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懷念屈原:屈原為何不離開祖國去尋求更好的未來?

引言:春秋戰國是一個邦無定交士無定主的年代,許多知識分子(士人階層)都選擇了朝秦暮楚的方式以實現理想。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曾周遊列國,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也曾遊說多國,張儀本為魏國貴族後裔卻不惜損害本國利益取悅秦國,但屈原是一個特例,他的心中只有楚國。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祖國。但屈原用自己的一生說出了另一句話,這裡是我的祖國,我要讓它自由,我要讓它變好!今天正值端午節,僅以此文懷念屈原。

端午節懷念屈原:屈原為何不離開祖國去尋求更好的未來?

學界和民間關於屈原的愛國情懷一直存在爭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屈原所處的年代“國”的概念是否跟現代的“國家”一樣,屈原的愛國是否僅僅是忠君;二是屈原愛國之心的出發點是否僅僅因為他是一個貴族,一個既得利益者。其實這兩個問題,在屈原的《楚辭》中都不難找到答案。

一、屈原愛國,絕非愚忠

在先秦時代,“國”的含義主要有國都、邦國、國家等。戰國時期通行的“國家”概念,常與“天下” 並舉,如儒家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周朝式微諸國問鼎,“天下”僅僅是一個象徵性的名詞,而“國”已經具有現代獨立國家的內涵。屈原作品中的“國”,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郢都,二是楚國。

端午節懷念屈原:屈原為何不離開祖國去尋求更好的未來?

在《九章·哀郢》中,屈原以倒敘的手法回顧了自己的放逐流亡之路,此處的“國”指的即是郢都。郢都是楚國的國都,遠離郢都意味著屈原再難見到國君,同時也就再難實現自己的救國理想。當時擺在屈原面前的其實還有一條路,投奔強大的齊國以實現連橫抗秦以及自己的美政理想。但“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就連鳥兒和狐狸都知道眷戀自己的故鄉,愛國如屈原又如何能割捨自己的祖國呢?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在屈原心中,懷王和頃襄王無疑是楚國的一個象徵,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一個愚忠之人。事實上,屈原曾多次抱怨自己遇到了昏君,如《九章·惜往日》:

端午節懷念屈原:屈原為何不離開祖國去尋求更好的未來?

屈原的忠君不是愚忠,而是以實現國家富強為原則的。屈原在忠於楚王的同時也批評抱怨楚王,他關心的並不是楚王個人的命運,而是整個楚國的命運。

二、屈原愛國,絕非因為他是一個貴族,一個既得利益者

端午節懷念屈原:屈原為何不離開祖國去尋求更好的未來?

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回憶了自己早年受楚王信任的時光。在司馬遷的《屈原賈生列傳》對此亦有記載: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這無疑說明屈原作為一個“博聞強識明於治亂”的貴族,確實曾受到楚王的信任。但是屈原的美政理念對貴族階級利益構成了威脅,受到奸臣汙衊,故而失去了楚王的信任。

屈原滿懷悲憤寫下了《離騷》,司馬遷稱之: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此時的屈原只是失去了信任,還未完全失勢,從個人角度出發他依舊有理由留在楚國。事實上此後他也曾出使齊國,返回後任三閭大夫,掌王族三姓,併兼祭祀祝辭之職。但是遭流放之後的屈原,從個人角度而言實在沒有理由留在楚國。

端午節懷念屈原:屈原為何不離開祖國去尋求更好的未來?

《漁父》刻畫出了屈原被放逐之後的落魄: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很清楚自己被流放的原因,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到國都了。按當時士無定主朝秦暮楚的遊士風氣,屈原完全可以去另一個國家尋求施展才華的機會。

但屈原卻這樣說道: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郢都被破後,屈原也果真如他所言那般,跳到湘江裡,葬身在江魚腹中。而楚國民眾卻不願屈原葬身魚腹,紛紛自發地往江中投食,漸漸形成了專為紀念屈原的端午節。

端午節懷念屈原:屈原為何不離開祖國去尋求更好的未來?

回望中國歷史,唯有屈原一人專有一個特定的端午節紀念。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在於屈原的偉大人格。屈原所說的“皓皓之白”,說的是自己的高潔品格,而這種高潔品格,其實正是其愛國之心的重要支柱。正因為不願蒙世俗之塵埃,所以屈原毫不為那個時代朝秦暮楚的風氣所動,始終保持著對楚國的熱愛,同時也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完全聯繫在了一起。

結語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許多國人看到了西方的先進,產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不惜賣國求榮。但筆者想說,看到別國的先進認識到自家的不足是好事,但解決方法絕不是跑到別國去享受榮華富貴,而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的祖國變得更好。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這正是屈原身上最可貴的品質。時值端午,願屈原精神永流傳,願國家富強!

參考文獻:

  1. 屈原 《楚辭》(《離騷》、《哀郢》、《惜往日》、《漁父》)

2.司馬遷 《屈原賈生列傳》

3.龔紅林 《論屈原的愛國情懷及其當代價值》

4.何林福 《屈原精神之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