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文苑"

知青故事:兩頓勝三頓
本來各吃各的好好的,突然接到公社知青專職的指示,要各知青點集體打夥,至少也要三人一夥。我們知青組一共六個人,正好分成兩個小組。 糧食和灶具合在一起,大鍋...
歷史 大洲文苑 2017-10-04
知青故事:誠信
(作者:朱潭清)算一算我的《知青歲月》系列文章也有十幾篇了,有位編輯的“編後話”說我的文章:“因為真實,所以感人。”而今天發生的事無疑又為我的文章注入了新...
歷史 大洲文苑 2017-11-02
心香一瓣:奶奶再也喚不回
(作者:馬浩)奶奶辭世的那天,我正在村中學讀書,一位鄰居慌慌張張來學校找我,說奶奶不行了,就這麼我與奶奶最後的一面之緣便錯過了。有記憶時,奶奶總是牽著我,...
故事 大洲文苑 2017-10-02
知青故事:買柴油
(作者:徐景洲)剛下放農村時,圖省事,燒的是煤油爐。但煤油難買到,也貴,就用柴油替代。柴油濃度大,煙也多,油捻子易燒焦,卻很便宜,有一種農用柴油,才四分錢...
農資 大洲文苑 2017-08-29
百味人生:幸福的味道
(作者:曹峰)歲月如歌,時光靜好!走過青春年少,歲月開始不依不饒,每一天所能做的就是收拾那些老去的回憶,假裝自己還擁有奼紫嫣紅的春光。檢點日子,我不是那個...
民間故事:王三瑤燒紙——一個勁地磕
(作者:溫帶) 王三瑤,男,中等文化。平時好斯文,對紅白喜事的規矩,自稱瞭如指掌,胸有成竹。但實踐起來,卻不知所措,以致鬧出了笑話,成為人們茶前飯後的笑料...
民間故事:財主送親
(作者:溫帶) 按本地習俗,不論鄉間或街上,閨女出嫁之日,一般富貴人家都得派送嫁妝的和跟隨新人使用的老夥計,同時還得有一對男子護送新人到婆家,這兩個男子被...
鄉情鄉事:捕蟬記
(作者:曹海塵)天上下火了,蟬叫的毒了,童年的夏天,我們總是不停地捕蟬。幼蟬容易逮,它們總不知保護自己,黃昏時分,老柳樹下,蟬用爪子抓破地面,畫出一個一個...
美文 大洲文苑 2017-08-28
人在旅途:一任班長一世情
(作者:呂翠臣)人生總有一些美好的記憶藏在心靈深處,讓你時常想起,讓你不能忘卻。 1986年那個夏天,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季節,在那個鮮花盛開的八月,我終於盼...
美文 大洲文苑 2017-08-02
心有千結:秋雨涼 一箋忘
(作者:趙成海)突然間享受了獨處,不喜喧囂,把微緲的自己置於一隅,或悲,或樂,或喜,或憂!細數光陰的故事,回首別離憂愁!雨真的不大,但惹人憶舊傷懷,張愛玲...
童年紀趣:烙煎餅帶來的福利
(作者:段桂陽)以前大人烙煎餅,也給我們小孩子帶來快樂。第一個煎餅不給小孩子吃。因為剛擦過鏊子,有油,又薄,叫“滑塌煎餅”,據說小孩子吃了會不求進取,學習...
淺唱低吟:秋天組詩
(作者:飛燕)秋尚好長月微涼催葉黃,金身化泥融故鄉。燕剪細雨秋尚好,灑落一河蕩濃裝。秋雨秀柳枝妖嬈扮濃妝,傲立水杉醉夕陽。細雨輕吻萬物秀,疑是夢中游天堂。...
我已經艱難地愛上了妻子,為什麼還會在漆黑的凌晨想你
(作者:春天) 說好一起去看海的。當我趕到你家時,你媽說你已經一個人走了,並拿出了你留給我的信,我明白了。你媽客套地說:“以後常來玩。”我也故作平靜地說:...
抗戰史:土匪惹禍洗八揚 血戰倭寇名聲響
(作者:張玉迎)江蘇邳州八楊村經歷了兩次大的事件,第一次事件,一九三八年農曆五月初九,一隊日本兵從大榆樹北火車站趾高氣揚地沿著土公路向官湖方向出動,途經吳...
拍案驚奇:處女身
(作者:朱群英) 傍晚,餘暉如金,把天空鍍成織錦一般,臨海的一家肯德基店裡,我倚著椅背,欣賞著落地窗外的風景。突然,耳邊傳來一個男人的溫和的聲音:“小姐,...
千古流芳:八義集鎮王莊村革命戰士英雄譜
(作者:王以太)在古老的大運河支流,房亭河畔,在風景秀麗的黃山北麓,坐落著一個美麗而英雄的村莊——王莊村。在這個由大王莊小王莊兩個自然村組成的村子裡,百分...
'文苑:母親'
"來源:《貴州作家》2019年第2期 | 徐青母親常年臥病,咳嗽不斷,幾乎沒有很好的睡眠,致使母親性情漸漸變得格外地暴躁,以至於當年年幼的我,每每呆在她身邊總是那麼地小心翼翼,生怕我的不是惹她生氣.由於身體原因,母親在她有生之年幾乎以代課為主,除中學任教外,也曾在本市藝校擔...
'文苑:磨刀石'
"磨刀石來源:中國作家網老家的房屋破舊,在搬遷時,大大小小的東西都陸續搬到了新家,望一眼童年的住所,有些留戀,畢竟藏了兒時太多的許多希望和夢想。轉身前,我卻不經意間發現了牆角那塊不起眼的磨刀石。那塊磨刀石是我家裡唯一的一塊,長方體,青白石質、細膩、順溜、埋藏於地下的部分我從...
不完美媽媽 2019-08-12
文苑|秋
秋我之於秋有莫名的喜歡。每當秋天來臨總有說不盡的歡喜。儘管以前寫過好多關於秋天的文章,可還是不能表達盡我對秋天的喜愛。為什麼會這麼喜歡秋呢?是秋天那湛藍湛...
鄉村記事:一箢子棉籽餅
(作者:李修運)剛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那年秋天一個小半晌,一個挑著兩箢糧食的老者來到我們村頭。他帶著一個男孩子,十二三歲,眼睛大大的,頭上長著三個旋。他到...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