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無組織化,就枉談社群經濟!

引子:

沒有水,沙子永遠不沙子,水泥粉永遠是水泥粉,不可能變成水泥。

社群無組織化,就枉談社群經濟!

原創作者 譚長春

社群無組織化,就枉談社群經濟

軟信認為,社群如果主要是講微信社群的話,一分鐘能建幾十個。或許就是這種基因,使現在的社群變現即社群經濟很難。

1、真正的社群經濟,應該是另一種正規的組織化。當然,不一定企業化,但應該會有組織性的規章制度、共同願景使命、相同價值觀,以及共同理想。否則,散沙放在一起,始終是散沙

2、會有一定的組織指令、安排、計劃、協調甚至是控制。得有管理職能依附在社群上。

3、隨著社群的落地化、區域擴張,社群還需要對各地複製後的整套體系進行支持與深度服務,否則,就極易流產或者發展停滯。其實,這也跟各地進行門店複製,沒有太大區別。

4、軟性的組織內容也非常重要。如企業文化、各種品牌標識、各種團隊建設活動都非常重要。

總體感覺,社群經濟,只是在組織固化程度上、體制靈活性上、利益分配上等等,與傳統的企業化組織有些區別。

雖然,現在的移動互聯手段工具,使人員在互聯網上的空間被拉攏更容易了。但要做成社群經濟,可能不亞於企業一樣的工程。並且,相對於社群老大,這更是一個要付出與犧牲自我的建設。

社群無組織化,就枉談社群經濟!

微信為社群經濟其實開了口子

微信專列企業微信或微信企業號,打造能長期活躍有價值的組織的化社群

1、具有組織結構邏輯設計,首先第一步能形成固化組織。

2、不用通過現實中必須存在的地域、興趣等等來形成。利用標準形式即可。第二步能靈活形成各種社群,並且容易解散,不給情感綁架

3、不加好友聊天,不給社群成員溝通、互動壓力

4、實現全方式、全渠道溝通互動,使社群功能得到體現

5、必須設有管理員,行使一定的組織運營管理權力。實現組織管理化,而不是自由市場

6、可分別組織活動、開展互動。容易激活社群活躍度

7、可用完即走。形成良好發展生態

8、由於具一定封閉性,首先就給了成員一定的共同身份認同,所以,基本杜絕了打廣告(現在將在群裡打完廣告即走,叫扔垃圾)的僥倖心理。使社群乾淨友好。

社群無組織化,就枉談社群經濟!

穩定社群,好做電商

如果有不同的標籤人群在一個系統裡,他們可完全開放溝通也可一對一案例私密溝通,那麼,就可做電商了!

如,一個社群是經銷商,一個社群是分銷商,那麼,短暫的加到一個群裡,進行招商說明,有興趣的雙方經過了解後,即可獨立開設洽談室進行洽談。事畢後解散,不影響繼續工作,也不用加好友帶來的負擔。豈不是很好?

如,一個是分銷商群體,一個是消費者群體,那麼如上,進行消費溝通,有興趣了,微信有小店功能,有支付功能,交易後解散。有新產品了,再建新群。就很難有現在做微商的各種溝通、騷擾等問題。

如,一個是鐵桿粉絲社群,我們可將帶紅包的營銷文章發給他們,他們獨立簽收紅包獎勵的同時,可將帶紅包的營銷或銷售信息,發佈到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及朋友處,在有一定利益情況下,他們進行分銷或營銷,這遠比那些只是在朋友圈刷圖強多了吧?

社群無組織化,就枉談社群經濟!

附:

社群、社交與社會化

首先提出來的詞是社會化,即社會化媒體。這是媒體屬性,即非傳統的電視、電臺、雜誌、報紙等等。有具體指微博等網絡媒體之意。

社交,並不是移動時代的產物,好像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之意。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只是,非移動時代,社交受一定的時空或工具侷限。

社群,原來線下也有社群。只是微信能夠輕鬆建群拉人,於是,社群往往現在更多不是指線下組織,而是線上社群了。

社群電商,基本也只能算內部電商,熟人電商、侷限性電商。這是大家現在討論較多的,並且好像要著力發展的。看了下一條,你就能分辨得更清楚並更清楚發展之路了。

社交電商,既能承擔內部電商、熟人電商職能,更重要的是承擔外部電商、非熟人電商平臺、無邊界電商功能。有人的地社交,就可做電商。而商業的真正本質不是熟人交易,而是半熟、不熟甚至陌生人交易。淘寶,完全是非熟人電商,而微信中間的微商,則基本是熟人電商,除去微信現在隔離的一些問題,從本質上來說,微商、社群電商是做不起來的、發展不下去的!

所以,利用微信的社交功能,進行有秩序有規則的有組織有管理的電商,可能是將來非淘寶模式的長遠電商發展出路!

社群無組織化,就枉談社群經濟!

人人想做社群,帶著你一個人的目的或少數人的目的去運營社群,再加上魚龍混雜,溝通可能烏煙瘴氣,人人有自由其實就等於沒自由的社群,是沒有出路的。所以,這種一定程度的自由與控制,是將來社群發展的正確道路。

華夏基石-軟信,中國營銷及管理最強大腦智庫-天使-系統-社群。管理諮詢-營銷策劃-培訓合作,《一體化移動互聯轉型升級》國內首推。全球獨家開發紅包號及“新銷售”企業服務也正式開啟,查找軟信瞭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