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丨人門、神門、鬼門丨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黃河三門峽,美麗天鵝城,圖片拍攝於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攝影/石耀臣

-風物君語-

因水庫而建市

因水庫而譭譽參半

爭議中的三門峽

並非只有一座水庫


黃河塑造了許多城市,三門峽是其中之一。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唐窪冬季黃土高原末端地貌航拍。攝影/張東陽


一道黃河,自三門峽穿城而過,淤積的黃土地,是仰韶文明誕生的溫床;沿黃河而行的崤函古道,連接洛陽與西安兩座都城,人間悲喜劇在這條古老的通道上輪番上演;大禹在該地治理黃河,新中國在此修建了黃河上的第一座大壩。與黃河休慼相關的三門峽,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萬里黃河第一壩。攝影/武躍峰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三門峽大壩要不要炸掉?


三門峽市因黃河而生。1957年,萬里黃河第一壩在三門峽開工,三門峽市亦隨之崛起在黃河之濱,成為所有沿黃河而建的城市中,距離黃河最近的一座。


1960年,黃河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落座於河南省三門峽。為慶祝三門峽水庫的建成,詩人賀敬之豪邁歌唱:三門閘工正年少,幸福閘門為你開。


歷史上的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下游百姓苦不堪言。三門峽水庫自修建起,便承載著國人對黃河“安分守己”的幻想。水庫建成後,通過調節黃河的初冬和春季流量,有效防止了下游凌汛災害的發生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庫區洩洪期黃河河道,公鐵兩用黃河大橋正在修建。攝影/張東陽


黃河與人類的博弈從未停止。賀敬之的讚歌只唱了一年,爭議便紛至沓來。由於嚴重低估了黃河的泥沙情況,蓄水僅1年半的時間,三門峽水庫就淤積了 15 億立方米泥沙。面對黃河泥沙的嚴重淤積,三門峽水庫不得不改變運行方案,從“蓄水攔沙”變為“滯洪排沙”。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庫區洩洪期捕魚人。攝影/張東陽


即便是改變了運用方式,大壩排沙的速度依然趕不上淤積的速度。嚴重的淤積,抬高了潼關一帶的水位,黃河泥沙倒灌入渭河,大壩建成後的三年時間內,渭河河床升高了半米,洪水開始威脅古都西安。“小水釀大災”的言論層出不窮,籠罩在三門峽大壩上空,將三門峽大壩廢除、拆掉甚至炸燬的呼聲也愈發高漲。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水庫冬泳。攝影/張東陽


自三門峽水庫孕育、誕生,已經走過了一個甲子,儘管質疑、批評、攻擊一直圍繞在它的周圍,但不得不承認,三門峽水庫的建成,滿足庫區兩岸百姓的用水需求之餘,同時也在庫區周圍形成了一片生態溼地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天鵝湖。攝影/劉再平


每年十月份,數以萬計的白天鵝自西伯利亞遷徙而來,在三門峽水庫棲息越冬。或優雅起舞、或交頸摩挲、或結伴嬉戲,成千上萬只白天鵝遊走在水光瀲灩的湖面。鴛鴦、大鴇、黑天鵝等珍稀鳥類,也被這塊溼地吸引,相繼在三門峽水庫溼地安營紮寨。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與黃河不得不說的故事


黃河塑造了三門峽的歷史過往。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地理位置。繪圖/Paprika


作為河南的西邊門戶,三門峽東接洛陽西連陝西潼關,北隔黃河與山西運城對望。“四面環山三面水”,黃河沿黃土高原一路高歌,過風陵渡口自北向南順流抵達秦嶺,將三門峽環抱其中,而後拐彎東去。面對黃河這樣一條“善淤、善決、善徙”的河流,治水的故事從來都不勝枚舉。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修建三門峽水電站的人們。版權所有:佈列鬆(Henri Cartier-Bresson)


傳說中,大禹在該地治水時,信奉堵不如疏,於是手揮神斧將阻隔黃河水的高山劈為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之水滾滾東去,三門峽由此得名。


黃河為三門峽帶來了最早的文明曙光。逐河而居,是古老先民的生存法則。黃河泥沙為三門峽一帶的先民,提供了優良的耕作條件。約5000年前,三門峽仰韶村一帶的先民,在解決日常溫飽之餘,對生活提出了更高的品質要求。日常生活中的缽、罐、甕、盂、釜等器具,以細泥紅陶土夾砂紅陶土塑就,並繪以幾何圖案和動物花紋作為裝飾。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圖1-2:三門峽博物館展出的各種造型的陶俑;圖3:銅鈁;圖4:綠釉陶俑燈;圖5:唐三彩胡人俑。攝影/石耀臣

人類對於美的追求是一致的,仰韶村一帶的彩陶,影響了周邊先民的審美。先進的彩陶文明,開始向四周擴散,形成了一條東抵鄭洛、西至關中,北達晉中以北及內蒙古中南部一帶的彩陶之路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人龍合紋玉璋。攝影/石耀臣


由黃河、黃土塑造的三門峽,傳統的民居建築地坑院,也和黃河息息相關。地勢西高東低的三門峽,處於黃土高原與河洛平原的緩衝地帶,山地、丘陵、黃土塬遍佈全境,海拔2413.8米的小秦嶺老鴉岔腦峰是河南省的最高峰。


黃河自黃土高原邊緣飛流直下,在三門峽一帶沖刷出一片片四周陡峭、上部平坦的臺狀土塬。自仰韶時期開始,三門峽一帶的百姓就習慣了穴居的生活方式。南宋鄭剛中曾在《西征道里記》中記載:“自滎陽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雖同屬於窯洞建築的範疇,與黃土高原上的靠崖式窯洞不同,地坑院建造在下沉的土塬之上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地區黃土高原人民不同的居住方式,下圖為地坑院。攝影/張東陽


類似於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地坑院依託於密度大、直立性好的黃土,鑿洞而居,既能隔熱隔音,又能防風防塵,是一種非常經濟的建築模式。這種建造在地下的建築,無形中有著隱蔽的作用,有利於防範兵匪的侵擾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在這裡,杜甫看見了什麼


提及兵匪的侵擾,不得不聊一聊坐落在三門峽境內的崤函古道。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崤函古道以陝州古城為中心,向西路線為靈寶潼關西安,從古至今未有較大變化。向東的線路,則分為南北三條,南崤函過夏後皋墓、經雁翎關,沿洛河抵達洛陽,距今有近4000年的歷史,又被稱為周秦古道;北崤函則由陝州古城出發,過石壕、經澠池、新安,到達洛陽,這條道路由曹操開闢,習慣上叫做曹魏古道。第三條則為陸路之外的黃河漕運古道。繪圖/Paprika


崤函古道是一條橫貫中國東西的大動脈,以三門峽古陝州城為中心,西出陝州函谷關,經靈寶、潼關抵達西安,東過崤山石壕村連通洛陽。在黃河的屏障下,崤函古道自西周至北宋的3000年間,歷經繁華與滄桑。唐朝時,杜甫曾夜宿於此,目睹了“有吏夜捉人”的悽慘景象,大筆一揮,寫就了著名詩篇《石壕吏》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盧氏火焰山。攝影/張天理


“長安城東洛陽道,車輪不息塵浩浩。”作為中華文明發源的核心地帶,關中平原的西安及河洛平原的洛陽,向來是部落小國的政權中心。即便在大一統時代,在王朝領導人的眼中,西安與洛陽仍舊不分伯仲,定都何處都屬意難平,兩京並行是最佳之選。由是,打通一條連接西安與洛陽的通道,至關重要。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黃土高原春季地貌航拍。攝影/張東陽


西周時,周王室在長安與洛陽之間,修建了一條周道,又稱王道。《詩經·大東》曾記載:“周道入砥,其直如矢”。坦蕩的王道,確保了周王室乃至後世漢唐王朝“雙城記”的上演。


過崤山、穿秦嶺的崤函古道,地勢險峻,通行之餘還有著鎖鑰要塞的軍事意義。“九里山前古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大多時候,崤函之地的得失,是影響軍事成敗的決定因素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陝州區安國寺航拍。攝影/張東陽


2600年前的一個春日,秦軍伐鄭無果後向西撤退,途徑寂靜無聲的崤山山谷。行至古道上的雁翎關時,大批晉軍自山谷間湧出,打破了古道上的一片死寂。埋伏的晉軍佔據山谷兩端,將兩萬秦軍堵進二三十里的布袋型峽谷之內。僅一天時間,三秦男兒的屍身鋪滿這條古道。


三年後,秦軍東行伐晉,大獲全勝。秦國勝利後的第一件事,便是來到崤陵一帶,掩埋三年前死去戰士的屍骨,並控制了這條連貫東西的主幹道。一年後,秦國稱霸:“益國十二,開地千里,歲霸西戎。”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黃河中下游王家後段地貌航拍。攝影/張東陽


亂世是軍事要衝,盛世則是繁華之路。絲綢之路開通後,崤函古道由原來的“兩京通道”,演變成絲綢之路的東段重要幹線之一。千百年裡,一隊隊車馬滿載絲綢、瓷器,自古道逶迤前行,留下清晰可辨的車轍印痕。遺留在路邊的歇車坪、拴馬石,則是古道鼎沸人聲的見證。2014年,歷經滄桑的崤函古道,被列為第三十八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好會吃醋的豫西人


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之處,河南的鹹、陝西的辣、山西的酸,融匯成三門峽的獨特風味。


在食酸上,三門峽人很有心得。我國的食醋歷史,可追溯至西周。不同於山西糧食醋的醇厚綿長,豫西的醋酸多了一味果香。每至秋天,陝州城“層林盡染”,橙色的柿子掛滿枝頭。釀醋時,加上一筐柿子,是陝州人食酸的巧妙構思。由柿子釀造的柿子醋,清亮酸甜,在豫西一帶甚受歡迎。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繁華的夜市。攝影/曹曉春


北宋時,開封的一位官員來至陝州,被柿子醋的味道征服:“嘗之,酸味醇厚,略帶果香;觀之,清澈,略帶柿紅;聞之,酸甜,略帶酒香。”從這刻開始,柿子醋不再是陝州人的“圈地自萌”,被帶至汴梁城後,柿子醋被當時的皇帝品嚐,並被封為“貢醋”。後來的靈寶蘋果也加入了釀醋的大軍,柿子醋、蘋果醋成為了陝州人家的家常必備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圖/騰訊新聞


粉漿麵條,是豫西人在食酸之路的又一探索。作為一碗可以喝的麵條,綠豆漿發酵的漿水是其靈魂所在。一罐合格的粉漿,需得將綠豆清水浸泡,而後由石磨磨成粗漿,過濾除渣後,靜置罐中,發酵一至兩天。煮麵時,先舀進一勺粉漿進行熬製,待得酸味飄出,加入掛麵、香油,便可成就一碗鹹香酸爽的漿麵條。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漢堡,肉夾饃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常客。迥異於陝西的臘汁肉夾饃,三門峽老靈寶肉夾饃,餅瓤分層,有著別樣的酥綿


燒餅是靈寶肉夾饃的領異標新之處。和麵時,靈寶燒餅以起酥油攪拌,先將麵糰揉製成條,而後做成餅狀。在火的炙烤下,燒餅的紋路漸漸清晰,表層爬上金黃的色澤,蟬翼般的餅皮翹起,稍一觸碰,便可聽見清脆的折裂聲。


熱饃夾涼肉,是靈寶肉夾饃最地道的吃法。剛出爐的燒餅,掉渣燙嘴,醃製好的滷肉夾入餅中,餅內蒸騰的熱氣拱入滷肉,蒸騰出鮮香的滷汁。酥脆是靈寶肉夾饃入口的第一層口感,牙齒穿過盤絲纏繞的脆生外殼,便可觸及內裡的綿軟,稍後滷肉夾雜著浸潤的滷汁,迫不及待地與味蕾來了次親密接觸。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思念家鄉的時候,就看看天上的月亮,圖為三門峽市區月全食。攝影/張東陽


慈禧西巡迴京路過函谷關時,特意提出要求:“聽說靈寶的肉夾饃很有名,是虢州(靈寶舊稱)風味的名吃,為何不獻上來嚐嚐?”食用後,慈禧並未吝嗇誇讚之詞:“今天算是吃了一頓好飯!”甚至在離開函谷關時,將製作肉夾饃的師傅一起帶回京城。

據說中國的“中流砥柱”,在河南三門峽

▲ 三門峽市區航拍。攝影/張東陽


望三門,三門開,黃河之水天上來。由黃河而興,依黃河而建的三門峽,既古老,又年輕。過往的煙雲並未消散,隨著黃河泥沙層層沉澱。新的故事正在上演,未完待續……

- END -

文丨鶯時

圖編 | 袁千禧

設計丨Q年

地圖編輯 | Paprika

特別支持丨三門峽市攝影家協會 孫振軍


參考資料

王兆印 《三門峽水庫的功過與未來展望》

崔松林 《豫西地坑院分佈及成因解析》

武止戈 《黃土文明、黃河文化與黃河明珠三門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