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日本汽車 馬自達 豐田 本田 飛靈汽車 2017-04-28

文:Kimi

在汽車行業內很多品牌都有著自己的專屬標籤,比如寶馬是操控、沃爾沃是安全、豐田是耐操、本田是賣發動機的、馬自達是“偏執狂”等等。這些品牌的標籤,大多數是因為它們某一方面的產品特性足夠突出而受到市場的追捧,而馬自達是因為多方面的“獨樹一幟”,讓它與“技術偏執狂”劃上了等號。

馬自達的“偏執”表現在多方面,比如在大排量發動機橫行的年代,它以轉子發動機獨步於江湖,並引以為傲。在如今渦輪增壓大行其道的市場背景下,它仍然堅持以創馳藍天為核心技術的自吸發動機死磕到底,並且未來數年內或許會將壓縮比(叫膨脹比更合適)達到1:18、熱效率達到50%的HCCi落地。在汽車研發平臺化的浪潮下,他仍堅持泛平臺概念,對每一輛車都進行個性化的“魂動”美學設計,追求汽車人體工程學領域的極致——人馬一體。馬自達就是通過不斷獨樹一幟的技術創新,一步步坐實自己“偏執狂”的身份。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馬自達的創馳藍天和HCCi技術,飛靈的編輯們曾經有著專業的解讀,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什麼是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眾所周知,目前汽車行業通用的汽車人體工程的設計理論是為了滿足95%的駕駛者的駕駛需求,而在馬自達車輛實研部潛心研究人機工程十餘年的大坪智範認為:車隨意動的操控必定與駕駛姿勢有著密切關聯,並且每輛車都應該有著最理想的駕駛姿勢。而通過多年的研究,大坪智範和他的同事們開發出了一套可以在駕駛員的體格相異的情況下,也可分別適宜地確保駕駛員的就座姿勢和對腳踏板的操作性的裝置。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大坪智範和他的同事們從根本上審視了駕駛姿勢的研發方向,並且認為理想駕姿一定是以人為本的核心理論。他所率領的研發團隊認為通過三個步驟可以實現理想的駕駛姿勢。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第一步: 定義何為理想駕姿

放鬆,能讓操控更加迅速而精準,同時避免疲勞。人體在放鬆狀態下,身體動作會更為迅速而精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狀態不易疲勞。也就是說,找尋出身體可以迅速而準確地動作的姿勢,並確保維持這一姿勢也不易疲勞,將它定義為理想駕姿,同時確認這一姿勢時人體各個關節的角度,比如腿部的最佳舒展角度在105°左右。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另外,在考量理想駕姿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視線。也就是駕駛者看哪裡的問題,人們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眼睛會注視遠方。在市區行駛時,則會落到近處。視線的位置會根據車速和路況發生變化。同時滿足高速和市區行車時的遠近視線需求的區域被稱為理想視線區域,也是在定義理想駕姿時的重要因素。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第二步:佈局操控單元和座椅,實現理想駕姿

大坪智範和他的工程團隊們將油門和剎車踏板的位置,設置在保持理想駕姿的狀態下,也就是腿部自然伸展時所接觸到位置,按照使用者的需求來改變車輛的設計。同時,為了讓更多的駕駛者能夠不受體型和視線區域相異的影響而始終保持最佳的駕駛姿勢,大坪智範和他的工程師重新設定了座椅、方向盤在前後、上下的調節範圍。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第三步:深度研發各操控單元的最佳形狀和特性

風琴式油門踏板令操控更加順暢--深度研發,讓操控單元的特性配合駕駛者的特性。要讓腿部保持放鬆,最基本的就是要讓腳跟著地。這樣,腳踝就可以以腳跟為支點,由上至下地運動。馬自達選擇了支點位於下方的風琴式油門踏板,確保油門踏板反饋與腳踝的動作保持一致,實現順暢地操控。同時,使用風琴式油門踏板還有另外一個效果。即,腿部在長距離行駛中也不會感到勞累。

人體膝蓋下方共有兩大塊肌肉。收起腳時使用的是脛骨前肌,伸展腳時使用的是比目魚肌。油門踏板的操控,主要是通過伸展腳去踩踏的,所以只要將腳跟放在地板上,腳部的重量是由風琴式踏板的反作用力來支持的,無須使用脛骨前肌,僅只靠比目魚肌就能輕鬆地操控踏板。

大家在長時間駕車後是否會有脛骨前肌痠痛的感覺?那是由於腳部沒有固定住,踏板與腳部的動作不一致,因而同時使用了脛骨前肌和比目魚肌導致的。由於比目魚肌比脛骨前肌的面積更大,所以只使用比目魚肌來操控的話,就可以大幅減輕腿部的疲勞。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脛骨前肌--該肌肉收縮可以讓腳腕朝著抬起的方向運動。比目魚肌---該肌肉收縮可以讓腳腕朝著下壓的方向運動。

馬自達通過上述三個步驟打造理想駕姿,那麼,實際效果體現在哪裡呢?

駕駛車輛時,如果我們保持便於操控的姿勢,那麼首先能「提高安全性」。比如,腳跟懸空時與腳跟固定時相比,將腳從油門轉移到剎車所需的時間相差0.1秒-0.2秒。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這短短的0.1秒之差足以決定事態大小。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其次,理想駕姿還可以提高操控性,更直觀地感受到車隨意動的操控感。這裡可以通過一個細節來舉例。比如大坪智範和他的團隊為了讓MX-5的實際加速感更好的與油門踏板的開度、人體在座椅上的體感之間找到一個操控舒適性關聯,實現車隨意動的操控感受,他們反覆去調整油門踏板的開度與加速的關聯曲線以及座椅的支撐角度與包裹性,最終實現了“comfortable feeling”。

解技:技術偏執狂馬自達的人馬一體

“人馬一體”的汽車人機工程學體現了馬自達在汽車技術領域的極致追求,也是一個比較科學的理論,但是實際它只能為大多數人找到理想駕資,而不是所有人。我們知道人體的差異性巨大,即便是 95%分位的最高和最矮的人體身高差異都超過了20cm,而車內空間有限,所以從這一點角度來說,它並不一定適用所有尺寸的車型和所有體型的人。

馬自達在汽車技術領域的獨樹一幟,對於自身的發展可謂是有利有弊,弊在於馬自達把大量的時間和經費花在了技術創新上,讓它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快讀發展期並沒有能像豐田和本田一樣能得心應手的快速開拓市場。而利在於它在創新這條路上走出了自己“偏執”的風格,並且捕獲了一批的消費追隨者。馬自達的“偏執”特性也恰恰符合現代日本在工業技術領域對於創新精神的執著追求,值得其他工業國家借鑑和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