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

在2018年下半年,萬卷書樓主人汪華先生告訴我,有位朋友請其轉贈一本書給我,他跟我確認地址之後寄來了那部贈書,而一同寄來者還有一本《蕪湖古城》。我感謝汪華兄的美意,想來是他了解我要尋訪歷史遺蹟,而本書的內容都是關於蕪湖歷史遺蹟的方方面面,然汪華卻說這並不是贈書,只是為了襯墊一下朋友的那部書。做好事而不願意讓對方表達謝意,這正是汪華先生向來的風格。

然而他陪襯來的這部《蕪湖古城》,卻讓我對該市的歷史遺蹟有了更多的瞭解,就藏書樓的尋訪而言,此書讓我瞭解到蕪湖老城區內還有一幢雅積樓。對於這座樓,此書中有特別詳盡的介紹文字,其第一句就點明瞭樓主之名及具體地點:“雅積樓亦名‘雅集樓’,原為明代才子李永的居第,地點在蕪湖縣學之西,今儒林街18號。”

接下來則是對樓主的簡介:“李永,字懷永,號恆齋,江西吉水人。祖父李泰生早年寓居蕪湖,以教授私塾為業,後來舉家遷到蕪湖。李永天資聰穎,好讀書,學貫古今,‘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民國《蕪湖縣誌》卷三十六)。他在縣學附近建造了一座藏書樓,藏書多達萬卷,門楣上懸掛‘雅積’匾額,故名‘雅積樓’。”

之後的兩個段落則介紹了李永兩個兒子的成就,而後提及:“為旌表李贊、李貢的德能政績,官方在蕪湖縣學西南又立了兩座牌坊,一座是為布政使司李贊立的‘薇省坊’,一座是為尚書李貢立的‘大司空坊’。為兄弟倆豎立三座牌坊,在蕪湖歷史上儀此一例,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

關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本文中給出了這樣的斷語:“李原道以其父李貢蔭領嘉靖七年(1528)順天鄉薦,授為南京禮部司務。李原道請退休在家的蕪湖人、原刑部員外郎轉兵部右參議周赤山作了一篇《雅積樓賦》,以紀其事,並自銘於後,勒石成碑,立在雅積樓牆邊。碑文記道:‘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雅積樓傳到李原道之子李承寵時,藏書已近10萬卷。經過李氏家族十幾代人,明清兩代四百多年的不懈努力,雅積樓終於發展成為蕪湖歷史最長、藏書最多的私家藏書樓。”

"

在2018年下半年,萬卷書樓主人汪華先生告訴我,有位朋友請其轉贈一本書給我,他跟我確認地址之後寄來了那部贈書,而一同寄來者還有一本《蕪湖古城》。我感謝汪華兄的美意,想來是他了解我要尋訪歷史遺蹟,而本書的內容都是關於蕪湖歷史遺蹟的方方面面,然汪華卻說這並不是贈書,只是為了襯墊一下朋友的那部書。做好事而不願意讓對方表達謝意,這正是汪華先生向來的風格。

然而他陪襯來的這部《蕪湖古城》,卻讓我對該市的歷史遺蹟有了更多的瞭解,就藏書樓的尋訪而言,此書讓我瞭解到蕪湖老城區內還有一幢雅積樓。對於這座樓,此書中有特別詳盡的介紹文字,其第一句就點明瞭樓主之名及具體地點:“雅積樓亦名‘雅集樓’,原為明代才子李永的居第,地點在蕪湖縣學之西,今儒林街18號。”

接下來則是對樓主的簡介:“李永,字懷永,號恆齋,江西吉水人。祖父李泰生早年寓居蕪湖,以教授私塾為業,後來舉家遷到蕪湖。李永天資聰穎,好讀書,學貫古今,‘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民國《蕪湖縣誌》卷三十六)。他在縣學附近建造了一座藏書樓,藏書多達萬卷,門楣上懸掛‘雅積’匾額,故名‘雅積樓’。”

之後的兩個段落則介紹了李永兩個兒子的成就,而後提及:“為旌表李贊、李貢的德能政績,官方在蕪湖縣學西南又立了兩座牌坊,一座是為布政使司李贊立的‘薇省坊’,一座是為尚書李貢立的‘大司空坊’。為兄弟倆豎立三座牌坊,在蕪湖歷史上儀此一例,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

關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本文中給出了這樣的斷語:“李原道以其父李貢蔭領嘉靖七年(1528)順天鄉薦,授為南京禮部司務。李原道請退休在家的蕪湖人、原刑部員外郎轉兵部右參議周赤山作了一篇《雅積樓賦》,以紀其事,並自銘於後,勒石成碑,立在雅積樓牆邊。碑文記道:‘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雅積樓傳到李原道之子李承寵時,藏書已近10萬卷。經過李氏家族十幾代人,明清兩代四百多年的不懈努力,雅積樓終於發展成為蕪湖歷史最長、藏書最多的私家藏書樓。”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卷首

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竟然有兩個“之最”,而慚愧的是,我在以往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座名樓。正是因為讀到了汪華所贈之書,方讓我去查相應的史料,由此而讓我瞭解到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關於蕪湖的藏書歷史,張憲華在其所著《皖江歷史與文獻叢稿》中有《明清時期蕪湖的藏書與著述》一文,該中有如下簡述:“宋代蕪湖就有藏書家韋許,他的‘獨樂堂’藏書獻於朝廷。又有蕪湖僧寺寄存權相蔡京的書籍,亦充實了南宋政府書庫。明代蕪湖藏書家有:魯崇賢,嘉靖甲子科舉人,任浙江龍遊知縣,‘素力學,喜藏書,幾盈萬帙’。胡茂學,字海嶼,崇禎貢生,喜愛收集法書名畫碑帖,堆盈几案。戚嘉縉,字公佩,操致高曠,以琴尊自娛,聚法書名畫為珍玩。王德,號南虹,性淳篤,兄弟友愛,家中‘藏書充棟,古今文獻頗稱備焉’。施天驊,字河採,崇禎貢生,嘗購書數千卷,擁榻臥起其間,對於異書、古拓,視同性命。明代繁昌人姚孟昱,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嗜書成癖,家居時‘藏書滿樓,佛道二藏皆購置之’。”

遺憾的是,這些早期的藏書樓到如今在蕪湖老城區內已經尋不得任何痕跡,為了能夠讓我更為便捷地找到欲訪之點,我在2019年5月20日於蕪湖尋訪時,汪華特意安排當地的愛書人許進先生與當地文史專家、《蕪湖日報》資深記者郭青先生帶我一同尋訪。郭先生告訴我,蕪湖老城區面積不大,其實就有幾條繁華的古街,經過歷次的戰爭,很多老房子都已蕩然無存,故在蕪湖能夠尋找到歷史最悠久的藏書樓,就是雅積樓了。而張憲華在文中也談到了雅積樓幾世遞藏的狀況:“明代蕪湖出了一個藏書世家,即李氏一門,以李永為代表。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原籍江西吉水,因祖父李泰生在蕪湖開館教學、遂定居蕪湖。李永學識深厚,曾任浙江諸暨縣學訓導,後在儒林街建‘雅積樓’,貯藏圖書萬餘卷。李永的兒子李贊、李貢都是進士、大官,他們退休回蕪後,在原有藏書基礎上,廣為收集,進一步擴充。李貢之子李原道曾請蕪湖官紳周易作賦記其事,並自銘於後,賦銘均刻碑於雅積樓前,其銘曰:‘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豈惟積書,厥有令猷’。可見其卷帙浩繁。”

對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張憲華用這樣一句話予以概括:“其書存世在三百年以上,這在蕪湖乃至安徽的私人藏書活動中尚不多見。”


"

在2018年下半年,萬卷書樓主人汪華先生告訴我,有位朋友請其轉贈一本書給我,他跟我確認地址之後寄來了那部贈書,而一同寄來者還有一本《蕪湖古城》。我感謝汪華兄的美意,想來是他了解我要尋訪歷史遺蹟,而本書的內容都是關於蕪湖歷史遺蹟的方方面面,然汪華卻說這並不是贈書,只是為了襯墊一下朋友的那部書。做好事而不願意讓對方表達謝意,這正是汪華先生向來的風格。

然而他陪襯來的這部《蕪湖古城》,卻讓我對該市的歷史遺蹟有了更多的瞭解,就藏書樓的尋訪而言,此書讓我瞭解到蕪湖老城區內還有一幢雅積樓。對於這座樓,此書中有特別詳盡的介紹文字,其第一句就點明瞭樓主之名及具體地點:“雅積樓亦名‘雅集樓’,原為明代才子李永的居第,地點在蕪湖縣學之西,今儒林街18號。”

接下來則是對樓主的簡介:“李永,字懷永,號恆齋,江西吉水人。祖父李泰生早年寓居蕪湖,以教授私塾為業,後來舉家遷到蕪湖。李永天資聰穎,好讀書,學貫古今,‘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民國《蕪湖縣誌》卷三十六)。他在縣學附近建造了一座藏書樓,藏書多達萬卷,門楣上懸掛‘雅積’匾額,故名‘雅積樓’。”

之後的兩個段落則介紹了李永兩個兒子的成就,而後提及:“為旌表李贊、李貢的德能政績,官方在蕪湖縣學西南又立了兩座牌坊,一座是為布政使司李贊立的‘薇省坊’,一座是為尚書李貢立的‘大司空坊’。為兄弟倆豎立三座牌坊,在蕪湖歷史上儀此一例,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

關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本文中給出了這樣的斷語:“李原道以其父李貢蔭領嘉靖七年(1528)順天鄉薦,授為南京禮部司務。李原道請退休在家的蕪湖人、原刑部員外郎轉兵部右參議周赤山作了一篇《雅積樓賦》,以紀其事,並自銘於後,勒石成碑,立在雅積樓牆邊。碑文記道:‘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雅積樓傳到李原道之子李承寵時,藏書已近10萬卷。經過李氏家族十幾代人,明清兩代四百多年的不懈努力,雅積樓終於發展成為蕪湖歷史最長、藏書最多的私家藏書樓。”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卷首

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竟然有兩個“之最”,而慚愧的是,我在以往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座名樓。正是因為讀到了汪華所贈之書,方讓我去查相應的史料,由此而讓我瞭解到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關於蕪湖的藏書歷史,張憲華在其所著《皖江歷史與文獻叢稿》中有《明清時期蕪湖的藏書與著述》一文,該中有如下簡述:“宋代蕪湖就有藏書家韋許,他的‘獨樂堂’藏書獻於朝廷。又有蕪湖僧寺寄存權相蔡京的書籍,亦充實了南宋政府書庫。明代蕪湖藏書家有:魯崇賢,嘉靖甲子科舉人,任浙江龍遊知縣,‘素力學,喜藏書,幾盈萬帙’。胡茂學,字海嶼,崇禎貢生,喜愛收集法書名畫碑帖,堆盈几案。戚嘉縉,字公佩,操致高曠,以琴尊自娛,聚法書名畫為珍玩。王德,號南虹,性淳篤,兄弟友愛,家中‘藏書充棟,古今文獻頗稱備焉’。施天驊,字河採,崇禎貢生,嘗購書數千卷,擁榻臥起其間,對於異書、古拓,視同性命。明代繁昌人姚孟昱,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嗜書成癖,家居時‘藏書滿樓,佛道二藏皆購置之’。”

遺憾的是,這些早期的藏書樓到如今在蕪湖老城區內已經尋不得任何痕跡,為了能夠讓我更為便捷地找到欲訪之點,我在2019年5月20日於蕪湖尋訪時,汪華特意安排當地的愛書人許進先生與當地文史專家、《蕪湖日報》資深記者郭青先生帶我一同尋訪。郭先生告訴我,蕪湖老城區面積不大,其實就有幾條繁華的古街,經過歷次的戰爭,很多老房子都已蕩然無存,故在蕪湖能夠尋找到歷史最悠久的藏書樓,就是雅積樓了。而張憲華在文中也談到了雅積樓幾世遞藏的狀況:“明代蕪湖出了一個藏書世家,即李氏一門,以李永為代表。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原籍江西吉水,因祖父李泰生在蕪湖開館教學、遂定居蕪湖。李永學識深厚,曾任浙江諸暨縣學訓導,後在儒林街建‘雅積樓’,貯藏圖書萬餘卷。李永的兒子李贊、李貢都是進士、大官,他們退休回蕪後,在原有藏書基礎上,廣為收集,進一步擴充。李貢之子李原道曾請蕪湖官紳周易作賦記其事,並自銘於後,賦銘均刻碑於雅積樓前,其銘曰:‘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豈惟積書,厥有令猷’。可見其卷帙浩繁。”

對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張憲華用這樣一句話予以概括:“其書存世在三百年以上,這在蕪湖乃至安徽的私人藏書活動中尚不多見。”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插圖1

雅積樓在蕪湖名氣很大的原因,更多者不是因為藏書,當地文人最津津樂道者乃是著名戲曲大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就創作於雅積樓中。杜產明、朱亞夫編著《中華名人書齋大觀》中對此有如下簡述:“該樓原坐落在今安徽蕪湖縣儒林街後面,乃是廣東南雄府通判李承寵的祖居。當初湯顯祖被貶官去廣東徐聞縣途經南雄時,與李承寵結識。以後,李承寵任滿回蕪湖,湯顯祖晚年生活貧困,四處投友。來到蕪湖,李承寵熱情相待,安排他寄居在雅積樓內。自此,湯顯祖坐擁書城,每日披閱群書,寫有不少詩文。清咸豐年間太平軍與清軍戰於蕪湖,雅積樓毀於戰火。但由於該宅曾經留下一代文豪湯顯祖的足跡,因而傳名於世。”

這段話談到湯顯祖客居在雅積樓時,當時的樓主是李承寵,關於此人的情況,劉尚恆的《二餘齋說書》中有一篇《<牡丹亭>寫於蕪湖的傳說》一文,此文首先稱:“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之代表作《牡丹亭》(全稱《牡丹亭還魂記》,一稱《還魂記》),前人多以其《題辭》末署‘萬曆戊戌(二十六年,1598年)秋清遠道人題’,斷為湯氏棄官歸裡後,作於臨川城內沙井巷之清遠樓,顯有牽強之嫌。近年,筆者於諸家幾成定論之外,發現另有一傳說,即該劇撰於蕪湖李氏雅積樓。”而後,劉尚恆在文中首先引用了嘉慶版《蕪湖縣誌》卷二十四《志餘》中對雅積樓的描繪:

雅積樓,在今(蕪湖縣)學舍西民居後,舊為有明李氏懷永居第。懷永嗜學,建此樓,貯書萬卷,扁曰“雅積”。子贊、貢仕官歸,復廣為收藏。孫原道丐周赤山作《賦》紀其事,自銘於後。


世傳湯臨川過蕪,寓斯樓,撰《還魂記》其中,因名“雅集”,蓋訛“積”為“集”,而不知本李氏之舊也。今樓巋然獨存,周賦碑石具在,爰識俗傳之誤,而《賦》與《銘》附《藝文志》。


"

在2018年下半年,萬卷書樓主人汪華先生告訴我,有位朋友請其轉贈一本書給我,他跟我確認地址之後寄來了那部贈書,而一同寄來者還有一本《蕪湖古城》。我感謝汪華兄的美意,想來是他了解我要尋訪歷史遺蹟,而本書的內容都是關於蕪湖歷史遺蹟的方方面面,然汪華卻說這並不是贈書,只是為了襯墊一下朋友的那部書。做好事而不願意讓對方表達謝意,這正是汪華先生向來的風格。

然而他陪襯來的這部《蕪湖古城》,卻讓我對該市的歷史遺蹟有了更多的瞭解,就藏書樓的尋訪而言,此書讓我瞭解到蕪湖老城區內還有一幢雅積樓。對於這座樓,此書中有特別詳盡的介紹文字,其第一句就點明瞭樓主之名及具體地點:“雅積樓亦名‘雅集樓’,原為明代才子李永的居第,地點在蕪湖縣學之西,今儒林街18號。”

接下來則是對樓主的簡介:“李永,字懷永,號恆齋,江西吉水人。祖父李泰生早年寓居蕪湖,以教授私塾為業,後來舉家遷到蕪湖。李永天資聰穎,好讀書,學貫古今,‘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民國《蕪湖縣誌》卷三十六)。他在縣學附近建造了一座藏書樓,藏書多達萬卷,門楣上懸掛‘雅積’匾額,故名‘雅積樓’。”

之後的兩個段落則介紹了李永兩個兒子的成就,而後提及:“為旌表李贊、李貢的德能政績,官方在蕪湖縣學西南又立了兩座牌坊,一座是為布政使司李贊立的‘薇省坊’,一座是為尚書李貢立的‘大司空坊’。為兄弟倆豎立三座牌坊,在蕪湖歷史上儀此一例,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

關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本文中給出了這樣的斷語:“李原道以其父李貢蔭領嘉靖七年(1528)順天鄉薦,授為南京禮部司務。李原道請退休在家的蕪湖人、原刑部員外郎轉兵部右參議周赤山作了一篇《雅積樓賦》,以紀其事,並自銘於後,勒石成碑,立在雅積樓牆邊。碑文記道:‘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雅積樓傳到李原道之子李承寵時,藏書已近10萬卷。經過李氏家族十幾代人,明清兩代四百多年的不懈努力,雅積樓終於發展成為蕪湖歷史最長、藏書最多的私家藏書樓。”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卷首

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竟然有兩個“之最”,而慚愧的是,我在以往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座名樓。正是因為讀到了汪華所贈之書,方讓我去查相應的史料,由此而讓我瞭解到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關於蕪湖的藏書歷史,張憲華在其所著《皖江歷史與文獻叢稿》中有《明清時期蕪湖的藏書與著述》一文,該中有如下簡述:“宋代蕪湖就有藏書家韋許,他的‘獨樂堂’藏書獻於朝廷。又有蕪湖僧寺寄存權相蔡京的書籍,亦充實了南宋政府書庫。明代蕪湖藏書家有:魯崇賢,嘉靖甲子科舉人,任浙江龍遊知縣,‘素力學,喜藏書,幾盈萬帙’。胡茂學,字海嶼,崇禎貢生,喜愛收集法書名畫碑帖,堆盈几案。戚嘉縉,字公佩,操致高曠,以琴尊自娛,聚法書名畫為珍玩。王德,號南虹,性淳篤,兄弟友愛,家中‘藏書充棟,古今文獻頗稱備焉’。施天驊,字河採,崇禎貢生,嘗購書數千卷,擁榻臥起其間,對於異書、古拓,視同性命。明代繁昌人姚孟昱,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嗜書成癖,家居時‘藏書滿樓,佛道二藏皆購置之’。”

遺憾的是,這些早期的藏書樓到如今在蕪湖老城區內已經尋不得任何痕跡,為了能夠讓我更為便捷地找到欲訪之點,我在2019年5月20日於蕪湖尋訪時,汪華特意安排當地的愛書人許進先生與當地文史專家、《蕪湖日報》資深記者郭青先生帶我一同尋訪。郭先生告訴我,蕪湖老城區面積不大,其實就有幾條繁華的古街,經過歷次的戰爭,很多老房子都已蕩然無存,故在蕪湖能夠尋找到歷史最悠久的藏書樓,就是雅積樓了。而張憲華在文中也談到了雅積樓幾世遞藏的狀況:“明代蕪湖出了一個藏書世家,即李氏一門,以李永為代表。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原籍江西吉水,因祖父李泰生在蕪湖開館教學、遂定居蕪湖。李永學識深厚,曾任浙江諸暨縣學訓導,後在儒林街建‘雅積樓’,貯藏圖書萬餘卷。李永的兒子李贊、李貢都是進士、大官,他們退休回蕪後,在原有藏書基礎上,廣為收集,進一步擴充。李貢之子李原道曾請蕪湖官紳周易作賦記其事,並自銘於後,賦銘均刻碑於雅積樓前,其銘曰:‘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豈惟積書,厥有令猷’。可見其卷帙浩繁。”

對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張憲華用這樣一句話予以概括:“其書存世在三百年以上,這在蕪湖乃至安徽的私人藏書活動中尚不多見。”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插圖1

雅積樓在蕪湖名氣很大的原因,更多者不是因為藏書,當地文人最津津樂道者乃是著名戲曲大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就創作於雅積樓中。杜產明、朱亞夫編著《中華名人書齋大觀》中對此有如下簡述:“該樓原坐落在今安徽蕪湖縣儒林街後面,乃是廣東南雄府通判李承寵的祖居。當初湯顯祖被貶官去廣東徐聞縣途經南雄時,與李承寵結識。以後,李承寵任滿回蕪湖,湯顯祖晚年生活貧困,四處投友。來到蕪湖,李承寵熱情相待,安排他寄居在雅積樓內。自此,湯顯祖坐擁書城,每日披閱群書,寫有不少詩文。清咸豐年間太平軍與清軍戰於蕪湖,雅積樓毀於戰火。但由於該宅曾經留下一代文豪湯顯祖的足跡,因而傳名於世。”

這段話談到湯顯祖客居在雅積樓時,當時的樓主是李承寵,關於此人的情況,劉尚恆的《二餘齋說書》中有一篇《<牡丹亭>寫於蕪湖的傳說》一文,此文首先稱:“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之代表作《牡丹亭》(全稱《牡丹亭還魂記》,一稱《還魂記》),前人多以其《題辭》末署‘萬曆戊戌(二十六年,1598年)秋清遠道人題’,斷為湯氏棄官歸裡後,作於臨川城內沙井巷之清遠樓,顯有牽強之嫌。近年,筆者於諸家幾成定論之外,發現另有一傳說,即該劇撰於蕪湖李氏雅積樓。”而後,劉尚恆在文中首先引用了嘉慶版《蕪湖縣誌》卷二十四《志餘》中對雅積樓的描繪:

雅積樓,在今(蕪湖縣)學舍西民居後,舊為有明李氏懷永居第。懷永嗜學,建此樓,貯書萬卷,扁曰“雅積”。子贊、貢仕官歸,復廣為收藏。孫原道丐周赤山作《賦》紀其事,自銘於後。


世傳湯臨川過蕪,寓斯樓,撰《還魂記》其中,因名“雅集”,蓋訛“積”為“集”,而不知本李氏之舊也。今樓巋然獨存,周賦碑石具在,爰識俗傳之誤,而《賦》與《銘》附《藝文志》。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插圖2

《縣誌》稱雅積樓乃是李懷永之齋,而懷永乃李永之字,看來初建雅積樓者正是李永,接下來《縣誌》中以“世傳”二字講到湯顯祖在雅積樓中撰寫《還魂記》一事,而《還魂記》正是《牡丹亭》的別稱。

關於李永的生平,嘉慶版的《蕪湖縣誌》卷十二《人物誌·宦績》中載:

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其先江西吉水人,祖泰生授徒蕪湖,遂家焉。永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任諸暨縣訓導,諸生靡曼輕脫者面督之,遇貧士輒為資助。卒於官,諸生冒雪負木製棺以驗已。復祀之學宮,蕪令崔諭祀之本縣鄉賢祠。子三:長貴,貢生。次贊、貢俱登顯仕。贈永如其官。

李永的二兒子李贊和三子李貢在明成化二十年同登進士,李贊卒於正德七年,李貢去世於正德十一年,故從年代來說,湯顯祖都與他們搭不上界,因為湯生於明嘉靖二十九年,去世於明萬曆四十四年。然而劉尚恆卻注意到湯顯祖跟李永的孫輩有年代上的相合處,比如李貢之子李原道大概比湯顯祖大二十餘歲,而關於李原道的兒子李承寵的情況,《蕪湖縣誌·選舉志·貢監》中載:“李承寵字懷舫,原道子,以祖蔭入監,歷任通政司經歷、廣東南雄府通判,舉鄉飲大賓。”

"

在2018年下半年,萬卷書樓主人汪華先生告訴我,有位朋友請其轉贈一本書給我,他跟我確認地址之後寄來了那部贈書,而一同寄來者還有一本《蕪湖古城》。我感謝汪華兄的美意,想來是他了解我要尋訪歷史遺蹟,而本書的內容都是關於蕪湖歷史遺蹟的方方面面,然汪華卻說這並不是贈書,只是為了襯墊一下朋友的那部書。做好事而不願意讓對方表達謝意,這正是汪華先生向來的風格。

然而他陪襯來的這部《蕪湖古城》,卻讓我對該市的歷史遺蹟有了更多的瞭解,就藏書樓的尋訪而言,此書讓我瞭解到蕪湖老城區內還有一幢雅積樓。對於這座樓,此書中有特別詳盡的介紹文字,其第一句就點明瞭樓主之名及具體地點:“雅積樓亦名‘雅集樓’,原為明代才子李永的居第,地點在蕪湖縣學之西,今儒林街18號。”

接下來則是對樓主的簡介:“李永,字懷永,號恆齋,江西吉水人。祖父李泰生早年寓居蕪湖,以教授私塾為業,後來舉家遷到蕪湖。李永天資聰穎,好讀書,學貫古今,‘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民國《蕪湖縣誌》卷三十六)。他在縣學附近建造了一座藏書樓,藏書多達萬卷,門楣上懸掛‘雅積’匾額,故名‘雅積樓’。”

之後的兩個段落則介紹了李永兩個兒子的成就,而後提及:“為旌表李贊、李貢的德能政績,官方在蕪湖縣學西南又立了兩座牌坊,一座是為布政使司李贊立的‘薇省坊’,一座是為尚書李貢立的‘大司空坊’。為兄弟倆豎立三座牌坊,在蕪湖歷史上儀此一例,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

關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本文中給出了這樣的斷語:“李原道以其父李貢蔭領嘉靖七年(1528)順天鄉薦,授為南京禮部司務。李原道請退休在家的蕪湖人、原刑部員外郎轉兵部右參議周赤山作了一篇《雅積樓賦》,以紀其事,並自銘於後,勒石成碑,立在雅積樓牆邊。碑文記道:‘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雅積樓傳到李原道之子李承寵時,藏書已近10萬卷。經過李氏家族十幾代人,明清兩代四百多年的不懈努力,雅積樓終於發展成為蕪湖歷史最長、藏書最多的私家藏書樓。”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卷首

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竟然有兩個“之最”,而慚愧的是,我在以往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座名樓。正是因為讀到了汪華所贈之書,方讓我去查相應的史料,由此而讓我瞭解到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關於蕪湖的藏書歷史,張憲華在其所著《皖江歷史與文獻叢稿》中有《明清時期蕪湖的藏書與著述》一文,該中有如下簡述:“宋代蕪湖就有藏書家韋許,他的‘獨樂堂’藏書獻於朝廷。又有蕪湖僧寺寄存權相蔡京的書籍,亦充實了南宋政府書庫。明代蕪湖藏書家有:魯崇賢,嘉靖甲子科舉人,任浙江龍遊知縣,‘素力學,喜藏書,幾盈萬帙’。胡茂學,字海嶼,崇禎貢生,喜愛收集法書名畫碑帖,堆盈几案。戚嘉縉,字公佩,操致高曠,以琴尊自娛,聚法書名畫為珍玩。王德,號南虹,性淳篤,兄弟友愛,家中‘藏書充棟,古今文獻頗稱備焉’。施天驊,字河採,崇禎貢生,嘗購書數千卷,擁榻臥起其間,對於異書、古拓,視同性命。明代繁昌人姚孟昱,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嗜書成癖,家居時‘藏書滿樓,佛道二藏皆購置之’。”

遺憾的是,這些早期的藏書樓到如今在蕪湖老城區內已經尋不得任何痕跡,為了能夠讓我更為便捷地找到欲訪之點,我在2019年5月20日於蕪湖尋訪時,汪華特意安排當地的愛書人許進先生與當地文史專家、《蕪湖日報》資深記者郭青先生帶我一同尋訪。郭先生告訴我,蕪湖老城區面積不大,其實就有幾條繁華的古街,經過歷次的戰爭,很多老房子都已蕩然無存,故在蕪湖能夠尋找到歷史最悠久的藏書樓,就是雅積樓了。而張憲華在文中也談到了雅積樓幾世遞藏的狀況:“明代蕪湖出了一個藏書世家,即李氏一門,以李永為代表。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原籍江西吉水,因祖父李泰生在蕪湖開館教學、遂定居蕪湖。李永學識深厚,曾任浙江諸暨縣學訓導,後在儒林街建‘雅積樓’,貯藏圖書萬餘卷。李永的兒子李贊、李貢都是進士、大官,他們退休回蕪後,在原有藏書基礎上,廣為收集,進一步擴充。李貢之子李原道曾請蕪湖官紳周易作賦記其事,並自銘於後,賦銘均刻碑於雅積樓前,其銘曰:‘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豈惟積書,厥有令猷’。可見其卷帙浩繁。”

對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張憲華用這樣一句話予以概括:“其書存世在三百年以上,這在蕪湖乃至安徽的私人藏書活動中尚不多見。”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插圖1

雅積樓在蕪湖名氣很大的原因,更多者不是因為藏書,當地文人最津津樂道者乃是著名戲曲大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就創作於雅積樓中。杜產明、朱亞夫編著《中華名人書齋大觀》中對此有如下簡述:“該樓原坐落在今安徽蕪湖縣儒林街後面,乃是廣東南雄府通判李承寵的祖居。當初湯顯祖被貶官去廣東徐聞縣途經南雄時,與李承寵結識。以後,李承寵任滿回蕪湖,湯顯祖晚年生活貧困,四處投友。來到蕪湖,李承寵熱情相待,安排他寄居在雅積樓內。自此,湯顯祖坐擁書城,每日披閱群書,寫有不少詩文。清咸豐年間太平軍與清軍戰於蕪湖,雅積樓毀於戰火。但由於該宅曾經留下一代文豪湯顯祖的足跡,因而傳名於世。”

這段話談到湯顯祖客居在雅積樓時,當時的樓主是李承寵,關於此人的情況,劉尚恆的《二餘齋說書》中有一篇《<牡丹亭>寫於蕪湖的傳說》一文,此文首先稱:“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之代表作《牡丹亭》(全稱《牡丹亭還魂記》,一稱《還魂記》),前人多以其《題辭》末署‘萬曆戊戌(二十六年,1598年)秋清遠道人題’,斷為湯氏棄官歸裡後,作於臨川城內沙井巷之清遠樓,顯有牽強之嫌。近年,筆者於諸家幾成定論之外,發現另有一傳說,即該劇撰於蕪湖李氏雅積樓。”而後,劉尚恆在文中首先引用了嘉慶版《蕪湖縣誌》卷二十四《志餘》中對雅積樓的描繪:

雅積樓,在今(蕪湖縣)學舍西民居後,舊為有明李氏懷永居第。懷永嗜學,建此樓,貯書萬卷,扁曰“雅積”。子贊、貢仕官歸,復廣為收藏。孫原道丐周赤山作《賦》紀其事,自銘於後。


世傳湯臨川過蕪,寓斯樓,撰《還魂記》其中,因名“雅集”,蓋訛“積”為“集”,而不知本李氏之舊也。今樓巋然獨存,周賦碑石具在,爰識俗傳之誤,而《賦》與《銘》附《藝文志》。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插圖2

《縣誌》稱雅積樓乃是李懷永之齋,而懷永乃李永之字,看來初建雅積樓者正是李永,接下來《縣誌》中以“世傳”二字講到湯顯祖在雅積樓中撰寫《還魂記》一事,而《還魂記》正是《牡丹亭》的別稱。

關於李永的生平,嘉慶版的《蕪湖縣誌》卷十二《人物誌·宦績》中載:

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其先江西吉水人,祖泰生授徒蕪湖,遂家焉。永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任諸暨縣訓導,諸生靡曼輕脫者面督之,遇貧士輒為資助。卒於官,諸生冒雪負木製棺以驗已。復祀之學宮,蕪令崔諭祀之本縣鄉賢祠。子三:長貴,貢生。次贊、貢俱登顯仕。贈永如其官。

李永的二兒子李贊和三子李貢在明成化二十年同登進士,李贊卒於正德七年,李貢去世於正德十一年,故從年代來說,湯顯祖都與他們搭不上界,因為湯生於明嘉靖二十九年,去世於明萬曆四十四年。然而劉尚恆卻注意到湯顯祖跟李永的孫輩有年代上的相合處,比如李貢之子李原道大概比湯顯祖大二十餘歲,而關於李原道的兒子李承寵的情況,《蕪湖縣誌·選舉志·貢監》中載:“李承寵字懷舫,原道子,以祖蔭入監,歷任通政司經歷、廣東南雄府通判,舉鄉飲大賓。”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剩下了孤零零的雅積樓

《蕪湖古城》一書根據湯顯祖的自述,可知湯來過蕪湖三次,這句話的依據乃是湯為其好友龍宗武所撰墓誌銘中的所言:“蓋予嘗三過蕪陰,公在覺為重鎮。”對於三次來蕪湖的時間,此書中寫道:“第一次是隆慶四年(1570),21歲的湯顯祖與宣城沈典簿一起到蕪陰遊歷,寄住在好友、時任太平府江防同知龍宗武家裡;第二次是萬曆八年(1580),31歲時到北京春試途中路過蕪湖;第三次是萬曆十四年(1586)夏,37歲已是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的湯顯祖與友人‘大會蕪湖’。湯顯祖在蕪湖作了七言絕句《赤鑄山》《夢日亭)和《蕪湖張令公給由北上序》。人說此行的最大收穫是,經龍宗武介紹,湯顯祖結識了李原道之子李承寵,嗜書如命的他慕名到雅積樓博覽群書。”

正是經過龍宗武的介紹,湯顯祖與李承寵相識,而湯與李承寵的第二次相遇,該書中又寫道:“萬曆十九年(1591),剛正不阿的湯顯祖因上呈《論輔臣科臣疏》,彈劾首輔申時行,觸怒了萬曆皇帝,被貶到廣東徐聞縣,做了一個不入流品的典吏。途經南雄時,與南雄府通判李承寵意外重逢,他鄉遇故知,兩人情誼更深。兩年後,湯顯祖改任浙江遂昌知縣,任期五年。萬曆二十六年(1598)三月,49歲的湯顯祖向吏部辭官告歸。脫離了官場牽絆的湯氏回到老家江西臨川后全身心投入他最喜愛的戲劇創作。據湯學著名學者徐朔方所著《湯顯祖年譜》記載,當年秋天,就在居所玉茗堂內寫成了驚世名劇《還魂記》(即《牡丹亭》)。”然劉尚恆在文中稱:“查湯顯祖《玉茗堂全集》及《還魂記》原題辭,均無直接涉及李氏祖孫、父子、昆仲的文字,而李原道、李原性以下諸人,又無詩文集傳世,故而找不出湯氏《牡丹亭》撰於蕪湖李氏雅積樓之鑿確證據。然而,其蛛絲馬跡還是存在的。”

"

在2018年下半年,萬卷書樓主人汪華先生告訴我,有位朋友請其轉贈一本書給我,他跟我確認地址之後寄來了那部贈書,而一同寄來者還有一本《蕪湖古城》。我感謝汪華兄的美意,想來是他了解我要尋訪歷史遺蹟,而本書的內容都是關於蕪湖歷史遺蹟的方方面面,然汪華卻說這並不是贈書,只是為了襯墊一下朋友的那部書。做好事而不願意讓對方表達謝意,這正是汪華先生向來的風格。

然而他陪襯來的這部《蕪湖古城》,卻讓我對該市的歷史遺蹟有了更多的瞭解,就藏書樓的尋訪而言,此書讓我瞭解到蕪湖老城區內還有一幢雅積樓。對於這座樓,此書中有特別詳盡的介紹文字,其第一句就點明瞭樓主之名及具體地點:“雅積樓亦名‘雅集樓’,原為明代才子李永的居第,地點在蕪湖縣學之西,今儒林街18號。”

接下來則是對樓主的簡介:“李永,字懷永,號恆齋,江西吉水人。祖父李泰生早年寓居蕪湖,以教授私塾為業,後來舉家遷到蕪湖。李永天資聰穎,好讀書,學貫古今,‘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民國《蕪湖縣誌》卷三十六)。他在縣學附近建造了一座藏書樓,藏書多達萬卷,門楣上懸掛‘雅積’匾額,故名‘雅積樓’。”

之後的兩個段落則介紹了李永兩個兒子的成就,而後提及:“為旌表李贊、李貢的德能政績,官方在蕪湖縣學西南又立了兩座牌坊,一座是為布政使司李贊立的‘薇省坊’,一座是為尚書李貢立的‘大司空坊’。為兄弟倆豎立三座牌坊,在蕪湖歷史上儀此一例,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

關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本文中給出了這樣的斷語:“李原道以其父李貢蔭領嘉靖七年(1528)順天鄉薦,授為南京禮部司務。李原道請退休在家的蕪湖人、原刑部員外郎轉兵部右參議周赤山作了一篇《雅積樓賦》,以紀其事,並自銘於後,勒石成碑,立在雅積樓牆邊。碑文記道:‘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雅積樓傳到李原道之子李承寵時,藏書已近10萬卷。經過李氏家族十幾代人,明清兩代四百多年的不懈努力,雅積樓終於發展成為蕪湖歷史最長、藏書最多的私家藏書樓。”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卷首

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竟然有兩個“之最”,而慚愧的是,我在以往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座名樓。正是因為讀到了汪華所贈之書,方讓我去查相應的史料,由此而讓我瞭解到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關於蕪湖的藏書歷史,張憲華在其所著《皖江歷史與文獻叢稿》中有《明清時期蕪湖的藏書與著述》一文,該中有如下簡述:“宋代蕪湖就有藏書家韋許,他的‘獨樂堂’藏書獻於朝廷。又有蕪湖僧寺寄存權相蔡京的書籍,亦充實了南宋政府書庫。明代蕪湖藏書家有:魯崇賢,嘉靖甲子科舉人,任浙江龍遊知縣,‘素力學,喜藏書,幾盈萬帙’。胡茂學,字海嶼,崇禎貢生,喜愛收集法書名畫碑帖,堆盈几案。戚嘉縉,字公佩,操致高曠,以琴尊自娛,聚法書名畫為珍玩。王德,號南虹,性淳篤,兄弟友愛,家中‘藏書充棟,古今文獻頗稱備焉’。施天驊,字河採,崇禎貢生,嘗購書數千卷,擁榻臥起其間,對於異書、古拓,視同性命。明代繁昌人姚孟昱,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嗜書成癖,家居時‘藏書滿樓,佛道二藏皆購置之’。”

遺憾的是,這些早期的藏書樓到如今在蕪湖老城區內已經尋不得任何痕跡,為了能夠讓我更為便捷地找到欲訪之點,我在2019年5月20日於蕪湖尋訪時,汪華特意安排當地的愛書人許進先生與當地文史專家、《蕪湖日報》資深記者郭青先生帶我一同尋訪。郭先生告訴我,蕪湖老城區面積不大,其實就有幾條繁華的古街,經過歷次的戰爭,很多老房子都已蕩然無存,故在蕪湖能夠尋找到歷史最悠久的藏書樓,就是雅積樓了。而張憲華在文中也談到了雅積樓幾世遞藏的狀況:“明代蕪湖出了一個藏書世家,即李氏一門,以李永為代表。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原籍江西吉水,因祖父李泰生在蕪湖開館教學、遂定居蕪湖。李永學識深厚,曾任浙江諸暨縣學訓導,後在儒林街建‘雅積樓’,貯藏圖書萬餘卷。李永的兒子李贊、李貢都是進士、大官,他們退休回蕪後,在原有藏書基礎上,廣為收集,進一步擴充。李貢之子李原道曾請蕪湖官紳周易作賦記其事,並自銘於後,賦銘均刻碑於雅積樓前,其銘曰:‘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豈惟積書,厥有令猷’。可見其卷帙浩繁。”

對於雅積樓在蕪湖藏書史上的地位,張憲華用這樣一句話予以概括:“其書存世在三百年以上,這在蕪湖乃至安徽的私人藏書活動中尚不多見。”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插圖1

雅積樓在蕪湖名氣很大的原因,更多者不是因為藏書,當地文人最津津樂道者乃是著名戲曲大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就創作於雅積樓中。杜產明、朱亞夫編著《中華名人書齋大觀》中對此有如下簡述:“該樓原坐落在今安徽蕪湖縣儒林街後面,乃是廣東南雄府通判李承寵的祖居。當初湯顯祖被貶官去廣東徐聞縣途經南雄時,與李承寵結識。以後,李承寵任滿回蕪湖,湯顯祖晚年生活貧困,四處投友。來到蕪湖,李承寵熱情相待,安排他寄居在雅積樓內。自此,湯顯祖坐擁書城,每日披閱群書,寫有不少詩文。清咸豐年間太平軍與清軍戰於蕪湖,雅積樓毀於戰火。但由於該宅曾經留下一代文豪湯顯祖的足跡,因而傳名於世。”

這段話談到湯顯祖客居在雅積樓時,當時的樓主是李承寵,關於此人的情況,劉尚恆的《二餘齋說書》中有一篇《<牡丹亭>寫於蕪湖的傳說》一文,此文首先稱:“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之代表作《牡丹亭》(全稱《牡丹亭還魂記》,一稱《還魂記》),前人多以其《題辭》末署‘萬曆戊戌(二十六年,1598年)秋清遠道人題’,斷為湯氏棄官歸裡後,作於臨川城內沙井巷之清遠樓,顯有牽強之嫌。近年,筆者於諸家幾成定論之外,發現另有一傳說,即該劇撰於蕪湖李氏雅積樓。”而後,劉尚恆在文中首先引用了嘉慶版《蕪湖縣誌》卷二十四《志餘》中對雅積樓的描繪:

雅積樓,在今(蕪湖縣)學舍西民居後,舊為有明李氏懷永居第。懷永嗜學,建此樓,貯書萬卷,扁曰“雅積”。子贊、貢仕官歸,復廣為收藏。孫原道丐周赤山作《賦》紀其事,自銘於後。


世傳湯臨川過蕪,寓斯樓,撰《還魂記》其中,因名“雅集”,蓋訛“積”為“集”,而不知本李氏之舊也。今樓巋然獨存,周賦碑石具在,爰識俗傳之誤,而《賦》與《銘》附《藝文志》。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玉茗堂還魂記》二卷 清乾隆五十年冰絲館刻本,插圖2

《縣誌》稱雅積樓乃是李懷永之齋,而懷永乃李永之字,看來初建雅積樓者正是李永,接下來《縣誌》中以“世傳”二字講到湯顯祖在雅積樓中撰寫《還魂記》一事,而《還魂記》正是《牡丹亭》的別稱。

關於李永的生平,嘉慶版的《蕪湖縣誌》卷十二《人物誌·宦績》中載:

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其先江西吉水人,祖泰生授徒蕪湖,遂家焉。永學問深邃,為文章皆得根據。任諸暨縣訓導,諸生靡曼輕脫者面督之,遇貧士輒為資助。卒於官,諸生冒雪負木製棺以驗已。復祀之學宮,蕪令崔諭祀之本縣鄉賢祠。子三:長貴,貢生。次贊、貢俱登顯仕。贈永如其官。

李永的二兒子李贊和三子李貢在明成化二十年同登進士,李贊卒於正德七年,李貢去世於正德十一年,故從年代來說,湯顯祖都與他們搭不上界,因為湯生於明嘉靖二十九年,去世於明萬曆四十四年。然而劉尚恆卻注意到湯顯祖跟李永的孫輩有年代上的相合處,比如李貢之子李原道大概比湯顯祖大二十餘歲,而關於李原道的兒子李承寵的情況,《蕪湖縣誌·選舉志·貢監》中載:“李承寵字懷舫,原道子,以祖蔭入監,歷任通政司經歷、廣東南雄府通判,舉鄉飲大賓。”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剩下了孤零零的雅積樓

《蕪湖古城》一書根據湯顯祖的自述,可知湯來過蕪湖三次,這句話的依據乃是湯為其好友龍宗武所撰墓誌銘中的所言:“蓋予嘗三過蕪陰,公在覺為重鎮。”對於三次來蕪湖的時間,此書中寫道:“第一次是隆慶四年(1570),21歲的湯顯祖與宣城沈典簿一起到蕪陰遊歷,寄住在好友、時任太平府江防同知龍宗武家裡;第二次是萬曆八年(1580),31歲時到北京春試途中路過蕪湖;第三次是萬曆十四年(1586)夏,37歲已是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的湯顯祖與友人‘大會蕪湖’。湯顯祖在蕪湖作了七言絕句《赤鑄山》《夢日亭)和《蕪湖張令公給由北上序》。人說此行的最大收穫是,經龍宗武介紹,湯顯祖結識了李原道之子李承寵,嗜書如命的他慕名到雅積樓博覽群書。”

正是經過龍宗武的介紹,湯顯祖與李承寵相識,而湯與李承寵的第二次相遇,該書中又寫道:“萬曆十九年(1591),剛正不阿的湯顯祖因上呈《論輔臣科臣疏》,彈劾首輔申時行,觸怒了萬曆皇帝,被貶到廣東徐聞縣,做了一個不入流品的典吏。途經南雄時,與南雄府通判李承寵意外重逢,他鄉遇故知,兩人情誼更深。兩年後,湯顯祖改任浙江遂昌知縣,任期五年。萬曆二十六年(1598)三月,49歲的湯顯祖向吏部辭官告歸。脫離了官場牽絆的湯氏回到老家江西臨川后全身心投入他最喜愛的戲劇創作。據湯學著名學者徐朔方所著《湯顯祖年譜》記載,當年秋天,就在居所玉茗堂內寫成了驚世名劇《還魂記》(即《牡丹亭》)。”然劉尚恆在文中稱:“查湯顯祖《玉茗堂全集》及《還魂記》原題辭,均無直接涉及李氏祖孫、父子、昆仲的文字,而李原道、李原性以下諸人,又無詩文集傳世,故而找不出湯氏《牡丹亭》撰於蕪湖李氏雅積樓之鑿確證據。然而,其蛛絲馬跡還是存在的。”

蕪湖李氏雅積樓:遞傳數世,助誕名劇(上)韋力撰

雅積樓一樓情形

而後劉尚恆為此舉出了四條證據,其一乃是湯顯祖確實多次來過蕪湖,劉先生在這一條中舉出多個證據,其中之一則是錢謙益在《列朝詩集小傳》中為湯顯祖所作之傳,該傳中提及“嘗下第,與宣城沈君典薄遊蕪陰,客於郡丞龍宗武。”第二條證據則是談到李承寵的祖籍是江西吉水,而湯顯祖的籍貫則是臨川,劉尚恆認為他們有“大同鄉之誼”。第三條證據為李氏為蕪湖官宦世家,尤其雅積樓名氣很大,主人也仗義好客,所以湯顯祖有住在此樓中撰寫《還魂記》的主客觀條件。而關於第四條,劉尚恆寫道:“《玉茗堂尺牘》卷一有《答李宗誠》,卷二有《寄李宗誠》《與李宗誠》,凡書札三通。徐先生撰《湯顯祖年譜》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條下,曾引《與李宗誠書》,然未考出李宗誠為何人。筆者以為,古人通信以字號相稱,此李宗誠當即李原性,不僅名與字相協,且其父李贊字惟誠,叔李貢字惟正,堂兄弟李原道(貢之子)字宗銘,則宗誠當為原性之字,李宗誠即李原性。若此,即湯顯祖與蕪湖李氏有直接往來之憑據。”

經過以上這些推論,劉尚恆認為湯顯祖住在雅積樓中撰寫《還魂記》:“並非毫無憑藉之傳說,只是在此是初稿、改稿抑或定稿,不得而知。”

關於雅積樓主人李氏在當地的影響力,蕪湖市文化局所編《蕪湖古今》一書明確地稱:“雅積樓在蕪湖縣儒學(昔日文廟,今市第十二中學)西邊儒林街一座居宅後面。原是李永居第。李永,字懷永,號恆齋,原籍江西吉水。祖父李泰生至蕪湖開館教授學生,遂定居於此。李永學識深厚,任過諸暨縣學訓導,喜讀書,建一樓閣,貯藏書籍上萬卷,懸掛一塊匾,題名‘雅積’。他的兩個兒子李贊、李貢,在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年)同時考中進士,因此,附近又樹立有‘雙進士’石牌坊。李贊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李貢擔任過順天巡撫、兵部右侍郎。二人均清正,因受到權貴宦官劉瑾排擠,被勒令退休。兄弟雙雙歸來,又廣泛收藏書籍,讀書樓中,結交正直文士。後來閹黨垮臺,弟兄倆已死了。李貢之子李原道上疏雪冤,朝廷追贈李貢為資善大夫、南京工部尚書,所以雅積樓又稱尚書樓。”

雅積樓又名尚書樓,並且其家附近還有很大的牌坊,而該文中又寫道在李原道時期雅積樓藏書量就已經很大:“李原道以蔭領嘉靖七年(一五二八年)順天鄉薦,投南京禮部司務。他曾請周赤山(蕪湖人,刑部員外郎,轉兵部以右參議致仕)作《雅積樓賦》紀其事,並自撰銘文,劈頭就說:‘於惟大父,積書以樓。吾考繼之,充棟汗牛。’”說明經他父、祖二代收藏,書卷是相當多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