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證明PoC:或將“再造一個PoW”?新銳項目Lava即將問世'

區塊鏈 能源 硬件 比特幣 巴比特 2019-08-31
"

為何當PoW因能源消耗、算力壟斷等弊病被廣為認知,新的共識機制層出不窮(尤其以PoS、DPoS兩大基於權益的共識為代表)並輪番挑戰之情景下,PoW幣種仍能在總市值中佔據超過70%體量?一切歸功於PoW生態的開放性。前文已經詳細論述,這種系統開放性、或所謂“算力基礎設施可無限擴大化”的特性,保證了PoW生態的去中心化性,這是基於權益的共識機制無論如何無法實現的;而去中心化性(Decentralization)恰恰是區塊鏈世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訴求,沒有之一。

而最近市場開始關注PoC(Proof of Capacity,容量證明),並非只是簡單的概念炒作。有人認為,出於PoC具有PoW所有重大優勢,又完美規避了PoW高能耗、挖礦ASIC化兩大掣肘,極有可能對龐大的PoW生態造成衝擊。由於PoC基於存儲設備挖礦,將對基於計算芯片挖礦的PoW形成“並行挑戰”,部分替代現有的PoW份額;如果PoC生態得以健康發展,更有可能“再造一個PoW”。這是整個加密貨幣與區塊鏈領域無法忽略的超級新藍海。

從底層原理來說,PoC與PoW有相似性與可比性:他們像是一對兄弟,門出同源、但路徑有別。所謂門出同源,是因為PoC與PoW皆屬於“競爭性挖礦”,礦工都需要通過找到符合特定條件的哈希值進行爭奪記賬權並贏取區塊獎勵的活動;兩者都具有“算力基礎設施可無限擴大化”的特性,因此保證了較為徹底的去中心化與公平公開的生態特性。

PoC與PoW的主要區別在於實現路徑。PoC要求礦工事先計算一系列用於挖礦的哈希值,以陣列形式存儲在硬盤中;參與挖礦活動時,礦工檢索硬盤中的陣列,尋找出最符合出塊條件的“答案”。PoC使用了一種極為緩慢的哈希算法,使得得到“正確答案”的瓶頸來自於存儲容量、而非芯片的運算速度。這一機制要求礦工僅需準備更大容量的存儲空間,而非堆砌算力。

但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會發現PoC挖礦的機制僅僅對存儲設備這一硬件提出要求,而不會像PoW那樣消耗太多電力能源。事實上,存儲設備只需要正常的電力供應即可滿足PoC挖礦活動涉及的檢索、驗證行為。礦工事先計算完成的哈希陣列被稱為“Plot文件”,這些數據可以一次計算並長期重複使用,直接避免了無謂的能源消耗。可以說,PoC在保持了PoW同等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性的前提下,節省了幾乎全部的電力資源。

Lava是什麼?

Lava是一個基於PoC(空間容量證明)的去中心化數字加密基礎設施。Lava的角色定位是全球廣義存儲空間的信任憑證和頂層索引。Lava未來將發展成為有意義存儲的基礎設施,支持基於去中心化存儲網絡的應用與服務。Lava從存儲空間凝結共識價值,實現信任價值的反哺,形成完整閉環。Filecoin只有一個,而Lava可以是無數個Filecoin的頂層公有設施。

PoC具有天然高度去中心化、公平開放、清潔環保的特徵,是易被主流社會普世價值所接受的共識機制。PoC能耗極低但安全性高,網絡擴張無上限,且存儲設備沒有ASIC化問題,所有人都可公平參與。PoW目前佔據加密貨幣總市值80%+,PoC特性優越,目前處於爆發前夕,未來三到五年內或可形成體量比肩PoW的廣泛共識,有巨大增長空間。

Lava總量3.328億枚,4分鐘出塊;比特幣式收斂性增發,。Lava基每兩年產量減半金會和團隊僅預留少量(約總量的7%)代幣,剩餘完全由挖礦產出,無ICO、私募公募。Lava是完全去中心化的開源區塊鏈協議,全網算力自由進出、不設限制。Lava的“火石共識”以凝結共識為前期目標,支持抵押Lava獲取雙倍挖礦產出,但不做強制要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