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

看看新聞Knews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終於塵埃落定: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啟動區,包括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區域以及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等在內的臨港部分陸路區域。臨港,究竟為何會入選?

長江泥沙經年沖積,錢塘江的浪潮頂託以後不斷沉澱,形成了臨港這塊土地。21世紀初,開發者們用洪荒之力,在此填海圍城時,再大的想象力都很難描繪出今日臨港的發展:S2建成,東海大橋通車,洋山開港,四大開發公司南下,產業區崛起,16號線貫通,特斯拉進駐……這個離上海市中心75公里、孤懸東南海濱的地方,一點點發力、一步步前行,描繪著新城新景。

但這些,都不足以回答為何會被選中這個疑問。

"

看看新聞Knews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終於塵埃落定: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啟動區,包括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區域以及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等在內的臨港部分陸路區域。臨港,究竟為何會入選?

長江泥沙經年沖積,錢塘江的浪潮頂託以後不斷沉澱,形成了臨港這塊土地。21世紀初,開發者們用洪荒之力,在此填海圍城時,再大的想象力都很難描繪出今日臨港的發展:S2建成,東海大橋通車,洋山開港,四大開發公司南下,產業區崛起,16號線貫通,特斯拉進駐……這個離上海市中心75公里、孤懸東南海濱的地方,一點點發力、一步步前行,描繪著新城新景。

但這些,都不足以回答為何會被選中這個疑問。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特殊經濟功能區:為什麼是臨港

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其中一個定位。新片區的“新”和“特”,不是簡單的空間擴大,也不是簡單的政策平移,而是形成對外開放的新體制、新功能、新產業、新經濟,打造全球經濟網絡新樞紐。

為何要在臨港落子佈局?

此前,有位業內人士曾說:新片區要綜合考慮對國際化產業的承載力和對區域綜合監管的便利度,還要符合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區對交通運輸條件的要求。

“五龍匯聚”,被用來形容臨港的區位交通優勢: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的交匯處,這裡是世界上少有的集“海、陸、空、鐵、水”五種交通於一體的區域。

在臨港產業區內,有一個不怎麼出名的港口——上海南港。它是東南部地區唯一的多用途、綜合性公共港區。短短三年,南港就發展成全球排名前六的滾裝碼頭,2018年,從這裡轉運分撥的汽車就有40萬輛。

港區聯動,極大便利了先進製造業的集聚發展。中船、西門子、商飛、瓦錫蘭、馬士基、DHL、上海電氣、上海汽車……國內外著名產業集團和物流企業,在這兒壘起了汽車、船舶、航空、海洋等產業製造基礎,無不是國際經濟的“兵家必爭之地”。

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前,高層特意來到這裡考察。據說當時他們站在港口、面向杭州灣遠眺時,不停地說著“Great”!特斯拉選擇落戶臨港,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臨港產業區裡擁有這樣一個與產業緊密結合的,能夠通向世界的口岸。

未來,大量零部件海運而來,超級工廠產出整車,又海運分撥到亞太區域。“特斯拉是我們向高端產業邁進、堅持深度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的一個示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說,“臨港新片區要呈現的,正是高端製造業與塑造國際產業鏈的結合。”

地理優勢、產業積澱,而新片區著眼的“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等制度突破,必然與產業升級相輔相成。

"

看看新聞Knews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終於塵埃落定: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啟動區,包括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區域以及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等在內的臨港部分陸路區域。臨港,究竟為何會入選?

長江泥沙經年沖積,錢塘江的浪潮頂託以後不斷沉澱,形成了臨港這塊土地。21世紀初,開發者們用洪荒之力,在此填海圍城時,再大的想象力都很難描繪出今日臨港的發展:S2建成,東海大橋通車,洋山開港,四大開發公司南下,產業區崛起,16號線貫通,特斯拉進駐……這個離上海市中心75公里、孤懸東南海濱的地方,一點點發力、一步步前行,描繪著新城新景。

但這些,都不足以回答為何會被選中這個疑問。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特殊經濟功能區:為什麼是臨港

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其中一個定位。新片區的“新”和“特”,不是簡單的空間擴大,也不是簡單的政策平移,而是形成對外開放的新體制、新功能、新產業、新經濟,打造全球經濟網絡新樞紐。

為何要在臨港落子佈局?

此前,有位業內人士曾說:新片區要綜合考慮對國際化產業的承載力和對區域綜合監管的便利度,還要符合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區對交通運輸條件的要求。

“五龍匯聚”,被用來形容臨港的區位交通優勢: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的交匯處,這裡是世界上少有的集“海、陸、空、鐵、水”五種交通於一體的區域。

在臨港產業區內,有一個不怎麼出名的港口——上海南港。它是東南部地區唯一的多用途、綜合性公共港區。短短三年,南港就發展成全球排名前六的滾裝碼頭,2018年,從這裡轉運分撥的汽車就有40萬輛。

港區聯動,極大便利了先進製造業的集聚發展。中船、西門子、商飛、瓦錫蘭、馬士基、DHL、上海電氣、上海汽車……國內外著名產業集團和物流企業,在這兒壘起了汽車、船舶、航空、海洋等產業製造基礎,無不是國際經濟的“兵家必爭之地”。

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前,高層特意來到這裡考察。據說當時他們站在港口、面向杭州灣遠眺時,不停地說著“Great”!特斯拉選擇落戶臨港,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臨港產業區裡擁有這樣一個與產業緊密結合的,能夠通向世界的口岸。

未來,大量零部件海運而來,超級工廠產出整車,又海運分撥到亞太區域。“特斯拉是我們向高端產業邁進、堅持深度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的一個示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說,“臨港新片區要呈現的,正是高端製造業與塑造國際產業鏈的結合。”

地理優勢、產業積澱,而新片區著眼的“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等制度突破,必然與產業升級相輔相成。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投資貿易自由化”:要素流動東海邊

新片區的制度創新突破,聚焦投資貿易自由化。從“貿易便利化”到“貿易自由化”,兩字之變,變的是什麼呢?

查看詞條定義,前者是指為貿易的物流管理和結算等方面的手續簡化和便利提供方便;後者是指貿易政策的放寬或管制的減少。的確,自貿區雖然也是“一線放開、區內自由”,“先進區、後報關”,但貨物到港,還是要向海關申報,仍需要進境備案清單;而在新片區內,“取消不必要的貿易監管、許可和程序要求”,我們可期待更大程度的開放和自由。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表示,現行的管理方式,適合的是在岸和部分轉口貿易,就是我能明確告訴海關我的貨物目的地是哪裡;而新片區探索的,應該是離岸貿易,“最先進、最寬鬆、最合理的體制,吸引的是貨物、資本、服務等全球資源的彙集”。

德國的曼恩公司是全球最主要的船舶發動機製造商,他的其中一項業務,是給國際班輪做發動機的維修保養。發動機上有個鋼套,卸下來做保養時,需要用設備打磨,具體打磨到什麼厚度,必須用一套專用設備去測量直徑。

“現在,為了一個直徑測量,曼恩得把鋼套運到哥本哈根去,做完再運回來,等下回班輪停靠上海港再給到客戶。”上海臨港現代物流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招商貿易部經理阮海一說,“曼恩已不止一次提到,如果維修業務量能上去,他們就在綜保區內設一個維修基地,直接搬一套測量設備過來。”

而顯然,在目前的業務量下,這樣操作成本太高。此類維修、加工業務,在現行管理體制下,有點麻煩。一般貿易,正常的貨物到港,都需要有倉單,但維修件以什麼方式報關、入關;還有比如船舶維修用配件,當它出保稅倉庫時,性質為貨物;當該配件裝上船舶替換受損零件時,其性質變為了船舶物料;根據現行海關相關法規,不同性質的同一貨物,有不同的監管方法。

位於新片區內、背靠臨港產業區的上海南港,此次將被劃入圍網區內,成為綜合保稅區域。未來,它將成為上海推進建設“區港一體化”創新業務形態和監管模式的重要載體;將會有很多新的業務模式,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屬於“境內關外”的地區開始發展,比如保稅加工製造業務,可以服務於兩頭在外的先進製造企業;又比如面向國際的分撥運營,那麼這裡或許會成為國際企業在亞太設立分撥中心的首選地。

"

看看新聞Knews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終於塵埃落定: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啟動區,包括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區域以及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等在內的臨港部分陸路區域。臨港,究竟為何會入選?

長江泥沙經年沖積,錢塘江的浪潮頂託以後不斷沉澱,形成了臨港這塊土地。21世紀初,開發者們用洪荒之力,在此填海圍城時,再大的想象力都很難描繪出今日臨港的發展:S2建成,東海大橋通車,洋山開港,四大開發公司南下,產業區崛起,16號線貫通,特斯拉進駐……這個離上海市中心75公里、孤懸東南海濱的地方,一點點發力、一步步前行,描繪著新城新景。

但這些,都不足以回答為何會被選中這個疑問。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特殊經濟功能區:為什麼是臨港

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其中一個定位。新片區的“新”和“特”,不是簡單的空間擴大,也不是簡單的政策平移,而是形成對外開放的新體制、新功能、新產業、新經濟,打造全球經濟網絡新樞紐。

為何要在臨港落子佈局?

此前,有位業內人士曾說:新片區要綜合考慮對國際化產業的承載力和對區域綜合監管的便利度,還要符合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區對交通運輸條件的要求。

“五龍匯聚”,被用來形容臨港的區位交通優勢: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的交匯處,這裡是世界上少有的集“海、陸、空、鐵、水”五種交通於一體的區域。

在臨港產業區內,有一個不怎麼出名的港口——上海南港。它是東南部地區唯一的多用途、綜合性公共港區。短短三年,南港就發展成全球排名前六的滾裝碼頭,2018年,從這裡轉運分撥的汽車就有40萬輛。

港區聯動,極大便利了先進製造業的集聚發展。中船、西門子、商飛、瓦錫蘭、馬士基、DHL、上海電氣、上海汽車……國內外著名產業集團和物流企業,在這兒壘起了汽車、船舶、航空、海洋等產業製造基礎,無不是國際經濟的“兵家必爭之地”。

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前,高層特意來到這裡考察。據說當時他們站在港口、面向杭州灣遠眺時,不停地說著“Great”!特斯拉選擇落戶臨港,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臨港產業區裡擁有這樣一個與產業緊密結合的,能夠通向世界的口岸。

未來,大量零部件海運而來,超級工廠產出整車,又海運分撥到亞太區域。“特斯拉是我們向高端產業邁進、堅持深度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的一個示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說,“臨港新片區要呈現的,正是高端製造業與塑造國際產業鏈的結合。”

地理優勢、產業積澱,而新片區著眼的“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等制度突破,必然與產業升級相輔相成。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投資貿易自由化”:要素流動東海邊

新片區的制度創新突破,聚焦投資貿易自由化。從“貿易便利化”到“貿易自由化”,兩字之變,變的是什麼呢?

查看詞條定義,前者是指為貿易的物流管理和結算等方面的手續簡化和便利提供方便;後者是指貿易政策的放寬或管制的減少。的確,自貿區雖然也是“一線放開、區內自由”,“先進區、後報關”,但貨物到港,還是要向海關申報,仍需要進境備案清單;而在新片區內,“取消不必要的貿易監管、許可和程序要求”,我們可期待更大程度的開放和自由。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表示,現行的管理方式,適合的是在岸和部分轉口貿易,就是我能明確告訴海關我的貨物目的地是哪裡;而新片區探索的,應該是離岸貿易,“最先進、最寬鬆、最合理的體制,吸引的是貨物、資本、服務等全球資源的彙集”。

德國的曼恩公司是全球最主要的船舶發動機製造商,他的其中一項業務,是給國際班輪做發動機的維修保養。發動機上有個鋼套,卸下來做保養時,需要用設備打磨,具體打磨到什麼厚度,必須用一套專用設備去測量直徑。

“現在,為了一個直徑測量,曼恩得把鋼套運到哥本哈根去,做完再運回來,等下回班輪停靠上海港再給到客戶。”上海臨港現代物流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招商貿易部經理阮海一說,“曼恩已不止一次提到,如果維修業務量能上去,他們就在綜保區內設一個維修基地,直接搬一套測量設備過來。”

而顯然,在目前的業務量下,這樣操作成本太高。此類維修、加工業務,在現行管理體制下,有點麻煩。一般貿易,正常的貨物到港,都需要有倉單,但維修件以什麼方式報關、入關;還有比如船舶維修用配件,當它出保稅倉庫時,性質為貨物;當該配件裝上船舶替換受損零件時,其性質變為了船舶物料;根據現行海關相關法規,不同性質的同一貨物,有不同的監管方法。

位於新片區內、背靠臨港產業區的上海南港,此次將被劃入圍網區內,成為綜合保稅區域。未來,它將成為上海推進建設“區港一體化”創新業務形態和監管模式的重要載體;將會有很多新的業務模式,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屬於“境內關外”的地區開始發展,比如保稅加工製造業務,可以服務於兩頭在外的先進製造企業;又比如面向國際的分撥運營,那麼這裡或許會成為國際企業在亞太設立分撥中心的首選地。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在一種更自由的貿易環境下,貨物就不限於進出口,而是有了“發呆的時間”:可以海運至分撥中心,等待訂單;可以加工,比如散裝奶粉變為罐裝;還可以維修保養檢測。

“有了這些新的業務模式,我們就可以為產業區內的企業開發兩頭在外的離岸業務,儘量拉長他們的生產線和服務線;推動企業更高質量參與到國際產業鏈分工中。”上海臨港現代物流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招商貿易部經理阮海一希望,未來上海南港還能開通與洋山深水港的穿梭巴士,承接洋山港的溢出效應。

離岸業務的展開,需要資金流動便利、人員自由執業作為保障;而後者又能讓前者有更廣闊的操作空間,衍生出更豐富的內涵。當全要素更大自由的流動,全球經濟網絡的新樞紐將可期待。

稅收保障:高科技競逐滴水湖

臨港主城區環湖西一路,剛剛完成了一處“行人過街請求系統”的改造:簡單講,就是通過視頻分析來控制行人紅綠燈。在行人等候區沒人時,車行道綠燈常亮,這樣就避免路口車輛排隊;有行人過街,待行人等候區的攝像機識別到人時,車行道切換為紅燈,人行道則“紅轉綠”,實現行人讓紅綠燈“說話”放行。

這是臨港科技城內一家初創企業對智能交通的一次實踐。這類人工智能的場景應用,似乎在點滴滲入這座新城的脈絡。南鄰杭州灣、東接滴水湖,一座年輕的科技城正在崛起,7平方公里區域內,圖森未來、主線科技等無人車駕駛團隊,在此馳騁;地平線、商湯科技以算法芯片、人臉識別技術,引領科技未來;寒武紀、雲從科技等人工智能團隊,在科技城內吹起號角……

滴水湖的空域和湖泊,正成為低空數字化及無人船企業競逐科技的舞臺。

四年前,臨港就將人工智能作為主導產業進行培育,現已是人工智能企業的重要集聚區。新片區的到來,讓人工智能連同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民用航空幾大產業,先期享受到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在我們的稅收體制中,企業所得稅採用25%的稅率,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而高新技術企業的評定,需滿足一定條件,並耗費一定時間;這就意味著,很多初創型企業並不能馬上享受此項優惠。

“初創型企業處於研發關鍵期,往往需要押注幾個產品方向,大量投入,以求脫穎而出;而初創型企業在前期往往都缺錢。”同溫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得浩說,從去年4月創立至今,在研發上已投入2000萬,這對全靠自有資金投入的企業來說,不算小數目。“這10個點的減稅,可能在初期顯現的意義更大。”

"

看看新聞Knews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終於塵埃落定: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啟動區,包括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區域以及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等在內的臨港部分陸路區域。臨港,究竟為何會入選?

長江泥沙經年沖積,錢塘江的浪潮頂託以後不斷沉澱,形成了臨港這塊土地。21世紀初,開發者們用洪荒之力,在此填海圍城時,再大的想象力都很難描繪出今日臨港的發展:S2建成,東海大橋通車,洋山開港,四大開發公司南下,產業區崛起,16號線貫通,特斯拉進駐……這個離上海市中心75公里、孤懸東南海濱的地方,一點點發力、一步步前行,描繪著新城新景。

但這些,都不足以回答為何會被選中這個疑問。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特殊經濟功能區:為什麼是臨港

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其中一個定位。新片區的“新”和“特”,不是簡單的空間擴大,也不是簡單的政策平移,而是形成對外開放的新體制、新功能、新產業、新經濟,打造全球經濟網絡新樞紐。

為何要在臨港落子佈局?

此前,有位業內人士曾說:新片區要綜合考慮對國際化產業的承載力和對區域綜合監管的便利度,還要符合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區對交通運輸條件的要求。

“五龍匯聚”,被用來形容臨港的區位交通優勢: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的交匯處,這裡是世界上少有的集“海、陸、空、鐵、水”五種交通於一體的區域。

在臨港產業區內,有一個不怎麼出名的港口——上海南港。它是東南部地區唯一的多用途、綜合性公共港區。短短三年,南港就發展成全球排名前六的滾裝碼頭,2018年,從這裡轉運分撥的汽車就有40萬輛。

港區聯動,極大便利了先進製造業的集聚發展。中船、西門子、商飛、瓦錫蘭、馬士基、DHL、上海電氣、上海汽車……國內外著名產業集團和物流企業,在這兒壘起了汽車、船舶、航空、海洋等產業製造基礎,無不是國際經濟的“兵家必爭之地”。

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前,高層特意來到這裡考察。據說當時他們站在港口、面向杭州灣遠眺時,不停地說著“Great”!特斯拉選擇落戶臨港,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臨港產業區裡擁有這樣一個與產業緊密結合的,能夠通向世界的口岸。

未來,大量零部件海運而來,超級工廠產出整車,又海運分撥到亞太區域。“特斯拉是我們向高端產業邁進、堅持深度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的一個示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說,“臨港新片區要呈現的,正是高端製造業與塑造國際產業鏈的結合。”

地理優勢、產業積澱,而新片區著眼的“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等制度突破,必然與產業升級相輔相成。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投資貿易自由化”:要素流動東海邊

新片區的制度創新突破,聚焦投資貿易自由化。從“貿易便利化”到“貿易自由化”,兩字之變,變的是什麼呢?

查看詞條定義,前者是指為貿易的物流管理和結算等方面的手續簡化和便利提供方便;後者是指貿易政策的放寬或管制的減少。的確,自貿區雖然也是“一線放開、區內自由”,“先進區、後報關”,但貨物到港,還是要向海關申報,仍需要進境備案清單;而在新片區內,“取消不必要的貿易監管、許可和程序要求”,我們可期待更大程度的開放和自由。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表示,現行的管理方式,適合的是在岸和部分轉口貿易,就是我能明確告訴海關我的貨物目的地是哪裡;而新片區探索的,應該是離岸貿易,“最先進、最寬鬆、最合理的體制,吸引的是貨物、資本、服務等全球資源的彙集”。

德國的曼恩公司是全球最主要的船舶發動機製造商,他的其中一項業務,是給國際班輪做發動機的維修保養。發動機上有個鋼套,卸下來做保養時,需要用設備打磨,具體打磨到什麼厚度,必須用一套專用設備去測量直徑。

“現在,為了一個直徑測量,曼恩得把鋼套運到哥本哈根去,做完再運回來,等下回班輪停靠上海港再給到客戶。”上海臨港現代物流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招商貿易部經理阮海一說,“曼恩已不止一次提到,如果維修業務量能上去,他們就在綜保區內設一個維修基地,直接搬一套測量設備過來。”

而顯然,在目前的業務量下,這樣操作成本太高。此類維修、加工業務,在現行管理體制下,有點麻煩。一般貿易,正常的貨物到港,都需要有倉單,但維修件以什麼方式報關、入關;還有比如船舶維修用配件,當它出保稅倉庫時,性質為貨物;當該配件裝上船舶替換受損零件時,其性質變為了船舶物料;根據現行海關相關法規,不同性質的同一貨物,有不同的監管方法。

位於新片區內、背靠臨港產業區的上海南港,此次將被劃入圍網區內,成為綜合保稅區域。未來,它將成為上海推進建設“區港一體化”創新業務形態和監管模式的重要載體;將會有很多新的業務模式,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屬於“境內關外”的地區開始發展,比如保稅加工製造業務,可以服務於兩頭在外的先進製造企業;又比如面向國際的分撥運營,那麼這裡或許會成為國際企業在亞太設立分撥中心的首選地。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在一種更自由的貿易環境下,貨物就不限於進出口,而是有了“發呆的時間”:可以海運至分撥中心,等待訂單;可以加工,比如散裝奶粉變為罐裝;還可以維修保養檢測。

“有了這些新的業務模式,我們就可以為產業區內的企業開發兩頭在外的離岸業務,儘量拉長他們的生產線和服務線;推動企業更高質量參與到國際產業鏈分工中。”上海臨港現代物流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招商貿易部經理阮海一希望,未來上海南港還能開通與洋山深水港的穿梭巴士,承接洋山港的溢出效應。

離岸業務的展開,需要資金流動便利、人員自由執業作為保障;而後者又能讓前者有更廣闊的操作空間,衍生出更豐富的內涵。當全要素更大自由的流動,全球經濟網絡的新樞紐將可期待。

稅收保障:高科技競逐滴水湖

臨港主城區環湖西一路,剛剛完成了一處“行人過街請求系統”的改造:簡單講,就是通過視頻分析來控制行人紅綠燈。在行人等候區沒人時,車行道綠燈常亮,這樣就避免路口車輛排隊;有行人過街,待行人等候區的攝像機識別到人時,車行道切換為紅燈,人行道則“紅轉綠”,實現行人讓紅綠燈“說話”放行。

這是臨港科技城內一家初創企業對智能交通的一次實踐。這類人工智能的場景應用,似乎在點滴滲入這座新城的脈絡。南鄰杭州灣、東接滴水湖,一座年輕的科技城正在崛起,7平方公里區域內,圖森未來、主線科技等無人車駕駛團隊,在此馳騁;地平線、商湯科技以算法芯片、人臉識別技術,引領科技未來;寒武紀、雲從科技等人工智能團隊,在科技城內吹起號角……

滴水湖的空域和湖泊,正成為低空數字化及無人船企業競逐科技的舞臺。

四年前,臨港就將人工智能作為主導產業進行培育,現已是人工智能企業的重要集聚區。新片區的到來,讓人工智能連同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民用航空幾大產業,先期享受到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在我們的稅收體制中,企業所得稅採用25%的稅率,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而高新技術企業的評定,需滿足一定條件,並耗費一定時間;這就意味著,很多初創型企業並不能馬上享受此項優惠。

“初創型企業處於研發關鍵期,往往需要押注幾個產品方向,大量投入,以求脫穎而出;而初創型企業在前期往往都缺錢。”同溫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得浩說,從去年4月創立至今,在研發上已投入2000萬,這對全靠自有資金投入的企業來說,不算小數目。“這10個點的減稅,可能在初期顯現的意義更大。”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塵埃落定 為什麼是臨港?

回頭看自貿區的定義,如此描述:中國自由貿易區是指在國境內關外設立的,以優惠稅收和海關特殊監管政策為主要手段、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經濟特區。優惠稅收,本就是其中應有之義。

在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家明看來,實行稅收優惠,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國際上自貿區的通行做法,如新加坡、韓國、德國等著名自貿區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都在15%到17%左右。“這樣做能構築全球優質企業的引力場”。

這次享受優惠的企業,在臨港都有一定規模的集聚度。“將來,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產業也有望被納入。”臨港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杰認為,一個政策享受面越廣,就越有價值:“我們目的明確,這些領域都是全球化競爭的前沿陣地,重點扶持發展是必然,我們就是要打造臨港地區的創新策源地;稅收減負、政策助力,未來,會有更多高科技夢想在滴水湖起飛。”

臨港,宏圖再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