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門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主要領導人之間互相殘殺,史稱天京事變。事後,翼王石達開因受天王洪秀全猜忌,負氣出走,轉戰皖、贛、浙、閩等地。1859年春,石達開率部從贛南突入湘軍大本營湖南,試圖對正在長江中下游苦戰的湘軍來一個釜底抽薪。為保住湘軍老巢湘鄉,時任湖南巡撫駱秉章一邊緊急調集援軍,一邊招募了4萬在籍的湘軍退伍軍人,集結於湘南重鎮衡陽,以阻擊石達開北上。不料石達開以少量兵力在衡陽附近虛晃一槍後,揮師西進,試圖奪取湘桂邊境的永州。在永州激戰數日後,石達開又直搗湘西南重鎮寶慶。不過,石達開圍困寶慶城70多天,最終卻未能破城。1859年8月14日,石達開被迫撤圍。自此,“鐵打的寶慶”便成了寶慶人引以為傲的一句俗語。

寶慶即今湖南邵陽,自西漢初設昭陵縣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三國時,吳在此置昭陵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為避司馬昭之諱,昭陵郡更名邵陵郡,昭陽縣更名邵陽縣。唐代設邵州,與邵陽縣同城而治。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宋理宗趙昀登基,因其早年擔任過邵州防禦使,為紀念這潛龍之地,特用其年號作為邵州的新名稱,改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即始於此。民國二年(1913年),廢寶慶府,設寶慶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寶慶縣複名邵陽縣。

"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門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主要領導人之間互相殘殺,史稱天京事變。事後,翼王石達開因受天王洪秀全猜忌,負氣出走,轉戰皖、贛、浙、閩等地。1859年春,石達開率部從贛南突入湘軍大本營湖南,試圖對正在長江中下游苦戰的湘軍來一個釜底抽薪。為保住湘軍老巢湘鄉,時任湖南巡撫駱秉章一邊緊急調集援軍,一邊招募了4萬在籍的湘軍退伍軍人,集結於湘南重鎮衡陽,以阻擊石達開北上。不料石達開以少量兵力在衡陽附近虛晃一槍後,揮師西進,試圖奪取湘桂邊境的永州。在永州激戰數日後,石達開又直搗湘西南重鎮寶慶。不過,石達開圍困寶慶城70多天,最終卻未能破城。1859年8月14日,石達開被迫撤圍。自此,“鐵打的寶慶”便成了寶慶人引以為傲的一句俗語。

寶慶即今湖南邵陽,自西漢初設昭陵縣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三國時,吳在此置昭陵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為避司馬昭之諱,昭陵郡更名邵陵郡,昭陽縣更名邵陽縣。唐代設邵州,與邵陽縣同城而治。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宋理宗趙昀登基,因其早年擔任過邵州防禦使,為紀念這潛龍之地,特用其年號作為邵州的新名稱,改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即始於此。民國二年(1913年),廢寶慶府,設寶慶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寶慶縣複名邵陽縣。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池的位置

寶慶古城位於資江和邵水交匯處。南來的資江在城西不遠處拐了一個大彎,然後往東與邵水合流。寶慶古城也就三面被河流環繞。城南則為山地。南宋鄭樵《通志》雲: “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為固。”寶慶古城的選址顯然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形成了易守難攻的格局。

寶慶自古為湘西南軍事要地,東控長衡,西制黔桂。唐宋之際,由於湘西少數民族起義不斷,邵州長期為征戰前哨。南宋時期,隨著邵州升格為寶慶府,不僅城池向西擴大,防禦設施也得以提升。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為加強對湘西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對寶慶府的城防進行了大規模升級,之前的土城牆被改建為石城牆。城牆全長達4370米,高8.3米。城池四周設有5座城門,7座城樓,12座炮臺。到了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由於太平天國運行在廣西興起,寶慶府城防設施再次進行加固,並重新挖掘了城西和城南的壕溝,分別連通資江和邵水,作為西面和南面的護城河。第二年,又對城牆進行整修,增設114個城垛、1147個石墩。至此,寶慶府形成了完善的城防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寶慶府城牆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它設有若干“馬臉”——即城牆有些地方會往外凸出一部分,便於守城者觀察、聯絡和防守。這種設計,在湖南絕無僅有,在國內亦屬罕見,堪稱大膽創新。

"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門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主要領導人之間互相殘殺,史稱天京事變。事後,翼王石達開因受天王洪秀全猜忌,負氣出走,轉戰皖、贛、浙、閩等地。1859年春,石達開率部從贛南突入湘軍大本營湖南,試圖對正在長江中下游苦戰的湘軍來一個釜底抽薪。為保住湘軍老巢湘鄉,時任湖南巡撫駱秉章一邊緊急調集援軍,一邊招募了4萬在籍的湘軍退伍軍人,集結於湘南重鎮衡陽,以阻擊石達開北上。不料石達開以少量兵力在衡陽附近虛晃一槍後,揮師西進,試圖奪取湘桂邊境的永州。在永州激戰數日後,石達開又直搗湘西南重鎮寶慶。不過,石達開圍困寶慶城70多天,最終卻未能破城。1859年8月14日,石達開被迫撤圍。自此,“鐵打的寶慶”便成了寶慶人引以為傲的一句俗語。

寶慶即今湖南邵陽,自西漢初設昭陵縣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三國時,吳在此置昭陵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為避司馬昭之諱,昭陵郡更名邵陵郡,昭陽縣更名邵陽縣。唐代設邵州,與邵陽縣同城而治。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宋理宗趙昀登基,因其早年擔任過邵州防禦使,為紀念這潛龍之地,特用其年號作為邵州的新名稱,改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即始於此。民國二年(1913年),廢寶慶府,設寶慶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寶慶縣複名邵陽縣。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池的位置

寶慶古城位於資江和邵水交匯處。南來的資江在城西不遠處拐了一個大彎,然後往東與邵水合流。寶慶古城也就三面被河流環繞。城南則為山地。南宋鄭樵《通志》雲: “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為固。”寶慶古城的選址顯然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形成了易守難攻的格局。

寶慶自古為湘西南軍事要地,東控長衡,西制黔桂。唐宋之際,由於湘西少數民族起義不斷,邵州長期為征戰前哨。南宋時期,隨著邵州升格為寶慶府,不僅城池向西擴大,防禦設施也得以提升。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為加強對湘西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對寶慶府的城防進行了大規模升級,之前的土城牆被改建為石城牆。城牆全長達4370米,高8.3米。城池四周設有5座城門,7座城樓,12座炮臺。到了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由於太平天國運行在廣西興起,寶慶府城防設施再次進行加固,並重新挖掘了城西和城南的壕溝,分別連通資江和邵水,作為西面和南面的護城河。第二年,又對城牆進行整修,增設114個城垛、1147個石墩。至此,寶慶府形成了完善的城防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寶慶府城牆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它設有若干“馬臉”——即城牆有些地方會往外凸出一部分,便於守城者觀察、聯絡和防守。這種設計,在湖南絕無僅有,在國內亦屬罕見,堪稱大膽創新。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牆的“馬臉”

寶慶府堅固的城防體系,自然是石達開攻打寶慶的攔路虎。1859年5月底,石達開的幾路大軍號稱20萬人彙集寶慶城外,並很快清除了駐守在城外的清軍,完成了對寶慶城的合圍。圍城初期,太平軍與清軍在城外交戰80餘次,獲勝60餘次,明顯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當時,寶慶城內的清軍只有3萬人左右,面對太平軍強大的攻勢,城內人心惶惶。有詩人這樣寫道:“樊籠羈鳥翅難飛,日夜乞援羽書急。炮火雷迸到戍樓,滿城膽落暮煙愁。刁斗時敲嫌漏永,天明各自擁戈矛。”將城中的焦慮狀況描繪得淋漓盡致。

鑑於寶慶城池易守難攻,石達開為減少攻城代價,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試圖讓寶慶城不攻自破。然而,圍城兩個月之久,城內清軍仍未投降,而外圍增援的清軍卻越來越多,太平軍的處境越來越嚴峻。西南方向,湘軍將領劉長佑率萬餘楚勇從新寧經武岡馳援寶慶。東面,湘鄉、衡陽的數萬團練,分別沿大東路、小東路官道向寶慶增援。北面,湘軍將領李續宜率湖北援軍從寶安益大道逼近寶慶。7月下旬,面對外圍清軍的步步進逼,太平軍進行大規模反擊。石達開親率太平軍主力,連日以數萬人的陣容在外圍與清軍援軍展開激戰。7月28日,清軍援軍突破太平軍北路防線,太平軍死傷無數,被迫退守城東和城南,寶慶城解圍。8月初,太平軍繼續在周邊與清軍交戰,屢戰屢敗,損失慘重。為避免全軍覆沒,石達開決定放棄攻打寶慶,敗走廣西。撤離時,石達開回頭久久凝視著寶慶府高高的城牆,心中無比落寞。

"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門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主要領導人之間互相殘殺,史稱天京事變。事後,翼王石達開因受天王洪秀全猜忌,負氣出走,轉戰皖、贛、浙、閩等地。1859年春,石達開率部從贛南突入湘軍大本營湖南,試圖對正在長江中下游苦戰的湘軍來一個釜底抽薪。為保住湘軍老巢湘鄉,時任湖南巡撫駱秉章一邊緊急調集援軍,一邊招募了4萬在籍的湘軍退伍軍人,集結於湘南重鎮衡陽,以阻擊石達開北上。不料石達開以少量兵力在衡陽附近虛晃一槍後,揮師西進,試圖奪取湘桂邊境的永州。在永州激戰數日後,石達開又直搗湘西南重鎮寶慶。不過,石達開圍困寶慶城70多天,最終卻未能破城。1859年8月14日,石達開被迫撤圍。自此,“鐵打的寶慶”便成了寶慶人引以為傲的一句俗語。

寶慶即今湖南邵陽,自西漢初設昭陵縣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三國時,吳在此置昭陵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為避司馬昭之諱,昭陵郡更名邵陵郡,昭陽縣更名邵陽縣。唐代設邵州,與邵陽縣同城而治。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宋理宗趙昀登基,因其早年擔任過邵州防禦使,為紀念這潛龍之地,特用其年號作為邵州的新名稱,改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即始於此。民國二年(1913年),廢寶慶府,設寶慶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寶慶縣複名邵陽縣。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池的位置

寶慶古城位於資江和邵水交匯處。南來的資江在城西不遠處拐了一個大彎,然後往東與邵水合流。寶慶古城也就三面被河流環繞。城南則為山地。南宋鄭樵《通志》雲: “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為固。”寶慶古城的選址顯然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形成了易守難攻的格局。

寶慶自古為湘西南軍事要地,東控長衡,西制黔桂。唐宋之際,由於湘西少數民族起義不斷,邵州長期為征戰前哨。南宋時期,隨著邵州升格為寶慶府,不僅城池向西擴大,防禦設施也得以提升。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為加強對湘西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對寶慶府的城防進行了大規模升級,之前的土城牆被改建為石城牆。城牆全長達4370米,高8.3米。城池四周設有5座城門,7座城樓,12座炮臺。到了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由於太平天國運行在廣西興起,寶慶府城防設施再次進行加固,並重新挖掘了城西和城南的壕溝,分別連通資江和邵水,作為西面和南面的護城河。第二年,又對城牆進行整修,增設114個城垛、1147個石墩。至此,寶慶府形成了完善的城防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寶慶府城牆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它設有若干“馬臉”——即城牆有些地方會往外凸出一部分,便於守城者觀察、聯絡和防守。這種設計,在湖南絕無僅有,在國內亦屬罕見,堪稱大膽創新。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牆的“馬臉”

寶慶府堅固的城防體系,自然是石達開攻打寶慶的攔路虎。1859年5月底,石達開的幾路大軍號稱20萬人彙集寶慶城外,並很快清除了駐守在城外的清軍,完成了對寶慶城的合圍。圍城初期,太平軍與清軍在城外交戰80餘次,獲勝60餘次,明顯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當時,寶慶城內的清軍只有3萬人左右,面對太平軍強大的攻勢,城內人心惶惶。有詩人這樣寫道:“樊籠羈鳥翅難飛,日夜乞援羽書急。炮火雷迸到戍樓,滿城膽落暮煙愁。刁斗時敲嫌漏永,天明各自擁戈矛。”將城中的焦慮狀況描繪得淋漓盡致。

鑑於寶慶城池易守難攻,石達開為減少攻城代價,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試圖讓寶慶城不攻自破。然而,圍城兩個月之久,城內清軍仍未投降,而外圍增援的清軍卻越來越多,太平軍的處境越來越嚴峻。西南方向,湘軍將領劉長佑率萬餘楚勇從新寧經武岡馳援寶慶。東面,湘鄉、衡陽的數萬團練,分別沿大東路、小東路官道向寶慶增援。北面,湘軍將領李續宜率湖北援軍從寶安益大道逼近寶慶。7月下旬,面對外圍清軍的步步進逼,太平軍進行大規模反擊。石達開親率太平軍主力,連日以數萬人的陣容在外圍與清軍援軍展開激戰。7月28日,清軍援軍突破太平軍北路防線,太平軍死傷無數,被迫退守城東和城南,寶慶城解圍。8月初,太平軍繼續在周邊與清軍交戰,屢戰屢敗,損失慘重。為避免全軍覆沒,石達開決定放棄攻打寶慶,敗走廣西。撤離時,石達開回頭久久凝視著寶慶府高高的城牆,心中無比落寞。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石達開畫像

寶慶之戰,不僅使石達開攻佔湘軍老巢的戰略全面告吹,而且是石達開走向敗亡的轉折點。此後,石達開一蹶不振,成為流寇。1862年,石達開圖謀進軍四川,去天府之國建立根據地。次年在大渡河兵敗被俘,從容就義。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中最傑出的領導人,文韜武略都很出眾,一向用兵如神。但是,在寶慶之戰中,石達開顯然犯下了嚴重的戰術錯誤。如果圍城之初不惜代價速戰速決,無論寶慶城多麼堅固,都極有可能破城。畢竟攻守雙方力量懸殊,且城內清軍已經措手無策。史料記載,太平軍圍城之後,在城外修築營壘,連營數十里,卻自始至終沒有展開攻城戰,只是偶爾朝城內放幾炮,嚇一嚇城內的清軍。由此可見,石達開寶慶圍城落敗,根本原因並非寶慶城池神話般牢不可破,而是石達開白白錯失了戰機。所以,民間廣為流傳的“鐵打的寶慶”之說,多少有點過譽之嫌。(文/謝志東)

"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門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主要領導人之間互相殘殺,史稱天京事變。事後,翼王石達開因受天王洪秀全猜忌,負氣出走,轉戰皖、贛、浙、閩等地。1859年春,石達開率部從贛南突入湘軍大本營湖南,試圖對正在長江中下游苦戰的湘軍來一個釜底抽薪。為保住湘軍老巢湘鄉,時任湖南巡撫駱秉章一邊緊急調集援軍,一邊招募了4萬在籍的湘軍退伍軍人,集結於湘南重鎮衡陽,以阻擊石達開北上。不料石達開以少量兵力在衡陽附近虛晃一槍後,揮師西進,試圖奪取湘桂邊境的永州。在永州激戰數日後,石達開又直搗湘西南重鎮寶慶。不過,石達開圍困寶慶城70多天,最終卻未能破城。1859年8月14日,石達開被迫撤圍。自此,“鐵打的寶慶”便成了寶慶人引以為傲的一句俗語。

寶慶即今湖南邵陽,自西漢初設昭陵縣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三國時,吳在此置昭陵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為避司馬昭之諱,昭陵郡更名邵陵郡,昭陽縣更名邵陽縣。唐代設邵州,與邵陽縣同城而治。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宋理宗趙昀登基,因其早年擔任過邵州防禦使,為紀念這潛龍之地,特用其年號作為邵州的新名稱,改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即始於此。民國二年(1913年),廢寶慶府,設寶慶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寶慶縣複名邵陽縣。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池的位置

寶慶古城位於資江和邵水交匯處。南來的資江在城西不遠處拐了一個大彎,然後往東與邵水合流。寶慶古城也就三面被河流環繞。城南則為山地。南宋鄭樵《通志》雲: “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為固。”寶慶古城的選址顯然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形成了易守難攻的格局。

寶慶自古為湘西南軍事要地,東控長衡,西制黔桂。唐宋之際,由於湘西少數民族起義不斷,邵州長期為征戰前哨。南宋時期,隨著邵州升格為寶慶府,不僅城池向西擴大,防禦設施也得以提升。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為加強對湘西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對寶慶府的城防進行了大規模升級,之前的土城牆被改建為石城牆。城牆全長達4370米,高8.3米。城池四周設有5座城門,7座城樓,12座炮臺。到了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由於太平天國運行在廣西興起,寶慶府城防設施再次進行加固,並重新挖掘了城西和城南的壕溝,分別連通資江和邵水,作為西面和南面的護城河。第二年,又對城牆進行整修,增設114個城垛、1147個石墩。至此,寶慶府形成了完善的城防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寶慶府城牆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它設有若干“馬臉”——即城牆有些地方會往外凸出一部分,便於守城者觀察、聯絡和防守。這種設計,在湖南絕無僅有,在國內亦屬罕見,堪稱大膽創新。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寶慶古城牆的“馬臉”

寶慶府堅固的城防體系,自然是石達開攻打寶慶的攔路虎。1859年5月底,石達開的幾路大軍號稱20萬人彙集寶慶城外,並很快清除了駐守在城外的清軍,完成了對寶慶城的合圍。圍城初期,太平軍與清軍在城外交戰80餘次,獲勝60餘次,明顯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當時,寶慶城內的清軍只有3萬人左右,面對太平軍強大的攻勢,城內人心惶惶。有詩人這樣寫道:“樊籠羈鳥翅難飛,日夜乞援羽書急。炮火雷迸到戍樓,滿城膽落暮煙愁。刁斗時敲嫌漏永,天明各自擁戈矛。”將城中的焦慮狀況描繪得淋漓盡致。

鑑於寶慶城池易守難攻,石達開為減少攻城代價,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試圖讓寶慶城不攻自破。然而,圍城兩個月之久,城內清軍仍未投降,而外圍增援的清軍卻越來越多,太平軍的處境越來越嚴峻。西南方向,湘軍將領劉長佑率萬餘楚勇從新寧經武岡馳援寶慶。東面,湘鄉、衡陽的數萬團練,分別沿大東路、小東路官道向寶慶增援。北面,湘軍將領李續宜率湖北援軍從寶安益大道逼近寶慶。7月下旬,面對外圍清軍的步步進逼,太平軍進行大規模反擊。石達開親率太平軍主力,連日以數萬人的陣容在外圍與清軍援軍展開激戰。7月28日,清軍援軍突破太平軍北路防線,太平軍死傷無數,被迫退守城東和城南,寶慶城解圍。8月初,太平軍繼續在周邊與清軍交戰,屢戰屢敗,損失慘重。為避免全軍覆沒,石達開決定放棄攻打寶慶,敗走廣西。撤離時,石達開回頭久久凝視著寶慶府高高的城牆,心中無比落寞。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石達開畫像

寶慶之戰,不僅使石達開攻佔湘軍老巢的戰略全面告吹,而且是石達開走向敗亡的轉折點。此後,石達開一蹶不振,成為流寇。1862年,石達開圖謀進軍四川,去天府之國建立根據地。次年在大渡河兵敗被俘,從容就義。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中最傑出的領導人,文韜武略都很出眾,一向用兵如神。但是,在寶慶之戰中,石達開顯然犯下了嚴重的戰術錯誤。如果圍城之初不惜代價速戰速決,無論寶慶城多麼堅固,都極有可能破城。畢竟攻守雙方力量懸殊,且城內清軍已經措手無策。史料記載,太平軍圍城之後,在城外修築營壘,連營數十里,卻自始至終沒有展開攻城戰,只是偶爾朝城內放幾炮,嚇一嚇城內的清軍。由此可見,石達開寶慶圍城落敗,根本原因並非寶慶城池神話般牢不可破,而是石達開白白錯失了戰機。所以,民間廣為流傳的“鐵打的寶慶”之說,多少有點過譽之嫌。(文/謝志東)

2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寶慶城?只因石達開戰術失誤

今日邵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