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充電:這樣管理時間,每天能有25小時

時間管理 GTD 軟件 西紅柿 微約日曆 2017-06-09

職場充電:這樣管理時間,每天能有25小時

有朋友曾經跟我抱怨說:每天忙的要死,根本沒有時間讀書學習,你是怎樣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保持高頻產出的?

我很奇怪:每天花一個小時左右來蒐集資料和準備素材,定期整理產出,也沒有佔用太多時間啊。

他也很奇怪:你每天都有25個小時嗎?

後來跟這位朋友深入聊了一下,發現問題出在時間管理上。

他是一個團隊的leader,日常工作涉及到不少跨部門協作和溝通,經常被各種瑣事打斷,下屬彙報工作都要在午飯的時候見縫插針,忙活了一天,臨近下班才有空去做自己安排的事,所以加班也是常態。這樣一來,下班後自然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做別的了。

如果試著做下科學的時間管理呢?

時間管理的概念盛行已久,越來越多注重學習和提升的人都在關注和學習,我在幾年前開始接觸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後來又學習了GTD、番茄工作法等各種理論。

四象限法是由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進行劃分,然後再確定優先完成哪件事。

職場充電:這樣管理時間,每天能有25小時

它在一開始給了我很多幫助,但很多事都沒辦法單純地按照是否重要和緊急來劃分,這時候硬要套用,反倒為其所累。

GTD的全稱是 Getting Things Done(把事情做完),它的理念是把要做的事都記錄下來,整理安排然後一一搞定。

職場充電:這樣管理時間,每天能有25小時

GTD是我一直堅持使用的時間管理法,操作性非常強,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養成定時查看整理的習慣,所以我一般都會藉助工具來完成。

番茄工作法的話,更適合自制力非常弱的人,個人認為更偏執行,可以作為輔助工具來用。

使用時間管理一段時間後,漸漸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GTD為主,四象限法為輔,使用APP管理TODO和日程,簡單實用。TODO讓你方便記錄所有待辦事項,但不用急於完成;日程表則用來管理已經確定好的事項,並且要求自己一定在安排的時間搞定。

拿我最近一直在用的「微約日曆」來做個說明(這是一個日程和待辦相結合的APP,簡潔免費無廣告,推薦使用):

當我想起要做一件事,第一時間記錄在待辦裡避免忘記,然後完全不去考慮它,以免影響既定事項的完成;

已安排的工作徹底完成,並且有多餘時間,再去翻看待辦,哪件事可以快速完成就搞定它;

職場充電:這樣管理時間,每天能有25小時

每天睡前整理下所有待辦事項,每件事情需要在什麼時間完成,給它安排進具體的日程表裡,這樣在該做的時候會收到APP發來的通知提醒;已經完成的標記一下,會自動收進「已完成待辦」裡歸檔,不造成干擾;暫時沒想好的事,標記一個截止日期,繼續放在待辦裡,等待下次整理。

職場充電:這樣管理時間,每天能有25小時

這樣一來,每天都按照事先計劃的來推進,事情就會變得井井有條。

那個被忙碌困擾的朋友,最近按照這種方法來安排工作,效率提升非常明顯。

後來還在團隊內部推行時間管理法,大家一起用微約日曆(這個APP有個功能,可以選擇對好友公開時間安排,讓對方看到你什麼時間在忙、什麼時間有空,就不用反覆打電話溝通時間了),不知道成效如何,反正加班是越來越少。

“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

——麥金西

共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