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2017年的日劇《寵物情人》因為一個“我也想要充充電”的場面迅速躥紅。職業女強人澄麗下班後精疲力盡,一進門就癱在了她飼養的“寵物”武志身上,並說自己是在“充電”。

澄麗的“充電”行為擊中了所有上班族,我們在辦公室時刻積極,但走出辦公大樓的那一刻,大家就會像用久了的手機電池,電量迅速下降。有時下班後,我甚至會在工位上呆坐一會兒,因為不確定是否能擠進回家的地鐵,有時也常常會在路邊坐一會兒,因為覺得連抬手攔車的力氣都沒有了,沒有下班的喜悅,只剩一個疲憊不堪的空殼。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寵物情人》截圖



想想自己每天電量耗盡的慘樣,再看看那些永遠精力旺盛的人,簡直讓我懷疑人生。

直到我讀到了 湯姆·拉思(Tom Rath) 所著的 《你充滿電了嗎:激活人生狀態的精力管理關鍵》。湯姆 16 歲被確診癌症,不得不摘除了左眼,之後每年還要住院一週進行檢查,以確認是否還能再活一年。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癌症病人的心靈雞湯,你就錯了,湯姆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同時也是全球知名諮詢公司,蓋洛普的諮詢業務負責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不僅如此,湯姆還是一名暢銷書作家,致力於將自己的抗癌心得和效率訣竅分享給大家。

當他發現他的員工也像你我一樣,下班後就如電量耗盡的空殼一般。因此,為了找到讓電量重新滿格的方法,湯姆和團隊遍尋研究及論文,最終找到並歸類了 2600 多種恢復電量的方法,並將其中最有效可行的策略提煉為 3 大關鍵點,和 21 個激活人生狀態的精力管理技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湯姆在書中的 4 條有關工作的精力管理建議。


好工作是找到的嗎?


每個人都找過工作,每個人也都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在入職前,你永遠也無法確定這份工作的好壞。Tom 根據蓋普洛的調查結果得出:好工作不是找到的,而是創造出來的。工作不應只為生存,還應追求意義。

沒有一份工作完美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也沒有一份工作沒有辦公室政治,但還是有很多人熱愛自己的工作。醫務工作者收入不高,晝夜輪班,但他們喜歡作為一名白衣天使,拯救生命。列車員夫妻春運期間只能在站臺上,趁著列車到站間隙,遠遠地互相凝望兩分鐘,但他們只要想到自己的工作讓更多的人與家人團聚,他們就覺得這是一份好工作。

現代人常說“上班如上墳”,然而曾經有一群人真的活在墳地裡,就是那些被抓進集中營的猶太人。納粹暴行不可饒恕,集中營中的自殺者卻也不計其數,但最終能夠活下來的,除了對生的渴望,更是因為他們希望活著出去,實現自己人生的意義。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奧斯維辛集中營



其中一個活著離開集中營的猶太人,維克多·弗蘭克在 1946 年出版了其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書中記錄了他在集中營的經歷,以及自己和其他人是如何通過尋找意義而倖存的。(這本書最近一次中文再版是 2015 年)

不過弗蘭克有關意義的發現在他被關進集中營前就開始了。他還是醫學生時,發明了一種名為“意義療法”的治療方法,通過幫助人們找到切合實際的目標,創造“個體意義”,從而阻止青少年自殺。

用弗蘭克的話說,“幸福不是尋找來的,而是被引發的。一個人的幸福肯定是有原因的。”

城市越來越大,除了人口膨脹,對每個人來說,更明顯的是通勤時間的增長。我有兩個朋友曾經就有這個問題,線路長,地鐵又十分擁擠,他們甚至一度想辭職。

奇怪的是,當他們把家搬的更遠後,他們卻說通勤問題解決了。原來他們搬去了地鐵終點站,每天上車有座,還能氣定神閒看書。雖然通勤的時間增加了,但利用通勤時間看書、聽網課,反而讓他們多了充實自己的時間。每天看書學習,再將理論運用於工作實踐,現在,他們比過去更加熱愛這份工作了。

讓工作充滿意義,哪怕是整理貨架這樣簡單的小事,只要想到能讓顧客順利購買到想要的商品,能給與對方幫助,就會從工作中收穫快樂和幸福。


多做善意推斷


寫這篇文的初衷,是因為一個朋友 Sun。

Sun 是個工作狂,年後跳槽了新公司,最近我卻發現他鬱鬱寡歡,甚至有些自我懷疑。他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同事的態度,更懷疑工作的意義。他覺得在工作中受到了針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他對工作,也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根據他的描述,他大概是碰上了辦公室鬥爭和老闆偏見的結合體。而對於這種糟心的工作環境,Tom 指出,除了猛烈回擊,我們在迴應時如果帶一些善意,從好的角度出發,反而能更好的化解問題,甚至是從源頭避免問題。

我一直不善言談,尤其羨慕那些吵起架來氣勢洶洶,把對方逼的理屈詞窮的人。羨慕他們反應快,羨慕他們回擊猛,更是羨慕他們不吃虧。但當我瞭解到“善意推斷”的好處後,我發現這些“口頭勝利”的人根本沒得好。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回想自己過往的經歷,被人踩了腳,我大概一句“沒關係”,轉頭也就忘了。但如果我一開始就認為對方是惡意的,我大概會咄咄逼人,蒐羅一切證據證明他“有罪”,並且這件事對我情緒的影響,怕是久久不能平息,一天的好心情也會不翼而飛。

所以那個咄咄逼人的人,真的贏了嗎?當你對別人發火時,最受傷的其實是你自己。

當我們感到威脅時,比如像 Sun 覺得自己被針對了,身體會自動做出消極反應,如心跳加快,皮質醇分泌增多,進入一種“戰或逃”的狀態。在戰或逃的狀態下,身體攻擊性提高,思維能力則會下降,導致我們無法冷靜看清事情的真相,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還記得那個杯弓蛇影的故事嗎?當你緊張害怕時,會完全失去分辨能力,看不清形勢,以至於做出一些反常的行為,但當你冷靜下來,就會發現事實的真相。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很多時候,老闆誇獎或批評員工,並不完全因為工作業績,更多的是一種管理手段。雖然工作上的真真假假需要用心分辨,但一個善意推斷是對你真的有好處。

百事可樂 CEO 盧英德曾說:“當你推斷別人的意圖是惡意的時,你會感到憤怒。如果你放棄憤怒,進行善意推斷,那麼你會感到高興……不會變得防備。你不會大吼大叫,你會試著去理解,去傾聽。”

火焰炙熱,但如果在接觸火焰時,我們給自己加一層保護殼,就能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不眠不休是最錯誤的努力


隨著產業轉變,現在很多崗位的工作內容變得分秒必爭。這讓我們不敢休息片刻,恨不得 24 小時盯著事態發展,所有的一切都要快快快。

然而 Tom 在書中指出,這種不眠不休,爭分奪秒的工作,並不能證明你工作努力,甚至還會導致你工作效率下降。

在《刻意練習》作者安德斯·埃裡克森,有關精英表現的研究中,人們只把目光聚焦在了刻意練習上,卻很少有人注意到睡眠也是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在這些研究裡,表現最好的人平均每晚睡8小時36分鐘。也就是說,這些精英們每一晚的睡眠,都比普通美國人要多出 2 小時。並且埃裡克森的研究還表明,提高休息頻率,能為精英們帶來更好的表現。

也就是說,如果你做一件事太久,你的表現就會下降。而為了避免遞減結果,Tom 建議採取衝刺式工作法。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時間追蹤軟件 DeskTime 曾做過一次研究,為了找出時間使用情況對工作進度的影響,他們對 36000 名員工進行了研究。最終他們發現,最有效率的那 10% 的員工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不是一直持續工作,而是間歇式的,規律性工作。這 10% 的精英員工,每工作52 分鐘就休息 17 分鐘,然後繼續投入工作。

研究者認為,這種工作模式能夠提高效率的原因,是這 10% 的員工把他們的工作時間看作是一場衝刺。他們在強烈的工作目的下,高效利用這52 分鐘,然後休息,為下一場衝刺做準備。

一場全程馬拉松是 42 公里,頂尖運動員也要持續奔跑 3~4 小時。相較於生理上的疼痛,精神上的折磨更令人痛苦。所以很多有經驗的馬拉松運動員,會採取階段式衝刺法,將全程 42 公里,分為不同的段落,記下每段的標誌物。發令槍之後,他們的目標不是一開始就要完成整個 42 公里賽程,而是要儘快趕到下一階段的標誌物,反而一開始就奔著終點去的人,很有可能無法完賽。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所以,當你不眠不休的工作時,並不是最好的工作方法,甚至是最錯誤的努力。長時間的工作會讓你的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是頻頻出錯。反而規律的休息,保持身體健康,才是高效工作的祕訣。

諸葛亮應該是歷史上被人稱頌最多的,是因為他的智計無雙,更是因為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聖人也會犯錯,諸葛亮的錯也許就是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太過於投入工作,反而無法更好的完成工作。諸葛亮太想要收復江山恢復漢室,完成劉備重託,然而最終卻因操勞過度,致死沒能完成宏遠。

這種例子真是太多太多,醫務工作者竭盡全力讓每一位患者康復,卻容易忽略自己的病症,甚至倒在了搶救患者的手術檯上。在為他們這種捨己奉獻精神感動同時,我卻更希望他們多關心一些自己的健康,因為只有他們更健康,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做出更精準的判斷。

畢竟,電動牙刷電量滿格時的清潔效果,不僅是好於,而是遠遠好於電量告急時的清潔效果。所以你希望你的電動牙刷電量滿格還是電量告急呢?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總結


最後來總結一下,如何在工作中做好精力管理,讓自己一整天都電量滿格?

01. 要找到工作的意義,讓工作從生存變成生活。從完成任務,變成幫助他人,主動將工作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02. 你很難找到完全滿意的工作環境,但多做一些善意推斷,能從根本上減少對自己的傷害

03. 比起長時間持續工作,間歇性的衝刺工作法,能讓你更高效也更輕鬆

以上就是我讀了 湯姆·拉思(Tom Rath) 所著的 《你充滿電了嗎:激活人生狀態的精力管理關鍵》後,有關如何進行精力管理,更好工作的一些領悟。如果你也對精力管理感興趣,書中還有其他將近 20 條切實有效的精力管理技巧在等著你。

讀書有意思,讀有意思的書,做有意思的人。我是張萌萌,每週一本書,歡迎關注我。
工作精疲力盡卻死磕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才是正解

求點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