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

​林逋就是林和靖,“和靖”是他去世後宋徽宗賜給他的諡號,故後世都稱他為林和靖,他長年隱居在西湖邊上的孤山。但林逋確實有才氣,他是位著名的詩人但卻對自己的詩作並不在意,《宋史》上說他:“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

​林逋就是林和靖,“和靖”是他去世後宋徽宗賜給他的諡號,故後世都稱他為林和靖,他長年隱居在西湖邊上的孤山。但林逋確實有才氣,他是位著名的詩人但卻對自己的詩作並不在意,《宋史》上說他:“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林和靖像


"

​林逋就是林和靖,“和靖”是他去世後宋徽宗賜給他的諡號,故後世都稱他為林和靖,他長年隱居在西湖邊上的孤山。但林逋確實有才氣,他是位著名的詩人但卻對自己的詩作並不在意,《宋史》上說他:“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林和靖像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卷首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說法。林逋喜歡寫詩,可是寫完後又隨手扔掉,別人問他為什麼不記錄下來傳之後世,他覺得自己隱寂山林,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有作詩的才能。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寫出來呢?如果喜歡詩,那在自己的肚子裡獨自吟誦就可以了嘛,可是寫出來了又扔掉,當然會被好事者傳錄出去,所以今天林逋有三百多首詩詞傳世。如此說來,他究竟作了多少首詩,就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了。

林逋又是位書法家,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黃庭堅都這樣誇讚過他:“林處士書,清氣照人,其端勁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除了書法之外,林逋在繪畫方面也頗為世人所關注,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逋工於畫,善為詩”,《妮古錄》上也說:“林和靖亦善繪事”。在藝術方面他還有一個才能,那就是會彈琴。如此說來,這位林和靖確實是多才多藝。


"

​林逋就是林和靖,“和靖”是他去世後宋徽宗賜給他的諡號,故後世都稱他為林和靖,他長年隱居在西湖邊上的孤山。但林逋確實有才氣,他是位著名的詩人但卻對自己的詩作並不在意,《宋史》上說他:“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林和靖像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卷首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說法。林逋喜歡寫詩,可是寫完後又隨手扔掉,別人問他為什麼不記錄下來傳之後世,他覺得自己隱寂山林,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有作詩的才能。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寫出來呢?如果喜歡詩,那在自己的肚子裡獨自吟誦就可以了嘛,可是寫出來了又扔掉,當然會被好事者傳錄出去,所以今天林逋有三百多首詩詞傳世。如此說來,他究竟作了多少首詩,就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了。

林逋又是位書法家,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黃庭堅都這樣誇讚過他:“林處士書,清氣照人,其端勁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除了書法之外,林逋在繪畫方面也頗為世人所關注,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逋工於畫,善為詩”,《妮古錄》上也說:“林和靖亦善繪事”。在藝術方面他還有一個才能,那就是會彈琴。如此說來,這位林和靖確實是多才多藝。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乾隆皇帝所藏《梅妻鶴子圖》


林逋隱居在孤山,被後人廣泛誇讚的一個詞就是“梅妻鶴子”,就是說他以梅花為妻,以仙鶴為兒子,他這麼做的原因,據說是因其自小多病,故而終身不娶,於是就以養鶴種梅為樂,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中對他的事情有如下的記載:“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遊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學,唯不能棋。常謂人曰:‘逋世間事皆能之,唯不能擔糞與著棋。’”

沈括說林逋養了兩隻仙鶴,這些鶴可以自由地飛翔,飛累了還會自己鑽回到籠子裡,林逋經常划著小船到西湖邊的各個寺廟遊玩,如果有朋友到孤山來找他,他家裡養著的一個童子就會開門迎客,然後會把仙鶴放飛,過不了多久,林逋就划著小船回來了。原來,林逋不在時,放出仙鶴就是有客前來的招喚呼號,這個功能後世大多用信鴿來充當,而林逋卻用的是仙鶴。沈括還說他多才多能,唯一的短板是棋下的比較臭。但是按照林逋自己的說法,自己除了棋臭,還有一項也不行,那就是擔糞。看來,林逋每日間跟梅與鶴相處,聞不了這些穢物。


"

​林逋就是林和靖,“和靖”是他去世後宋徽宗賜給他的諡號,故後世都稱他為林和靖,他長年隱居在西湖邊上的孤山。但林逋確實有才氣,他是位著名的詩人但卻對自己的詩作並不在意,《宋史》上說他:“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林和靖像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卷首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說法。林逋喜歡寫詩,可是寫完後又隨手扔掉,別人問他為什麼不記錄下來傳之後世,他覺得自己隱寂山林,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有作詩的才能。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寫出來呢?如果喜歡詩,那在自己的肚子裡獨自吟誦就可以了嘛,可是寫出來了又扔掉,當然會被好事者傳錄出去,所以今天林逋有三百多首詩詞傳世。如此說來,他究竟作了多少首詩,就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了。

林逋又是位書法家,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黃庭堅都這樣誇讚過他:“林處士書,清氣照人,其端勁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除了書法之外,林逋在繪畫方面也頗為世人所關注,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逋工於畫,善為詩”,《妮古錄》上也說:“林和靖亦善繪事”。在藝術方面他還有一個才能,那就是會彈琴。如此說來,這位林和靖確實是多才多藝。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乾隆皇帝所藏《梅妻鶴子圖》


林逋隱居在孤山,被後人廣泛誇讚的一個詞就是“梅妻鶴子”,就是說他以梅花為妻,以仙鶴為兒子,他這麼做的原因,據說是因其自小多病,故而終身不娶,於是就以養鶴種梅為樂,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中對他的事情有如下的記載:“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遊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學,唯不能棋。常謂人曰:‘逋世間事皆能之,唯不能擔糞與著棋。’”

沈括說林逋養了兩隻仙鶴,這些鶴可以自由地飛翔,飛累了還會自己鑽回到籠子裡,林逋經常划著小船到西湖邊的各個寺廟遊玩,如果有朋友到孤山來找他,他家裡養著的一個童子就會開門迎客,然後會把仙鶴放飛,過不了多久,林逋就划著小船回來了。原來,林逋不在時,放出仙鶴就是有客前來的招喚呼號,這個功能後世大多用信鴿來充當,而林逋卻用的是仙鶴。沈括還說他多才多能,唯一的短板是棋下的比較臭。但是按照林逋自己的說法,自己除了棋臭,還有一項也不行,那就是擔糞。看來,林逋每日間跟梅與鶴相處,聞不了這些穢物。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四卷,清同治十二年長洲朱氏刻本,書牌


"

​林逋就是林和靖,“和靖”是他去世後宋徽宗賜給他的諡號,故後世都稱他為林和靖,他長年隱居在西湖邊上的孤山。但林逋確實有才氣,他是位著名的詩人但卻對自己的詩作並不在意,《宋史》上說他:“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林和靖像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卷首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說法。林逋喜歡寫詩,可是寫完後又隨手扔掉,別人問他為什麼不記錄下來傳之後世,他覺得自己隱寂山林,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有作詩的才能。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寫出來呢?如果喜歡詩,那在自己的肚子裡獨自吟誦就可以了嘛,可是寫出來了又扔掉,當然會被好事者傳錄出去,所以今天林逋有三百多首詩詞傳世。如此說來,他究竟作了多少首詩,就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了。

林逋又是位書法家,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黃庭堅都這樣誇讚過他:“林處士書,清氣照人,其端勁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除了書法之外,林逋在繪畫方面也頗為世人所關注,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逋工於畫,善為詩”,《妮古錄》上也說:“林和靖亦善繪事”。在藝術方面他還有一個才能,那就是會彈琴。如此說來,這位林和靖確實是多才多藝。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乾隆皇帝所藏《梅妻鶴子圖》


林逋隱居在孤山,被後人廣泛誇讚的一個詞就是“梅妻鶴子”,就是說他以梅花為妻,以仙鶴為兒子,他這麼做的原因,據說是因其自小多病,故而終身不娶,於是就以養鶴種梅為樂,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中對他的事情有如下的記載:“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遊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學,唯不能棋。常謂人曰:‘逋世間事皆能之,唯不能擔糞與著棋。’”

沈括說林逋養了兩隻仙鶴,這些鶴可以自由地飛翔,飛累了還會自己鑽回到籠子裡,林逋經常划著小船到西湖邊的各個寺廟遊玩,如果有朋友到孤山來找他,他家裡養著的一個童子就會開門迎客,然後會把仙鶴放飛,過不了多久,林逋就划著小船回來了。原來,林逋不在時,放出仙鶴就是有客前來的招喚呼號,這個功能後世大多用信鴿來充當,而林逋卻用的是仙鶴。沈括還說他多才多能,唯一的短板是棋下的比較臭。但是按照林逋自己的說法,自己除了棋臭,還有一項也不行,那就是擔糞。看來,林逋每日間跟梅與鶴相處,聞不了這些穢物。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四卷,清同治十二年長洲朱氏刻本,書牌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四卷,清同治十二年長洲朱氏刻本,卷首


但是對於林逋養鶴的數量是一隻還是兩隻,歷史上的記載略有差異,《湖山便覽》卷二中稱:“林君復嘗蓄一鶴,字曰‘鳴皋’。自泛小艇遊西湖諸寺,客至,則一童子應門延坐,開籠放鶴,必棹船而歸。蓋以鶴飛為度。山多古梅,相傳君復手植,時人因‘子鶴妻梅’之說。”這段話說,林逋只養了一隻鶴並且還有名字,每次童子給他發信號,就是這隻叫“鳴皋”的仙鶴給他去報信。究竟他養的是一隻還是兩隻,這真不好判斷,說不定原來養了兩隻,後來另一隻提前昇仙了也未可知。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那也就不去探究了吧。但他有一隻仙鶴叫“鳴皋”倒是確有其事,因為他以鳴皋作過一首詩:

皋禽名秪有前聞,孤引圓吭夜正分。

一唳便驚寥泬破,亦無閒意到青雲。

我們再來說說林逋的“妻子”——梅花。按照記載,原本孤山上也有一些梅花,唐代白居易在杭州做地方官時,寫過一首名為《憶杭州梅花因敘舊遊寄蕭協律》:

三年閒悶在餘杭,曾為梅花醉幾場。

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裡麗如妝。

……

看來,在唐代時,杭州一地就有種梅花的習慣。

自從林逋隱居在此之後,他開始大量種植,但他究竟種了多少棵梅花樹,王復禮在《御覽孤山志》中說:“和靖種梅三百六十餘樹,花既可觀,實亦可售。每售梅一樹,以供一日之需。”由此可知,林逋種了360多棵。這段話中又講述了林逋種梅花的目的,說他既用作賞花也用作出售,看來這個出售主要是針對梅花樹上結的果實,而一棵樹上所得的收入可以供他每天的開銷。


"

​林逋就是林和靖,“和靖”是他去世後宋徽宗賜給他的諡號,故後世都稱他為林和靖,他長年隱居在西湖邊上的孤山。但林逋確實有才氣,他是位著名的詩人但卻對自己的詩作並不在意,《宋史》上說他:“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林和靖像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清乾隆十年深柳讀書堂刻本,卷首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說法。林逋喜歡寫詩,可是寫完後又隨手扔掉,別人問他為什麼不記錄下來傳之後世,他覺得自己隱寂山林,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有作詩的才能。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寫出來呢?如果喜歡詩,那在自己的肚子裡獨自吟誦就可以了嘛,可是寫出來了又扔掉,當然會被好事者傳錄出去,所以今天林逋有三百多首詩詞傳世。如此說來,他究竟作了多少首詩,就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了。

林逋又是位書法家,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黃庭堅都這樣誇讚過他:“林處士書,清氣照人,其端勁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除了書法之外,林逋在繪畫方面也頗為世人所關注,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逋工於畫,善為詩”,《妮古錄》上也說:“林和靖亦善繪事”。在藝術方面他還有一個才能,那就是會彈琴。如此說來,這位林和靖確實是多才多藝。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乾隆皇帝所藏《梅妻鶴子圖》


林逋隱居在孤山,被後人廣泛誇讚的一個詞就是“梅妻鶴子”,就是說他以梅花為妻,以仙鶴為兒子,他這麼做的原因,據說是因其自小多病,故而終身不娶,於是就以養鶴種梅為樂,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中對他的事情有如下的記載:“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遊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學,唯不能棋。常謂人曰:‘逋世間事皆能之,唯不能擔糞與著棋。’”

沈括說林逋養了兩隻仙鶴,這些鶴可以自由地飛翔,飛累了還會自己鑽回到籠子裡,林逋經常划著小船到西湖邊的各個寺廟遊玩,如果有朋友到孤山來找他,他家裡養著的一個童子就會開門迎客,然後會把仙鶴放飛,過不了多久,林逋就划著小船回來了。原來,林逋不在時,放出仙鶴就是有客前來的招喚呼號,這個功能後世大多用信鴿來充當,而林逋卻用的是仙鶴。沈括還說他多才多能,唯一的短板是棋下的比較臭。但是按照林逋自己的說法,自己除了棋臭,還有一項也不行,那就是擔糞。看來,林逋每日間跟梅與鶴相處,聞不了這些穢物。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四卷,清同治十二年長洲朱氏刻本,書牌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撰《林和靖詩集》四卷,清同治十二年長洲朱氏刻本,卷首


但是對於林逋養鶴的數量是一隻還是兩隻,歷史上的記載略有差異,《湖山便覽》卷二中稱:“林君復嘗蓄一鶴,字曰‘鳴皋’。自泛小艇遊西湖諸寺,客至,則一童子應門延坐,開籠放鶴,必棹船而歸。蓋以鶴飛為度。山多古梅,相傳君復手植,時人因‘子鶴妻梅’之說。”這段話說,林逋只養了一隻鶴並且還有名字,每次童子給他發信號,就是這隻叫“鳴皋”的仙鶴給他去報信。究竟他養的是一隻還是兩隻,這真不好判斷,說不定原來養了兩隻,後來另一隻提前昇仙了也未可知。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那也就不去探究了吧。但他有一隻仙鶴叫“鳴皋”倒是確有其事,因為他以鳴皋作過一首詩:

皋禽名秪有前聞,孤引圓吭夜正分。

一唳便驚寥泬破,亦無閒意到青雲。

我們再來說說林逋的“妻子”——梅花。按照記載,原本孤山上也有一些梅花,唐代白居易在杭州做地方官時,寫過一首名為《憶杭州梅花因敘舊遊寄蕭協律》:

三年閒悶在餘杭,曾為梅花醉幾場。

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裡麗如妝。

……

看來,在唐代時,杭州一地就有種梅花的習慣。

自從林逋隱居在此之後,他開始大量種植,但他究竟種了多少棵梅花樹,王復禮在《御覽孤山志》中說:“和靖種梅三百六十餘樹,花既可觀,實亦可售。每售梅一樹,以供一日之需。”由此可知,林逋種了360多棵。這段話中又講述了林逋種梅花的目的,說他既用作賞花也用作出售,看來這個出售主要是針對梅花樹上結的果實,而一棵樹上所得的收入可以供他每天的開銷。


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韋力撰


林逋墓處在一個獨立的院落內


林逋怎樣來對梅花的收入進行理財呢?鍾嬰在《林和靖與西湖》一書中有著詳細的記載:“他把每株梅樹的收入包一個小包,一共三百六十餘包,全部放進一個瓦瓶裡。每天隨手取一包,打開一看,如果是一錢銀子,這天就用一錢,如果是二錢,就用二錢。總之,以一株梅樹的收入多少,決定一天的用途。多了就買酒喝,少了也將就著過。後來,他又將每三十株梅樹分為一個區,旁邊築一道溝,表示‘分月令’。一共十二道溝,把梅林分為十二個‘月’,正好‘一期’(一年)。此外,另排出二十九株,表示‘閏月’。這樣,即便於梅樹的管理,又合乎傳統的‘尊正朔’(尊重曆法)。”由此可知他為什麼要種360多棵梅花樹,因為這正好符合一年的天數。

通過上面這段記載可知,有時候所得的收入也不夠用,於是林逋就另想辦法,因為他會辨識草藥,所以他有空時就到杭州周邊的山上採藥賣錢。看來,林逋隱居在山上的確做到了自給自足。但顯然,住在山上雖然安靜,但有時也會覺得寂寞,於是乎,他又養了一隻貓,他還為這隻貓寫過一首詩《貓兒》:

纖鉤時得小溪魚,飽臥花陰興有餘。

自是鼠嫌貧不到,莫慚屍素在吾廬。

這首詩寫得有點意思。林逋說他家的這隻貓閒著沒事就到溪邊去釣魚,當然,也有人說這是林逋釣魚而非是貓,但從整首詩的感覺來看,把釣魚者說成是貓則更為貼切:這隻貓吃飽之後就躺在樹蔭底下安眠。日子過得真是愜意,但林和靖卻在這首詩中苦口婆心地勸這隻貓:不要嫌我們家窮,因為家中已經窮到了連老鼠都嫌棄的地步,這使得以捉老鼠為職業的貓無事可做。但林逋還跟貓說:這沒關係,你不要覺得自己尸位素餐,責任不在你,主要是我家太窮了。

由此可見,林逋雖然勤勤懇懇,又種梅又採藥,日子過得還是挺緊張。可能是這個原因吧,時間久了也會讓他產生出山為社會做貢獻的願望,《事文類聚》前集卷三十三中有如下記載:“林逋處士隱居西湖,朝廷命守臣王濟體訪。逋聞之,投贄一啟,其文皆儷偶聲律之流,乃以文學保薦,詔下,賜帛而已。濟曰:‘草澤之士須稽古,不友王侯。文學之士,則修詞立誠,俟時致用。今逋兩失之。’”

看來林逋的名聲傳到了朝廷,皇帝覺得這樣的高階之士值得重用,於是派地方官員對他進行考察。林逋聽到這件事後,就給這位考察官寄了一篇寫得很漂亮的文章。考察官看後,覺得林逋既然這麼有文采,於是就以著名作家的身份向朝中推薦。皇帝一看,他只是在寫文章方面較有特長,於是就賜給了他一些財物,而沒有將其召入朝中為官。看來朝中不缺這樣的人,致使林逋希望為社會服務的願望沒能實現。事後,考察官王濟感覺到:既然要做隱士,那就不應該跟達官靠近;既然是文人,那就應當好好去做學問,而今林逋的這個做法,兩樣都沒做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