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發文鼓勵冷鏈物流大發展 冷藏保溫車商機來啦!

三農 農產品 農業 新能源 第一商用車網 第一商用車網 2017-08-27

【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冷鏈物流要火了!交通部也發文支持其加快發展的步伐。

繼國務院發文鼓勵發展冷鏈物流之後,8月24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力挺冷鏈物流大發展。可以預見,今後將會有大批卡友開著冷藏車去跑冷鏈運輸幹線。

交通部發文鼓勵冷鏈物流大發展 冷藏保溫車商機來啦!

《意見》指出,目前我國冷鏈物流運輸環節“斷鏈”現象較為普遍,影響了冷鏈物流整體服務品質和安全保障能力。所以,加快促進冷鏈物流健康規範發展,保障鮮活農產品和食品流通安全,成為當務之急。交通部希望在2020年之前,“斷鏈”問題基本解決。

那麼,作為“斷鏈”問題的重要載體、冷鏈物流的基礎——冷鏈物流車便顯得愈發重要,尤其是冷藏車。對於想從事冷鏈物流的卡友,《意見》當中有以下五個方面需要格外留意——

第一,《意見》指出,嚴格冷藏保溫車輛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批准冷藏保溫車進入市場,除了要符合《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行業標準,還要將冷藏保溫車輛作為專用貨運車輛加強管理,並將溫度監控設備性能要求作為冷藏保溫車輛投入運營的基本條件。對於不合規冷藏保溫車,要引導其加速推出市場。

第二,批准上路之後,要嚴格冷藏保溫車輛使用過程管理,也就是做好冷藏保溫車輛的年度審驗,冷藏保溫車的年審,除了要符合一般車輛的年審標準,還要符合專門針對冷藏車的《冷藏保溫車輛溫度記錄與監控設備性能要求和檢測方法》和《冷藏保溫車輛分類及技術要求》等行業標準,因為要確冷藏車的溫控、製冷設備性能合格。

第三,也是卡友最為關心的。今後不僅有傳統的冷藏保溫車和冷藏設備被推廣使用,例如多溫層冷藏車、冷藏廂式半掛車等車型和冷藏集裝箱、低溫保溫容器等標準化運載單元。新能源等節能環保冷藏保溫車型也會在冷鏈物流中被大量推廣使用。

交通部發文鼓勵冷鏈物流大發展 冷藏保溫車商機來啦!

上汽躍進冷鏈車

第四,《意見》強調,要調整完善城市配送冷藏保溫車輛通行管理制度,合理規劃冷鏈配送停靠裝卸設施,推動實現配送車輛便利通行。

最後一點,冷鏈物流通行成本有望降低。《意見》指出,要繼續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引導企業按照相關規定運輸鮮活農產品,確保冷鏈物流企業運輸鮮活農產品依法享受“綠色通道”政策。

以下為《意見》全文:

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司局:

促進冷鏈物流規範健康發展,對於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保障食品藥品流通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交通運輸是冷鏈物流的基礎環節和重要載體,在支撐冷鏈物流發展中發揮著主體作用。目前,我國冷鏈物流運輸環節“斷鏈”現象較為普遍,運輸裝備技術水平低、行業監管不足、標準規範執行不到位,影響了冷鏈物流整體服務品質和安全保障能力。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7〕29號)相關要求,推動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促進冷鏈物流健康規範發展,保障鮮活農產品和食品流通安全,支撐產業轉型發展和居民消費升級,制定本實施意見。

交通部發文鼓勵冷鏈物流大發展 冷藏保溫車商機來啦!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以滿足全社會冷鏈物流需求、提升冷鏈物流服務品質、保障食品流通安全為目標導向,堅持市場主導、問題導向、創新驅動、協同發展,深入推進物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冷鏈物流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提升設施設備技術水平、健全全程溫控體系、優化運輸組織模式、強化企業運營監管,力爭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程溫控、標準規範、運行高效、安全綠色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斷鏈”問題基本解決,全面提升冷鏈物流服務品質,有效保障食品流通安全。

二、加快完善冷鏈物流設施設備

1.嚴格冷藏保溫車輛的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定發佈《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行業標準,將冷藏保溫車輛作為專用貨運車輛加強管理,並將溫度監控設備性能要求作為冷藏保溫車輛投入運營的基本條件。對於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不允許投入冷鏈物流市場。引導高耗能、低效率、不合規的冷藏保溫車加快退出市場。

2.嚴格冷藏保溫車輛使用過程管理。做好冷藏保溫車輛的年度審驗,制定發佈《冷藏保溫車輛溫度記錄與監控設備性能要求和檢測方法》《冷藏保溫車輛分類及技術要求》等行業標準,明確對冷藏保溫車輛及其溫控、製冷設備等的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並納入營運車輛綜合性能檢驗,確保溫控、製冷設備性能合格。

3.提升冷鏈物流裝備專業化水平。鼓勵多溫層冷藏車、冷藏集裝箱、冷藏廂式半掛車、低溫保溫容器等標準化運載單元以及輕量化、新能源等節能環保冷藏保溫車型在冷鏈物流中推廣使用,提高冷鏈物流裝備的專業化、標準化、輕量化水平。完善冷藏集裝箱供需體系,建立跨運輸方式的冷藏集裝箱循環共享共用系統,提高冷藏集裝箱的利用效率。

4.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具有倉儲、集配、運輸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共服務型冷鏈物流園區,加快面向農產品生產基地,特別是中西部農產品規模較大地區的冷鏈物流園區建設。引導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完善冷鏈物流服務功能,合理規劃園區內冷藏庫、恆溫庫、冷凍庫等設施的佈局,支持標準化冷庫、封閉低溫裝卸貨臺、溫控理貨區建設,促進製冷、溫控、裝卸、分揀包裝等先進設備的推廣應用。加快農村冷鏈物流網絡體系建設,完善“最先一公里”產地預冷設施。

交通部發文鼓勵冷鏈物流大發展 冷藏保溫車商機來啦!

三、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創新發展

5.引導傳統冷鏈物流企業轉型升級。鼓勵傳統冷鏈物流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和服務範圍,拓展經營網絡,創新服務產品,引導單一運輸服務向定製化、個性化增值服務轉型,提升冷鏈物流服務品質。鼓勵有條件的冷鏈物流企業延伸服務鏈條,加強與農產品生產、生鮮食品加工、商貿流通企業在訂單管理、倉儲管理、物流配送、溫度監控等方面的協同對接,推動冷鏈物流企業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發展,提高冷鏈物流企業供應鏈服務水平。

6.創新企業運營組織模式。依託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鼓勵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海運+冷藏班列”海鐵聯運、“中歐冷藏班列”公鐵聯運、公水聯運、空陸聯運等多式聯運新模式。加強多式聯運冷藏設施設備在技術標準、信息資源、服務規範、作業流程等方面的有效對接,引導冷鏈物流企業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務。支持冷鏈物流企業依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從事無車、無船承運業務,鼓勵企業根據冷鏈產品消費需求特點,創新運營組織模式,發展甩掛運輸、共同配送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提高冷鏈物流運作效率。

7.鼓勵企業聯盟發展。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信共贏”的原則,鼓勵不同類型的企業以資本、產品、信息為紐帶,建立冷鏈物流聯盟,加強合作,實現資源整合,促進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提升市場集中度,扭轉市場主體過散、過弱的局面,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抗風險能力。

四、提升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

8.構建冷鏈物流溫度監控系統。鼓勵冷鏈物流企業自建或委託第三方機構建設冷鏈物流設施設備的遠程監控系統,對冷藏保溫庫、冷藏保溫車輛、冷藏集裝箱內的溫度進行實時監測記錄,及時處置溫度異常等情況,確保冷鏈物流運輸環節溫度控制“不斷鏈”。

9.促進冷鏈物流信息互聯共享。冷鏈物流企業應加強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為收發貨人提供全程定位跟蹤和溫度監控服務,推進冷鏈上下游企業信息共享,實現訂單處理、運輸倉儲、城市配送、結算等業務環節的有效對接,促進資源優化調度和業務協同。

五、提高行業監管水平

10.強化對冷鏈物流運輸環節溫度監控的監管。建立對冷鏈物流企業溫度監控記錄的抽檢抽查制度,對溫控記錄、運單數據進行核查比對,作為政府行業監管和企業信用評價的依據。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力量,引導形成運輸企業和收發貨人在貨物交付、裝卸、運輸等環節的溫度記錄查驗機制。

11.開展冷鏈物流企業服務和信用評價。制訂發佈《道路冷鏈運輸服務規則》,引導企業建立完善以溫度控制為核心的冷鏈物流操作規程,建立健全冷鏈物流服務質量和信用評價體系。開展冷鏈物流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建立與相關部門的企業信用信息聯動共享機制,對冷鏈物流企業信用評價結果進行公示和聯合懲戒。

六、健全完善相關政策

12.優化城市配送冷藏保溫車輛通行管理。研究開展城市冷鏈配送需求量調查預測及冷藏保溫車輛標識化管理工作,為科學配置冷鏈物流資源提供依據。城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積極協調公安部門,調整完善城市配送冷藏保溫車輛通行管理制度,合理規劃冷鏈配送停靠裝卸設施,推動實現配送車輛便利通行。

13.降低冷鏈物流通行成本。繼續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引導企業按照相關規定運輸鮮活農產品,確保冷鏈物流企業運輸鮮活農產品依法享受“綠色通道”政策。

七、保障措施

14.加強部門協同協作。健全完善部門協同機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行業監管的聯動機制,規範冷鏈物流企業經營行為。在冷鏈物流用地、融資、稅收、保險、通行等問題加強協調配合,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形成推進冷鏈物流發展的合力。

15.注重冷鏈物流人才培養。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國內外著名企業聯合建立冷鏈物流綜合培訓和試驗基地,加強冷鏈物流學科及研發中心建設,提高冷鏈物流管理和操作人員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

16.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標準制修訂、服務質量認證、產品標識化管理、政策建議、交流合作、資質評定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規範冷鏈物流企業經營行為,推動行業自律。

交通運輸部

2017年8月22日

抄送: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