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圖為申新紡織廠舊貌和申新棉紗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初期,榮氏家族的事業達到巔峰。當時榮氏旗下申新紗廠約佔全國民族資本棉紗廠紗錠數的20%,布機數佔28%,茂新和福新的麵粉廠規模佔全國同行業的1/3左右,赫然是當時國內規模第一的民營實業集團。自此,榮家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的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宗敬曾對友人笑言:“當今中國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實業興國護國榮國 榮氏家族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一段輝煌歷史

1946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德生被一夥不明身份的人綁架,轟動一時。綁匪們向榮家勒索50萬美元。當時榮家的資金大都用在恢復企業和擴建新廠上,要拿出50萬美金絕非易事。大約一個月後,榮家終於籌齊贖金,榮德生被放回家。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圖為申新紡織廠舊貌和申新棉紗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初期,榮氏家族的事業達到巔峰。當時榮氏旗下申新紗廠約佔全國民族資本棉紗廠紗錠數的20%,布機數佔28%,茂新和福新的麵粉廠規模佔全國同行業的1/3左右,赫然是當時國內規模第一的民營實業集團。自此,榮家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的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宗敬曾對友人笑言:“當今中國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實業興國護國榮國 榮氏家族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一段輝煌歷史

1946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德生被一夥不明身份的人綁架,轟動一時。綁匪們向榮家勒索50萬美元。當時榮家的資金大都用在恢復企業和擴建新廠上,要拿出50萬美金絕非易事。大約一個月後,榮家終於籌齊贖金,榮德生被放回家。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綁架勒索他的人到底是誰?當時流傳著一個說法,是國民黨政府軍隊的人乾的,而且當局破案非常不得力,最後竟然不了了之。榮德生看得透徹清楚,他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很是失望。

新中國成立前夕,位於上海及江浙一帶的民族工商業商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對於出路的抉擇。當時的“十大資本家”,有九家舉家遷徙,只有榮家選擇留了下來,榮毅仁和他的父親榮德生一樣,不考慮自己的私利,而是把強大新中國作為一生的追求。

上海解放後,榮毅仁作為工商界知名人士,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重視。1950年6月和1951年10月,他去北京列席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勉勵他要“一輩子為人民做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他。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圖為申新紡織廠舊貌和申新棉紗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初期,榮氏家族的事業達到巔峰。當時榮氏旗下申新紗廠約佔全國民族資本棉紗廠紗錠數的20%,布機數佔28%,茂新和福新的麵粉廠規模佔全國同行業的1/3左右,赫然是當時國內規模第一的民營實業集團。自此,榮家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的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宗敬曾對友人笑言:“當今中國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實業興國護國榮國 榮氏家族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一段輝煌歷史

1946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德生被一夥不明身份的人綁架,轟動一時。綁匪們向榮家勒索50萬美元。當時榮家的資金大都用在恢復企業和擴建新廠上,要拿出50萬美金絕非易事。大約一個月後,榮家終於籌齊贖金,榮德生被放回家。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綁架勒索他的人到底是誰?當時流傳著一個說法,是國民黨政府軍隊的人乾的,而且當局破案非常不得力,最後竟然不了了之。榮德生看得透徹清楚,他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很是失望。

新中國成立前夕,位於上海及江浙一帶的民族工商業商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對於出路的抉擇。當時的“十大資本家”,有九家舉家遷徙,只有榮家選擇留了下來,榮毅仁和他的父親榮德生一樣,不考慮自己的私利,而是把強大新中國作為一生的追求。

上海解放後,榮毅仁作為工商界知名人士,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重視。1950年6月和1951年10月,他去北京列席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勉勵他要“一輩子為人民做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他。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1956年1月10日, 毛澤東主席在上海市長陳毅 (右一)陪同下視察上海公私合營申新九廠,和榮毅仁 (左二) 交談。)

榮毅仁努力學習和了解黨的方針政策,逐漸認識到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是振興中國的唯一出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他成為共產黨的忠實朋友,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54年,榮毅仁帶頭拉開申新紡織與政府公私合營的大幕。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稱榮毅仁為“紅色資本家”,並以上海市前市長身份,為他助選上海副市長。榮毅仁在最輝煌時,成為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氏家族也在榮毅仁的帶領下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圖為申新紡織廠舊貌和申新棉紗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初期,榮氏家族的事業達到巔峰。當時榮氏旗下申新紗廠約佔全國民族資本棉紗廠紗錠數的20%,布機數佔28%,茂新和福新的麵粉廠規模佔全國同行業的1/3左右,赫然是當時國內規模第一的民營實業集團。自此,榮家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的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宗敬曾對友人笑言:“當今中國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實業興國護國榮國 榮氏家族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一段輝煌歷史

1946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德生被一夥不明身份的人綁架,轟動一時。綁匪們向榮家勒索50萬美元。當時榮家的資金大都用在恢復企業和擴建新廠上,要拿出50萬美金絕非易事。大約一個月後,榮家終於籌齊贖金,榮德生被放回家。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綁架勒索他的人到底是誰?當時流傳著一個說法,是國民黨政府軍隊的人乾的,而且當局破案非常不得力,最後竟然不了了之。榮德生看得透徹清楚,他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很是失望。

新中國成立前夕,位於上海及江浙一帶的民族工商業商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對於出路的抉擇。當時的“十大資本家”,有九家舉家遷徙,只有榮家選擇留了下來,榮毅仁和他的父親榮德生一樣,不考慮自己的私利,而是把強大新中國作為一生的追求。

上海解放後,榮毅仁作為工商界知名人士,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重視。1950年6月和1951年10月,他去北京列席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勉勵他要“一輩子為人民做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他。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1956年1月10日, 毛澤東主席在上海市長陳毅 (右一)陪同下視察上海公私合營申新九廠,和榮毅仁 (左二) 交談。)

榮毅仁努力學習和了解黨的方針政策,逐漸認識到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是振興中國的唯一出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他成為共產黨的忠實朋友,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54年,榮毅仁帶頭拉開申新紡織與政府公私合營的大幕。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稱榮毅仁為“紅色資本家”,並以上海市前市長身份,為他助選上海副市長。榮毅仁在最輝煌時,成為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氏家族也在榮毅仁的帶領下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中國現代民族工商業者的傑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副主席榮毅仁)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批准,榮毅仁創辦中信公司,原名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1986年,榮毅仁兒子榮智健正式加入香港中信,出任總經理。2002年公司實施經營體制重大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2002年,榮智健成為中國首富。

從近代開始,榮家三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創辦的企業是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解放後,榮毅仁支持中國政府的三大改造,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榮家第三代榮智健等人對中國市場經濟、新興民族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修橋建路 獨資創辦私立江南大學 榮氏家族大量財富回報社會

榮德生節儉自奉,生活簡樸,平日一襲長衫,布衣布鞋,一頂普通的瓜皮帽,飯食簡單,不吸菸,不喝酒,不喜歡宴會,晚年完全素食。榮家兄弟,兄主外,弟主內,哥哥榮宗敬在上海不斷開拓事業,弟弟榮德生在無錫大辦公益,尤其熱衷於辦學。1904年,榮家兄弟和熟人一起在無錫榮巷創辦第一家公益小學,到1915年,榮家兄弟在榮巷、梅園等處,共辦了9所男女小學。這些學校最初還有其他人的捐助,後來則由榮氏兄弟獨力承擔常年經費。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圖為申新紡織廠舊貌和申新棉紗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初期,榮氏家族的事業達到巔峰。當時榮氏旗下申新紗廠約佔全國民族資本棉紗廠紗錠數的20%,布機數佔28%,茂新和福新的麵粉廠規模佔全國同行業的1/3左右,赫然是當時國內規模第一的民營實業集團。自此,榮家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的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宗敬曾對友人笑言:“當今中國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實業興國護國榮國 榮氏家族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一段輝煌歷史

1946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德生被一夥不明身份的人綁架,轟動一時。綁匪們向榮家勒索50萬美元。當時榮家的資金大都用在恢復企業和擴建新廠上,要拿出50萬美金絕非易事。大約一個月後,榮家終於籌齊贖金,榮德生被放回家。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綁架勒索他的人到底是誰?當時流傳著一個說法,是國民黨政府軍隊的人乾的,而且當局破案非常不得力,最後竟然不了了之。榮德生看得透徹清楚,他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很是失望。

新中國成立前夕,位於上海及江浙一帶的民族工商業商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對於出路的抉擇。當時的“十大資本家”,有九家舉家遷徙,只有榮家選擇留了下來,榮毅仁和他的父親榮德生一樣,不考慮自己的私利,而是把強大新中國作為一生的追求。

上海解放後,榮毅仁作為工商界知名人士,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重視。1950年6月和1951年10月,他去北京列席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勉勵他要“一輩子為人民做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他。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1956年1月10日, 毛澤東主席在上海市長陳毅 (右一)陪同下視察上海公私合營申新九廠,和榮毅仁 (左二) 交談。)

榮毅仁努力學習和了解黨的方針政策,逐漸認識到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是振興中國的唯一出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他成為共產黨的忠實朋友,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54年,榮毅仁帶頭拉開申新紡織與政府公私合營的大幕。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稱榮毅仁為“紅色資本家”,並以上海市前市長身份,為他助選上海副市長。榮毅仁在最輝煌時,成為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氏家族也在榮毅仁的帶領下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中國現代民族工商業者的傑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副主席榮毅仁)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批准,榮毅仁創辦中信公司,原名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1986年,榮毅仁兒子榮智健正式加入香港中信,出任總經理。2002年公司實施經營體制重大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2002年,榮智健成為中國首富。

從近代開始,榮家三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創辦的企業是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解放後,榮毅仁支持中國政府的三大改造,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榮家第三代榮智健等人對中國市場經濟、新興民族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修橋建路 獨資創辦私立江南大學 榮氏家族大量財富回報社會

榮德生節儉自奉,生活簡樸,平日一襲長衫,布衣布鞋,一頂普通的瓜皮帽,飯食簡單,不吸菸,不喝酒,不喜歡宴會,晚年完全素食。榮家兄弟,兄主外,弟主內,哥哥榮宗敬在上海不斷開拓事業,弟弟榮德生在無錫大辦公益,尤其熱衷於辦學。1904年,榮家兄弟和熟人一起在無錫榮巷創辦第一家公益小學,到1915年,榮家兄弟在榮巷、梅園等處,共辦了9所男女小學。這些學校最初還有其他人的捐助,後來則由榮氏兄弟獨力承擔常年經費。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江南大學舊影)

1947年,榮家創辦江南大學,錢穆先生任第一屆文學院院長,榮德生把自己最好的臥房讓出來給錢穆住,他們生活在一個院子裡,經常有接觸。錢穆先生回憶錄裡曾講到,榮德生衣食樸素,有如寒素。喜愛穿長衫,為了走路方便,他的長衫做得會比正常的短半尺,不太好看,但他覺得舒服,一直這麼穿著。

榮德生一生興辦各類學校多所,並積極興修道路與橋樑。在無錫當地,榮德生造橋88座的說法流傳甚廣,但據榮家後人考證,榮德生“百橋公司”建造102座橋,這102座橋並不都集中在無錫,還包括常州、武進、宜興、丹陽等地,其中最為有名的橋為“寶界雙虹”。從無錫市區前往黿頭渚,必須要經過寶界橋,橋長375米,無錫人稱為“長橋”。出資造橋者就是榮德生。

在寶界橋建成之前,黿頭渚被五里湖一水相隔,人們靠一葉扁舟擺渡往來,遇到風浪,只能望湖興嘆。榮德生一直想在湖上搭建一座橋樑。1934年,榮德生六十壽辰,他捐出了親友饋贈的壽禮6萬大洋,同時自己出資4萬大洋,用來建橋。大橋的60個橋孔,象徵著榮德生的六十大壽。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圖為申新紡織廠舊貌和申新棉紗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初期,榮氏家族的事業達到巔峰。當時榮氏旗下申新紗廠約佔全國民族資本棉紗廠紗錠數的20%,布機數佔28%,茂新和福新的麵粉廠規模佔全國同行業的1/3左右,赫然是當時國內規模第一的民營實業集團。自此,榮家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的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宗敬曾對友人笑言:“當今中國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實業興國護國榮國 榮氏家族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一段輝煌歷史

1946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德生被一夥不明身份的人綁架,轟動一時。綁匪們向榮家勒索50萬美元。當時榮家的資金大都用在恢復企業和擴建新廠上,要拿出50萬美金絕非易事。大約一個月後,榮家終於籌齊贖金,榮德生被放回家。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綁架勒索他的人到底是誰?當時流傳著一個說法,是國民黨政府軍隊的人乾的,而且當局破案非常不得力,最後竟然不了了之。榮德生看得透徹清楚,他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很是失望。

新中國成立前夕,位於上海及江浙一帶的民族工商業商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對於出路的抉擇。當時的“十大資本家”,有九家舉家遷徙,只有榮家選擇留了下來,榮毅仁和他的父親榮德生一樣,不考慮自己的私利,而是把強大新中國作為一生的追求。

上海解放後,榮毅仁作為工商界知名人士,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重視。1950年6月和1951年10月,他去北京列席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勉勵他要“一輩子為人民做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他。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1956年1月10日, 毛澤東主席在上海市長陳毅 (右一)陪同下視察上海公私合營申新九廠,和榮毅仁 (左二) 交談。)

榮毅仁努力學習和了解黨的方針政策,逐漸認識到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是振興中國的唯一出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他成為共產黨的忠實朋友,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54年,榮毅仁帶頭拉開申新紡織與政府公私合營的大幕。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稱榮毅仁為“紅色資本家”,並以上海市前市長身份,為他助選上海副市長。榮毅仁在最輝煌時,成為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氏家族也在榮毅仁的帶領下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中國現代民族工商業者的傑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副主席榮毅仁)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批准,榮毅仁創辦中信公司,原名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1986年,榮毅仁兒子榮智健正式加入香港中信,出任總經理。2002年公司實施經營體制重大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2002年,榮智健成為中國首富。

從近代開始,榮家三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創辦的企業是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解放後,榮毅仁支持中國政府的三大改造,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榮家第三代榮智健等人對中國市場經濟、新興民族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修橋建路 獨資創辦私立江南大學 榮氏家族大量財富回報社會

榮德生節儉自奉,生活簡樸,平日一襲長衫,布衣布鞋,一頂普通的瓜皮帽,飯食簡單,不吸菸,不喝酒,不喜歡宴會,晚年完全素食。榮家兄弟,兄主外,弟主內,哥哥榮宗敬在上海不斷開拓事業,弟弟榮德生在無錫大辦公益,尤其熱衷於辦學。1904年,榮家兄弟和熟人一起在無錫榮巷創辦第一家公益小學,到1915年,榮家兄弟在榮巷、梅園等處,共辦了9所男女小學。這些學校最初還有其他人的捐助,後來則由榮氏兄弟獨力承擔常年經費。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江南大學舊影)

1947年,榮家創辦江南大學,錢穆先生任第一屆文學院院長,榮德生把自己最好的臥房讓出來給錢穆住,他們生活在一個院子裡,經常有接觸。錢穆先生回憶錄裡曾講到,榮德生衣食樸素,有如寒素。喜愛穿長衫,為了走路方便,他的長衫做得會比正常的短半尺,不太好看,但他覺得舒服,一直這麼穿著。

榮德生一生興辦各類學校多所,並積極興修道路與橋樑。在無錫當地,榮德生造橋88座的說法流傳甚廣,但據榮家後人考證,榮德生“百橋公司”建造102座橋,這102座橋並不都集中在無錫,還包括常州、武進、宜興、丹陽等地,其中最為有名的橋為“寶界雙虹”。從無錫市區前往黿頭渚,必須要經過寶界橋,橋長375米,無錫人稱為“長橋”。出資造橋者就是榮德生。

在寶界橋建成之前,黿頭渚被五里湖一水相隔,人們靠一葉扁舟擺渡往來,遇到風浪,只能望湖興嘆。榮德生一直想在湖上搭建一座橋樑。1934年,榮德生六十壽辰,他捐出了親友饋贈的壽禮6萬大洋,同時自己出資4萬大洋,用來建橋。大橋的60個橋孔,象徵著榮德生的六十大壽。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寶界雙虹”為著名實業家榮德生、榮智健祖孫所建的新老寶界橋,猶如雙虹飛架蠡湖水面,將蠡湖分為東、西蠡湖。圖為目前正在維修的老寶界橋)

六十年後,寶界老橋已無法滿足交通需要,1994年,榮德生之孫榮智健捐資3000萬元,建設新寶界橋。1994年,榮德生之子、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攜夫人為無錫“寶界雙虹”通車剪綵。“寶界雙虹”北堍建有碑亭,記錄寶界橋的滄桑變遷。祖孫造橋,有口皆碑,寶界雙橋,在當地傳為佳話。

“固守穩健、謹慎行事、決不投機” 家族訓誡昭示榮氏長盛不衰祕訣

榮氏家族家風嚴謹,注重修德立身,注重讀書。建於1919年的承德堂,右側是榮德生的書房,左側是榮德生子女讀書處。榮德生的書房裡,高掛著“戒欺”二字匾額。榮德生將“戒欺”作為誠實守信的經營之道,一生信守不渝。“戒欺”也成為榮氏家庭的家訓,做人的根本。

榮德生不認為自己是資本家,他最討厭別人稱他“大老闆”,而認為自己是“事業家”、“事業迷”。榮德生曾把自己一生的事業和責任歸結為兩項:一是創辦工廠企業,發展民族工業,謀求國家富強;二是致力公益事業,改善社會環境,謀求民眾福利。

承德堂中堂高掛著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圖為申新紡織廠舊貌和申新棉紗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初期,榮氏家族的事業達到巔峰。當時榮氏旗下申新紗廠約佔全國民族資本棉紗廠紗錠數的20%,布機數佔28%,茂新和福新的麵粉廠規模佔全國同行業的1/3左右,赫然是當時國內規模第一的民營實業集團。自此,榮家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的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宗敬曾對友人笑言:“當今中國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實業興國護國榮國 榮氏家族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一段輝煌歷史

1946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德生被一夥不明身份的人綁架,轟動一時。綁匪們向榮家勒索50萬美元。當時榮家的資金大都用在恢復企業和擴建新廠上,要拿出50萬美金絕非易事。大約一個月後,榮家終於籌齊贖金,榮德生被放回家。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綁架勒索他的人到底是誰?當時流傳著一個說法,是國民黨政府軍隊的人乾的,而且當局破案非常不得力,最後竟然不了了之。榮德生看得透徹清楚,他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很是失望。

新中國成立前夕,位於上海及江浙一帶的民族工商業商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對於出路的抉擇。當時的“十大資本家”,有九家舉家遷徙,只有榮家選擇留了下來,榮毅仁和他的父親榮德生一樣,不考慮自己的私利,而是把強大新中國作為一生的追求。

上海解放後,榮毅仁作為工商界知名人士,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重視。1950年6月和1951年10月,他去北京列席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勉勵他要“一輩子為人民做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他。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1956年1月10日, 毛澤東主席在上海市長陳毅 (右一)陪同下視察上海公私合營申新九廠,和榮毅仁 (左二) 交談。)

榮毅仁努力學習和了解黨的方針政策,逐漸認識到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是振興中國的唯一出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他成為共產黨的忠實朋友,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54年,榮毅仁帶頭拉開申新紡織與政府公私合營的大幕。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稱榮毅仁為“紅色資本家”,並以上海市前市長身份,為他助選上海副市長。榮毅仁在最輝煌時,成為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氏家族也在榮毅仁的帶領下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中國現代民族工商業者的傑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副主席榮毅仁)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批准,榮毅仁創辦中信公司,原名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1986年,榮毅仁兒子榮智健正式加入香港中信,出任總經理。2002年公司實施經營體制重大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2002年,榮智健成為中國首富。

從近代開始,榮家三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創辦的企業是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解放後,榮毅仁支持中國政府的三大改造,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榮家第三代榮智健等人對中國市場經濟、新興民族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修橋建路 獨資創辦私立江南大學 榮氏家族大量財富回報社會

榮德生節儉自奉,生活簡樸,平日一襲長衫,布衣布鞋,一頂普通的瓜皮帽,飯食簡單,不吸菸,不喝酒,不喜歡宴會,晚年完全素食。榮家兄弟,兄主外,弟主內,哥哥榮宗敬在上海不斷開拓事業,弟弟榮德生在無錫大辦公益,尤其熱衷於辦學。1904年,榮家兄弟和熟人一起在無錫榮巷創辦第一家公益小學,到1915年,榮家兄弟在榮巷、梅園等處,共辦了9所男女小學。這些學校最初還有其他人的捐助,後來則由榮氏兄弟獨力承擔常年經費。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江南大學舊影)

1947年,榮家創辦江南大學,錢穆先生任第一屆文學院院長,榮德生把自己最好的臥房讓出來給錢穆住,他們生活在一個院子裡,經常有接觸。錢穆先生回憶錄裡曾講到,榮德生衣食樸素,有如寒素。喜愛穿長衫,為了走路方便,他的長衫做得會比正常的短半尺,不太好看,但他覺得舒服,一直這麼穿著。

榮德生一生興辦各類學校多所,並積極興修道路與橋樑。在無錫當地,榮德生造橋88座的說法流傳甚廣,但據榮家後人考證,榮德生“百橋公司”建造102座橋,這102座橋並不都集中在無錫,還包括常州、武進、宜興、丹陽等地,其中最為有名的橋為“寶界雙虹”。從無錫市區前往黿頭渚,必須要經過寶界橋,橋長375米,無錫人稱為“長橋”。出資造橋者就是榮德生。

在寶界橋建成之前,黿頭渚被五里湖一水相隔,人們靠一葉扁舟擺渡往來,遇到風浪,只能望湖興嘆。榮德生一直想在湖上搭建一座橋樑。1934年,榮德生六十壽辰,他捐出了親友饋贈的壽禮6萬大洋,同時自己出資4萬大洋,用來建橋。大橋的60個橋孔,象徵著榮德生的六十大壽。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寶界雙虹”為著名實業家榮德生、榮智健祖孫所建的新老寶界橋,猶如雙虹飛架蠡湖水面,將蠡湖分為東、西蠡湖。圖為目前正在維修的老寶界橋)

六十年後,寶界老橋已無法滿足交通需要,1994年,榮德生之孫榮智健捐資3000萬元,建設新寶界橋。1994年,榮德生之子、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攜夫人為無錫“寶界雙虹”通車剪綵。“寶界雙虹”北堍建有碑亭,記錄寶界橋的滄桑變遷。祖孫造橋,有口皆碑,寶界雙橋,在當地傳為佳話。

“固守穩健、謹慎行事、決不投機” 家族訓誡昭示榮氏長盛不衰祕訣

榮氏家族家風嚴謹,注重修德立身,注重讀書。建於1919年的承德堂,右側是榮德生的書房,左側是榮德生子女讀書處。榮德生的書房裡,高掛著“戒欺”二字匾額。榮德生將“戒欺”作為誠實守信的經營之道,一生信守不渝。“戒欺”也成為榮氏家庭的家訓,做人的根本。

榮德生不認為自己是資本家,他最討厭別人稱他“大老闆”,而認為自己是“事業家”、“事業迷”。榮德生曾把自己一生的事業和責任歸結為兩項:一是創辦工廠企業,發展民族工業,謀求國家富強;二是致力公益事業,改善社會環境,謀求民眾福利。

承德堂中堂高掛著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此聯出自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首領的左宗棠。這是榮德生本人的座右銘,從中可以看出榮德生低調、儉樸、寬容、進取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這也是榮家的家風傳承。

此聯也是榮毅仁喜歡的座右銘。據說,李嘉誠辦公室懸掛的唯一的一副對聯,也是這一副。


"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雲變幻,幾番動盪,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作為蘇商的傑出代表——無錫榮氏家族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榮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何在?今天,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若江帶我們走近中國的“洛克菲勒”——百年榮氏家族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都說蘇州出江南才子,無錫則產名門望族。相傳榮氏家族的老家“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先祖榮焉跟朋友遊覽太湖,覺得優美宜居,於是定居在此。其後代逐漸繁衍,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榮巷”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創辦錢莊獲第一桶金 榮氏兄弟坐擁半個中國衣食市場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在上海鐵鋪當學徒倖免於難,後安定下來相繼生下榮宗敬、榮德生。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苦於家境貧寒,榮氏兄弟倆十多歲時,父親榮熙泰便讓他們去廣州、上海等地做學徒謀生。榮宗敬14歲時就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來到喧鬧的大上海,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榮熙泰一起在上海開錢莊打下了基礎。

1896年,已有幾千塊銀洋積蓄的榮熙泰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設“廣生錢莊”,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經理與會計。榮熙泰一生勤懇踏實,他臨終時囑咐兩個兒子,做生意切忌投機,要堅守踏實、穩健的行事作風。兩兄弟一直遵守父親遺訓,穩妥經營錢莊,從不投機倒把,幾年後便掘得了第一桶金,這也成為後來兩兄弟創業的基礎。

就在錢莊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嗅到了麵粉行業的商機,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榮氏兄弟和友人在無錫開設麵粉廠,取名“保興”。由於江南人以大米為主食,麵粉主要銷路在北方,而榮氏兄弟從來就沒有跨過江,北方市場完全沒打開。保興苦撐一年後,友人決定撤資,兄弟倆卻沒有放棄,四處籌錢,並將麵粉廠名字改為“茂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民國時的茂新麵粉廠舊影)

改名之後,榮氏兄弟物色到了營銷上的能人,專門去打開北方市場。他們在銷售上還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麵粉包裡隨機放進一塊銅元,作為“彩頭”,給消費者帶來意外的驚喜,這種促銷花樣我們現在的商家也常用。

1904年,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麵粉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此後,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無錫榮氏兄弟的名聲轟響於中國商界。

隨著麵粉廠的成功,榮家又開始接觸其他行業,比如紡織業。

榮氏兄弟性格迥異,榮宗敬敢於冒險,做起事來很有魄力,而榮德生處事慎重,考慮周密。在兄弟倆默契配合下,榮家企業擴張步伐不斷加快,漸漸地,廠房從華東鋪向了全國各地。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申新紡織”等9家紡織廠。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榮家的棉布等商品已經開始出口西方世界了。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圖為申新紡織廠舊貌和申新棉紗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初期,榮氏家族的事業達到巔峰。當時榮氏旗下申新紗廠約佔全國民族資本棉紗廠紗錠數的20%,布機數佔28%,茂新和福新的麵粉廠規模佔全國同行業的1/3左右,赫然是當時國內規模第一的民營實業集團。自此,榮家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的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宗敬曾對友人笑言:“當今中國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實業興國護國榮國 榮氏家族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一段輝煌歷史

1946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德生被一夥不明身份的人綁架,轟動一時。綁匪們向榮家勒索50萬美元。當時榮家的資金大都用在恢復企業和擴建新廠上,要拿出50萬美金絕非易事。大約一個月後,榮家終於籌齊贖金,榮德生被放回家。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綁架勒索他的人到底是誰?當時流傳著一個說法,是國民黨政府軍隊的人乾的,而且當局破案非常不得力,最後竟然不了了之。榮德生看得透徹清楚,他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很是失望。

新中國成立前夕,位於上海及江浙一帶的民族工商業商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對於出路的抉擇。當時的“十大資本家”,有九家舉家遷徙,只有榮家選擇留了下來,榮毅仁和他的父親榮德生一樣,不考慮自己的私利,而是把強大新中國作為一生的追求。

上海解放後,榮毅仁作為工商界知名人士,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重視。1950年6月和1951年10月,他去北京列席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勉勵他要“一輩子為人民做事。”這句話深深打動了他。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1956年1月10日, 毛澤東主席在上海市長陳毅 (右一)陪同下視察上海公私合營申新九廠,和榮毅仁 (左二) 交談。)

榮毅仁努力學習和了解黨的方針政策,逐漸認識到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是振興中國的唯一出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他成為共產黨的忠實朋友,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54年,榮毅仁帶頭拉開申新紡織與政府公私合營的大幕。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稱榮毅仁為“紅色資本家”,並以上海市前市長身份,為他助選上海副市長。榮毅仁在最輝煌時,成為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氏家族也在榮毅仁的帶領下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中國現代民族工商業者的傑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副主席榮毅仁)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批准,榮毅仁創辦中信公司,原名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1986年,榮毅仁兒子榮智健正式加入香港中信,出任總經理。2002年公司實施經營體制重大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2002年,榮智健成為中國首富。

從近代開始,榮家三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創辦的企業是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解放後,榮毅仁支持中國政府的三大改造,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榮家第三代榮智健等人對中國市場經濟、新興民族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修橋建路 獨資創辦私立江南大學 榮氏家族大量財富回報社會

榮德生節儉自奉,生活簡樸,平日一襲長衫,布衣布鞋,一頂普通的瓜皮帽,飯食簡單,不吸菸,不喝酒,不喜歡宴會,晚年完全素食。榮家兄弟,兄主外,弟主內,哥哥榮宗敬在上海不斷開拓事業,弟弟榮德生在無錫大辦公益,尤其熱衷於辦學。1904年,榮家兄弟和熟人一起在無錫榮巷創辦第一家公益小學,到1915年,榮家兄弟在榮巷、梅園等處,共辦了9所男女小學。這些學校最初還有其他人的捐助,後來則由榮氏兄弟獨力承擔常年經費。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江南大學舊影)

1947年,榮家創辦江南大學,錢穆先生任第一屆文學院院長,榮德生把自己最好的臥房讓出來給錢穆住,他們生活在一個院子裡,經常有接觸。錢穆先生回憶錄裡曾講到,榮德生衣食樸素,有如寒素。喜愛穿長衫,為了走路方便,他的長衫做得會比正常的短半尺,不太好看,但他覺得舒服,一直這麼穿著。

榮德生一生興辦各類學校多所,並積極興修道路與橋樑。在無錫當地,榮德生造橋88座的說法流傳甚廣,但據榮家後人考證,榮德生“百橋公司”建造102座橋,這102座橋並不都集中在無錫,還包括常州、武進、宜興、丹陽等地,其中最為有名的橋為“寶界雙虹”。從無錫市區前往黿頭渚,必須要經過寶界橋,橋長375米,無錫人稱為“長橋”。出資造橋者就是榮德生。

在寶界橋建成之前,黿頭渚被五里湖一水相隔,人們靠一葉扁舟擺渡往來,遇到風浪,只能望湖興嘆。榮德生一直想在湖上搭建一座橋樑。1934年,榮德生六十壽辰,他捐出了親友饋贈的壽禮6萬大洋,同時自己出資4萬大洋,用來建橋。大橋的60個橋孔,象徵著榮德生的六十大壽。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寶界雙虹”為著名實業家榮德生、榮智健祖孫所建的新老寶界橋,猶如雙虹飛架蠡湖水面,將蠡湖分為東、西蠡湖。圖為目前正在維修的老寶界橋)

六十年後,寶界老橋已無法滿足交通需要,1994年,榮德生之孫榮智健捐資3000萬元,建設新寶界橋。1994年,榮德生之子、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攜夫人為無錫“寶界雙虹”通車剪綵。“寶界雙虹”北堍建有碑亭,記錄寶界橋的滄桑變遷。祖孫造橋,有口皆碑,寶界雙橋,在當地傳為佳話。

“固守穩健、謹慎行事、決不投機” 家族訓誡昭示榮氏長盛不衰祕訣

榮氏家族家風嚴謹,注重修德立身,注重讀書。建於1919年的承德堂,右側是榮德生的書房,左側是榮德生子女讀書處。榮德生的書房裡,高掛著“戒欺”二字匾額。榮德生將“戒欺”作為誠實守信的經營之道,一生信守不渝。“戒欺”也成為榮氏家庭的家訓,做人的根本。

榮德生不認為自己是資本家,他最討厭別人稱他“大老闆”,而認為自己是“事業家”、“事業迷”。榮德生曾把自己一生的事業和責任歸結為兩項:一是創辦工廠企業,發展民族工業,謀求國家富強;二是致力公益事業,改善社會環境,謀求民眾福利。

承德堂中堂高掛著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此聯出自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首領的左宗棠。這是榮德生本人的座右銘,從中可以看出榮德生低調、儉樸、寬容、進取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這也是榮家的家風傳承。

此聯也是榮毅仁喜歡的座右銘。據說,李嘉誠辦公室懸掛的唯一的一副對聯,也是這一副。


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榮氏家族何以長盛不衰?


(念劬塔為無錫梅園標誌性建築,1930年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為母親石太夫人而建,以報父母養育之恩。)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