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百般田地不如藝,手中有藝不憂窮。”一個人身懷一技之長的確能維持生計,雖然不能大富大貴,畢竟細水長流,多為代代相傳,不過不少的手工藝從業者都是過著清貧的生活。


在石龍,有不少在年輕人眼裡不為人知的手工藝行業,其中包括有日常生活用品、農用具等等。大多數旺盛於清朝至民國時期,現在有的已經因為後繼無人徹底滅絕,有的正在面臨失傳。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曾經有一個由政府組織辦成的手工業社,其中又分為農械廠、綜合社、木器社、車縫社以及單運社。包括有木工、五金、農具、修理、刻印、加工、等等。


除了這些手工業之外,還有在民間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有紡紗、織布、染布、織揹帶(石龍稱為咩帶)、釘狗牙、繡花、織草鞋、麵塑、紙紮、穿金銀、木屐。


在眾多民間手工藝之中,有的行業在改革開放後大儉地發展了。但是有不少手工藝被認為陳舊,技術落後的原因已經被社會進步所淘汰、湮沒。至到80年代初期,還有少數的行業能夠維持或繼續生產,到了90年代後逐漸衰退。在眾多的民間手工藝之中,的確曾經在石龍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對石龍經濟發展有過貢獻,在不少石龍老街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將這些已經被淘汰,湮沒的主要民間手工藝行業紀錄下來,以作存史。


織草鞋


"

俗話說:“百般田地不如藝,手中有藝不憂窮。”一個人身懷一技之長的確能維持生計,雖然不能大富大貴,畢竟細水長流,多為代代相傳,不過不少的手工藝從業者都是過著清貧的生活。


在石龍,有不少在年輕人眼裡不為人知的手工藝行業,其中包括有日常生活用品、農用具等等。大多數旺盛於清朝至民國時期,現在有的已經因為後繼無人徹底滅絕,有的正在面臨失傳。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曾經有一個由政府組織辦成的手工業社,其中又分為農械廠、綜合社、木器社、車縫社以及單運社。包括有木工、五金、農具、修理、刻印、加工、等等。


除了這些手工業之外,還有在民間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有紡紗、織布、染布、織揹帶(石龍稱為咩帶)、釘狗牙、繡花、織草鞋、麵塑、紙紮、穿金銀、木屐。


在眾多民間手工藝之中,有的行業在改革開放後大儉地發展了。但是有不少手工藝被認為陳舊,技術落後的原因已經被社會進步所淘汰、湮沒。至到80年代初期,還有少數的行業能夠維持或繼續生產,到了90年代後逐漸衰退。在眾多的民間手工藝之中,的確曾經在石龍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對石龍經濟發展有過貢獻,在不少石龍老街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將這些已經被淘汰,湮沒的主要民間手工藝行業紀錄下來,以作存史。


織草鞋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草鞋廣泛應用於辦喪事,喪家孝男孝女作為上孝用的。還有些人上山幹活也用這種草鞋。自古代已經有此習俗,到80年代初還有市場,此後逐漸減少,到80年代末基本銷聲匿跡。原因是此手工藝後繼無人。織草鞋以前在農村有很多老人在農閒時間用禾杆、茅草和麻繩編織,拿到圩上出賣,可以得到一點生活費來養家餬口。石龍東安街的黃德坤(別名:黃啊翻)開有一家雜貨鋪,也同時收購村裡人手工織的草鞋,再轉手出賣,還出租孝服和幫人寫對聯。東安街以前有個李六婆(李金文母親)就專門編織草鞋,基本天天看到她在門口忙著,自從這位老人去世之後,石龍再也沒有看到過草鞋的蹤跡了。


木屐


"

俗話說:“百般田地不如藝,手中有藝不憂窮。”一個人身懷一技之長的確能維持生計,雖然不能大富大貴,畢竟細水長流,多為代代相傳,不過不少的手工藝從業者都是過著清貧的生活。


在石龍,有不少在年輕人眼裡不為人知的手工藝行業,其中包括有日常生活用品、農用具等等。大多數旺盛於清朝至民國時期,現在有的已經因為後繼無人徹底滅絕,有的正在面臨失傳。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曾經有一個由政府組織辦成的手工業社,其中又分為農械廠、綜合社、木器社、車縫社以及單運社。包括有木工、五金、農具、修理、刻印、加工、等等。


除了這些手工業之外,還有在民間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有紡紗、織布、染布、織揹帶(石龍稱為咩帶)、釘狗牙、繡花、織草鞋、麵塑、紙紮、穿金銀、木屐。


在眾多民間手工藝之中,有的行業在改革開放後大儉地發展了。但是有不少手工藝被認為陳舊,技術落後的原因已經被社會進步所淘汰、湮沒。至到80年代初期,還有少數的行業能夠維持或繼續生產,到了90年代後逐漸衰退。在眾多的民間手工藝之中,的確曾經在石龍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對石龍經濟發展有過貢獻,在不少石龍老街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將這些已經被淘汰,湮沒的主要民間手工藝行業紀錄下來,以作存史。


織草鞋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草鞋廣泛應用於辦喪事,喪家孝男孝女作為上孝用的。還有些人上山幹活也用這種草鞋。自古代已經有此習俗,到80年代初還有市場,此後逐漸減少,到80年代末基本銷聲匿跡。原因是此手工藝後繼無人。織草鞋以前在農村有很多老人在農閒時間用禾杆、茅草和麻繩編織,拿到圩上出賣,可以得到一點生活費來養家餬口。石龍東安街的黃德坤(別名:黃啊翻)開有一家雜貨鋪,也同時收購村裡人手工織的草鞋,再轉手出賣,還出租孝服和幫人寫對聯。東安街以前有個李六婆(李金文母親)就專門編織草鞋,基本天天看到她在門口忙著,自從這位老人去世之後,石龍再也沒有看到過草鞋的蹤跡了。


木屐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木屐在石龍稱為“棕屐”,在舊社會至上世紀80年代非常盛行穿著木屐。石龍的氣候春夏間高溫多溼,穿著木屐可避溼,洗澡後穿上它即刻就幹,尤其適合於夏季納涼,故人們喜歡穿它。


後來,隨著製鞋業的發展,各式海綿、泡沫拖鞋和涼鞋代替了木屐。


木屐多用花心木製成,把一塊約一寸寬的橡皮,變成船篷形,釘在前頭即成。製作木屐時所要用到的工具也很多,主要有刀、斧、鋸、刨刀、鐵鎚、鐵釘等等,再配以砍、劈、剁、削、刨、鎚等步驟,便可以製作一雙木屐。

舊時石龍很多村都有人制作木屐,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東安街有範啊敬、周德良、黃榮專門製作。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逐漸衰弱,加上後繼無人,目前還有黃榮的兒子黃世光一人制作,市場也是他獨自一家,但是銷量還是很少。近幾年,又有不少人穿起了木屐,有些人是懷舊,而有些人穿木屐乾爽,涼快;走路時穿木屐不會像拖鞋那樣把溼沙拖起濺汙褲子,同時不會因潮溼而生沙蟲腳等病,在春夏多雨的季節更顯示出其優越性。看來這一穿著文化習俗確有可取之處。


打鐵

"

俗話說:“百般田地不如藝,手中有藝不憂窮。”一個人身懷一技之長的確能維持生計,雖然不能大富大貴,畢竟細水長流,多為代代相傳,不過不少的手工藝從業者都是過著清貧的生活。


在石龍,有不少在年輕人眼裡不為人知的手工藝行業,其中包括有日常生活用品、農用具等等。大多數旺盛於清朝至民國時期,現在有的已經因為後繼無人徹底滅絕,有的正在面臨失傳。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曾經有一個由政府組織辦成的手工業社,其中又分為農械廠、綜合社、木器社、車縫社以及單運社。包括有木工、五金、農具、修理、刻印、加工、等等。


除了這些手工業之外,還有在民間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有紡紗、織布、染布、織揹帶(石龍稱為咩帶)、釘狗牙、繡花、織草鞋、麵塑、紙紮、穿金銀、木屐。


在眾多民間手工藝之中,有的行業在改革開放後大儉地發展了。但是有不少手工藝被認為陳舊,技術落後的原因已經被社會進步所淘汰、湮沒。至到80年代初期,還有少數的行業能夠維持或繼續生產,到了90年代後逐漸衰退。在眾多的民間手工藝之中,的確曾經在石龍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對石龍經濟發展有過貢獻,在不少石龍老街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將這些已經被淘汰,湮沒的主要民間手工藝行業紀錄下來,以作存史。


織草鞋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草鞋廣泛應用於辦喪事,喪家孝男孝女作為上孝用的。還有些人上山幹活也用這種草鞋。自古代已經有此習俗,到80年代初還有市場,此後逐漸減少,到80年代末基本銷聲匿跡。原因是此手工藝後繼無人。織草鞋以前在農村有很多老人在農閒時間用禾杆、茅草和麻繩編織,拿到圩上出賣,可以得到一點生活費來養家餬口。石龍東安街的黃德坤(別名:黃啊翻)開有一家雜貨鋪,也同時收購村裡人手工織的草鞋,再轉手出賣,還出租孝服和幫人寫對聯。東安街以前有個李六婆(李金文母親)就專門編織草鞋,基本天天看到她在門口忙著,自從這位老人去世之後,石龍再也沒有看到過草鞋的蹤跡了。


木屐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木屐在石龍稱為“棕屐”,在舊社會至上世紀80年代非常盛行穿著木屐。石龍的氣候春夏間高溫多溼,穿著木屐可避溼,洗澡後穿上它即刻就幹,尤其適合於夏季納涼,故人們喜歡穿它。


後來,隨著製鞋業的發展,各式海綿、泡沫拖鞋和涼鞋代替了木屐。


木屐多用花心木製成,把一塊約一寸寬的橡皮,變成船篷形,釘在前頭即成。製作木屐時所要用到的工具也很多,主要有刀、斧、鋸、刨刀、鐵鎚、鐵釘等等,再配以砍、劈、剁、削、刨、鎚等步驟,便可以製作一雙木屐。

舊時石龍很多村都有人制作木屐,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東安街有範啊敬、周德良、黃榮專門製作。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逐漸衰弱,加上後繼無人,目前還有黃榮的兒子黃世光一人制作,市場也是他獨自一家,但是銷量還是很少。近幾年,又有不少人穿起了木屐,有些人是懷舊,而有些人穿木屐乾爽,涼快;走路時穿木屐不會像拖鞋那樣把溼沙拖起濺汙褲子,同時不會因潮溼而生沙蟲腳等病,在春夏多雨的季節更顯示出其優越性。看來這一穿著文化習俗確有可取之處。


打鐵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外打鐵是一種原始的鍛造工藝,盛行於上世紀60--80年代前後。這種工藝,雖然原始,但很實用;雖然簡單,但並不易學。俗話說:“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這說明打鐵是比較辛苦的手工行業。

打鐵鋪所謂“鋪”只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屋子正中放個大火爐,爐邊架一風箱,風箱一拉,風進火爐,爐膛內火苗直躥。要鍛打的鐵器先在火爐中燒紅,然後移到大鐵墩上,由師傅掌主錘,下手握大錘進行鍛打。上手經驗豐富,右手握小錘,左手握鐵鉗,在鍛打過程中,上手要憑目測不斷翻動鐵料,使之能將方鐵打成圓鐵棒或將粗鐵棍打成細長鐵棍。可以說在老鐵匠手中,堅硬的鐵塊變方、圓、長、扁、尖均可。鐵器成品有與傳統生產方式相配套的有農具,如犁、耙、鋤、鐮刀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火鉗等,此還有如門環、馬釘、門插等。


過去石龍有好幾家打鐵鋪,東安街的溫啊漢,橫街的陳十七是最有名的打鐵佬。橫街還有張安柱,盧國水兩家;新街有阿呼德等等。當時幾家的生意都比較興旺,每當圩日在街上還可以隱約的聽到非常有節奏的“獨釘獨特”的打鐵聲。


到了2000年後,幾位打鐵老師傅有些去世了,有的由於年時已老而退休,他們的後代也因為怕辛苦而改行。更因為很多的鐵器都趨向於機械化,市場需求有所減少,原始的手工打鐵日益落後。到目前為止,還有一家打鐵鋪,是張安柱去世之後他的長子張慶弟繼承父業而經營。也是眾多手工行業之中能夠倖存的行業之一。


木工


"

俗話說:“百般田地不如藝,手中有藝不憂窮。”一個人身懷一技之長的確能維持生計,雖然不能大富大貴,畢竟細水長流,多為代代相傳,不過不少的手工藝從業者都是過著清貧的生活。


在石龍,有不少在年輕人眼裡不為人知的手工藝行業,其中包括有日常生活用品、農用具等等。大多數旺盛於清朝至民國時期,現在有的已經因為後繼無人徹底滅絕,有的正在面臨失傳。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曾經有一個由政府組織辦成的手工業社,其中又分為農械廠、綜合社、木器社、車縫社以及單運社。包括有木工、五金、農具、修理、刻印、加工、等等。


除了這些手工業之外,還有在民間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有紡紗、織布、染布、織揹帶(石龍稱為咩帶)、釘狗牙、繡花、織草鞋、麵塑、紙紮、穿金銀、木屐。


在眾多民間手工藝之中,有的行業在改革開放後大儉地發展了。但是有不少手工藝被認為陳舊,技術落後的原因已經被社會進步所淘汰、湮沒。至到80年代初期,還有少數的行業能夠維持或繼續生產,到了90年代後逐漸衰退。在眾多的民間手工藝之中,的確曾經在石龍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對石龍經濟發展有過貢獻,在不少石龍老街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將這些已經被淘汰,湮沒的主要民間手工藝行業紀錄下來,以作存史。


織草鞋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草鞋廣泛應用於辦喪事,喪家孝男孝女作為上孝用的。還有些人上山幹活也用這種草鞋。自古代已經有此習俗,到80年代初還有市場,此後逐漸減少,到80年代末基本銷聲匿跡。原因是此手工藝後繼無人。織草鞋以前在農村有很多老人在農閒時間用禾杆、茅草和麻繩編織,拿到圩上出賣,可以得到一點生活費來養家餬口。石龍東安街的黃德坤(別名:黃啊翻)開有一家雜貨鋪,也同時收購村裡人手工織的草鞋,再轉手出賣,還出租孝服和幫人寫對聯。東安街以前有個李六婆(李金文母親)就專門編織草鞋,基本天天看到她在門口忙著,自從這位老人去世之後,石龍再也沒有看到過草鞋的蹤跡了。


木屐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木屐在石龍稱為“棕屐”,在舊社會至上世紀80年代非常盛行穿著木屐。石龍的氣候春夏間高溫多溼,穿著木屐可避溼,洗澡後穿上它即刻就幹,尤其適合於夏季納涼,故人們喜歡穿它。


後來,隨著製鞋業的發展,各式海綿、泡沫拖鞋和涼鞋代替了木屐。


木屐多用花心木製成,把一塊約一寸寬的橡皮,變成船篷形,釘在前頭即成。製作木屐時所要用到的工具也很多,主要有刀、斧、鋸、刨刀、鐵鎚、鐵釘等等,再配以砍、劈、剁、削、刨、鎚等步驟,便可以製作一雙木屐。

舊時石龍很多村都有人制作木屐,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東安街有範啊敬、周德良、黃榮專門製作。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逐漸衰弱,加上後繼無人,目前還有黃榮的兒子黃世光一人制作,市場也是他獨自一家,但是銷量還是很少。近幾年,又有不少人穿起了木屐,有些人是懷舊,而有些人穿木屐乾爽,涼快;走路時穿木屐不會像拖鞋那樣把溼沙拖起濺汙褲子,同時不會因潮溼而生沙蟲腳等病,在春夏多雨的季節更顯示出其優越性。看來這一穿著文化習俗確有可取之處。


打鐵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外打鐵是一種原始的鍛造工藝,盛行於上世紀60--80年代前後。這種工藝,雖然原始,但很實用;雖然簡單,但並不易學。俗話說:“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這說明打鐵是比較辛苦的手工行業。

打鐵鋪所謂“鋪”只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屋子正中放個大火爐,爐邊架一風箱,風箱一拉,風進火爐,爐膛內火苗直躥。要鍛打的鐵器先在火爐中燒紅,然後移到大鐵墩上,由師傅掌主錘,下手握大錘進行鍛打。上手經驗豐富,右手握小錘,左手握鐵鉗,在鍛打過程中,上手要憑目測不斷翻動鐵料,使之能將方鐵打成圓鐵棒或將粗鐵棍打成細長鐵棍。可以說在老鐵匠手中,堅硬的鐵塊變方、圓、長、扁、尖均可。鐵器成品有與傳統生產方式相配套的有農具,如犁、耙、鋤、鐮刀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火鉗等,此還有如門環、馬釘、門插等。


過去石龍有好幾家打鐵鋪,東安街的溫啊漢,橫街的陳十七是最有名的打鐵佬。橫街還有張安柱,盧國水兩家;新街有阿呼德等等。當時幾家的生意都比較興旺,每當圩日在街上還可以隱約的聽到非常有節奏的“獨釘獨特”的打鐵聲。


到了2000年後,幾位打鐵老師傅有些去世了,有的由於年時已老而退休,他們的後代也因為怕辛苦而改行。更因為很多的鐵器都趨向於機械化,市場需求有所減少,原始的手工打鐵日益落後。到目前為止,還有一家打鐵鋪,是張安柱去世之後他的長子張慶弟繼承父業而經營。也是眾多手工行業之中能夠倖存的行業之一。


木工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的木工在石龍也叫做“鬥木”,所以從事木工的人一般被稱為“木工佬”或“鬥木佬”。木工是一種很重要的手工業,應用非常廣泛,製造農業手工業生產工具、建造房屋、傢俱和生活用具等等都離不開木工。

石龍的各個村都有做木工的師傅,而且各村都有他們特長的一種木工產品。比如黃西以製作卡床為主,良山以製作門板和沙發為主,還有龍山的棺木,良山的摺疊椅,高架的辦公檯、圓臺等等…….

石龍過去就有木器社,是石龍圩木工行業的一個集體單位,擁有一個幾百平方工場。成員有黃旭練、黃旭坤、黃啊牛、黃啊友、黃二、楊海初等等。其中裡面就設有界木、鋸木以及刨木等等全套的木工製作設備,製作的用品有農具、檯凳、碗櫃、衣櫃、門框門板、棺材等等。要說已經淘汰的木工產品就有木水桶和風櫃,舊時還沒有自來水,各家各戶都要水桶來擔水,而且當時基本上沒有鐵水桶出現,所以都用木水桶為主。此外還有木盆,用來洗衣服或者給小孩子洗身,這些用品都是家家不可缺少的。


當時製作木桶的木工有楊海初和黃昌賢,是專門製作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以他們兩家制作木水桶在市場銷售還是供不應求的。另外還有鷗村的潘木任在石龍圩專門修理木水桶,一干就是幾十年。桶底壞了,就更換桶底,桶鼓壞了還可以修補;這也是石龍的一大特色行業之一。自從塑料和鐵製的水桶進入市場,再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木水桶因為沉重易壞的缺點日益被人們淘汰,目前基本上看不到木水桶的蹤影了。


楊海初還有製作風櫃和水車的特長,其子楊富強和楊藝在2000年前期還偶爾有製作,這些古老農用具曾經為農民作出過貢獻。隨著社會的變遷和工農業不斷髮展壯大,逐漸被電動風櫃、抽水機等現代化加工用具取而代之,退出了歷史舞臺,也淡出了鄉村視線,因此,即使在很偏僻的鄉村,木製風櫃和水車如今也很少能見到了。


目前木工行業倖存的只有檯凳、辦公檯、衣櫃和門板,這些用品也正在面臨被社會發展的新品種而取代。


修理鐘錶


"

俗話說:“百般田地不如藝,手中有藝不憂窮。”一個人身懷一技之長的確能維持生計,雖然不能大富大貴,畢竟細水長流,多為代代相傳,不過不少的手工藝從業者都是過著清貧的生活。


在石龍,有不少在年輕人眼裡不為人知的手工藝行業,其中包括有日常生活用品、農用具等等。大多數旺盛於清朝至民國時期,現在有的已經因為後繼無人徹底滅絕,有的正在面臨失傳。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曾經有一個由政府組織辦成的手工業社,其中又分為農械廠、綜合社、木器社、車縫社以及單運社。包括有木工、五金、農具、修理、刻印、加工、等等。


除了這些手工業之外,還有在民間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有紡紗、織布、染布、織揹帶(石龍稱為咩帶)、釘狗牙、繡花、織草鞋、麵塑、紙紮、穿金銀、木屐。


在眾多民間手工藝之中,有的行業在改革開放後大儉地發展了。但是有不少手工藝被認為陳舊,技術落後的原因已經被社會進步所淘汰、湮沒。至到80年代初期,還有少數的行業能夠維持或繼續生產,到了90年代後逐漸衰退。在眾多的民間手工藝之中,的確曾經在石龍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對石龍經濟發展有過貢獻,在不少石龍老街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將這些已經被淘汰,湮沒的主要民間手工藝行業紀錄下來,以作存史。


織草鞋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草鞋廣泛應用於辦喪事,喪家孝男孝女作為上孝用的。還有些人上山幹活也用這種草鞋。自古代已經有此習俗,到80年代初還有市場,此後逐漸減少,到80年代末基本銷聲匿跡。原因是此手工藝後繼無人。織草鞋以前在農村有很多老人在農閒時間用禾杆、茅草和麻繩編織,拿到圩上出賣,可以得到一點生活費來養家餬口。石龍東安街的黃德坤(別名:黃啊翻)開有一家雜貨鋪,也同時收購村裡人手工織的草鞋,再轉手出賣,還出租孝服和幫人寫對聯。東安街以前有個李六婆(李金文母親)就專門編織草鞋,基本天天看到她在門口忙著,自從這位老人去世之後,石龍再也沒有看到過草鞋的蹤跡了。


木屐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木屐在石龍稱為“棕屐”,在舊社會至上世紀80年代非常盛行穿著木屐。石龍的氣候春夏間高溫多溼,穿著木屐可避溼,洗澡後穿上它即刻就幹,尤其適合於夏季納涼,故人們喜歡穿它。


後來,隨著製鞋業的發展,各式海綿、泡沫拖鞋和涼鞋代替了木屐。


木屐多用花心木製成,把一塊約一寸寬的橡皮,變成船篷形,釘在前頭即成。製作木屐時所要用到的工具也很多,主要有刀、斧、鋸、刨刀、鐵鎚、鐵釘等等,再配以砍、劈、剁、削、刨、鎚等步驟,便可以製作一雙木屐。

舊時石龍很多村都有人制作木屐,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東安街有範啊敬、周德良、黃榮專門製作。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逐漸衰弱,加上後繼無人,目前還有黃榮的兒子黃世光一人制作,市場也是他獨自一家,但是銷量還是很少。近幾年,又有不少人穿起了木屐,有些人是懷舊,而有些人穿木屐乾爽,涼快;走路時穿木屐不會像拖鞋那樣把溼沙拖起濺汙褲子,同時不會因潮溼而生沙蟲腳等病,在春夏多雨的季節更顯示出其優越性。看來這一穿著文化習俗確有可取之處。


打鐵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外打鐵是一種原始的鍛造工藝,盛行於上世紀60--80年代前後。這種工藝,雖然原始,但很實用;雖然簡單,但並不易學。俗話說:“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這說明打鐵是比較辛苦的手工行業。

打鐵鋪所謂“鋪”只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屋子正中放個大火爐,爐邊架一風箱,風箱一拉,風進火爐,爐膛內火苗直躥。要鍛打的鐵器先在火爐中燒紅,然後移到大鐵墩上,由師傅掌主錘,下手握大錘進行鍛打。上手經驗豐富,右手握小錘,左手握鐵鉗,在鍛打過程中,上手要憑目測不斷翻動鐵料,使之能將方鐵打成圓鐵棒或將粗鐵棍打成細長鐵棍。可以說在老鐵匠手中,堅硬的鐵塊變方、圓、長、扁、尖均可。鐵器成品有與傳統生產方式相配套的有農具,如犁、耙、鋤、鐮刀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火鉗等,此還有如門環、馬釘、門插等。


過去石龍有好幾家打鐵鋪,東安街的溫啊漢,橫街的陳十七是最有名的打鐵佬。橫街還有張安柱,盧國水兩家;新街有阿呼德等等。當時幾家的生意都比較興旺,每當圩日在街上還可以隱約的聽到非常有節奏的“獨釘獨特”的打鐵聲。


到了2000年後,幾位打鐵老師傅有些去世了,有的由於年時已老而退休,他們的後代也因為怕辛苦而改行。更因為很多的鐵器都趨向於機械化,市場需求有所減少,原始的手工打鐵日益落後。到目前為止,還有一家打鐵鋪,是張安柱去世之後他的長子張慶弟繼承父業而經營。也是眾多手工行業之中能夠倖存的行業之一。


木工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的木工在石龍也叫做“鬥木”,所以從事木工的人一般被稱為“木工佬”或“鬥木佬”。木工是一種很重要的手工業,應用非常廣泛,製造農業手工業生產工具、建造房屋、傢俱和生活用具等等都離不開木工。

石龍的各個村都有做木工的師傅,而且各村都有他們特長的一種木工產品。比如黃西以製作卡床為主,良山以製作門板和沙發為主,還有龍山的棺木,良山的摺疊椅,高架的辦公檯、圓臺等等…….

石龍過去就有木器社,是石龍圩木工行業的一個集體單位,擁有一個幾百平方工場。成員有黃旭練、黃旭坤、黃啊牛、黃啊友、黃二、楊海初等等。其中裡面就設有界木、鋸木以及刨木等等全套的木工製作設備,製作的用品有農具、檯凳、碗櫃、衣櫃、門框門板、棺材等等。要說已經淘汰的木工產品就有木水桶和風櫃,舊時還沒有自來水,各家各戶都要水桶來擔水,而且當時基本上沒有鐵水桶出現,所以都用木水桶為主。此外還有木盆,用來洗衣服或者給小孩子洗身,這些用品都是家家不可缺少的。


當時製作木桶的木工有楊海初和黃昌賢,是專門製作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以他們兩家制作木水桶在市場銷售還是供不應求的。另外還有鷗村的潘木任在石龍圩專門修理木水桶,一干就是幾十年。桶底壞了,就更換桶底,桶鼓壞了還可以修補;這也是石龍的一大特色行業之一。自從塑料和鐵製的水桶進入市場,再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木水桶因為沉重易壞的缺點日益被人們淘汰,目前基本上看不到木水桶的蹤影了。


楊海初還有製作風櫃和水車的特長,其子楊富強和楊藝在2000年前期還偶爾有製作,這些古老農用具曾經為農民作出過貢獻。隨著社會的變遷和工農業不斷髮展壯大,逐漸被電動風櫃、抽水機等現代化加工用具取而代之,退出了歷史舞臺,也淡出了鄉村視線,因此,即使在很偏僻的鄉村,木製風櫃和水車如今也很少能見到了。


目前木工行業倖存的只有檯凳、辦公檯、衣櫃和門板,這些用品也正在面臨被社會發展的新品種而取代。


修理鐘錶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上圖為修理鐘錶師傅:潘重鑫

鐘錶在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方便人們辨認時間來進行勞動工作。鍾和表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是可以代表家門和人的身份地位,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因為其造價比較昂貴。舊時一般是有錢人和有職位的人才有條件買鐘錶。


鐘錶修理這個行業在石龍起源於民國年間,鐘錶修理的工具也很簡單:一張長寬不足二尺的玻璃櫃臺,一把鑷子,一把微型螺絲刀,一個專用的放大鏡,一個橡皮吸,還有一些零配件等等。鐘錶修理在石龍以潘氏為主,創始人是潘繼芳,之後他的三個兒子潘重榮、重鑫、重吉都繼承此手藝。後來在鐘錶普及使用的最高時期,六十年代文革期間,新街退休教師覃壽全從事此手藝。七十年代覃壽全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覃庚寅、覃伯寅、覃伯良解綁,繼承了此手藝。


潘繼芳(1920—1976),石龍東安街人。自青年開始從事鐘錶修理,但是當時有鐘錶的人很少,因此在石龍僅僅潘繼芳一家鐘錶修理店。到了60—70年代,帶手錶的人比較多了一些,在這個年代期間,由於潘繼芳病倒無法工作,就由其年僅16歲的長子潘重榮接班,他手藝精良,為人正直,很多小毛病的鐘表都是免費幫人服務,不計酬勞,之所以博得人們的好評。80年代是鐘錶普及使用的最高時期,所以這個時期鐘錶修理的生意是最旺盛的,一直維持到90年代。到了2000年,手機的普及直接影響了鐘錶使用的前景,時年50歲的潘重榮才逐漸退出鐘錶修理這個歷史舞臺。潘重榮所修理的鐘表難以統計,然而只能維持一家溫飽,對顧客付出很多的恩惠,收費又是相當的低微,與同行的相比,收入更是低一大截;直到退休之年,還是平平淡淡的,只在石龍留下一個美好的聲譽。


到了經濟發達的今天,手機雖然普及了整個世界,但是還有一些人佩戴手錶。前幾年石龍還有潘重鑫和覃庚寅兩個修理檔,目前,就只有覃庚寅一個修鐘錶檔了,


"

俗話說:“百般田地不如藝,手中有藝不憂窮。”一個人身懷一技之長的確能維持生計,雖然不能大富大貴,畢竟細水長流,多為代代相傳,不過不少的手工藝從業者都是過著清貧的生活。


在石龍,有不少在年輕人眼裡不為人知的手工藝行業,其中包括有日常生活用品、農用具等等。大多數旺盛於清朝至民國時期,現在有的已經因為後繼無人徹底滅絕,有的正在面臨失傳。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曾經有一個由政府組織辦成的手工業社,其中又分為農械廠、綜合社、木器社、車縫社以及單運社。包括有木工、五金、農具、修理、刻印、加工、等等。


除了這些手工業之外,還有在民間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有紡紗、織布、染布、織揹帶(石龍稱為咩帶)、釘狗牙、繡花、織草鞋、麵塑、紙紮、穿金銀、木屐。


在眾多民間手工藝之中,有的行業在改革開放後大儉地發展了。但是有不少手工藝被認為陳舊,技術落後的原因已經被社會進步所淘汰、湮沒。至到80年代初期,還有少數的行業能夠維持或繼續生產,到了90年代後逐漸衰退。在眾多的民間手工藝之中,的確曾經在石龍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對石龍經濟發展有過貢獻,在不少石龍老街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將這些已經被淘汰,湮沒的主要民間手工藝行業紀錄下來,以作存史。


織草鞋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草鞋廣泛應用於辦喪事,喪家孝男孝女作為上孝用的。還有些人上山幹活也用這種草鞋。自古代已經有此習俗,到80年代初還有市場,此後逐漸減少,到80年代末基本銷聲匿跡。原因是此手工藝後繼無人。織草鞋以前在農村有很多老人在農閒時間用禾杆、茅草和麻繩編織,拿到圩上出賣,可以得到一點生活費來養家餬口。石龍東安街的黃德坤(別名:黃啊翻)開有一家雜貨鋪,也同時收購村裡人手工織的草鞋,再轉手出賣,還出租孝服和幫人寫對聯。東安街以前有個李六婆(李金文母親)就專門編織草鞋,基本天天看到她在門口忙著,自從這位老人去世之後,石龍再也沒有看到過草鞋的蹤跡了。


木屐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木屐在石龍稱為“棕屐”,在舊社會至上世紀80年代非常盛行穿著木屐。石龍的氣候春夏間高溫多溼,穿著木屐可避溼,洗澡後穿上它即刻就幹,尤其適合於夏季納涼,故人們喜歡穿它。


後來,隨著製鞋業的發展,各式海綿、泡沫拖鞋和涼鞋代替了木屐。


木屐多用花心木製成,把一塊約一寸寬的橡皮,變成船篷形,釘在前頭即成。製作木屐時所要用到的工具也很多,主要有刀、斧、鋸、刨刀、鐵鎚、鐵釘等等,再配以砍、劈、剁、削、刨、鎚等步驟,便可以製作一雙木屐。

舊時石龍很多村都有人制作木屐,上世紀60--80年代石龍東安街有範啊敬、周德良、黃榮專門製作。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逐漸衰弱,加上後繼無人,目前還有黃榮的兒子黃世光一人制作,市場也是他獨自一家,但是銷量還是很少。近幾年,又有不少人穿起了木屐,有些人是懷舊,而有些人穿木屐乾爽,涼快;走路時穿木屐不會像拖鞋那樣把溼沙拖起濺汙褲子,同時不會因潮溼而生沙蟲腳等病,在春夏多雨的季節更顯示出其優越性。看來這一穿著文化習俗確有可取之處。


打鐵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外打鐵是一種原始的鍛造工藝,盛行於上世紀60--80年代前後。這種工藝,雖然原始,但很實用;雖然簡單,但並不易學。俗話說:“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這說明打鐵是比較辛苦的手工行業。

打鐵鋪所謂“鋪”只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屋子正中放個大火爐,爐邊架一風箱,風箱一拉,風進火爐,爐膛內火苗直躥。要鍛打的鐵器先在火爐中燒紅,然後移到大鐵墩上,由師傅掌主錘,下手握大錘進行鍛打。上手經驗豐富,右手握小錘,左手握鐵鉗,在鍛打過程中,上手要憑目測不斷翻動鐵料,使之能將方鐵打成圓鐵棒或將粗鐵棍打成細長鐵棍。可以說在老鐵匠手中,堅硬的鐵塊變方、圓、長、扁、尖均可。鐵器成品有與傳統生產方式相配套的有農具,如犁、耙、鋤、鐮刀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火鉗等,此還有如門環、馬釘、門插等。


過去石龍有好幾家打鐵鋪,東安街的溫啊漢,橫街的陳十七是最有名的打鐵佬。橫街還有張安柱,盧國水兩家;新街有阿呼德等等。當時幾家的生意都比較興旺,每當圩日在街上還可以隱約的聽到非常有節奏的“獨釘獨特”的打鐵聲。


到了2000年後,幾位打鐵老師傅有些去世了,有的由於年時已老而退休,他們的後代也因為怕辛苦而改行。更因為很多的鐵器都趨向於機械化,市場需求有所減少,原始的手工打鐵日益落後。到目前為止,還有一家打鐵鋪,是張安柱去世之後他的長子張慶弟繼承父業而經營。也是眾多手工行業之中能夠倖存的行業之一。


木工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的木工在石龍也叫做“鬥木”,所以從事木工的人一般被稱為“木工佬”或“鬥木佬”。木工是一種很重要的手工業,應用非常廣泛,製造農業手工業生產工具、建造房屋、傢俱和生活用具等等都離不開木工。

石龍的各個村都有做木工的師傅,而且各村都有他們特長的一種木工產品。比如黃西以製作卡床為主,良山以製作門板和沙發為主,還有龍山的棺木,良山的摺疊椅,高架的辦公檯、圓臺等等…….

石龍過去就有木器社,是石龍圩木工行業的一個集體單位,擁有一個幾百平方工場。成員有黃旭練、黃旭坤、黃啊牛、黃啊友、黃二、楊海初等等。其中裡面就設有界木、鋸木以及刨木等等全套的木工製作設備,製作的用品有農具、檯凳、碗櫃、衣櫃、門框門板、棺材等等。要說已經淘汰的木工產品就有木水桶和風櫃,舊時還沒有自來水,各家各戶都要水桶來擔水,而且當時基本上沒有鐵水桶出現,所以都用木水桶為主。此外還有木盆,用來洗衣服或者給小孩子洗身,這些用品都是家家不可缺少的。


當時製作木桶的木工有楊海初和黃昌賢,是專門製作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以他們兩家制作木水桶在市場銷售還是供不應求的。另外還有鷗村的潘木任在石龍圩專門修理木水桶,一干就是幾十年。桶底壞了,就更換桶底,桶鼓壞了還可以修補;這也是石龍的一大特色行業之一。自從塑料和鐵製的水桶進入市場,再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木水桶因為沉重易壞的缺點日益被人們淘汰,目前基本上看不到木水桶的蹤影了。


楊海初還有製作風櫃和水車的特長,其子楊富強和楊藝在2000年前期還偶爾有製作,這些古老農用具曾經為農民作出過貢獻。隨著社會的變遷和工農業不斷髮展壯大,逐漸被電動風櫃、抽水機等現代化加工用具取而代之,退出了歷史舞臺,也淡出了鄉村視線,因此,即使在很偏僻的鄉村,木製風櫃和水車如今也很少能見到了。


目前木工行業倖存的只有檯凳、辦公檯、衣櫃和門板,這些用品也正在面臨被社會發展的新品種而取代。


修理鐘錶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上圖為修理鐘錶師傅:潘重鑫

鐘錶在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方便人們辨認時間來進行勞動工作。鍾和表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是可以代表家門和人的身份地位,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因為其造價比較昂貴。舊時一般是有錢人和有職位的人才有條件買鐘錶。


鐘錶修理這個行業在石龍起源於民國年間,鐘錶修理的工具也很簡單:一張長寬不足二尺的玻璃櫃臺,一把鑷子,一把微型螺絲刀,一個專用的放大鏡,一個橡皮吸,還有一些零配件等等。鐘錶修理在石龍以潘氏為主,創始人是潘繼芳,之後他的三個兒子潘重榮、重鑫、重吉都繼承此手藝。後來在鐘錶普及使用的最高時期,六十年代文革期間,新街退休教師覃壽全從事此手藝。七十年代覃壽全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覃庚寅、覃伯寅、覃伯良解綁,繼承了此手藝。


潘繼芳(1920—1976),石龍東安街人。自青年開始從事鐘錶修理,但是當時有鐘錶的人很少,因此在石龍僅僅潘繼芳一家鐘錶修理店。到了60—70年代,帶手錶的人比較多了一些,在這個年代期間,由於潘繼芳病倒無法工作,就由其年僅16歲的長子潘重榮接班,他手藝精良,為人正直,很多小毛病的鐘表都是免費幫人服務,不計酬勞,之所以博得人們的好評。80年代是鐘錶普及使用的最高時期,所以這個時期鐘錶修理的生意是最旺盛的,一直維持到90年代。到了2000年,手機的普及直接影響了鐘錶使用的前景,時年50歲的潘重榮才逐漸退出鐘錶修理這個歷史舞臺。潘重榮所修理的鐘表難以統計,然而只能維持一家溫飽,對顧客付出很多的恩惠,收費又是相當的低微,與同行的相比,收入更是低一大截;直到退休之年,還是平平淡淡的,只在石龍留下一個美好的聲譽。


到了經濟發達的今天,手機雖然普及了整個世界,但是還有一些人佩戴手錶。前幾年石龍還有潘重鑫和覃庚寅兩個修理檔,目前,就只有覃庚寅一個修鐘錶檔了,


桂平石龍 民間手工業拾遺


上圖為修理鐘錶師傅:覃庚寅

(又名:覃少龍)

覃庚寅修理鐘錶的工齡達50年,鐘錶的修理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雖然已經超過了退休年齡,仍然繼續工作,為石龍的鐘表維修事業作出貢獻。





石龍街坊主編:潘健康 編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