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之十大忽悠局與十大怪現象?


收藏界之十大忽悠局與十大怪現象?

收藏界之十大忽悠局與十大怪現象


一,中國收藏界之十大忽悠局

1、收藏家不去大型拍賣會舉牌

據抽樣調查,99%的收藏家從不到大拍賣會上買藝術品,因為能稱上收藏家的人已在市場上跌打滾爬多年,深諳藝術品在市場上的合理價格。那麼誰在舉牌?初入道者、投資者、投機者、送禮者、託、“洗洗涮涮者”、特殊需求者。

2、高價拍品來無蹤、去無影,躲貓貓

上億元、上幾千萬的拍品最吸引人的眼球,但幾乎無人能打聽到它的行蹤,即便拍賣公司一般的工作人員也未必知道,屬最高機密。一紙拍賣規定,掩蓋了無數真相。國內外拍場上,一直有幾條大鱷在興風作浪。他們有時拉高出貨,呼風喚雨;有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甚至大聲疾呼,“藝術品拍賣10億元時代就要到了。”

3、落錘算成交,交沒交錢不重要

到商店買東西,無論你向營業員表白多少次購買意願,不交錢等於沒成交。而拍賣會上拍前大肆宣傳,落錘加倍宣傳,交沒交錢不再宣傳。

收藏界之十大忽悠局與十大怪現象?


4、拍品都是孤品,世上最多兩件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是孤品,琺琅彩錦雞瓶是孤品,吉慶有餘鏤空瓶是孤品,不管存世量有多大,都說一件,最多兩件,且“流傳有序”。其實所謂的“流傳有序”往往是個美麗的謊言,試問有幾人能講清自己爺爺的經歷?

5、自家人的古董交易到拍賣會上進行

兄妹之間買賣古董不在家裡進行,有悖常理;到拍賣場去多交幾百萬、幾千萬,儍?有錢?作秀?吸引眼球?渾水摸魚?別有用心?

6、拍品買到手幾乎就是接最後一棒

上世紀80年代,有錢的日本人大量購買西方油畫,現今至少貶值50%。中國人不會上這當,把高價拍賣當遊戲看。至於有的東西春拍時5000萬買進,秋拍又1億賣出,半年賺5000萬,有這樣好事?外國人不管多麼喜歡中國古董,不去舉牌,只逛潘家園。

7、某些大拍賣公司只歡迎去舉牌買東西的

大拍賣公司對送拍品的都是應付,拍賣公司不缺拍品,收藏家能收買到的,拍賣公司也能收買到類似的。在海外拍賣會上撿漏的大多是國內拍賣公司業務員。公司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這是收藏家的藏品不被拍賣公司認可的重要原因。

8、收藏界黑哨現象比足球界還嚴重

足球裁判還有個資質,文博界不用,誰都可以吹哨。拍賣的由拍賣公司吹哨,尋寶鑑寶的直接上電視上吹哨,開店的坐堂吹哨,即便對收藏不太懂的人,牙縫裡也敢蹦出二個字:“高仿”。足球場上白哨黑哨一人吹,收藏界一件東西能吹出10個調來,指鹿為馬、信口開河、裝神弄鬼、亂象眾生。僅值幾千元的瓷器在黑哨聲中能賣到上百萬元。惟獨收藏者沒有發言權,民間收藏家個個灰溜溜的,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越收藏心裡越涼。收藏家的地位尷尬,不倫不類,不受保護。兩種黑哨結局不同,一是將中國足球隊留在國內,衝不出亞洲;一是文物在黑哨中迅速流出中國,走向世界。

9、沒有真正的評估機構

藝術品的價值、真偽,國家沒有評估鑑定機構。誰都說了算,誰都說了不算。有些專家把收藏家當阿斗,在貶低收藏家的藏品時,往往推薦自己認定的“真品”;還有些專家認定收藏家手上的藏品95%都是假的,勾結外國資本,廉價收購中國文物,雙手拱讓中國文物的定價權、鑑定權、話語權;許多專家從不提倡科學儀器檢測,甚至排斥儀器,生怕失去賺錢機會。而收藏家把有些專家叫“磚家”;收藏家之間亦互相傾軋,只有自己的東西最好,別人的都是仿品。

10、初入收藏者常被誤導

收藏書畫的不懂絕大多數書畫會“時過境遷”;收瓷器的不收整器收瓷片;收玉的不懂“玉不琢不成器”;收翡翠的不知A貨會變B貨的原因;收紅酒的不知紅酒像洪水。不學習、不研究、不交流,交了學費還沒學到東西。都說當下收藏太熱、收藏太亂,根源在於利益莫大的驅動力,抹煞了社會公德。都說收藏的水很深,其實不然。找到誠心教你的人,說真話的人,會少走很多彎路。

收藏界之十大忽悠局與十大怪現象?


二,中國收藏界之十大怪現象

一大怪:沒有藏品是“人才”,出書鑑寶賺外快。

不少所謂的古董鑑定專家,很難有自己的藏品;到處拿別人的“孩子”說事,給收藏頗豐的人做“真偽”鑑定,收費不手軟,說話不留情;把一些藏友們忽悠的忘記了一句調侃“專家不如行家,行家不如玩家,玩家不如藏家。”雖是笑話,細想起來不是沒有道理。

二大怪:真正行家不出臺,閒隱都市桃源外。

真正的也是很有鑑識經驗的收藏家,很少拋頭露面,也不給人做鑑定,更不請人做鑑定,面對藏品,做做學問,收藏領域的媒體效應似乎與他們無關;難得聽人說過王世襄和一些很有造就的收藏家做過什麼鑑定活動。就連在“敗家論壇”海侃一通的未都馬先生,也從沒見他在那裡尋過寶做過鑑定。

三大怪:古董文物天價買,能買之人內涵菜。

想賣賣不掉,想買買不到,人人都說古董價格一年幾翻,和田玉論克賣,比黃金還要貴千倍,你去買就是天價,你要賣沒人要,就是垃圾;能買得起的人,也大多是那些沒有多少內涵的款爺,喜歡在拍賣會上舉牌顯派,滿足自己片刻的虛榮。

四大怪:文物價格很是怪,真假新舊倒過來

真的賣不過假的,老的賣不過新的。新的賣不過原石,這是古玩市場上普片存在的又一笑話。有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古董,居然連一塊和田玉籽料都賣不過。

五大怪:古董文物無人識,真貨被人忽悠壞。

面對一件文物,十個鑑定的人就會有十一種說法,誰也不服氣誰,自己的鑑識就是真理。最後把一件古董忽悠成了真假難辨的垃圾;就像故宮的展品被人盜出來,都說是全仿,害的小偷一氣之下,把國寶當垃圾扔了幾件。

六大怪:鑑定專家處處在,價格明標在門外。

只要給錢!假的也是真的,要是不給錢,真的也是假的。上次鑑定是真的,這次沒交鑑定費就是假的。

收藏界之十大忽悠局與十大怪現象?


七大怪:鑑定資格花錢買,不懂鑑識有招牌。

前些日曝光的一些黑心拍賣部門聘用的鑑定專家的資格證書,居然是花了幾千塊錢買從權威的部門買的;

八大怪:國寶古董在我這,兒子也能喊成爹。

別人的東西都是假的,自己的東西都是真的。這是收藏界得怪病,你睜著眼看他在那說瞎話,賣前是垃圾,買到手後就變成國寶,只要不是自己的東西,都是假的。

九大怪:只徵集不拍賣,圖錄佣金交上來。

不少拍賣單位一年難得拍賣出一件藏品,就是拍賣一次,也是裝模作樣,僱幾個人舉舉牌。主要靠收取一些初入收藏之門的又想一夜暴富的收藏愛好者的佣金或者圖錄費養活自己,每次徵集一千件,一件只收一千元,也是一百萬,印一千本圖錄,一本三百成本也不到。

十大怪:處處都有潛規則,讓人心酸很無耐。

真正的收藏家要想讓“正兒八經”的拍賣部門拍一件藏品,能被“錢規”的退避三舍。拍來拍去,也都是經常在拍賣部門出現的那幾件藏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