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藺相如的忍與不忍

秦昭襄王 彌勒菩薩 歷史 領導文萃 2017-08-02
讀史|藺相如的忍與不忍

藺相如發跡之前,不過是一個官吏的門客,用廉頗的話說,“本是卑賤之人”。之所以後來被趙王封至上卿,且又讓世人景仰,在於他幹了兩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一是“完璧歸趙”。

戰國時期,趙文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之後,就差人給趙王送來信函,表示願用十五座城池換得此絕世珍寶。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無賴之舉。秦國強大,趙國弱小,說是“以物換物”,實質上是要挾搶奪:答應吧,秦王絕不會割讓城邑;不答應吧,又唯恐秦軍的鐵蹄。趙王舉棋不定之時,有人就給他推薦了藺相如,說此人智勇雙全,派他出使秦國,可謂不二人選。趙王召見了藺相如。藺相如就對趙王說:“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於是,藺相如便作為趙國使臣攜璧西行入秦了。秦昭王坐在章臺上接見藺相如,他亦將和氏璧獻給了秦王。秦王大喜,將璧給予妻妾和左右侍從傳看,但卻沒有表露一點用城邑補償趙國的意思。藺相如見狀,心生一計,對秦王說道:“璧上有一紅斑,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又把璧交給他。此刻,藺相如臉色突變,怒髮衝冠,對秦王說道:“我遵趙王之命,攜璧出使秦國,大王卻在一般的臺觀上接見我,禮節非常傲慢。更可氣的是,我觀察大王並沒有割讓城邑的誠意,所以我決定收回寶璧。如果大王逼我,我的頭就同寶璧一起在這柱子上撞碎!”他手持寶璧,斜視庭柱,作隨時撞上去之狀。秦王唯恐璧碎,就表示馬上交割城邑。藺相如揣摩這不過是秦王的緩兵之計,便又說:“和氏璧是公認寶器,我出使秦國之前,趙王齋戒五天。如今大王想得此寶,也得齋戒五日,並行九賓大禮,我方可獻上。”秦王別無他法,只得應允。而藺相如則在秦王齋戒期間,差隨從穿上粗布衣服,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了趙國。

讀史|藺相如的忍與不忍

如果說“完璧歸趙”是藺相如初露頭角,那麼“澠池會”則讓他再顯鋒芒。

秦王大概是心血來潮,差人通告趙王,意欲於澠池與趙王相見。趙王恐懼秦王,不想去但又不得不去。藺相如作為隨從也一同前往。酒宴間,秦王突然對趙王說:“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不敢違背秦王的意思,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官吏不失時機當場做下記錄:“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鼓瑟。”藺相如見狀,就明白了秦王用意:所謂友好相見,不過是幌子,實際上是想借機羞辱趙王。他便上前對秦王說:“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以相娛樂。”說罷,就跪地遞上瓦缶。秦王惱怒,不肯擊缶。藺相如又要挾說:“五步之內,藺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秦王侍從欲殺藺相如,又被他大聲喝退。秦王無奈,只得象徵性地敲了一下缶。藺相如卻如獲至寶,轉頭令趙國官吏記錄:“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國的一干大臣惱羞成怒,說道:“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邑向秦王獻禮!”藺相如針鋒相對,回擊道:“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王獻禮!”咸陽為秦之國都,獻了咸陽豈不是獻出了秦國?直至“澠池會”結束,秦王因藺相如而未佔到半點便宜。

如此,我們就領略到了藺相如卓爾不凡的風采。此公不但膽識過人,機智果敢,更難得的是,面對強權,視死如歸。因此,他被後人景仰也就不無道理了。不過,如果認為藺相如之風範僅限於此,那就有些委屈他了。其實,如泰山之重的是他的“忍”字。

“澠池會”結束之後,藺相如被趙王封為上卿,位列廉頗之上。而廉頗作為趙國大將,屢建戰功,居於一個憑嘴立功且出身低微的人之下,他自然感到羞恥,於是揚言,見了藺相如,一定要好生羞辱他。藺相如聽說之後,便故意躲避。他的門客們說:“你現在身為上卿,何故害怕廉頗?我們這些平庸的人都為你感到恥辱了。”藺相如說:“秦王比廉頗威風吧?但我也敢當眾羞辱他,呵斥他,我豈有害怕廉頗的道理?秦國強大,之所以遲遲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二人的存在。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同存,敵人就會乘虛而入。我所以忍讓,是為國家命運計。”此話傳到廉頗耳裡,他看到了自己的自私與狹隘,便脫掉上衣,揹負荊條,來到藺相如門前請罪。從此,兩人成了生死相依的朋友,史書裡也有了一個“將相和”的故事。

其實,藺相如能忍,藺相如也不能忍。他忍了廉頗,卻不忍秦王。正是如此,他的忍才顯得高貴,顯得厚重。

彌勒佛身邊有一副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有人說此楹聯難以自圓其說:既然能容天下之難容之事,為何又要笑天下可笑之人呢?說是包容還是無法包容呢?其實,它未必是矛盾,佛家也是講究原則的,該忍則“容”,不該忍則“笑”。如此,才是一種最高境界。

藺相如深諳此道,所以藺相如是智者,亦是高人也!

(摘自《領導文萃》2017年2月下)

稿件來源:《幸福·悅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