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 | 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哪些中國文化被我們忽視了?繼承傳統文化的最好方式又是什麼?

儒家 國學 樑冬 中國歷史 自在睡覺 2017-06-16

樑冬  | 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哪些中國文化被我們忽視了?繼承傳統文化的最好方式又是什麼?

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呢

在本篇開始之前,我想跟大家報備一下,學習了從《逍遙遊》到《德充符》這幾篇之後,我陷入一種對莊子用力過猛的反思。

有一天,我細細地想了想所接觸過的中國文化的種種門類。我覺得,聽《樑注莊子》的朋友都很善良、美好,很寬容也很信任我,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要把自己讀《莊子》以及其他古書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以實現全面的平衡。

現在中國文化的復興成為主流,舉國上下都認為中國文化要復興,要走向全世界。但其實,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真的很難用一句話來講清楚。

一直以來,儒家好像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大部分朝代都是以儒家的思想作為主要的教化基礎。其實,儒家也並非僅僅是四書五經,它可以被分成若干支門派(前提是把儒學本身看作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其中,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就培養出了李斯和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韓非子。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易經》是道家的經典。其實,《易經》是儒家的群經之首,是整個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源頭。不過,“易”,還被分成《連山》《歸藏》《周易》,甚至我還聽一個朋友講,他們家傳下來的不是八卦圖,而是九卦圖——一般人看到都是八八六十四卦,他們家裡傳的卻是九九八十一卦。

雖然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以及為人處世,並不完全相同。對我來說,孔子和孟子有不同的形象。孔子溫潤真誠,孟子義薄雲天,一身浩然正氣。

老子和莊子也不完全一樣,老子似乎更偏向於站在宇宙和統治階級的立場看問題,這和他的家族背景有關,因為在他的家族裡,有著幾十代“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們知道的都是皇家的最高機密;而莊子則更“平民視角”一些。雖然,老子和莊子講的很多道理都可以相互印證,但又不完全一樣。

從《漢書·藝文志》的記載來看,佛學思想在漢代以前就已經傳入中國。它傳進來的方法也有很多路徑,一些是從阿富汗傳到新疆,一些是直接傳到西藏,還有一些是從中國西南部傳進來的。佛教對中國主要的影響,就是在歷史上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比北宋生存時間更長的國家——大理國。讀過《天龍八部》的人都知道,當時的大理國被管理得井井有條。只不過,我們通常都以唐宋元明清這樣的歷史系統傳承下來,忽略了大理國在整個中華民族進程當中的重要歷史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佛家在漢傳的過程當中,又與老莊的思想結合,於是我們常常在禪宗的公案裡面,看到佛家和莊子思想的有趣對話。馮學成老先生的《禪說莊子》,就精妙地解讀出了老莊與佛學、禪宗之間相生相長的關係。

但是,以上這些還不是中國文化的全部,因為還有韓非子的法家,他們對人性惡有著深刻的洞察,教人如何利用人性的惡進行強有力的管理。雖然,法家沒有被大眾深刻理解,但是它對帝王的影響非常深遠。

在中國文化中,《孫子兵法》裡體現的謀略觀,以及鬼谷子的外交策略,也不容忽視。

傳說,蘇秦和張儀都是鬼谷子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奠定了戰國的格局,保持了各諸侯國之間的平衡。蘇秦主張合縱,張儀主張連橫;蘇秦團結大部分國家來一致抵抗秦國,張儀幫助秦國瓦解其他國家。然而,這兩個人的學術思想都深深地受到鬼谷子的影響。

無論如何,我們今天翻看鬼谷子的書,仍然能夠在其中看到很多早期傳播學、心理學的端倪。

墨家在科學主義、邏輯以及組織管理方面,都有非常有效的落地措施。墨子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相當有影響力了。那個時候,墨子是真正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一個國家要攻打另一個國家的時候,墨子就會派他的門生去協助弱國防止戰爭。墨家還發明瞭很多種攻防的武器,以及打仗用的各種高科技手段。

在太安私塾裡面,我們還曾經花過很多時間去討論,如果墨家後來沒有成為中國的“隱流”,而是“顯流”的話,它的科技性和對邏輯的尊重,會不會發展出中國的科學系統;它對於組織行為學的管理,能否發展出後來更有效的管理學門類。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康有為、梁啟超以及胡適等人,都曾經花費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如果墨子成為中國精神主軸的話,中國會不會提前一千年進入工業文明時代。

最近,一個量子通信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就是因為科學家認為墨子代表了中國最早的科學主義精神。墨子對小孔成像,以及其他物理學原理的探討已經達到了非常深入的地步,對於從研究到做出成品,有著非常多的闡述,也就是說,他有著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

樑冬  | 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哪些中國文化被我們忽視了?繼承傳統文化的最好方式又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哪些被我們忽略了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被我們忽略的傳統文化。

比如,詩詞歌賦。有四言詩——曹操就喜歡寫四言詩,有漢朝的賦,還有留傳下來的五言七言詩以及詞,這些又是如何浸潤了中國人的心靈?

“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經部,收錄儒家的經典;史部,收錄中國古人用生命譜寫的史書;子部,收錄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下棋、賞花、玩鳥等相關類書;集部,收錄詞曲排名、文學藝術作品等。所以,經史子集基本上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的框架。

武術,也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文化門類。不過現在,武術的問題飽受質疑,很多“吃瓜群眾”在討論,到底中國還有沒有所謂的武林?為什麼不能讓徐曉東和各大門派來一次證明中國還有武林的比賽?諸如此類的問題,就不一一列舉了。

站在宏觀層面來看的話,你就會發現《莊子》只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學習《莊子》,就把《莊子》當作一切都是對的那部分——哪怕莊子常常告訴我們,對就是不對,不對就是對,好壞總是相生,等等。

我發現,學習《莊子》很容易讓人陷入某種消極當中,儘管《莊子》的消極,是對人生真正洞察之後的消極。但是,精神上的營養均衡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小樑就可以跳出《莊子》,給大家做一次精神上營養均衡的提醒。

受歷史原因影響,我年輕的時候沒有讀過什麼書。後來因為懶,我也沒有深入地讀太多的書。但是,我隱隱地感覺,當今的中國文化教育,必須要百花齊放。只有各種思想都能夠呈現出來,才是真正全然的中國文化。

我認為,中國文化要與世界文化對接,就要把墨子的創新精神挖掘出來。兼愛非攻的思想與世界和平主義、節用與世界的環保主義、科學技術和工具理性與世界科學主義的主流精神,將這些思想對接起來,就是繼承傳統文化的最好方式。

只學國學中的一種,會把人學傻

如果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只學習其中任何一種國學,都會把人學傻。

曾經有人粗粗地將中國文化分了一下類。他認為,除去佛學這種相對外來,但已然成為中國文化內核的思想以外,中國的思想有三塊主要奠基石,分別是老子的“真理”、孔子的“真誠”和墨子的“真實”。如果沒有對真理的瞭解,沒有對真實的把握,而只有真誠的話,很容易讓人落入虛偽。同樣地,如果沒有儒家的真誠,沒有墨家的真實,只有道家的真理的話,可能會讓我們變成另外一種精神營養不良患者。

當今的兒童國學教育也是這樣。如果僅僅把孩子送到國學學校裡面,很有可能讓孩子將來成長為容易焦慮、屢屢碰壁的可憐人——當然,這只是小樑在過去幾年接觸國學教育後,得出的小小心得,懇請大家指教。

中國文化,還有一種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一直存在所謂的廟堂和江湖之氣。儒家的東西,在廟堂上是這樣講的,在江湖或民間卻是那樣表述的。道家也是如此。幾乎所有藝術、文學,甚至包括中醫在內的中國文化形式,都存在著所謂官方版本和民間版本。

因此,很多朋友在接觸中國文化之後,被其多樣性和龐雜性弄暈了。不過我認為,這恰恰是中華文化得以延綿下來的主要原因。即使在某些階段被認為是糟粕的東西,也有其歷史上的積極意義,因為它們也是文化生態的一部分。“孤陰則不生,孤陽則不長”,如果只存在被官方大力推廣堅持的東西,那麼它也不可能長久。

一言以蔽之,我們學習中國文化,就必須深刻地理解和體會,中國文化及其多維度的多樣性,接受那種既綜合又面目全非的狀態,而這恰好是小樑感覺到的中國文化的精髓。一鍋老湯裡熬著各種菌群,比例合適、搭配得當,總能夠抵禦各種文化入侵,即使不抵禦,也能把世界的優秀文化都轉化為它的一部分,再次增強其免疫力。

一個小小的故事、一個小小的情景,都在不斷地提醒我,作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初學者,我必須隨時保持對世界優秀文化的開放性的認知。

青花瓷——被很多人認為是最具中國符號的東西,但它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與波斯蒙古文化相互融合的產物。

這種況味、符號性的事件,特別深切地說明了,中國文化只有不斷把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都轉換融合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才能夠延綿不絕、長生久視。

其實,文化是這樣,我們做人也是這樣。

你受中國文化的哪些部分影響最深?一起來聊聊你最熱愛國學的哪些部分吧。

樑冬  | 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哪些中國文化被我們忽視了?繼承傳統文化的最好方式又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