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電影作為華語電影史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單元,在推動華語電影發展上起到了極大地作用。1958年邵氏電影公司成立,由此邵逸夫成為了公司的領頭人,在香港落地生根。

邵氏公司以香港為大本營,在東南亞的華人世界進行廣泛和持續的電影文化輸出。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上世紀50年代正值香港經濟迅速發展,文化也隨之繁榮。戰後由上海南下香港的知識分子,投身於電影界,更充實了邵氏公司的力量。

當時的邵氏電影以國語片為主,在照顧了華人最廣泛的受眾之餘,更在題材上十分討巧。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邵逸夫老闆廣納賢才,並組成了陶秦、羅臻、嶽楓和李翰祥四大天王的豪華導演陣容,再加上由女星李麗華坐鎮,更讓邵氏電影極具看點。

在60年代初,邵氏公司以古裝歷史劇、黃梅調電影以及文藝片為主,尤其李翰祥的古裝片極盡奢華、美輪美,贏得了華人影迷廣泛認同。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同樣,隨著武俠文化在50年代的興起,邵氏公司亦看準了當時觀眾的消費需求。以張徹和胡金銓為主力,推出了《大醉俠》《獨臂刀》等高質量賣座電影。

此後武俠片成為了邵氏公司的主要類型,在不斷翻新票房成績之外,大片長制度也讓成功的商業化模式得以複製,並未邵氏創造了豐厚的利益。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不過好景不長,邵氏旗下的製片經理鄒文懷因不滿被架空而出走,並於1971年成立嘉禾公司,與邵氏分庭抗禮。嘉禾的出現給邵氏王朝造成了極大地衝擊。

尤其嘉禾採用和演員的分紅制度,致使如李小龍、許冠文和洪金寶等明星紛紛投入嘉禾門下。而70年代每年電影票房冠軍,多數由嘉禾公司佔據。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比起邵氏對武俠片的單一輸出,嘉禾更偏向於喜劇片和都市片。或因嘉禾的電影更貼近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反而在本土獲得了更多擁戴。

同樣,邵氏這邊的掌舵人邵逸夫亦開始分心投入電視行業,在TVB的投入建設上盡心盡力。而原本的電影公司卻由方逸華女士主要打理,邵氏公司雖能在70年代維持強勢,但並沒有太大的突破。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慶幸的是,邵氏和嘉禾共同創建的武俠片鼎盛時代,亦成為了華語電影的驕傲。當時的武俠片和功夫片在國外擁有極多的受眾。尤其邵氏公司劉家良的武俠片,更成為了北美骨灰級影迷的心頭好。

當然時代在進步,電影也在進步,至70年代末香港文化的變革速度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電影行業。反而以大片場制度為主的邵氏公司,顯得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徐克、譚家明和許鞍華等獨立電影人的崛起,共同促成了香港電影新浪潮。香港新浪潮對邵氏公司的衝擊是巨大的。80年代開始,邵氏電影逐漸失去了原有粉絲和固有市場,逐步被市場拋棄。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1985年邵氏公司宣佈停產,由此轟轟烈烈的香港電影傳奇終結了。雖然八九十年代邵氏公司也有一些動作,但是收效甚微。而曾經的黃金時代也一去不復返。

稱霸香港30年,培養巨星無數,這家公司才是真正的大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