比上升8.76%,而此前兩年該公司的營業總成本一直為同比下降的趨勢。

面對這一現狀,在業績發佈會上雙彙總裁馬相傑表示:“下半年豬肉價格不會再大幅漲價。”

可話音未落,國內豬肉價格再次突破新高……

02 、合併加囤貨

對“下半年豬肉不會大幅漲價”的判斷,或是雙匯的美好願景。但作為國內肉類加工龍頭企業,如果說雙匯將發展只寄託在豬肉降價上,那就有點太被動了。

實際上,雙匯在上半年已經進行了三次調價,整體提價幅度約10%。

但僅僅是提價還不夠,今年上半年雙匯在策略上已著手“防患於未然”。

2019年1月20日,雙匯發佈公告,擬通過向雙彙集團(雙匯發展的控股股東)的唯一股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的方式,對雙彙集團實施吸收合併。吸收合併完成後,雙匯發展為存續方,將承繼及承接雙彙集團的全部資產、負債、人員、業務、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羅特克斯將成為雙匯發展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73.41%。

8月6日,這項交易最終“板上釘釘”。當天晚間,雙匯發展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將自8月13日開始停牌,以完成同雙彙集團的合併。

對於這項交易,一些行業人士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從股權結構來看,此次合併交易無疑是理順了雙匯的所有權關係。”一位行業觀察者表示:“此次雙彙集團整體上市,將減少所有權層級,這在產業週期與非洲豬瘟的雙重壓力下,凸顯了公司大股東的信心。”

“另外,雙匯屬於傳統產業,無法寄希望於超常規增長,但集團整體上市可以完善產業鏈、形成較強的防波堤,防止業績劇烈波動。”上述觀察者稱,“本次交易還可以使雙彙集團的肉類主業更加突出、肉類產業鏈更加完善。通過上下游的全面整合,將增強雙匯發展在中國肉類行業的領軍地位,提升未來發展潛力。”

上述行動可以說成是雙匯發展在公司戰略層面的準備。在戰術上,上半年,雙匯發展的主要行動就是:囤貨。

數據顯示,上半年雙匯的屠宰量是857.79萬頭,佔比達到2.74%,較上年同期的2.48%有明顯提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雙匯生豬屠宰量同比、環比均出現明顯下降。同時,雙匯鮮凍肉銷量也明顯下降,期貨庫存大幅上升。

雙匯發展的庫存出現大幅增長,很可能是企業主動提高儲備庫存量,以應對後期豬肉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截止2019年二季度末,雙匯存貨量從金額來看已達到72.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94%,佔總資產比重高達29.19%。自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雙匯存貨量持續增長,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其存貨增長近20億元。

"

撰文 | 華樑

面對“二師兄”身價的持續上漲,與之相關的公司正處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裡。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8月23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已經達到每公斤31.09元,再次突破歷史新高。

從事生豬養殖業的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紛紛進入盈利期,今年以來股價持續處於高位。但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發展(000895.SZ)卻因生產成本上漲面臨著業績承壓的窘境。

那麼,面對現實,雙匯慌嗎?

01 、增收不增利

近日,雙匯發展(以下簡稱:雙匯)發佈了2019年半年報——喜憂參半。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4.33億元 ,同比增長7.67%;利潤總額29.98億元,同比下降2.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81億元,同比下降0.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22.31億元,同比增長0.81%。

業績顯示,雙匯目前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半年營收254億,淨利潤降2.8%,雙匯如何解決“二師兄”漲價問題

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豬肉是雙匯發展最重要的生產原料。但近一年來,伴隨著國內豬肉供給的持續減少,豬肉價格持續走高。

理論上來講,生產成本的攀升將嚴重擠壓產品的利潤空間。而雙匯公司淨利潤的下滑,也佐證了這一點。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豬肉供給側的緊張?

首先,非洲豬瘟疫情。

2018年8月,中國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案例。截至4月22日,據中國農村農業部數據,全國共發生129例非洲豬瘟疫情,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全部出現疫情,這對國內生豬產業和市場造成了較大影響。

其次,中美貿易戰。

2019年4月出臺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9—2028)》預測,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未來10年我國豬肉供給將偏緊,進口將保持較高水平。2018年,我國豬肉進口量為119.28萬噸。報告預測,2019年和2020年豬肉進口量分別為170萬噸和200萬噸。到2020年,如果國內供給進一步下降,豬肉進口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然而,中美貿易戰遏制了國內肉類加工企業對豬肉的進口。以雙匯發展為例,今年上半年,雙匯通過關聯方羅特克斯和萬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共計進口凍肉15.66億元,較上年的16.34億元下降了4.16%。自從國家對美進口豬肉加徵關稅實施以來,雙匯通過採購低價進口肉來降低成本的優勢持續減弱。

二季度起,持續的非洲豬瘟疫情和日益緊張的中美貿易戰,導致豬肉供給緊張、價格高速增長,這造成了雙匯發展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半年報顯示,雙匯2019年上半年營業總成本同比上升8.76%,而此前兩年該公司的營業總成本一直為同比下降的趨勢。

面對這一現狀,在業績發佈會上雙彙總裁馬相傑表示:“下半年豬肉價格不會再大幅漲價。”

可話音未落,國內豬肉價格再次突破新高……

02 、合併加囤貨

對“下半年豬肉不會大幅漲價”的判斷,或是雙匯的美好願景。但作為國內肉類加工龍頭企業,如果說雙匯將發展只寄託在豬肉降價上,那就有點太被動了。

實際上,雙匯在上半年已經進行了三次調價,整體提價幅度約10%。

但僅僅是提價還不夠,今年上半年雙匯在策略上已著手“防患於未然”。

2019年1月20日,雙匯發佈公告,擬通過向雙彙集團(雙匯發展的控股股東)的唯一股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的方式,對雙彙集團實施吸收合併。吸收合併完成後,雙匯發展為存續方,將承繼及承接雙彙集團的全部資產、負債、人員、業務、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羅特克斯將成為雙匯發展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73.41%。

8月6日,這項交易最終“板上釘釘”。當天晚間,雙匯發展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將自8月13日開始停牌,以完成同雙彙集團的合併。

對於這項交易,一些行業人士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從股權結構來看,此次合併交易無疑是理順了雙匯的所有權關係。”一位行業觀察者表示:“此次雙彙集團整體上市,將減少所有權層級,這在產業週期與非洲豬瘟的雙重壓力下,凸顯了公司大股東的信心。”

“另外,雙匯屬於傳統產業,無法寄希望於超常規增長,但集團整體上市可以完善產業鏈、形成較強的防波堤,防止業績劇烈波動。”上述觀察者稱,“本次交易還可以使雙彙集團的肉類主業更加突出、肉類產業鏈更加完善。通過上下游的全面整合,將增強雙匯發展在中國肉類行業的領軍地位,提升未來發展潛力。”

上述行動可以說成是雙匯發展在公司戰略層面的準備。在戰術上,上半年,雙匯發展的主要行動就是:囤貨。

數據顯示,上半年雙匯的屠宰量是857.79萬頭,佔比達到2.74%,較上年同期的2.48%有明顯提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雙匯生豬屠宰量同比、環比均出現明顯下降。同時,雙匯鮮凍肉銷量也明顯下降,期貨庫存大幅上升。

雙匯發展的庫存出現大幅增長,很可能是企業主動提高儲備庫存量,以應對後期豬肉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截止2019年二季度末,雙匯存貨量從金額來看已達到72.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94%,佔總資產比重高達29.19%。自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雙匯存貨量持續增長,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其存貨增長近20億元。

半年營收254億,淨利潤降2.8%,雙匯如何解決“二師兄”漲價問題

顯然,今年二季度以來,豬價上漲,屠宰企業業績難免承壓,雙匯中報業績低於預期。下半年,豬價大概率繼續上漲,屠宰企業普遍面臨成本壓力,屠宰量也將繼續回落。

但對雙匯而言,囤貨這招無疑是殺手鐗。巨量的庫存儲備將有助於公司平抑原料成本大幅提升、屠宰量大幅下降的風險,提前鎖定利潤,穩定業績。

這樣看來,整合了行業上下游、又大量囤貨的雙匯發展,理論上是“不怕豬肉漲價的”。

03 、“押注”人造肉

如果上述一系列行動是雙匯發展的即時調整,那麼佈局“人造肉”就顯示了雙匯的遠見。

當地時間8月12日,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以下簡稱史密斯菲爾德)宣佈進軍人造肉領域,產品將於近期在美國多家大型連鎖商場銷售。

史密斯菲爾德為萬洲國際旗下子公司,而萬洲國際又是雙匯發展的“幕後”。

史密斯菲爾德於1936年成立於美國弗吉尼亞州,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2013年5月,史密斯菲爾德和當時的雙匯國際達成戰略性合併,雙匯國際以總價71億美元收購了史密斯菲爾德。

2014年1月,雙匯國際更名為萬洲國際,並於當年8月在港交所上市。

而萬洲國際又通過羅特克斯控股雙匯發展。

要知道,美國是炒作人造肉的先行者。今年5月以來,隨著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上市,人造肉概念大火。Beyond Meat在首日便暴漲163%,創造了21世紀以來美國公司IPO首日的最佳表現。

"

撰文 | 華樑

面對“二師兄”身價的持續上漲,與之相關的公司正處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裡。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8月23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已經達到每公斤31.09元,再次突破歷史新高。

從事生豬養殖業的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紛紛進入盈利期,今年以來股價持續處於高位。但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發展(000895.SZ)卻因生產成本上漲面臨著業績承壓的窘境。

那麼,面對現實,雙匯慌嗎?

01 、增收不增利

近日,雙匯發展(以下簡稱:雙匯)發佈了2019年半年報——喜憂參半。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4.33億元 ,同比增長7.67%;利潤總額29.98億元,同比下降2.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81億元,同比下降0.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22.31億元,同比增長0.81%。

業績顯示,雙匯目前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半年營收254億,淨利潤降2.8%,雙匯如何解決“二師兄”漲價問題

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豬肉是雙匯發展最重要的生產原料。但近一年來,伴隨著國內豬肉供給的持續減少,豬肉價格持續走高。

理論上來講,生產成本的攀升將嚴重擠壓產品的利潤空間。而雙匯公司淨利潤的下滑,也佐證了這一點。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豬肉供給側的緊張?

首先,非洲豬瘟疫情。

2018年8月,中國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案例。截至4月22日,據中國農村農業部數據,全國共發生129例非洲豬瘟疫情,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全部出現疫情,這對國內生豬產業和市場造成了較大影響。

其次,中美貿易戰。

2019年4月出臺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9—2028)》預測,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未來10年我國豬肉供給將偏緊,進口將保持較高水平。2018年,我國豬肉進口量為119.28萬噸。報告預測,2019年和2020年豬肉進口量分別為170萬噸和200萬噸。到2020年,如果國內供給進一步下降,豬肉進口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然而,中美貿易戰遏制了國內肉類加工企業對豬肉的進口。以雙匯發展為例,今年上半年,雙匯通過關聯方羅特克斯和萬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共計進口凍肉15.66億元,較上年的16.34億元下降了4.16%。自從國家對美進口豬肉加徵關稅實施以來,雙匯通過採購低價進口肉來降低成本的優勢持續減弱。

二季度起,持續的非洲豬瘟疫情和日益緊張的中美貿易戰,導致豬肉供給緊張、價格高速增長,這造成了雙匯發展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半年報顯示,雙匯2019年上半年營業總成本同比上升8.76%,而此前兩年該公司的營業總成本一直為同比下降的趨勢。

面對這一現狀,在業績發佈會上雙彙總裁馬相傑表示:“下半年豬肉價格不會再大幅漲價。”

可話音未落,國內豬肉價格再次突破新高……

02 、合併加囤貨

對“下半年豬肉不會大幅漲價”的判斷,或是雙匯的美好願景。但作為國內肉類加工龍頭企業,如果說雙匯將發展只寄託在豬肉降價上,那就有點太被動了。

實際上,雙匯在上半年已經進行了三次調價,整體提價幅度約10%。

但僅僅是提價還不夠,今年上半年雙匯在策略上已著手“防患於未然”。

2019年1月20日,雙匯發佈公告,擬通過向雙彙集團(雙匯發展的控股股東)的唯一股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的方式,對雙彙集團實施吸收合併。吸收合併完成後,雙匯發展為存續方,將承繼及承接雙彙集團的全部資產、負債、人員、業務、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羅特克斯將成為雙匯發展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73.41%。

8月6日,這項交易最終“板上釘釘”。當天晚間,雙匯發展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將自8月13日開始停牌,以完成同雙彙集團的合併。

對於這項交易,一些行業人士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從股權結構來看,此次合併交易無疑是理順了雙匯的所有權關係。”一位行業觀察者表示:“此次雙彙集團整體上市,將減少所有權層級,這在產業週期與非洲豬瘟的雙重壓力下,凸顯了公司大股東的信心。”

“另外,雙匯屬於傳統產業,無法寄希望於超常規增長,但集團整體上市可以完善產業鏈、形成較強的防波堤,防止業績劇烈波動。”上述觀察者稱,“本次交易還可以使雙彙集團的肉類主業更加突出、肉類產業鏈更加完善。通過上下游的全面整合,將增強雙匯發展在中國肉類行業的領軍地位,提升未來發展潛力。”

上述行動可以說成是雙匯發展在公司戰略層面的準備。在戰術上,上半年,雙匯發展的主要行動就是:囤貨。

數據顯示,上半年雙匯的屠宰量是857.79萬頭,佔比達到2.74%,較上年同期的2.48%有明顯提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雙匯生豬屠宰量同比、環比均出現明顯下降。同時,雙匯鮮凍肉銷量也明顯下降,期貨庫存大幅上升。

雙匯發展的庫存出現大幅增長,很可能是企業主動提高儲備庫存量,以應對後期豬肉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截止2019年二季度末,雙匯存貨量從金額來看已達到72.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94%,佔總資產比重高達29.19%。自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雙匯存貨量持續增長,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其存貨增長近20億元。

半年營收254億,淨利潤降2.8%,雙匯如何解決“二師兄”漲價問題

顯然,今年二季度以來,豬價上漲,屠宰企業業績難免承壓,雙匯中報業績低於預期。下半年,豬價大概率繼續上漲,屠宰企業普遍面臨成本壓力,屠宰量也將繼續回落。

但對雙匯而言,囤貨這招無疑是殺手鐗。巨量的庫存儲備將有助於公司平抑原料成本大幅提升、屠宰量大幅下降的風險,提前鎖定利潤,穩定業績。

這樣看來,整合了行業上下游、又大量囤貨的雙匯發展,理論上是“不怕豬肉漲價的”。

03 、“押注”人造肉

如果上述一系列行動是雙匯發展的即時調整,那麼佈局“人造肉”就顯示了雙匯的遠見。

當地時間8月12日,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以下簡稱史密斯菲爾德)宣佈進軍人造肉領域,產品將於近期在美國多家大型連鎖商場銷售。

史密斯菲爾德為萬洲國際旗下子公司,而萬洲國際又是雙匯發展的“幕後”。

史密斯菲爾德於1936年成立於美國弗吉尼亞州,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2013年5月,史密斯菲爾德和當時的雙匯國際達成戰略性合併,雙匯國際以總價71億美元收購了史密斯菲爾德。

2014年1月,雙匯國際更名為萬洲國際,並於當年8月在港交所上市。

而萬洲國際又通過羅特克斯控股雙匯發展。

要知道,美國是炒作人造肉的先行者。今年5月以來,隨著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上市,人造肉概念大火。Beyond Meat在首日便暴漲163%,創造了21世紀以來美國公司IPO首日的最佳表現。

半年營收254億,淨利潤降2.8%,雙匯如何解決“二師兄”漲價問題

而史密斯菲爾德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應該不會錯過這場人造肉的盛宴。據悉,史密斯菲爾德已經研製出一種名為“Pure Farmland”的人造肉產品系列。它以大豆蛋白為原料,包括人造肉漢堡、肉丸、香腸和碎肉。據該公司計劃,到2020年2月,“Pure Farmland”人造肉產品將在北美地區5000個零售超市售賣。

換言之,到了2020年,萬洲國際將擁有一套成熟的人造肉生產技術。如無意外,作為史密斯菲爾德和雙匯發展共同的“爸爸”,萬洲國際很可能會將這項技術通過雙匯發展向國內市場推廣。到那時,雙匯發展的業績表現將有望擺脫國內豬肉供給量的束縛。

興許,我們可以期待一下,彼時雙匯發展的業績。

嚴正聲明:

《快消》公眾號擁有18萬粉絲,原創內容連續20次入選今日頭條《青雲計劃》;

《快消》堅持原創,堅持真實閱讀量,堅決抵制刷閱讀量。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微信號:快消,歡迎關注我們,加入社群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