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零成本:En-Tan-Mo黃皮書解讀之開發者篇

編輯 | 盧曉明

出品 | Odaily星球日報

開發零成本:En-Tan-Mo黃皮書解讀之開發者篇

作為未來世界的基礎設施,區塊鏈成為大規模商業應用底層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這個過程中上下求索之人,正是一個個勇於探索的開發者。

跟消費端應用的邏輯不同,承擔著應用開發和運營平臺角色的區塊鏈,在初期最重要的工作,是獲取開發者,讓開發者願意在平臺上開發新應用。

“得開發者得天下”,是基礎設施發展初期的法則。

開發者意味著平臺的創造力與可能性。一旦有開發者打造了爆款,獲益的不僅僅是應用本身,還有開發平臺。在區塊鏈中,押中寶的開發者,更可能享受某個公鏈的早期紅利。一炮成名的開發平臺,可能會吸引更多優秀的開發者,如此良性循環。

得開發者得天下

為了爭奪開發者,公鏈們早已開始主動出擊,BM 向 EOS 的 VC 機構投資 10 萬美元只為支持開發者,迅雷鏈、星雲鏈、公信鏈、ONT、IOST 等公鏈都相繼推出了開發者激勵計劃。

然而,對於開發者而言,選擇公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其在意的除了公鏈的用戶數量,還有對開發者的友好程度(學習門檻)、公鏈底層安全、性能和開發成本等。

“用戶基數、TPS(每秒交易量)和入門門檻。” 在被問到選擇公鏈在意什麼時,一位區塊鏈遊戲開發者這麼回答我。即便看重性能,而以太坊的性能面臨瓶頸,但考慮到開發安全和穩定性,包括他在內的大部分開發者還是選擇以太坊。

面向不同場景,開發者需求各不相同,比如最近備受關注的公鏈重要場景——去中心化金融(Defi),開發者就尤為在意公鏈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EOS 就因去中心化程度不足而讓各 Defi 開發者有所顧慮。

在接受 Odaily星球日報採訪中,開發者們表示,擔心 EOS 節點集中化帶來的安全風險。對此,慢霧科技安全架構師 Johan 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EOS 上的安全問題 95% 以上是智能合約的問題,暫時沒有出現過節點作惡導致的安全問題;此外,安全問題也需辯證看待,EOS 在安全方面的優勢來自於它的透明可驗證、可治理。

開發者還擔心架構集中化會帶來治理的不穩定性,EOS 治理狀態下有可能造成的資產凍結。在臨時憲法未被替代之前,自 EOS 主網上線以來就開始運作的 EOS 核心仲裁法庭 ECAF,由於下令凍結了數十個錢包的資產而陷入爭議。事實上,特權機構對於資產凍結的裁決,對於重資產流動性的 Defi 來說並不友好。

公鏈 ETM 如何破題?

後起之秀 En-Tan-Mo (簡稱“ETM”)最近登陸了 OK IEO 平臺 Jumpstart,收穫了不少關注。根據此前對團隊的採訪,En-Tan-Mo 的主網將於今年上線。對於開發者而言,如果認為該公鏈合適,不妨趁早獲取代幣,以為後續的開發資源做準備。

那麼,究竟 En-Tan-Mo 在開發者關心的事情上,具體採用的什麼樣的架構和 gas 收費策略呢? 6 月 14 日,ETM 的黃皮書(節選)在 Odaily星球日報發佈。本文,Odaiy星球日報將通過解讀黃皮書,解答開發者關心的問題。

1、性能:每個 DApp 享受完整側鏈、UPoS提高性能

性能是以太坊最大的瓶頸。這也是 PoS 逐步獲得認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它能比 PoW 快,而且更節能環保。

ETM 設計的 UPoS 共識機制,將 PoW 與 PoS 的優勢結合起來,提高了性能。其黃皮書顯示,該共識機制實現了 3s 出塊,單鏈 TPS 達到了 1000 筆 /s。

同時,ETM 整體架構上採用的是主鏈-側鏈機制,DApp 單獨擁有一個完整的側鏈,側鏈之間相互獨立,相當於每個 DApp 享有整個區塊鏈的性能,而不受其他 DApp 影響。

2、安全性:多因子保證去中心化、混沌排序提高安全性

底層架構決定著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與安全性,共識機制是一個公鏈最為核心的部分。這也是 ETM 最大的亮點之一,

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設計者需要預測所有場域內參與者在不同場景下可能採取的決定和策略。於是,En-Tan-Mo共識機制和均衡經濟框架設計基於博弈論與分佈式系統,應用了2011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提出的宏觀經濟預期模型、基於時間序列分析的動態經濟理論。

此外,在物理學中,“熵”是一種無序程度的量度,意思是越混亂越無規律熵值就越大,反之熵值越小。在 ETM 的黃皮書中,團隊討論了以權益概率分佈對應的玻爾茲曼熵作為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度量和研究工具。

通過引入數學物理方法到其共識算法 UPoS 中,ETM 將均衡的觀點落實在算法和工程學層面。

介紹完 UPoS 共識算法背後的科學理論基礎後,我們來了解一下具體流程。UPoS 具體出塊過程如下:

(1)通過上凸函數映射將所有投票人的權益(stake)轉化為相應的票數:這裡原則是抑制大戶權益,鼓勵散戶。

(2) 結合時間、節點以往表現等影響因子,算出每個節點的當選概率,在每個出塊週期抽出 101 個節點參與本輪競爭出塊。

(3) 被選中的礦工一起參與隨機抽籤(結合混沌排序和改進後的 PoW),中籤節點有3秒時間出塊,3秒內出塊不成功則跳過。

(4) 開始下一次抽籤,抽籤結果由上一區塊哈希值決定,難以預知。完成 101 個塊後進入下一週期。

開發零成本:En-Tan-Mo黃皮書解讀之開發者篇

在這個共識算法中,ETM 採用了上凸映射、時間增益、抑制權益等策略,嘗試抑制寡頭的存在,增加散戶獲取記賬權的機會,以此來保障去中心化。

至於安全方面,ETM 採用了混沌排序、不確定化(概率化)及優選機制等平衡了安全與效率。

在這個體系中,哈希計算不用於算力競爭,而是用於產生 (下一個出塊節點的)不可預測性,這將有助於保障節點無法協調作弊和攻擊系統。 在 DPoS 中引入了混沌排序,抵抗女巫攻擊和聯合作弊, 進一步提升了整個系統的安全性。

在公鏈中,一旦掌握了出塊排序,或許就能鎖定並攻擊正式礦工,篡改區塊信息。 ETM 使用快速混沌排序解決這一問題:ETM礦工出塊順序並非一開始就確定,而是提取每一次成功上傳區塊中的某些信息作映射並進行多次迭代計算出下一名正式礦工的編號。因此只有在最後一刻才知道應該上傳區塊的正式礦工的身份。雖然這一信息任何人仍能查看,但難以實現鎖定。

3、對開發者的友好程度:靈活、易上手

如前所及,針對不同場景的開發者有不同需求。理論上來說,同一公鏈的共識機制、安全性、區塊大小和出塊速度,都是同質的;而開發者的需求則是多樣的。因此,ETM 的主鏈-側鏈機制允許開發者根據 DApp 需求高度定製化側鏈的參數:Token、交易類型、 共識機制、區塊參數等等。

曾經,很多公鏈為了炫技會研發自己的智能合約語言,卻無形增加了開發者的學習門檻和心理壓力。ETM 則選擇世界上最常用的編程語言 JavaScript 作為原生語言。該語言的使用人數最多,意味著其有最廣泛的社區和開發者,可使用海量的第三方組件,減輕了開發者的工作量。

主鏈 - 側鏈機制以及 Node.js 的使用,使得在 ETM 上開發 DApp 輕鬆靈活。

為了進一步降低了開發成本,ETM 還將其不同的功能模塊化,打包成 SDK 與 API,為開發者推出了一整套完善的開發套件。模塊化的構架能讓開發者專注於 DApp 業務的實現,而無需過多學習底層代碼,同時享受到主鏈以及側鏈升級帶來的便利,而不用對 DApp 作出修改。

4、開發成本

目前用戶量最大的應用型公鏈 ETH 和 EOS,在成本方面都給開發者製造了很大的困難。

在 ETH 上,DApp 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支付高昂的 Gas 費用,這制約了應用的用戶體驗。ETH Stack(變量)的數量直接制約了應用的複雜度,開發者無法在 ETH 上開發稍微複雜的 DApp。在不改變其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單純的擴容並不能改善 ETH 上的 開發與使用瓶頸。

而在 EOS 上,儘管取消了 Gas 費的機制,卻引入了通過質押 EOS 或者租賃才能獲得RAM(內存)、CPU 和 Net(帶寬)等幾種資源的機制。

這使得放棄了去中心化架構的 EOS 暫時解決了 TPS 的瓶頸,卻又遇見了 RAM 分配的問題。在 EOS 鏈上創建賬戶,競拍賬戶名等操作都需要消耗 RAM,而 RAM 需要通過交易來獲得。 曾經,EOS 就發生過因 RAM 供不應求而被爆炒至驚人高價的事,投機者囤 RAM,反而讓需要的開發者買不到 RAM,嚴重影響開發。為了獲取足夠的資源,DApp 開發者們只能夠抱節點的大腿,這也進一步造成了 EOS 的中心化。

ETM 的主鏈-側鏈機制下,讓每一個 DApp 單獨擁有一個完整的側鏈,享有整個區塊鏈的性能,而不受其他 DApp 影響。側鏈機制讓開發者能夠根據需求動態調度資源,而系統僅出於安全的考慮,按交易量收取低廉的手續費,並會通過社區活動返還給開發者。

5、代碼開源

ETM 遵循 MIT 協議(The MIT License)開源,用戶以及開發者可以在 GitHub (https://github.com/entanmo)上查看所有代碼。

選擇哪條公鏈對開發者而言畢竟需要慎重考慮。目前,ETM 公鏈還處於內部測試階段,距離主網公測和正式上線還有時日,感興趣的開發者不妨持續關注社區討論和代碼進展,考慮是否於此部署應用。

推薦閱讀:

OK第三期IEO項目En-Tan-Mo黃皮書正式發佈(附全文下載)

以太坊外無Defi?EOS:我有

兩位諾獎得主加持、解決“不可能三角”的UPoS機制來了

Staking 時代兩大流派,屌絲和貴族誰將勝出?

公鏈數量是開發者的四倍,誰能成為下一代開發平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