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梅賽德斯300SL,告訴你鷗翼門並不是為了炫'

"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當看到滿大街都是正常外開式車門的時候,車海中那些獨特的車門設計就成了引人注目的亮點。比如蘭博基尼等超跑豪車的剪刀門,配合矮趴的車身,向側上方開啟的車門相當吸睛。更小眾的還有導彈式車門,車門直接平行向兩側推開,霸氣十足,不過這個車門可能需要車主買三個停車位,不然一般的小區施展不開。

"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當看到滿大街都是正常外開式車門的時候,車海中那些獨特的車門設計就成了引人注目的亮點。比如蘭博基尼等超跑豪車的剪刀門,配合矮趴的車身,向側上方開啟的車門相當吸睛。更小眾的還有導彈式車門,車門直接平行向兩側推開,霸氣十足,不過這個車門可能需要車主買三個停車位,不然一般的小區施展不開。

1954年的梅賽德斯300SL,告訴你鷗翼門並不是為了炫

除此之外,還有特斯拉Model X的鷗翼門,配合特斯拉顛覆傳統的設計理念,這向上展開的車門更好的烘托了整車的氣質,科技感運動感爆棚。

其實鷗翼門雖然看上去酷炫,原理並不複雜,主要是通過動物仿生學設計,將車門設計成類似於海鷗翅膀的造型,通過將鉸鏈放在汽車頂棚來實現向上開啟,模仿海鷗展翅的姿態。當然,很多人覺得不實用,更多都是為了酷,或者裝飾效果。

"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當看到滿大街都是正常外開式車門的時候,車海中那些獨特的車門設計就成了引人注目的亮點。比如蘭博基尼等超跑豪車的剪刀門,配合矮趴的車身,向側上方開啟的車門相當吸睛。更小眾的還有導彈式車門,車門直接平行向兩側推開,霸氣十足,不過這個車門可能需要車主買三個停車位,不然一般的小區施展不開。

1954年的梅賽德斯300SL,告訴你鷗翼門並不是為了炫

除此之外,還有特斯拉Model X的鷗翼門,配合特斯拉顛覆傳統的設計理念,這向上展開的車門更好的烘托了整車的氣質,科技感運動感爆棚。

其實鷗翼門雖然看上去酷炫,原理並不複雜,主要是通過動物仿生學設計,將車門設計成類似於海鷗翅膀的造型,通過將鉸鏈放在汽車頂棚來實現向上開啟,模仿海鷗展翅的姿態。當然,很多人覺得不實用,更多都是為了酷,或者裝飾效果。

1954年的梅賽德斯300SL,告訴你鷗翼門並不是為了炫

說起鷗翼門,很多人都是從特斯拉Model X才知曉的,但其實最早玩鷗翼門的品牌,還真不是特斯拉。早在1954年奔馳的300SL就已經將這一理念運用到實車上,並且隨後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等不走尋常路的超跑豪車都開始了效仿之路。

最早被設計問世的理念還真不是為了耍酷,而是出於實際用車需求考慮,當時設計師為了保證底盤的高剛性和堅固度,在底盤兩側焊接了兩根剛性較強的平行樑,門檻較高,沒有空間來安裝車門,只能採用從向上開啟的鷗翼門來解決這一問題。

"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當看到滿大街都是正常外開式車門的時候,車海中那些獨特的車門設計就成了引人注目的亮點。比如蘭博基尼等超跑豪車的剪刀門,配合矮趴的車身,向側上方開啟的車門相當吸睛。更小眾的還有導彈式車門,車門直接平行向兩側推開,霸氣十足,不過這個車門可能需要車主買三個停車位,不然一般的小區施展不開。

1954年的梅賽德斯300SL,告訴你鷗翼門並不是為了炫

除此之外,還有特斯拉Model X的鷗翼門,配合特斯拉顛覆傳統的設計理念,這向上展開的車門更好的烘托了整車的氣質,科技感運動感爆棚。

其實鷗翼門雖然看上去酷炫,原理並不複雜,主要是通過動物仿生學設計,將車門設計成類似於海鷗翅膀的造型,通過將鉸鏈放在汽車頂棚來實現向上開啟,模仿海鷗展翅的姿態。當然,很多人覺得不實用,更多都是為了酷,或者裝飾效果。

1954年的梅賽德斯300SL,告訴你鷗翼門並不是為了炫

說起鷗翼門,很多人都是從特斯拉Model X才知曉的,但其實最早玩鷗翼門的品牌,還真不是特斯拉。早在1954年奔馳的300SL就已經將這一理念運用到實車上,並且隨後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等不走尋常路的超跑豪車都開始了效仿之路。

最早被設計問世的理念還真不是為了耍酷,而是出於實際用車需求考慮,當時設計師為了保證底盤的高剛性和堅固度,在底盤兩側焊接了兩根剛性較強的平行樑,門檻較高,沒有空間來安裝車門,只能採用從向上開啟的鷗翼門來解決這一問題。

1954年的梅賽德斯300SL,告訴你鷗翼門並不是為了炫

從1954年開始,奔馳的鷗翼門之路就未曾停歇,除了最初的300SL,還有後期的SLR、SLS,當然最廣為人知的還是SLS這款車型,復古的元素加上最新成熟的技術,將這一設計魅力散發到極致,還原了300SL的韻味。

所以,與其說鷗翼門是為了扮酷耍帥的裝飾品,為了吸引人們的目光,倒不如說是向經典致敬。借用鷗翼門設計師的話來說“誰說過車門必須向外打開?”顯然豪車的設計師們對這一點是認同的,也不甘平凡平庸。比如勞斯萊斯的對開門設計,不僅是品牌的經典標誌性元素,也能增加奢華舒適的乘車體驗。這個設計並非噱頭,後排的老闆們在下車時更為實用便捷,所以才會傳承至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