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組織。它萌芽、肇始於唐代,定型、興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最終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歷史舞臺。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開封書院教育雖歷經曲折,但就總體趨勢而言,則一直呈不斷髮展趨勢。據史料載,至明代,開封儒學擁有一府學,一縣學,書院11所;清未尚餘有書院7所。

儒學書院育庠生


開封府儒學原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初址設在開封東南城下(元代汴梁路學舊址),後被水淹。永樂五年(1407年),遷於麗景門西北(今宋門內)。明末黃河決口,再沒於水。

清順治九年(1652年),開封知府朱之瑤將其改建於城內東北隅,左為文廟,右為儒學(今文廟地址)。改建後的儒學文廟內設有大成殿、神庫、戟門、櫺星門、尊經門、名宦祠、鄉賢祠、忠義孝悌祠、射圃、明倫堂等建築。

府儒學內設有教授和訓導之職,分營授業、課試及訓導生員等有關事宜。辦公地點設在明倫堂,時稱教授訓導署。

道光二十年至咸豐二年(1840—1852年),開封儒學每年額進童生20名,廩生、增生各40名,又撥貢2名,歲貢1名。

廢科舉後, 教授訓導署改為勸學署。

祥符縣儒學建於明洪武年間,初址設在雲老寺舊址,後兩毀於水。清順治年間,改建於新縣治西。康熙十六年(1677年),再建於舊縣治東南。

學內建築和府學大致相同。教官稱教諭,設有訓導和教諭暑。

道光二十年至咸豐二年(1840—1852年),祥符縣儒學每年額進童生15名,稟生和增生各20名,後又擴充學額12名,另選送拔貢1名,歲貢1名。規模在全省縣學中屬較大者。

北京國子監存有一份清同治七年(1868年)的皇榜。榜單上計錄有全國各地貢士270名,河南三甲中榜考生凡18人,其中祥符縣5人。在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的5位河南人中,就有丁雲翰(第40名)、徐祥麟(第61名),李培元(第76名)3人為開封祥符縣人。河南考中三甲的人數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開封祥符又位居河南省各縣之首。

杞縣歷史上號稱有五狀元,縣城內有五狀元祠、狀元崗等名勝古蹟。這五個狀元,集中出現在宋和明兩個朝代。宋朝的三位狀元同出一族,第一位宋準,宋祁、宋庠是親兄弟,同一榜兩狀元。北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宋庠、宋祁同赴京參加進士考試,禮部會試中,兄宋庠為第三名,弟宋祁為第一名。主考官將考試結果上奏,章獻太后認為:不應該讓弟弟先於兄長,於是擢宋庠為第一名,而將宋祁置為第十名。家鄉人以之為榮,認為是兄弟一榜兩狀元,並且為了紀念兄弟同榜兩狀元,在村中建起一座雙塔 ,將村名也改為雙塔村。

儒學書院育庠生


明朝276年間,全國共產生89位狀元,河南僅出2名狀元,而這2名狀元都出在杞縣,他們是孫賢和劉理順。當時杞縣一大批年輕人,在兩位狀元的影響帶動下,孜孜以求,獲取功名,文風蔚起。

大梁書院原名麗澤書院,明天順五年(1461年)為提學副使劉昌所辦,地址在縣城南薰門內蔡河北岸。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巡撫李衍改書院為巡按治所,將書院遷至麗景門外東南二里許繁臺之東的原程頤、程顥講經處,在講堂內奉祀二程,故又稱二程書院。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巡撫佟鳳彩在城內西北隅天波樓舊址重建書院,定名大梁書院。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巡撫閻興邦重修大梁書院,並在講堂祀春秋以下河南先賢及名臣,計有子夏、幹木、信陵君、張子房、李元禮、徐元直、諸葛武侯、張中丞、顏魯公、包孝肅、範文正、歐陽文忠、張忠定、蘇文忠、嶽忠武等115人。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巡撫李國亮又將書院移建於城西南隅州橋以西古汴水經行處。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在講堂懸康熙帝御書“兩河文教”。雍正八年(1730年)積水傾杞。雍正十一年(1733年),總督王士俊、布政使刁承祖重修,並定為河南督撫直轄書院。乾隆二年(1737年),巡撫尹會一在講堂祀河南先賢45人。道光五年(1825年),巡撫程祖洛將書院移建在今省府前街。光緒三十年(1904年)冬,改設為大梁校士館。翌年,又改設為尊經學堂。

儒學書院育庠生


遊梁書院原在城內西南角,本是宋代孟子祠。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巡撫方大美捐資300餘金,令人鳩工興建,祀孟夫子,其弟子萬章、公孫丑配享。門前題額為“仁義之門”,前門題為“遊樑祠”。遊梁書院於明朝末年沒於水。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提學使張天植、知府朱之瑤將書院改建在開封府儒學明倫堂之後。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提學蔣伊在提學署之南重建書院,並在講堂祀孟子、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撫閻興邦把書院改名為撫祠,在府文廟北建書院,祀亞聖孟子以下11人,計有樂正、公孫丑、萬章、公都子、趙歧、孫爽、孔道輔、錢唐等。書院落成後,即召開封府秀良,肄業其中。

道光以後,書院漸廢,僅餘遊樑祠。同治十三年(1874年),巡撫錢鼎銘在遊樑祠東重建遊梁書院,學子100人。清末,書院廢,在其址設知新中學堂。

明道書院前身是大梁書院,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大梁書院移入城內。康照二十六年(1687年),鹽驛道張思明在故址重建書院,名二程書院。日久失修而廢。光緒十九年(1893年),河南提學邵鬆年在大梁書院設辯志齋,調取各優秀學生到齋學習。認為大梁書院地處城市,非僻靜的讀書場所,即籌資金12047兩,次年夏在二程書院陽址建講堂3楹,齋屋12楹200餘間,取名明道書院,調取諸生,肆業其中。能入明道書院學習的,大多是學有所長的優秀舉、貢、廩生,每月發給正課生膏火銀4兩,副課生減半。

彝山書院建於道光八年(1828年),由慄毓美創建,專供文童肄業,位於城西南隅(今五中處)。最前大門三間,門楣上書“彝山書院”四個大字,院東建奎星閣,前後屋宇共91間。彝山書院歸開封府管轄,到此肄業的必須是童生,經過甄別考試,合格者方可入院學習。入院學習的學子分正課生和副課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彝山書院規定正課生名額為40名,副課生60名;外州縣的住齋學習,本城者走讀。每月都進行考試,成績優異者得獎賞。

信陵書院、瓣香書院均是光緒年間所建,信陵書院在老府門路西(今師專處),瓣喬書院在府文廟西(今刷絨街東口)。瓣香書院於清末廢去,信陵書院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設豫河客籍高等學堂。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天主教在理事廳街創設私立培文書院,系改良書院之一例。

儒學書院育庠生


ps:本文摘自《魅力開封》“儒學書院育庠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