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CMF平臺可將車身劃分為4(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後部底盤)和1(電氣架構),共5個結構區域,一方面可兼容更多先進工藝、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該平臺開發的車輛共享高級別車型的電氣配備,通過搭載高階配置,可以迅速提升車輛價值。例如它零部件通用比例高達85%,遠超TNGA的75%,並在靈活性以及兼容性上也比MQB更出色,較上一代車型相比實現了技術上的多重突破。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CMF平臺可將車身劃分為4(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後部底盤)和1(電氣架構),共5個結構區域,一方面可兼容更多先進工藝、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該平臺開發的車輛共享高級別車型的電氣配備,通過搭載高階配置,可以迅速提升車輛價值。例如它零部件通用比例高達85%,遠超TNGA的75%,並在靈活性以及兼容性上也比MQB更出色,較上一代車型相比實現了技術上的多重突破。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每一代軒逸上市後總能在內飾設計或是舒適性上給到消費者驚喜,而第14代軒逸不但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於驚喜之上,還帶來了同級車型難以比擬的高級感。來到車內,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其寬大的內部空間、優異的選材用料、精湛的工藝所折服。第14代軒逸在保留歷代車型傳承的“舒適”之上,進一步提升了空間格調性以及內飾檔次感。中控臺科技感十足的懸浮式8英寸高清觸控屏、7英寸高清彩色TFT儀表屏、豪華三炮筒空調設計以及觸手可及的高質感皮質中控臺、座椅,均給人營造出一種難以忘記的美學享受。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CMF平臺可將車身劃分為4(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後部底盤)和1(電氣架構),共5個結構區域,一方面可兼容更多先進工藝、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該平臺開發的車輛共享高級別車型的電氣配備,通過搭載高階配置,可以迅速提升車輛價值。例如它零部件通用比例高達85%,遠超TNGA的75%,並在靈活性以及兼容性上也比MQB更出色,較上一代車型相比實現了技術上的多重突破。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每一代軒逸上市後總能在內飾設計或是舒適性上給到消費者驚喜,而第14代軒逸不但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於驚喜之上,還帶來了同級車型難以比擬的高級感。來到車內,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其寬大的內部空間、優異的選材用料、精湛的工藝所折服。第14代軒逸在保留歷代車型傳承的“舒適”之上,進一步提升了空間格調性以及內飾檔次感。中控臺科技感十足的懸浮式8英寸高清觸控屏、7英寸高清彩色TFT儀表屏、豪華三炮筒空調設計以及觸手可及的高質感皮質中控臺、座椅,均給人營造出一種難以忘記的美學享受。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CMF平臺可將車身劃分為4(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後部底盤)和1(電氣架構),共5個結構區域,一方面可兼容更多先進工藝、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該平臺開發的車輛共享高級別車型的電氣配備,通過搭載高階配置,可以迅速提升車輛價值。例如它零部件通用比例高達85%,遠超TNGA的75%,並在靈活性以及兼容性上也比MQB更出色,較上一代車型相比實現了技術上的多重突破。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每一代軒逸上市後總能在內飾設計或是舒適性上給到消費者驚喜,而第14代軒逸不但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於驚喜之上,還帶來了同級車型難以比擬的高級感。來到車內,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其寬大的內部空間、優異的選材用料、精湛的工藝所折服。第14代軒逸在保留歷代車型傳承的“舒適”之上,進一步提升了空間格調性以及內飾檔次感。中控臺科技感十足的懸浮式8英寸高清觸控屏、7英寸高清彩色TFT儀表屏、豪華三炮筒空調設計以及觸手可及的高質感皮質中控臺、座椅,均給人營造出一種難以忘記的美學享受。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此外,第14代軒逸充分利用CMF平臺的結構優勢,通過人體工程學設計,將每一個座位的空間最大化。1480mm的橫向車內空間,在同級車型中首屈一指。即便三個人在後排落座,也能安然自適。加上646~907mm的後排膝部空間,任何一個“大漢子”或是“大長腿”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享有充分的個人空間。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CMF平臺可將車身劃分為4(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後部底盤)和1(電氣架構),共5個結構區域,一方面可兼容更多先進工藝、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該平臺開發的車輛共享高級別車型的電氣配備,通過搭載高階配置,可以迅速提升車輛價值。例如它零部件通用比例高達85%,遠超TNGA的75%,並在靈活性以及兼容性上也比MQB更出色,較上一代車型相比實現了技術上的多重突破。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每一代軒逸上市後總能在內飾設計或是舒適性上給到消費者驚喜,而第14代軒逸不但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於驚喜之上,還帶來了同級車型難以比擬的高級感。來到車內,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其寬大的內部空間、優異的選材用料、精湛的工藝所折服。第14代軒逸在保留歷代車型傳承的“舒適”之上,進一步提升了空間格調性以及內飾檔次感。中控臺科技感十足的懸浮式8英寸高清觸控屏、7英寸高清彩色TFT儀表屏、豪華三炮筒空調設計以及觸手可及的高質感皮質中控臺、座椅,均給人營造出一種難以忘記的美學享受。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此外,第14代軒逸充分利用CMF平臺的結構優勢,通過人體工程學設計,將每一個座位的空間最大化。1480mm的橫向車內空間,在同級車型中首屈一指。即便三個人在後排落座,也能安然自適。加上646~907mm的後排膝部空間,任何一個“大漢子”或是“大長腿”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享有充分的個人空間。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日產“黃金動力”再升級,帶來同級極致節油表現

外觀夠好看,內飾夠檔次,這些毫無疑問能在靜態體驗上為第14代軒逸“加分”,但最終決定整車行駛品質的還要取決於三大件匹配“功力”如何。第14代軒逸搭載日產最新“黃金動力”總成,即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和平順出色的XTRONIC CVT變速器。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CMF平臺可將車身劃分為4(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後部底盤)和1(電氣架構),共5個結構區域,一方面可兼容更多先進工藝、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該平臺開發的車輛共享高級別車型的電氣配備,通過搭載高階配置,可以迅速提升車輛價值。例如它零部件通用比例高達85%,遠超TNGA的75%,並在靈活性以及兼容性上也比MQB更出色,較上一代車型相比實現了技術上的多重突破。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每一代軒逸上市後總能在內飾設計或是舒適性上給到消費者驚喜,而第14代軒逸不但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於驚喜之上,還帶來了同級車型難以比擬的高級感。來到車內,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其寬大的內部空間、優異的選材用料、精湛的工藝所折服。第14代軒逸在保留歷代車型傳承的“舒適”之上,進一步提升了空間格調性以及內飾檔次感。中控臺科技感十足的懸浮式8英寸高清觸控屏、7英寸高清彩色TFT儀表屏、豪華三炮筒空調設計以及觸手可及的高質感皮質中控臺、座椅,均給人營造出一種難以忘記的美學享受。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此外,第14代軒逸充分利用CMF平臺的結構優勢,通過人體工程學設計,將每一個座位的空間最大化。1480mm的橫向車內空間,在同級車型中首屈一指。即便三個人在後排落座,也能安然自適。加上646~907mm的後排膝部空間,任何一個“大漢子”或是“大長腿”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享有充分的個人空間。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日產“黃金動力”再升級,帶來同級極致節油表現

外觀夠好看,內飾夠檔次,這些毫無疑問能在靜態體驗上為第14代軒逸“加分”,但最終決定整車行駛品質的還要取決於三大件匹配“功力”如何。第14代軒逸搭載日產最新“黃金動力”總成,即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和平順出色的XTRONIC CVT變速器。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HR16堪稱是家用車領域的“性能發動機”,從第一代的全鋁結構到第二代的進排氣反置,再到這一代的鏡面熔射缸孔技術,每一代HR16發動機均具備了當代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

此外,依託GT-R VR38發動機著名的鏡面熔射缸孔技術,匹配e-VTC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技術、TCV多級擾流控制技術與EGR廢氣再循環系統,全新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將最大功率提升至102kW,最大扭矩提升至169N·m,媲美當下1.8L甚至部分2.0L發動機。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CMF平臺可將車身劃分為4(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後部底盤)和1(電氣架構),共5個結構區域,一方面可兼容更多先進工藝、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該平臺開發的車輛共享高級別車型的電氣配備,通過搭載高階配置,可以迅速提升車輛價值。例如它零部件通用比例高達85%,遠超TNGA的75%,並在靈活性以及兼容性上也比MQB更出色,較上一代車型相比實現了技術上的多重突破。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每一代軒逸上市後總能在內飾設計或是舒適性上給到消費者驚喜,而第14代軒逸不但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於驚喜之上,還帶來了同級車型難以比擬的高級感。來到車內,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其寬大的內部空間、優異的選材用料、精湛的工藝所折服。第14代軒逸在保留歷代車型傳承的“舒適”之上,進一步提升了空間格調性以及內飾檔次感。中控臺科技感十足的懸浮式8英寸高清觸控屏、7英寸高清彩色TFT儀表屏、豪華三炮筒空調設計以及觸手可及的高質感皮質中控臺、座椅,均給人營造出一種難以忘記的美學享受。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此外,第14代軒逸充分利用CMF平臺的結構優勢,通過人體工程學設計,將每一個座位的空間最大化。1480mm的橫向車內空間,在同級車型中首屈一指。即便三個人在後排落座,也能安然自適。加上646~907mm的後排膝部空間,任何一個“大漢子”或是“大長腿”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享有充分的個人空間。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日產“黃金動力”再升級,帶來同級極致節油表現

外觀夠好看,內飾夠檔次,這些毫無疑問能在靜態體驗上為第14代軒逸“加分”,但最終決定整車行駛品質的還要取決於三大件匹配“功力”如何。第14代軒逸搭載日產最新“黃金動力”總成,即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和平順出色的XTRONIC CVT變速器。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HR16堪稱是家用車領域的“性能發動機”,從第一代的全鋁結構到第二代的進排氣反置,再到這一代的鏡面熔射缸孔技術,每一代HR16發動機均具備了當代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

此外,依託GT-R VR38發動機著名的鏡面熔射缸孔技術,匹配e-VTC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技術、TCV多級擾流控制技術與EGR廢氣再循環系統,全新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將最大功率提升至102kW,最大扭矩提升至169N·m,媲美當下1.8L甚至部分2.0L發動機。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在實現動力提升的同時,燃油經濟性進一步提升,第14代軒逸百公里綜合工況油耗僅4.9L,接近混動發動機水平,並且全面滿足國六排放法規,不但更具備競爭力,也是當下家用轎車最應當具有的優異特質。

一直以來,日產軒逸都給人皮實可靠的固有形象,憑藉“暖大叔”特質也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成為它的簇擁者。但隨著國內乃至全球汽車市場開始逐漸進入年輕化,老款軒逸始終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就在於:價值觀的改變會致使越來越多年輕家庭在“暖男”和“潮男”之間更傾向於後者。

而第14代軒逸的到來,不僅是日產在緊湊級轎車領域綜合實力的再重塑;更是對未來五年國內家用轎車市場走向的一次大膽預判。在滿足家用轎車應當具備的多項優點之上,以全面突破傳統家轎的思維定式,開創了新時代家轎的嶄新標準。

"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原始積累到技術創新,中國轎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跨越時代和空間的形態變革。

自1957年中國第一款轎車東風CA71問世以來,轎車的形態和功能屬性也在悄然之中發生著驚人的改變。早期的轎車更多肩負著一個全新產業復興的意義,例如東風CA71就是一款基於法國西姆卡Vedette轎車演變而來的產物,儘管其本身被賦予了一定政治意義,但也推動了在此後幾十年國內汽車工業的逐步躍進。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桑塔納、捷達、富康為代表的“老三樣”,可被視為是最早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的家轎,它們在可靠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擁有出眾的實力,因此能夠快速普及併成為當時最受國人喜愛的家轎車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而到了2019年,在新一輪的三十年中,誰又能擔任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家轎之王?或許咱們就需從日產軒逸說起。

作為家轎領域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日產軒逸在進入中國市場13年來創下了超過300萬輛的累計銷量,是東風日產旗下無可替代的“銷冠”車型,而軒逸也憑藉其經典外觀、舒適“大沙發”和成熟省油的動力總成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那麼在面臨新老換代之際,第14代軒逸又如何奠定其王者地位?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顏值再進階,“家轎”也可做“偶像”

自2006年進入國內以來,軒逸一直是眾多中國家庭眼中能獲得高幸福指數的選擇,而時代在變,市場形勢在變,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如今,第14代軒逸不僅僅要堅守住“實力派”這一陣地,還要在前面冠以另一個形容詞:偶像級。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第14代軒逸的外觀可謂一出場即不凡,相比老款車型而言,它的高度降低了56mm,寬度增加了55mm,帶來接近於豪華運動轎車的高寬比水平。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進一步勾勒出第14代軒逸蓄勢待發的動感態勢;犀利的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如同點睛之筆,烘托出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臉的靈動與個性。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營造出車身的時尚運動氣息。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全新CMF平臺加持,整合多重技術領先

在如今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家轎市場,空有一身靚麗外表顯然還難以滿足目光挑剔的消費者,而第14代軒逸除了顏值之外還能給到你更多可能。第14代軒逸是雷諾-日產聯盟CMF平臺下誕生的首款中級車,以此全面實現了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堪稱是當下最新的全能家轎之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CMF平臺可將車身劃分為4(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後部底盤)和1(電氣架構),共5個結構區域,一方面可兼容更多先進工藝、技術,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該平臺開發的車輛共享高級別車型的電氣配備,通過搭載高階配置,可以迅速提升車輛價值。例如它零部件通用比例高達85%,遠超TNGA的75%,並在靈活性以及兼容性上也比MQB更出色,較上一代車型相比實現了技術上的多重突破。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每一代軒逸上市後總能在內飾設計或是舒適性上給到消費者驚喜,而第14代軒逸不但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於驚喜之上,還帶來了同級車型難以比擬的高級感。來到車內,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其寬大的內部空間、優異的選材用料、精湛的工藝所折服。第14代軒逸在保留歷代車型傳承的“舒適”之上,進一步提升了空間格調性以及內飾檔次感。中控臺科技感十足的懸浮式8英寸高清觸控屏、7英寸高清彩色TFT儀表屏、豪華三炮筒空調設計以及觸手可及的高質感皮質中控臺、座椅,均給人營造出一種難以忘記的美學享受。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此外,第14代軒逸充分利用CMF平臺的結構優勢,通過人體工程學設計,將每一個座位的空間最大化。1480mm的橫向車內空間,在同級車型中首屈一指。即便三個人在後排落座,也能安然自適。加上646~907mm的後排膝部空間,任何一個“大漢子”或是“大長腿”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享有充分的個人空間。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日產“黃金動力”再升級,帶來同級極致節油表現

外觀夠好看,內飾夠檔次,這些毫無疑問能在靜態體驗上為第14代軒逸“加分”,但最終決定整車行駛品質的還要取決於三大件匹配“功力”如何。第14代軒逸搭載日產最新“黃金動力”總成,即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和平順出色的XTRONIC CVT變速器。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HR16堪稱是家用車領域的“性能發動機”,從第一代的全鋁結構到第二代的進排氣反置,再到這一代的鏡面熔射缸孔技術,每一代HR16發動機均具備了當代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

此外,依託GT-R VR38發動機著名的鏡面熔射缸孔技術,匹配e-VTC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技術、TCV多級擾流控制技術與EGR廢氣再循環系統,全新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將最大功率提升至102kW,最大扭矩提升至169N·m,媲美當下1.8L甚至部分2.0L發動機。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在實現動力提升的同時,燃油經濟性進一步提升,第14代軒逸百公里綜合工況油耗僅4.9L,接近混動發動機水平,並且全面滿足國六排放法規,不但更具備競爭力,也是當下家用轎車最應當具有的優異特質。

一直以來,日產軒逸都給人皮實可靠的固有形象,憑藉“暖大叔”特質也吸引到無數中國家庭成為它的簇擁者。但隨著國內乃至全球汽車市場開始逐漸進入年輕化,老款軒逸始終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就在於:價值觀的改變會致使越來越多年輕家庭在“暖男”和“潮男”之間更傾向於後者。

而第14代軒逸的到來,不僅是日產在緊湊級轎車領域綜合實力的再重塑;更是對未來五年國內家用轎車市場走向的一次大膽預判。在滿足家用轎車應當具備的多項優點之上,以全面突破傳統家轎的思維定式,開創了新時代家轎的嶄新標準。

歷經14代傳承,為何說全新軒逸才是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相信隨著第14代軒逸的正式上市,能憑藉其更佳結構、更優空間、更新技術、更多配置、更強性能等五大核心優勢,成功樹立家轎市場上的全新標準。

也相信在日產敏銳的市場洞察下,第14代軒逸基於300萬用戶的巔峰之上,能夠再次引領國內主流家轎市場,並逐步演變成為當下家轎的最終形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