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雖然被譽為一代辭宗,但歷史上對他所作的詩賦卻有著兩極的評價,比如梁簡文帝蕭綱在《湘東王書》中稱:“近世謝朓、沈約之詩,任昉、陸倕之筆,斯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從此語可知,皇帝都認為沈約和謝朓的詩可以並坐當時天下的頭把交椅,而梁元帝蕭繹論詩也稱:“詩多而能者沈約,少而能者謝朓。雖有遲速多寡之不同,不害其俱工也。”這麼說來,沈約是以量取勝,但蕭繹仍然給他評價了個“能”字,即此可證,沈約的詩在當世就廣泛受到讚譽。

餘外,歷代的史書記載中也有不少誇讚沈約的文章,比如《梁書·文學傳序》中稱:“則沈約、江淹、任昉,並以文采,妙絕當時。”可能是誇讚太多了,而後就有了不同的聲音,陸時雍就在《古詩鏡》中說:“沈才不逮意,故情色不韻,讀其詞如枯株寡秀。詩須實際具象,虛裡含神,沈約病於死實。”陸認為沈的詩寫得太死了。而葉燮則說得更絕,他在《原詩》中稱:“約詩惟‘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二語稍佳,餘俱無可取。”沈約寫詩本來就是以量取勝,他寫了那麼多,竟然被業界評為僅有一句稍好,剩下的都不足看。

葉燮說的這句詩出自沈約的《別範安成》: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

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

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這首詩讀來確實寫得感性真摯,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價該詩說:“一片真氣流出,句句轉,字字厚,去‘十九首’不遠。”然而,葉燮把沈約的詩看成僅有這一句可讀,頗有貶斥之嫌,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我覺得應該跟鍾嶸把沈約的詩列為中品有關。鍾嶸的《詩品》把天下的詩歌分為了上、中、下三等,他的這部書對後世影響很大,因此很多人的看法應當來自於鍾嶸的觀點。關於沈約的詩,《詩品》中稱:“觀休文眾制,五言最優。詳其文體,察其餘論,固知憲章鮑明遠也。所以不閒於經綸,而長於清怨。永明相王愛文,王元長等皆宗附之。約於時謝朓未遒,江淹才盡,範雲名級故微,故約稱獨步。”鍾嶸的這段話看上去寫得頗為公允,然細品文意,似乎另有所指。他說沈約暴得大名的原因,是那時的一些著名作家各有各的問題,比如:謝朓還沒有名聲在外,而江淹已經過氣了,範雲在詩上也沒能出人頭地。因為這些人都不行,所以才顯得沈約很能。我覺得鍾嶸的潛臺詞是說沈約:因為山中無老虎,所以才使得猴子稱大王,雖然他在當時有名氣,但是在整個詩史中,就是中等水平了。

但事實是否如鍾嶸所言呢?換句話說,鍾嶸對沈約的評價是不是公正的呢?這件事還值得推敲一番,《南史·鍾嶸傳》中有這樣一段話:“嶸嘗求譽於沈約,約拒之。及約卒,嶸品古今詩為評,言其優劣,雲觀休文眾制,五言最優;齊永明中,相王愛文,王元長等皆宗附約;於是謝朓未遒,江淹才盡,範雲名級又微,故稱獨步;故當辭密於範,意淺於江。蓋追宿憾,以此報約也。”

呵呵,這段話說得有意思,原來鍾嶸曾經求過沈約,希望沈幫著自己揚名,但沈卻拒絕了,這當然讓鍾懷恨在心。等到沈約去世後,鍾給沈了一箇中評,《南史》中就認為這是鍾想借此來報一箭之仇。而事實是否如此呢?後世也認為《南史》中的這個說法恐怕靠不住,比如明代的胡應麟就說過這樣的話:“(沈約)諸作材力有餘,風神全乏,視彥昇、彥龍,僅能過之。世以鍾氏私憾,抑置中品,非也。”胡應麟認為,沈約的詩作水平也就是那樣,鍾嶸給他箇中評,不算是貶低他。

雖然鍾嶸給沈約的評價沒有想象的那麼高,但後來世人卻對沈約越來越重視,尤袤在《全唐詩話》中說:“魏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宋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尤袤更看重者,是沈約在音樂方面的貢獻,而胡震亨在《唐音癸籤》中也稱:“律體雖成於唐,實權輿沈約聲病之說。”這裡所說的“聲病”指的是沈約極有關係的“四聲八病”之說。

漢語的讀音分為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而古時候,這四個聲調則是:平、上、去、入,然而入聲字到今天已經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四聲的發明者是周顒,然而把這四聲應用於詩作之中,這跟沈約有一定的關係。

據說四聲是從五音發展而來者,中國古代樂律有“宮商角徵羽”五音,後中間經過轉變,變為了五聲,再後來,又改變為四聲。那為什麼是變為了四聲,而不是其他幾聲呢?陳寅恪在《四聲三問》中說:“所以適定為四聲,而不為其他數之聲者,以除去本易分別,自為一類之入聲,復分別其餘之聲為平上去三聲。綜合通計之,適為四聲也。但其所以分別其餘之聲為三者,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按陳先生所說,中國的音就定為四聲比較合適,但他同時指出,中國的四聲其實是從佛經轉讀而來者,這件事跟竟陵八子的蕭子良有較大的關係:“南齊武帝永明七年二月二十日,竟陵王子良大集善聲沙門於京邸,造經唄新聲。實為當時考文審音之一大事。”原來是蕭子良組織了一些僧人制定出了佛樂,在這個過程中也將中國的四聲讀音確定了下來。

其實,早在此前就有人認為是曹植聽到了誦經之聲而製造出了詩調,《法華文句記》卷五中有這樣的說法:“陳思王,姓曹名植,字子建,魏武帝第四子。十歲善文藝,私制轉七聲。植曾遊漁山,於巖谷間聞誦經聲,遠谷流美。乃效之而制其聲。”但不管怎麼樣,是到了沈約才將四聲讀音跟詩結合在了一起。沈約寫過一部《四聲譜》,可惜這部書失傳了,好在日本高僧空海有《文鏡祕府論》一書,此書流傳至今,裡面引用了不少沈約此文中的說法。可見,《四聲譜》製作出來後,聲韻才得到了標準文本的規範。那個時候“竟陵八友”在一起比賽詩歌,是否也用這個聲律來做標準呢?如果沒有統一的規矩,那他們在比詩時,只求速度而不求質量,豈不是太不公平了?宇文所安稱:“該社團的主要成員對詩歌具有著一些共通的理念,並努力將他們付諸實踐,對聲律的關注是他們的共同點之一。”即此可知,還是有標準在,而這個標準就應當是規範的四聲。

沈約既然制定出了《四聲譜》,那他自己是否嚴格按照這個條文來作詩呢?畢竟還是有認真的人,到了清乾隆年間,紀曉嵐就把流傳下來的沈約所作之詩文,全部用《四聲譜》衡量一番,而後他給出的結論是:“約既執聲病繩人,則約之文章,必不自亂其例。所用四聲,即其譜也。今取其有韻之文,州分部居而考之,平聲得四十一部,不合《切韻》者才一二,仄聲得七十五部,不合《切韻》者無一焉。”(《沈約四聲考》序)紀曉嵐真是個認真的人,他用《切韻》將沈約的韻文詩一句句核對,而後列出結果,即此可見,沈約所作的韻文的確是按照自己的四聲理論所創作者。

對於詩詞,“四聲”跟“八病”並稱,所謂“八病”其實就是作詩時不能犯的八種毛病,北宋李淑在《詩苑類格》中稱:“沈約曰:‘詩病有八: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唯上尾、鶴膝最忌,餘病亦通。’”(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十引)但到了南宋,阮逸對這個說法表示懷疑,他在注王通《中說》中稱:“四聲韻起自沈約,八病未詳。”而紀曉嵐雖然認為沈約所撰之詩符合其所發明的四聲,但八病卻不是沈約所發明者:“按齊樑諸史,休文但言四聲五音,不言八病,言八病自唐人始。所列名目,唯《詩品》載蜂腰、鶴膝二名,《南史》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四名,其大韻、小韻、正紐、旁紐之說,王伯厚但據李淑《詩苑類格》,不知淑又何本,似乎輾轉附益者也。”

然而,日僧空海的《文鏡祕府論》中有《文二十八種病》之篇,其中有八種可以跟八病對應的上,並且《文鏡祕府論》中還對這八病作了具體的解釋,我抄錄前幾種如下:

“平頭詩者,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同聲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犯者名為犯平頭。”

“上尾詩者,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名為上尾。”

“蜂腰詩者,五言詩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

“鶴膝詩者,五言詩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言兩頭細,中央粗,似鶴膝也,以其詩中央有病。”

原文中,每一病都舉有實例,限於篇幅,我就不在這裡抄錄了。從後世的論述來看,基本上還是把八病的發明權給了沈約,因此說,沈約在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貢獻是對於詩韻的規範,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中稱:“《選》詩之變為唐詩,則頓也,非漸也。然亦有其漸焉。蓋有鑑於陳、隋之菁華已竭,故褰裳去之。而樑之沈約、江淹,與齊之謝朓、宋之鮑照,實為嚆矢。而《選》以後,雖有作家,如何遜、徐陵、庾信、薛道衡之屬,皆不與焉。觀唐人用韻最嚴,而禮部所頒,斷以樑沈約為主,可知矣!”唐詩之所以冠絕古今,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其運用了嚴格的詩韻,因此人們沒有忘記詩韻的規範者正是沈約。如此說來,沈約可以說是唐詩興盛的奠基人。

蕭統在兩歲時被立為了皇太子,而後其父蕭衍命沈約做蕭統的老師。樑天監二年,沈約在烏鎮建了一座書館,在此給蕭統上課,《桐鄉縣誌》卷二《疆域下·古蹟》中稱:“昭明太子讀書館,即青鎮密印寺,樑蕭統師事吳興沈約,約有先人墓在鳥墩普靜寺,每春歸掃。其返也,帝必遣統迎之,因就築館宇讀書,內有校文臺。後約不自安,遷葬金陵,昭明遂舍館為賢德寺,後改密印。”沈約祖上的墓在普靜寺,他每次回來掃墓時,梁武帝都讓兒子蕭統去迎接,所以在這裡蓋了間房,沈約就近教蕭統學習。後來這座書館倒塌了,到明萬曆年間,烏鎮同知全廷訓特別崇敬昭明太子的才學,於是他就在書館的遺蹟上建造了一座石牌坊,這座石牌坊雖然幾經周折,但總算保留到了今天,我覺得這應當是我尋訪沈約遺蹟的紀念物。於是我來到了嘉興,找到範笑我兄,在他的安排下,我們共同到烏鎮去看這座牌坊。

沈約遺蹟位於浙江省嘉興桐鄉市烏鎮西柵景區內的“樑昭明太子同沈尚書讀書處”牌坊。範笑我請他的朋友顧兄開車,帶我一路尋訪,來到了烏鎮鎮。進入鎮內,立刻感覺到了人氣上的旺盛,滿街都是遊客,車在人縫中緩慢地挪動,這種景緻恍若在去香山看紅葉的路上。顧兄介紹稱,烏鎮門票收入的最高紀錄是一天入賬803萬。他帶我等先去看牌坊的原舊址。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鐵柵欄門裡面的電影院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電影院門前的古河道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電影院旁邊的門牌號

來到烏鎮鎮舊城區,在中心位置有一個小廣場,廣場後面是一個老式電影院式的建築,門楣上的牌匾已經零落了三分之二,僅餘“烏鎮”兩個字。顧兄解釋稱,這就是烏鎮電影院。之前我查到的資料上稱,在上個世紀50年代,烏鎮要修建一座劇院,選址就是在昭明太子讀書處,因此當時把這個牌坊砌在了這個劇院的南牆上,後來這個劇院改為了電影院,而今我來到了此處。在電影院旁邊我注意到一家的門牌號是“烏鎮鎮虹橋村什景塘12號”。顧兄接著稱這個牌坊原來就在電影院門口的平地上,現在這塊平地大半空閒著,僅有一小塊被人用廢棄的磚塊壘成了一畦菜地。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老人向我出示關於牌坊拆遷的記錄

這個小廣場周圍是鐵欄杆,裡面上著鎖,我等只能站在欄杆外向裡張望,裡面有一男一女的兩位老人,主動地過來問有什麼事。顧兄用當地話說明來意,此人很警惕,問我們仨人是幹什麼的,顧兄分別報上了自己和範兄的工作單位,又重點介紹說我是從北京來的專家,特地來考查昭明太子和沈約的牌坊舊址,我聽他這麼一說,於是立即做出專家的持重狀,以配合這種表演。老人聽此情緒立即高昂起來,說自己是這個牌坊的清理人,並且在拆遷牌坊時他看了全過程。話音未落,他掉頭奔跑衝進屋內,十秒鐘之後又衝了出來,拿出來一個牛皮紙記事簿,用力地向我等抖動著,他語速極快地說:“當初拆這個牌坊我做著仔細的記錄,他們怎麼拆的,幾分鐘拆哪根柱子,我全都記錄了下來,你們看我有證據!”他把那個記事簿遞給我看。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詳細的敘述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當年牌坊立在此處的照片

記事簿的封皮上用紅字印著“三線簿”,底下寫著199,我估計後面是要填哪一年,上面用鋼筆潦草地寫著“古玩鑑定介紹,羅晰月主持節目,中央二臺晚6點上午10點”,在封面的下方用同樣的筆體寫著“2004.11.14號上午9點起至15號凌晨3點半,11:30上動,12:30分中動,12:50柱西,1:30柱東捠,2:00柱西捠”。我徵得老人的同意,把這個本接過來,放在旁邊停的一輛摩托車的後座上拍照。老人解釋說,底下記的時間就是那些人拆遷牌坊時的全過程,他邊說邊在院子中蹦來蹦去,用肢體語言向我描述著拆遷時的情形。有個婦女一直站在旁邊看著他直樂,他突然轉頭衝那位婦女說快把照片拿出來,婦女掉頭跑進屋,拿出一張照片,老人生氣地說:“不對!是我跟那個石牌坊合影的照片。”那位婦女又進屋中,拿出幾張,讓老人挑選,他終於找到一張,馬上遞給我看,說這張照片就是他跟那個石牌坊的合影。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看來老人對鑑寶節目有著濃厚的興趣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形象的肢體語言

我謝過老人的指教,向他請教一些個人的信息,他說自己叫戴忠元,今年63歲,原在文化局工作。他所說的拆遷,指的是當地將這個石牌坊拆下來運到景區裡面。這種隨意挪地方的行為,其實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說,並不正確,但正確與否又有什麼用呢?能變成錢才是硬道理,於是蕭統的這件紀念物就放到能夠賺錢的地方去了。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進入了烏鎮景區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找關係買到了團體票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景區內的遊人

驅車來到烏鎮西柵景區,顧兄解釋稱,雖然自己是管理旅遊者,但是烏鎮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以前當地很是落後,自從搞了水鄉開發後,成了當地最主要的財政收入,因此政府又規定無論什麼人一律不能免票,即使各地要招待相關領導,也需要先買票然後再由財政劃撥。他一邊解釋但還是不死心,仍然給自己的一個朋友去了電話,來到景區門口,可謂人海如潮,停車場找個車位都不容易,他還要出示自己的證件,才把車開了進去。到售票處找朋友,他朋友說可以半價,進內找到此人,帶我等到售票處,看到窗上貼著的價格,散客180元,團體120元,顧兄最終購買了團體票的半價60元,我趕快把錢遞過去,他堅決地給我塞了回來,讓朋友又費時間又費錢,這讓我有些過意不去。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老建築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這裡叫“昭明書院”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蕭統像擺在了這裡

購票入內,進門便是排隊等船,為了突出景區特色,所有的遊客坐船才能進入主景區,等船的遊客太多,我問顧兄可否繞過去,他說旁邊有施工的棧道。沿棧道步行入內,看到了旁邊正在建一個外形超現代的大堂,顧兄解釋稱這是大劇院和木心美術館,進入景區需要經過長長的仿古老街,顧兄稱裡面的正式工作人員就有三千多人,所以說收這麼高的門票,其實也有些道理。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終於看到了石牌坊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上面的字跡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捐助單位中沒有個文化部門

來到景區深處,看到昭明書院匾額。由此進入,廳的正中有個佛龕狀的擺設,裡面有半身雕像,底下的介紹牌說是蕭統。何以建成這麼個制式,旁邊的說明牌未見解釋。沿此穿過進入後院,在院子的正中,就看到了那個古老的石牌坊,牌坊的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六朝遺勝”,下面的一行小字則寫著“樑昭明太子同沈尚書讀書處”。雖然這裡不是原址,但畢竟還是原物,也值得讓我感慨一番,石牌坊的旁邊還立著一個小的說明牌,上面寫著:石坊建於明萬曆年間,公元一九八四年十月,桐鄉水泥廠、烏鎮絲廠、烏鎮酒廠、烏鎮鍋廠資助重修。可惜這個落款兒沒有一個是文化部門。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老匾額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這裡還有幾塊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新修的太學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幾份報紙頗有品味

沈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下)韋力撰


水鄉

石牌坊後是新建的書院,書院為兩層的仿古建築,裡面懸掛著一些舊匾,細看之下,倒都是原物。右手是一個環形的廳,牌匾寫著“太學”,底下以環形的方式擺列著書架,陳列的書則全是新書。我注意到旁邊的一個報刊架上,掛著四種報紙,自上而下依次是《文匯讀書週報》、《參考消息》、《南方週末》和《中華讀書報》。由此看來,現在書院的管理者還真是個讀書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