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向上④|安化高橋村:冷市不冷 小“葉子”鏈出大產業

安化 益陽 農民 創業 黑茶 長沙 農業 農村 紅網益陽站 2019-07-04

【編者按】村村向上,天天向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進程中,資江河畔,銀城大地,一大批村莊順應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定不移地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村村向上》系列報道,聚焦益陽新時代“山鄉鉅變”中村與人的故事。首期,我們將重點關注神韻安化,看革命老區在脫貧摘帽後,一座座村莊的堅守與向上,如何匯聚成鄉村振興的華彩篇章。

相關鏈接:

村村向上④|安化高橋村:冷市不冷 小“葉子”鏈出大產業

葉子茶園。

村村向上④|安化高橋村:冷市不冷 小“葉子”鏈出大產業

肖芝祥(左),89歲的茶農。

紅網時刻 記者 曾小穎 鍾浩 通訊員 李小芳 益陽報道

“很少有89歲的‘供應商’吧,咱們這裡就有。”

安化縣冷市鎮高橋村,夏茶上市的時節,64歲的劉下生開著小貨車來回“接茶葉”。現在他要去的是89歲的肖芝祥老人家。

肖老漢和妻子正坐在院子裡分揀毛茶,旁邊是大大小小的裝茶麻袋。“七老八十了,兩公婆一年也揀得出萬把塊錢”,肖老漢感慨地說,就連身體抱恙的小兒子都能在村口的茶山上賺個零工錢。

這裡的村民喜歡叫合村之前的舊村名——葉子村,因為大夥兒的收入都與茶葉有關。大家都說,祖祖輩輩種茶,真能靠“這片葉子”賺錢也就這幾年的事。

曾經的冷市很冷清,尤其是窩在山裡的葉子村,沒幾個人能靠茶賺錢。劉下生說:“那時咱們這裡真是‘冷’市,茶葉子賣不起價,沒有一畝完好的茶園,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

2009年,在長沙開辦公司的陳社強、張先枚決定回冷市鎮發展茶產業,此後,在村上承包了2000畝土地,開闢生態茶園,又建起了葉子茶廠,百餘村民在此就業。

45歲的劉勝祥是踩制千兩茶的師傅,每天早早趕到茶廠上班,很珍惜這份工作。“可以攢錢起大屋,每年公司還安排出去旅遊,大家做事有勁頭。”

村村向上④|安化高橋村:冷市不冷 小“葉子”鏈出大產業

劉下生在查看黑茶晾晒情況。

不只是茶廠賺了錢,入廠的工人有了份工資。劉下生說,更難得是“這片葉子”把附近村村的產業帶動起來,人人都嚐到了甜頭。64歲的他當上了“茶園管家”,巡管千畝茶園,除了茶園租金還有一年有3萬元多的工資。村裡肖芝祥這樣的十幾戶老人,也當上了分揀茶葉的“供貨商”。

也許別的地方是廠裡設個扶貧車間,招幾個貧困戶。但在“咱們葉子”,茶廠茶山的產業延伸,讓大家都了“一片葉子”的甜頭。茶廠管倉的劉平生說,自己本行是個篾匠,業餘收了“七個村一百多徒弟”,大家靠著給各大茶廠編千兩茶用的花格篾簍都賺了不少。

依託茶產業做大做強企業,提供工作崗位,是安化縣帶動農民就業的一種方式。加上創業帶動和產業帶動,2018年,安化縣全縣從事茶產業及關聯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5萬人,其中不少是缺技能、年齡大的困難戶,讓大家感受到了“一片葉子的幸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