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 |“洗心革面”的起亞新KX5,為什麼連銷售顧問都不願推薦?

隨著吉利、長安、比亞迪等自主汽車品牌的崛起,原先被合資品牌“瓜分”的中國車市,格局已悄然發生變化。日系車和德系車雙足鼎立,美系車夾縫求生,而韓系車和法系車則日落西山,搖搖欲墜。

縱觀2019年的最新銷量排名,數據也說明了這一事實。從媒體對韓系車的報道越來越少和消費者對韓系車關注度越來越低的情形來看,韓系車可能真的快到窮途末路了。

車友頭條今次走訪了北京亞市附近一家東風悅達起亞4S店,實地探查新一代KX5,試圖找出為什麼韓系車在國內沒有市場的答案。

探店 |“洗心革面”的起亞新KX5,為什麼連銷售顧問都不願推薦?

探價格:新KX5售價偏高,沒人願意買單

今年三月上市的新一代KX5,可謂東風悅達起亞今年推出的重磅車型。車友頭條進入店內,試圖一睹芳容,沒想到這輛新車卻被放在了展廳最裡面。

探店 |“洗心革面”的起亞新KX5,為什麼連銷售顧問都不願推薦?

銷售顧問走過來,熱情向我們推薦店內的C位車型KX CROSS。這款車是東風悅達起亞在2017年推出的小型跨界車型,沒想到該店最推薦的車型竟然是它。

問及原因,銷售顧問敞開說,我們也是為消費者著想,本身起亞的品牌定位就是中低端車型,10萬左右的車賣得最好,這KX5最低配15萬,看的人多,願意買的少!

的確,連經銷商都嫌定價太高,消費者就更加不願意買單了。2019年2月,KX5的銷量還有2220輛,到4月,僅售出297輛,銷量持續走低。

說到底,韓系車目前在中國市場已經完全不佔優勢,而起亞本身的品牌形象可能比北京現代還低一等,在消費者的心中大不如前,這樣的價格不少消費者寧可選擇自主品牌車型,也難怪經銷商不推薦了。

探店 |“洗心革面”的起亞新KX5,為什麼連銷售顧問都不願推薦?

看內飾:“洗心革面”?只是換皮而已

縱觀該店內所有車型,KX5並不是最吸人眼球的那一個。遠遠看上去,對比智跑和KX cross,KX5顯得像個“玩具”。

呆萌的外形設計有別於市面上同類車型,剛上市的KX5有媒體稱它是起亞的“洗心革面”之作。然而,另類的設計風格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有著不錯的吸引力,不過從銷量來看,似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種風格。

據銷售顧問介紹,店內的銷量擔當其實是新一代智跑,因為“KX5外型設計太多激進,更適合追求個性的人,大部分人還是更喜歡智跑這種中庸又沉穩的設計風格”。

探店 |“洗心革面”的起亞新KX5,為什麼連銷售顧問都不願推薦?

雖然新一代KX5推出的重點是變臉,2019款的起亞KX5前進氣格柵對比上一款的變化,僅僅是開了一個“眼角”,格柵邊線做了一個拉直,側面幾乎無變化。坐進車內,還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除了懸浮式中控屏突顯出一定的科技感外,其他的內飾還是一股濃濃的“起亞風”。況且,懸浮式的中控屏早已不是主流,更多新款車型取而代之以尺寸更大、清晰度更高的全液晶內嵌屏幕。

隨後車友頭條也試乘了智跑和KX cross,兩者的內飾幾乎無差,彷彿只是換了一個殼。

探店 |“洗心革面”的起亞新KX5,為什麼連銷售顧問都不願推薦?

詢品牌:自壓身價,陷入惡性循環

重要的不是你怎麼看待自己,而是別人怎麼看你。東風悅達起亞是由東風汽車、江蘇悅達、韓國起亞共同組建的合資品牌,雖然合資品牌聽起來洋氣,但在消費者眼中,起亞只能算是“三流”的合資品牌。

適逢4S店內有一對夫妻正考慮購車,車友頭條上前問詢,對方坦言,“不是衝著起亞的品牌來買的,我們是衝著性價比才來的”,或許,起亞外型亮眼但定價偏低,是大多數消費者願意選擇它的原因之一。

儘管如此,隨著大眾消費水平的提高,價格在購車考慮因素中的佔比越來越低。事實的確如此,最近幾年,馬路邊上的韓系車正在肉眼可見的減少,料想韓系車的日子也是越來越難過。可以說,起亞的新車年年上市,價格也很親民,但是銷量仍舊連連下滑,未見好轉。

探店 |“洗心革面”的起亞新KX5,為什麼連銷售顧問都不願推薦?

工作日下午的亞市汽車市場,人並沒有想象中的多。車友頭條所探訪的這家東風悅達起亞4S店內,接近2個小時的時間裡,僅有一對夫妻前來看車,而且僅限於看看而已。起亞逐漸衰弱的態勢在整個車市下行壓力面前,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但就此次重點探訪的KX5來看,考慮其品牌、品質、技術和車型等綜合因素,最低15萬的售價的確不具備性價比。其中的根源,可能在於品牌的走低讓消費者失去了購買信心。老款KX5也曾有過風光的日子,上市僅3個月時間月銷量便達到8500輛。可隨著技術儲備的落後和產品服務的不足,官方的頻繁召回更是雪上加霜,起亞KX5銷量便一路狂瀉。

日落西山的起亞想推出新一代KX5扳回一局,目前來看,還是失敗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