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三農 農村 農民 農業 亞魯紫雲 2017-05-20

初夏的安順,綠色產業遍野,欣欣向榮。

5月19日,2017年安順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對前一階段全市創建工作的成績進行大閱兵、大展示。

市領導分別率兩路觀摩隊伍,同時奔赴西秀區,走鄉村、進村寨,看成效、找不足、學經驗、謀發展。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第一觀摩組在大黑村觀摩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第二觀摩組在文星村觀摩

四年前,我市發起了一場關乎上百萬農民福祉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著力推進脫貧攻堅、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全域旅遊、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這場創建活動的戰果如何?推進脫貧攻堅的成效怎樣?

走進一個個“美麗鄉村”,參加觀摩的代表們驚喜地發現:窮村變美了,荒山變綠了,農民變富了,村民們更文明瞭,安順美麗鄉村處處是“百姓福、生態美”的喜人景象。

改善環境,讓美麗鄉村更宜居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觀看大黑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成果展

晴空氣爽,夏風悠悠。從安順城區出發,第一觀摩組前往省級“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示範點西秀區劉官鄉大黑村,汽車順著山間的鄉村公路緩緩前進,一路上,大棚蔬菜、經果林、銀白的金刺梨花、美麗的荷塘、菸草地膜隨處可見。

走進村子發現,不管是村民居住的民房,還是供遊客留宿的小客棧,房屋錯落有致,富有特色,更重要的是,不管走在哪裡,都是乾乾淨淨的。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大黑村風景獨好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大黑村民的文化生活很豐富

此心安處,才是家鄉,古往今來,安居都是樂業的第一前提。大黑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把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放在首位,把提升村民生活品質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落腳點,多種方式推進舊村改造,全心協力整治農村衛生環境,取得顯著成效。

蝶變中的大黑村只是安順美麗鄉村創建的冰山一角,折射出的是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對村民居住環境的關注和重視。通過四年的創建活動,在全市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美麗鄉村格局,成功打造了桃子村、滑石哨村、浪唐村等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典型樣板。

做強產業,給農民致富添活力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觀摩大黑村集體經濟示範園區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大黑村的“我家農莊”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看完村居,看產業。在現場解說員的帶領下,觀摩團來到大黑村的集體經濟產業示範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口的一片“開心農場”,地裡新栽的蔬菜冒著新綠,葡萄園裡葡萄掛著新果,桃園裡的桃子成熟在即。

要致富,必須興產業,而產業扶貧最深的動力是改革。

在改革創新中,大黑村採取“村社合一”的發展模式,讓更多貧困戶參與,更多村級集體經濟增長。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大黑村葡萄種植園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我家農莊”——認種地,是大黑村推出的“菜單+認種+扶貧”的創新扶貧模式,村支兩委組織村民把土地平整出來,用木欄隔成了幾十個“小菜園”,認種的土地以份為單位,每畝劃為十份,每份60平方米,市民以每年500元的價格認種,村裡為認種的市民提供蔬菜種子、農具,幫助認種者將蔬菜種好,讓他們體驗農耕的同時獲得成果收益。

目前,大黑村“菜單式”精準扶貧菜地認種的81塊土地,直接帶動貧困戶27戶88人,直接聘用貧困戶用工5人。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大黑村草莓種植大棚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結合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大黑村把農民與產業捆綁在一起,加快了脫貧致富步伐。”觀摩團一位代表介紹說。

為了推行多元化產業發展,大黑村還推行農旅結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動員農戶將自己的房屋按農村客棧的要求打造,結合村裡的集體經濟產業示範園區,在村裡建起了避暑山莊。2016年的夏天,該村遊客接待量為3萬人次,提高了農民收入。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深挖人文,為美麗鄉村延內涵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觀摩團走進舊州鎮文星村

石磚、石瓦、石板房、石頭街,走進舊州鎮文星村這個充滿屯堡風情的美麗鄉村,彷彿穿越到600年前那個有故事的屯堡世界。

位於文星村的屯堡古城建設項目,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是生態移民和商業旅遊開發的結合點,為擁有無數美譽的舊州增加了新的旅遊地標。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位於文星村的屯堡古城建設項目

走進古城,觀摩的代表首先被廣場上兩個巨大的浮雕地戲面具深深吸引,這個地雕造型不一,體積相同,有238立方米。據介紹,目前正在申請吉尼斯紀錄。

在觀摩會現場,可聽到屯堡嬢嬢們的悠揚歌聲,講述著古老的屯堡故事;看到古城迴廊兩側隨處掛著關於“中國夢”的主題燈籠,橫樑上貼著屯堡方言的介紹,古牆上的攝影作品;看到勤勞的屯堡百姓坐在石階上認真地納著鞋底、繡著繡品,在廣場上進行著精彩的“地戲”表演,展示了屯堡文化的同時,也展現了新農村、新農民的和諧之美。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文星村,一個充滿屯堡風情的美麗鄉村

另外,在古城的街道綠化區,這裡精心設置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美德的宣傳區域,以接地氣、貼民心的方式引導村民講道德、守道德、崇道德。

安順:產業花開富農家 鄉風鄉韻留鄉愁

屯堡孃孃們聚在村頭做著傳統手工

隨著像文星村、鮑屯村、高蕩村、本寨村等一批批依據山川地形、日月風水、文化取向而佈局的村落得以保全,隨著一批批飽含醇厚歷史文化,寫滿故事的古村落得以修復……安順的美麗鄉村,真正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味道。

安順的鄉村之美,在於山野之間的天然美,在於產業富民的生活美,更在於人與人之間和諧真誠的質樸美。雞犬相聞、鄰里相助、山水相宜,這才是美麗鄉村最真實的流露。在嶄新的歷史節點上,勤勞質樸的安順百姓相互攜手,於美麗鄉村建設熱潮揚帆起航,共享同一片碧水與藍天。

(安順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伍水清 胡典/文 張韜 盧維 薛峰 陳婷/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