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現在,我們周圍生在中國但中國味兒越來越淡的孩子並不鮮見。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日常談吐、文字表達, “西化” 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英語朝熱但漢語貧乏的高材生恐怕不是個別,能夠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好萊塢明星的個人檔案.逸問趣事,卻對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知之甚少。有一個苦澀的笑話已經廣為流傳:在一 一所大學的男生疫室裡,幾個男生想給外出的同學寫便條,卻怎麼也想不起“鑰匙”二字怎麼寫,最後急中生智,用英語單詞"key" 代替!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現在,我們周圍生在中國但中國味兒越來越淡的孩子並不鮮見。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日常談吐、文字表達, “西化” 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英語朝熱但漢語貧乏的高材生恐怕不是個別,能夠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好萊塢明星的個人檔案.逸問趣事,卻對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知之甚少。有一個苦澀的笑話已經廣為流傳:在一 一所大學的男生疫室裡,幾個男生想給外出的同學寫便條,卻怎麼也想不起“鑰匙”二字怎麼寫,最後急中生智,用英語單詞"key" 代替!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也許是我“保守”,反正我是不希望我的女兒成為中國面孔的“洋妞”一而這樣的“洋妞”在我的周圍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當然,在現代民主社會,只要不妨礙他人,只要不違反法律,任何一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作為父親,我的確希望我的女兒有更多的中國味。所謂“中國味兒”,決不意味著我要按《女兒經》去培養女兒,要她“笑不露齒”、“行不動裙”, 甚至長大後恪守“三從四德”;而是在精神氣質上能夠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華,能夠從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脈,能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現在,我們周圍生在中國但中國味兒越來越淡的孩子並不鮮見。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日常談吐、文字表達, “西化” 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英語朝熱但漢語貧乏的高材生恐怕不是個別,能夠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好萊塢明星的個人檔案.逸問趣事,卻對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知之甚少。有一個苦澀的笑話已經廣為流傳:在一 一所大學的男生疫室裡,幾個男生想給外出的同學寫便條,卻怎麼也想不起“鑰匙”二字怎麼寫,最後急中生智,用英語單詞"key" 代替!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也許是我“保守”,反正我是不希望我的女兒成為中國面孔的“洋妞”一而這樣的“洋妞”在我的周圍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當然,在現代民主社會,只要不妨礙他人,只要不違反法律,任何一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作為父親,我的確希望我的女兒有更多的中國味。所謂“中國味兒”,決不意味著我要按《女兒經》去培養女兒,要她“笑不露齒”、“行不動裙”, 甚至長大後恪守“三從四德”;而是在精神氣質上能夠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華,能夠從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脈,能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同樣希望我的女兒能夠具備世界胸襟,但前提是兩隻腳堅實地踏在中國的土地上。

書法繪畫中的文化滋養

“中國味兒”當然不僅僅是外貌和服飾,更應該有內在的東西中國文化。說到“中國文化”,這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我們也不可能對幼小的孩子空洞而抽象地講什麼“中國文化”,但我們可以通過些具體可感的形象或載體,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中華文化的滋潤。比如,可以讓孩子接觸下中國畫和中國書法。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現在,我們周圍生在中國但中國味兒越來越淡的孩子並不鮮見。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日常談吐、文字表達, “西化” 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英語朝熱但漢語貧乏的高材生恐怕不是個別,能夠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好萊塢明星的個人檔案.逸問趣事,卻對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知之甚少。有一個苦澀的笑話已經廣為流傳:在一 一所大學的男生疫室裡,幾個男生想給外出的同學寫便條,卻怎麼也想不起“鑰匙”二字怎麼寫,最後急中生智,用英語單詞"key" 代替!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也許是我“保守”,反正我是不希望我的女兒成為中國面孔的“洋妞”一而這樣的“洋妞”在我的周圍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當然,在現代民主社會,只要不妨礙他人,只要不違反法律,任何一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作為父親,我的確希望我的女兒有更多的中國味。所謂“中國味兒”,決不意味著我要按《女兒經》去培養女兒,要她“笑不露齒”、“行不動裙”, 甚至長大後恪守“三從四德”;而是在精神氣質上能夠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華,能夠從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脈,能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同樣希望我的女兒能夠具備世界胸襟,但前提是兩隻腳堅實地踏在中國的土地上。

書法繪畫中的文化滋養

“中國味兒”當然不僅僅是外貌和服飾,更應該有內在的東西中國文化。說到“中國文化”,這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我們也不可能對幼小的孩子空洞而抽象地講什麼“中國文化”,但我們可以通過些具體可感的形象或載體,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中華文化的滋潤。比如,可以讓孩子接觸下中國畫和中國書法。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讀小學一年級時,我每天都用自行車接送她。有一天路過武侯區青少年宮,正碰上許多小朋友從那裡面出來,手裡拿著筆硯宣紙等等。晴雁問我那些小朋友為什麼從那裡面出來,我說人家在學畫畫。於是,晴雁說:“爸爸,我也要學畫畫。”女兒當然不過是出於一時好奇而已, 但我卻問:“真的想學?”她使勁點頭。說實話,我向來不主張強迫孩子學這學那,何況據我的觀察,女兒並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現在既然女兒說想學,那何不讓她試試?在我看來,國畫是我國民族獨有的繪畫形式,算得上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丹青水墨之間,融會著整個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乃至哲學觀念。讓女兒學學國畫,這正是讓她接觸中國文化的一個機會呀!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現在,我們周圍生在中國但中國味兒越來越淡的孩子並不鮮見。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日常談吐、文字表達, “西化” 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英語朝熱但漢語貧乏的高材生恐怕不是個別,能夠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好萊塢明星的個人檔案.逸問趣事,卻對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知之甚少。有一個苦澀的笑話已經廣為流傳:在一 一所大學的男生疫室裡,幾個男生想給外出的同學寫便條,卻怎麼也想不起“鑰匙”二字怎麼寫,最後急中生智,用英語單詞"key" 代替!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也許是我“保守”,反正我是不希望我的女兒成為中國面孔的“洋妞”一而這樣的“洋妞”在我的周圍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當然,在現代民主社會,只要不妨礙他人,只要不違反法律,任何一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作為父親,我的確希望我的女兒有更多的中國味。所謂“中國味兒”,決不意味著我要按《女兒經》去培養女兒,要她“笑不露齒”、“行不動裙”, 甚至長大後恪守“三從四德”;而是在精神氣質上能夠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華,能夠從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脈,能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同樣希望我的女兒能夠具備世界胸襟,但前提是兩隻腳堅實地踏在中國的土地上。

書法繪畫中的文化滋養

“中國味兒”當然不僅僅是外貌和服飾,更應該有內在的東西中國文化。說到“中國文化”,這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我們也不可能對幼小的孩子空洞而抽象地講什麼“中國文化”,但我們可以通過些具體可感的形象或載體,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中華文化的滋潤。比如,可以讓孩子接觸下中國畫和中國書法。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讀小學一年級時,我每天都用自行車接送她。有一天路過武侯區青少年宮,正碰上許多小朋友從那裡面出來,手裡拿著筆硯宣紙等等。晴雁問我那些小朋友為什麼從那裡面出來,我說人家在學畫畫。於是,晴雁說:“爸爸,我也要學畫畫。”女兒當然不過是出於一時好奇而已, 但我卻問:“真的想學?”她使勁點頭。說實話,我向來不主張強迫孩子學這學那,何況據我的觀察,女兒並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現在既然女兒說想學,那何不讓她試試?在我看來,國畫是我國民族獨有的繪畫形式,算得上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丹青水墨之間,融會著整個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乃至哲學觀念。讓女兒學學國畫,這正是讓她接觸中國文化的一個機會呀!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學畫的時間並不太長,就兩年吧;就功利而言,她也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她學得非常認真和投入,寥寥幾筆,一隻小鳥或幾朵梅花便躍然紙上,雖然筆法稚拙,但童趣橫生,不但給我們也給她自己帶來了許多樂趣。金魚呀,小鴨呀,蝴蝶呀,猴子呀,獅子呀等等,都是女兒塗鴉的對象。正是在塗鴉的過程中,她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著運筆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方圓粗細,乾溼濃度等不同的效果,感受著線條的節奏、韻律、動態、氣勢、性格、意趣等內涵。六歲那年的兒童節,成都市有關部門組織萬名兒童街頭繪畫,晴雁非常興奮,一大早就起來催促我用自行車把她送到市中心廣場,就在廣場旁的馬路邊,晴雁拿出筆墨硯紙擺開了“戰場”,不一會兒,“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意境便躍然紙上了,引來許多路過的叔叔阿姨嘖嘖稱讚。後來,她雖然沒有學畫了,但對中國畫仍然很關心,不時去看有關畫展。最近,讀高二的她還專門買了一本圖文並茂的書《揚州八怪畫傳》。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現在,我們周圍生在中國但中國味兒越來越淡的孩子並不鮮見。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日常談吐、文字表達, “西化” 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英語朝熱但漢語貧乏的高材生恐怕不是個別,能夠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好萊塢明星的個人檔案.逸問趣事,卻對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知之甚少。有一個苦澀的笑話已經廣為流傳:在一 一所大學的男生疫室裡,幾個男生想給外出的同學寫便條,卻怎麼也想不起“鑰匙”二字怎麼寫,最後急中生智,用英語單詞"key" 代替!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也許是我“保守”,反正我是不希望我的女兒成為中國面孔的“洋妞”一而這樣的“洋妞”在我的周圍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當然,在現代民主社會,只要不妨礙他人,只要不違反法律,任何一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作為父親,我的確希望我的女兒有更多的中國味。所謂“中國味兒”,決不意味著我要按《女兒經》去培養女兒,要她“笑不露齒”、“行不動裙”, 甚至長大後恪守“三從四德”;而是在精神氣質上能夠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華,能夠從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脈,能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同樣希望我的女兒能夠具備世界胸襟,但前提是兩隻腳堅實地踏在中國的土地上。

書法繪畫中的文化滋養

“中國味兒”當然不僅僅是外貌和服飾,更應該有內在的東西中國文化。說到“中國文化”,這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我們也不可能對幼小的孩子空洞而抽象地講什麼“中國文化”,但我們可以通過些具體可感的形象或載體,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中華文化的滋潤。比如,可以讓孩子接觸下中國畫和中國書法。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讀小學一年級時,我每天都用自行車接送她。有一天路過武侯區青少年宮,正碰上許多小朋友從那裡面出來,手裡拿著筆硯宣紙等等。晴雁問我那些小朋友為什麼從那裡面出來,我說人家在學畫畫。於是,晴雁說:“爸爸,我也要學畫畫。”女兒當然不過是出於一時好奇而已, 但我卻問:“真的想學?”她使勁點頭。說實話,我向來不主張強迫孩子學這學那,何況據我的觀察,女兒並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現在既然女兒說想學,那何不讓她試試?在我看來,國畫是我國民族獨有的繪畫形式,算得上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丹青水墨之間,融會著整個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乃至哲學觀念。讓女兒學學國畫,這正是讓她接觸中國文化的一個機會呀!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學畫的時間並不太長,就兩年吧;就功利而言,她也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她學得非常認真和投入,寥寥幾筆,一隻小鳥或幾朵梅花便躍然紙上,雖然筆法稚拙,但童趣橫生,不但給我們也給她自己帶來了許多樂趣。金魚呀,小鴨呀,蝴蝶呀,猴子呀,獅子呀等等,都是女兒塗鴉的對象。正是在塗鴉的過程中,她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著運筆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方圓粗細,乾溼濃度等不同的效果,感受著線條的節奏、韻律、動態、氣勢、性格、意趣等內涵。六歲那年的兒童節,成都市有關部門組織萬名兒童街頭繪畫,晴雁非常興奮,一大早就起來催促我用自行車把她送到市中心廣場,就在廣場旁的馬路邊,晴雁拿出筆墨硯紙擺開了“戰場”,不一會兒,“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意境便躍然紙上了,引來許多路過的叔叔阿姨嘖嘖稱讚。後來,她雖然沒有學畫了,但對中國畫仍然很關心,不時去看有關畫展。最近,讀高二的她還專門買了一本圖文並茂的書《揚州八怪畫傳》。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在學國畫的同時,女兒還學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女兒雖然最後並沒有成為書法家,但通過書法,她由衷地感到了漢字的魅力和中國書法的神韻。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現在,我們周圍生在中國但中國味兒越來越淡的孩子並不鮮見。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日常談吐、文字表達, “西化” 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英語朝熱但漢語貧乏的高材生恐怕不是個別,能夠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好萊塢明星的個人檔案.逸問趣事,卻對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知之甚少。有一個苦澀的笑話已經廣為流傳:在一 一所大學的男生疫室裡,幾個男生想給外出的同學寫便條,卻怎麼也想不起“鑰匙”二字怎麼寫,最後急中生智,用英語單詞"key" 代替!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也許是我“保守”,反正我是不希望我的女兒成為中國面孔的“洋妞”一而這樣的“洋妞”在我的周圍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當然,在現代民主社會,只要不妨礙他人,只要不違反法律,任何一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作為父親,我的確希望我的女兒有更多的中國味。所謂“中國味兒”,決不意味著我要按《女兒經》去培養女兒,要她“笑不露齒”、“行不動裙”, 甚至長大後恪守“三從四德”;而是在精神氣質上能夠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華,能夠從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脈,能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同樣希望我的女兒能夠具備世界胸襟,但前提是兩隻腳堅實地踏在中國的土地上。

書法繪畫中的文化滋養

“中國味兒”當然不僅僅是外貌和服飾,更應該有內在的東西中國文化。說到“中國文化”,這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我們也不可能對幼小的孩子空洞而抽象地講什麼“中國文化”,但我們可以通過些具體可感的形象或載體,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中華文化的滋潤。比如,可以讓孩子接觸下中國畫和中國書法。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讀小學一年級時,我每天都用自行車接送她。有一天路過武侯區青少年宮,正碰上許多小朋友從那裡面出來,手裡拿著筆硯宣紙等等。晴雁問我那些小朋友為什麼從那裡面出來,我說人家在學畫畫。於是,晴雁說:“爸爸,我也要學畫畫。”女兒當然不過是出於一時好奇而已, 但我卻問:“真的想學?”她使勁點頭。說實話,我向來不主張強迫孩子學這學那,何況據我的觀察,女兒並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現在既然女兒說想學,那何不讓她試試?在我看來,國畫是我國民族獨有的繪畫形式,算得上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丹青水墨之間,融會著整個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乃至哲學觀念。讓女兒學學國畫,這正是讓她接觸中國文化的一個機會呀!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學畫的時間並不太長,就兩年吧;就功利而言,她也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她學得非常認真和投入,寥寥幾筆,一隻小鳥或幾朵梅花便躍然紙上,雖然筆法稚拙,但童趣橫生,不但給我們也給她自己帶來了許多樂趣。金魚呀,小鴨呀,蝴蝶呀,猴子呀,獅子呀等等,都是女兒塗鴉的對象。正是在塗鴉的過程中,她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著運筆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方圓粗細,乾溼濃度等不同的效果,感受著線條的節奏、韻律、動態、氣勢、性格、意趣等內涵。六歲那年的兒童節,成都市有關部門組織萬名兒童街頭繪畫,晴雁非常興奮,一大早就起來催促我用自行車把她送到市中心廣場,就在廣場旁的馬路邊,晴雁拿出筆墨硯紙擺開了“戰場”,不一會兒,“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意境便躍然紙上了,引來許多路過的叔叔阿姨嘖嘖稱讚。後來,她雖然沒有學畫了,但對中國畫仍然很關心,不時去看有關畫展。最近,讀高二的她還專門買了一本圖文並茂的書《揚州八怪畫傳》。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在學國畫的同時,女兒還學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女兒雖然最後並沒有成為書法家,但通過書法,她由衷地感到了漢字的魅力和中國書法的神韻。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走進唐詩宋詞

對孩子對方便也最有效的民族文化薰陶,莫過於讓孩子讀中國古典詩詞。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文化寶庫中最璀璨的珠寶是中國文學銀河裡最耀眼的群星。李白杜甫蘇軾們所創造的燦爛詩詞中體現出的豐富的感情、優美的想象、雋永的背理以及悅耳的音韻,傾倒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這些詩篇經歷千百年歲月的沖刷而依然魅力不減。可以這樣說,唐詩未間,是引導人們走進中國文化股堂最好的人口。照陶性靈、啟蒙文學、培養市美情趣、提升人格境...都可以在唐詩宋詞的吟誦中得以潛移默化的實現。所謂“書卷氣”,所謂“文化底蘊",首先就看其胸中裝有多少唐詩宋詞。現在什麼都愛說“從娃娃抓起”,卻很少有人說“文化修養從娃娃抓起”;如果真要“抓”,我看就從背誦李白杜甫“抓"起。

"

本文由聊聊家庭那些事兒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大家好,我是聊聊家庭那些事兒,今天和大家聊聊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我曾提出“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這個命題有一個默認前提,那就是孩子首先是一箇中國人!從女兒一出生,我就希望她儘可能“中國”一些,我理想的女兒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女孩。也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本來就是中國人嘛,何以還要讓她儘可能“中國”些呢?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這個願望是有針對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向世界敞開了胸襟。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所謂“開放”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物質的開放,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開放:民主、平等、競爭、效率、市場經濟、國際慣例...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開始在中國找到自己的土壤。人們不但在觀念上開始有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不少“新思維”。據說現在世界已經進人“地球村”的時代了,無論是政治家的演說,還是老百姓的聊天,“全球化”都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兒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出自己的民族性,在放眼全球的同時體現出中國味兒?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現在,我們周圍生在中國但中國味兒越來越淡的孩子並不鮮見。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日常談吐、文字表達, “西化” 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英語朝熱但漢語貧乏的高材生恐怕不是個別,能夠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好萊塢明星的個人檔案.逸問趣事,卻對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知之甚少。有一個苦澀的笑話已經廣為流傳:在一 一所大學的男生疫室裡,幾個男生想給外出的同學寫便條,卻怎麼也想不起“鑰匙”二字怎麼寫,最後急中生智,用英語單詞"key" 代替!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也許是我“保守”,反正我是不希望我的女兒成為中國面孔的“洋妞”一而這樣的“洋妞”在我的周圍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當然,在現代民主社會,只要不妨礙他人,只要不違反法律,任何一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作為父親,我的確希望我的女兒有更多的中國味。所謂“中國味兒”,決不意味著我要按《女兒經》去培養女兒,要她“笑不露齒”、“行不動裙”, 甚至長大後恪守“三從四德”;而是在精神氣質上能夠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華,能夠從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脈,能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我同樣希望我的女兒能夠具備世界胸襟,但前提是兩隻腳堅實地踏在中國的土地上。

書法繪畫中的文化滋養

“中國味兒”當然不僅僅是外貌和服飾,更應該有內在的東西中國文化。說到“中國文化”,這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我們也不可能對幼小的孩子空洞而抽象地講什麼“中國文化”,但我們可以通過些具體可感的形象或載體,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中華文化的滋潤。比如,可以讓孩子接觸下中國畫和中國書法。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讀小學一年級時,我每天都用自行車接送她。有一天路過武侯區青少年宮,正碰上許多小朋友從那裡面出來,手裡拿著筆硯宣紙等等。晴雁問我那些小朋友為什麼從那裡面出來,我說人家在學畫畫。於是,晴雁說:“爸爸,我也要學畫畫。”女兒當然不過是出於一時好奇而已, 但我卻問:“真的想學?”她使勁點頭。說實話,我向來不主張強迫孩子學這學那,何況據我的觀察,女兒並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現在既然女兒說想學,那何不讓她試試?在我看來,國畫是我國民族獨有的繪畫形式,算得上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丹青水墨之間,融會著整個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乃至哲學觀念。讓女兒學學國畫,這正是讓她接觸中國文化的一個機會呀!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女兒學畫的時間並不太長,就兩年吧;就功利而言,她也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她學得非常認真和投入,寥寥幾筆,一隻小鳥或幾朵梅花便躍然紙上,雖然筆法稚拙,但童趣橫生,不但給我們也給她自己帶來了許多樂趣。金魚呀,小鴨呀,蝴蝶呀,猴子呀,獅子呀等等,都是女兒塗鴉的對象。正是在塗鴉的過程中,她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著運筆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方圓粗細,乾溼濃度等不同的效果,感受著線條的節奏、韻律、動態、氣勢、性格、意趣等內涵。六歲那年的兒童節,成都市有關部門組織萬名兒童街頭繪畫,晴雁非常興奮,一大早就起來催促我用自行車把她送到市中心廣場,就在廣場旁的馬路邊,晴雁拿出筆墨硯紙擺開了“戰場”,不一會兒,“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意境便躍然紙上了,引來許多路過的叔叔阿姨嘖嘖稱讚。後來,她雖然沒有學畫了,但對中國畫仍然很關心,不時去看有關畫展。最近,讀高二的她還專門買了一本圖文並茂的書《揚州八怪畫傳》。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在學國畫的同時,女兒還學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女兒雖然最後並沒有成為書法家,但通過書法,她由衷地感到了漢字的魅力和中國書法的神韻。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走進唐詩宋詞

對孩子對方便也最有效的民族文化薰陶,莫過於讓孩子讀中國古典詩詞。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文化寶庫中最璀璨的珠寶是中國文學銀河裡最耀眼的群星。李白杜甫蘇軾們所創造的燦爛詩詞中體現出的豐富的感情、優美的想象、雋永的背理以及悅耳的音韻,傾倒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這些詩篇經歷千百年歲月的沖刷而依然魅力不減。可以這樣說,唐詩未間,是引導人們走進中國文化股堂最好的人口。照陶性靈、啟蒙文學、培養市美情趣、提升人格境...都可以在唐詩宋詞的吟誦中得以潛移默化的實現。所謂“書卷氣”,所謂“文化底蘊",首先就看其胸中裝有多少唐詩宋詞。現在什麼都愛說“從娃娃抓起”,卻很少有人說“文化修養從娃娃抓起”;如果真要“抓”,我看就從背誦李白杜甫“抓"起。

請讓你的孩子儘可能“中國”些,接觸國學文化

幾乎是在女兒學國畫的同時,我開始引導她誦讀中國古典詩詞,當然也是從“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覺曉”之類開始的。

今天就聊到這裡,今後將和大家分享更多的家庭教育技巧,關注我就可以及時看到下一期的更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