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那屈原之前的古人過端午為了啥?

各位朋友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小編在這裡先祝大家端午節安康。提起端午節,估計大家腦海裡就會浮現出一個人,那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很多人都認為,端午節與屈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因為他當年投汨羅江自殺,當地百姓為了救他才有了划龍舟和包粽子的行為,從而誕生了端午這個節日。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的前世今生。

現在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那屈原之前的古人過端午為了啥?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等,與春節、中秋節、清明節並稱為我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中,但這一習俗卻在7000年前就出現了。“端”字在古漢語中有“開頭”、“初始”的意思,因此初一就被稱為“端一”,初二就被稱為“端二”,初五就被稱為“端五”。因為初五那天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所以又稱為“端午”。

現在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那屈原之前的古人過端午為了啥?

很多人認為端午是古人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的,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可信度,因為還有人認為端午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人物而設立的。其實從屈原的作品中我們也能發現一些端倪,證實端午早在屈原之前便存在了。如屈原在《楚辭˙涉江》中寫道:“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在這裡提到的舲船,其實就是他們當時賽龍舟所用的輕船。

現在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那屈原之前的古人過端午為了啥?

那端午到底是到底如何誕生的呢?這就不得不提起古越族了。在遠古時代,人類的信仰通常分成兩種,一種是天地神靈信仰,一種是祖先信仰。為了獲得天地神靈的庇佑,一些族群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而古越族的信仰便是龍神。在端午祭祀的那一天,他們不僅“斷髮文身”讓自己看起來像龍子,而且還會將包好的粽子扔到江中祭祀龍神。據現有考古資料顯示,古越族最先競舟用的龍舟是刻有龍形的獨木舟,後來才發展出了用木板做成的龍形船。

現在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那屈原之前的古人過端午為了啥?

那屈原又是如何與端午掛上鉤的呢?此事還得感謝南北朝的南樑文學家吳均。吳均當時在他編寫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屈原在流放之地聽說楚國滅亡後,悲憤地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然後抱著石頭跳了汨羅江,跳江的那天恰好是五月初五。當地百姓聽說屈原跳江後,爭分奪秒的划著船去救他,但為時已晚。為了防止江中的魚啃食屈原的屍體,當地百姓又包了粽子去餵魚。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大家年復一年的這樣做,漸漸便有了端午划龍舟、包粽子的習俗。

現在過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那屈原之前的古人過端午為了啥?

後世受吳均神話小說的影響,信以為真,認為端午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但在上個世紀,聞一多、胡適等史學大家都對這個說法產生質疑,個別學者甚至懷疑屈原這個歷史人物的真實存在性。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進展,現在基本可以確定端午是古越族舉行圖騰祭,以消災避難的節日。但由於屈原的知名度,大部分人還是認為端午與屈原有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