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8月初,在晉南永濟縣西15公里處的廣闊的灘塗平原上發掘出了“黃河第一巨型浮橋——蒲津橋”的東岸遺址。因為蒲津橋對於中國古代鼎盛期之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冶煉鑄造、橋樑架設黃河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所以蒲津橋的發掘被稱作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而蒲津橋則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8月初,在晉南永濟縣西15公里處的廣闊的灘塗平原上發掘出了“黃河第一巨型浮橋——蒲津橋”的東岸遺址。因為蒲津橋對於中國古代鼎盛期之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冶煉鑄造、橋樑架設黃河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所以蒲津橋的發掘被稱作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而蒲津橋則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蒲州城西2公里的黃河岸邊,古時另有一處險隘名關蒲津關,它扼守著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渡口——蒲津古渡。

從地圖上很容易看出,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長安,北達幽燕,處於山東和河北進入關中的鎖鑰位置,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秦公子鍼出奔晉時,曾於此地造舟相連成橋渡河而過。戰國時,秦昭襄王為統一大業曾兩次造橋於此。其後的東魏高歡、西魏宇文秦、定關中的漢高祖劉邦、西征馬超的曹孟德以及隋文王、唐太宗等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浮橋以興師濟渡。

蒲津橋從唐開元年間鑄成以鐵牛為主的地錨並更換鐵索一直到元未被燒燬,共歷時500餘年,可以說鐵牛跌錨的創設對蒲津橋的維護起了巨大作用唐以前,蒲津橋已由臨時性的舟式浮橋發展成了固定性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到了唐代,蒲州城與陝、鄭、汴、絳、懷並稱盛唐六大雄城,達到了它的最興盛的時期:唐開元十二年,蒲州河東郡又蕕升為近畿四輔中的上輔。於是,早在隋朝時就繁忙不堪的蒲津橋,作為唐王朝聯繫中原地區的命脈,原有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就不敷使用了。

"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8月初,在晉南永濟縣西15公里處的廣闊的灘塗平原上發掘出了“黃河第一巨型浮橋——蒲津橋”的東岸遺址。因為蒲津橋對於中國古代鼎盛期之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冶煉鑄造、橋樑架設黃河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所以蒲津橋的發掘被稱作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而蒲津橋則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蒲州城西2公里的黃河岸邊,古時另有一處險隘名關蒲津關,它扼守著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渡口——蒲津古渡。

從地圖上很容易看出,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長安,北達幽燕,處於山東和河北進入關中的鎖鑰位置,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秦公子鍼出奔晉時,曾於此地造舟相連成橋渡河而過。戰國時,秦昭襄王為統一大業曾兩次造橋於此。其後的東魏高歡、西魏宇文秦、定關中的漢高祖劉邦、西征馬超的曹孟德以及隋文王、唐太宗等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浮橋以興師濟渡。

蒲津橋從唐開元年間鑄成以鐵牛為主的地錨並更換鐵索一直到元未被燒燬,共歷時500餘年,可以說鐵牛跌錨的創設對蒲津橋的維護起了巨大作用唐以前,蒲津橋已由臨時性的舟式浮橋發展成了固定性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到了唐代,蒲州城與陝、鄭、汴、絳、懷並稱盛唐六大雄城,達到了它的最興盛的時期:唐開元十二年,蒲州河東郡又蕕升為近畿四輔中的上輔。於是,早在隋朝時就繁忙不堪的蒲津橋,作為唐王朝聯繫中原地區的命脈,原有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就不敷使用了。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當時蒲州的地方官奏請唐明皇批准,開始了對蒲津橋大舉維修的改造工程。從開元十二年開始,工匠們在橋的兩頭砌石護堤,並在岸上鑄造由鐵牛、鐵人、鐵板、鐵山、鐵柱等相互關聯的沉穩堅固的地錨,用來取代舊地錨,然後換竹纜為鐵索串連百數木船繫於鐵牛尾部的橫軸之上。不久,道穩固可靠的新浮橋便夾岸橫跨在黃河上了。

新橋落成後,官府還在東岸附近特地闢建了一個有楊、李兩姓共300餘口的“鐵牛村”,不用納稅種田,吃著皇糧,專職護橋看守鐵牛。蒲津橋頭還建有橋門,兩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出一派宜人景色,成為當時黃河上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據發掘蒲津橋遺址的專家介紹,僅東岸一側鐵牛的重量就約20萬斤,其中還不包括整座地錨及跨河鐵索的重量。可見當年耗鐵之巨,而當時全國年產鐵量也不過60萬斤。

據說因唐時的黃河岸高、河窄、水流深急,鐵索連舟直鋪河面,北來的洶湧河水會將鐵索系連的浮橋衝成向南自然彎曲的弧形,非常好看。

不用說,這一浩大的橋樑工程,也只有在盛唐時期才有可能實施並完成。一來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勵精圖志的皇帝,在位期間國富民強,史稱“開元之治”。二則當時國家的鐵產量較高,並且科技進步、文化繁榮。此外,蒲津橋的重修加固關係到大唐王朝的興衰存亡,不光軍政文化和商賈貿易需要,就連長安人吃的食鹽,橋中斷了也會接濟不上。

"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8月初,在晉南永濟縣西15公里處的廣闊的灘塗平原上發掘出了“黃河第一巨型浮橋——蒲津橋”的東岸遺址。因為蒲津橋對於中國古代鼎盛期之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冶煉鑄造、橋樑架設黃河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所以蒲津橋的發掘被稱作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而蒲津橋則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蒲州城西2公里的黃河岸邊,古時另有一處險隘名關蒲津關,它扼守著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渡口——蒲津古渡。

從地圖上很容易看出,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長安,北達幽燕,處於山東和河北進入關中的鎖鑰位置,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秦公子鍼出奔晉時,曾於此地造舟相連成橋渡河而過。戰國時,秦昭襄王為統一大業曾兩次造橋於此。其後的東魏高歡、西魏宇文秦、定關中的漢高祖劉邦、西征馬超的曹孟德以及隋文王、唐太宗等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浮橋以興師濟渡。

蒲津橋從唐開元年間鑄成以鐵牛為主的地錨並更換鐵索一直到元未被燒燬,共歷時500餘年,可以說鐵牛跌錨的創設對蒲津橋的維護起了巨大作用唐以前,蒲津橋已由臨時性的舟式浮橋發展成了固定性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到了唐代,蒲州城與陝、鄭、汴、絳、懷並稱盛唐六大雄城,達到了它的最興盛的時期:唐開元十二年,蒲州河東郡又蕕升為近畿四輔中的上輔。於是,早在隋朝時就繁忙不堪的蒲津橋,作為唐王朝聯繫中原地區的命脈,原有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就不敷使用了。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當時蒲州的地方官奏請唐明皇批准,開始了對蒲津橋大舉維修的改造工程。從開元十二年開始,工匠們在橋的兩頭砌石護堤,並在岸上鑄造由鐵牛、鐵人、鐵板、鐵山、鐵柱等相互關聯的沉穩堅固的地錨,用來取代舊地錨,然後換竹纜為鐵索串連百數木船繫於鐵牛尾部的橫軸之上。不久,道穩固可靠的新浮橋便夾岸橫跨在黃河上了。

新橋落成後,官府還在東岸附近特地闢建了一個有楊、李兩姓共300餘口的“鐵牛村”,不用納稅種田,吃著皇糧,專職護橋看守鐵牛。蒲津橋頭還建有橋門,兩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出一派宜人景色,成為當時黃河上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據發掘蒲津橋遺址的專家介紹,僅東岸一側鐵牛的重量就約20萬斤,其中還不包括整座地錨及跨河鐵索的重量。可見當年耗鐵之巨,而當時全國年產鐵量也不過60萬斤。

據說因唐時的黃河岸高、河窄、水流深急,鐵索連舟直鋪河面,北來的洶湧河水會將鐵索系連的浮橋衝成向南自然彎曲的弧形,非常好看。

不用說,這一浩大的橋樑工程,也只有在盛唐時期才有可能實施並完成。一來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勵精圖志的皇帝,在位期間國富民強,史稱“開元之治”。二則當時國家的鐵產量較高,並且科技進步、文化繁榮。此外,蒲津橋的重修加固關係到大唐王朝的興衰存亡,不光軍政文化和商賈貿易需要,就連長安人吃的食鹽,橋中斷了也會接濟不上。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鑄鐵牛鐵人等的目的不僅僅是用來固拽鐵索的,其中還蘊含著中國人世代相傳的治水理念,展示著大唐王朝無與倫比的國風民範

有道是“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古人為治理河水氾濫,常鑄鐵牛面臣河邊,希冀以此象徵有座座無形的高山峻嶺在幫助人類掩擋洪水的肆虐。

掌握陰陽對錯與並存奧祕的古人,在鑄造鐵牛的同時,還鑄造出仿天際北斗佈局的七星柱,這下天地鬼神便全有了。令人歎服的是,就連這些七星鐵柱也同樣具有拴船樁的實際作用並與鐵牛、鐵山和鐵人等融為體成為束縛浮橋的巨型地錨。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這四頭唐開元鐵牛,有著典型的唐代風範,造型上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神態雖各異,卻無不矯角昂首,雙目圓睜,耳豎如聽,腿弓欲躍,如生靈活物一般。

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四頭鐵牛的外側各有一尊牽牛鐵人,細看可以發現其神形衣飾又各有不同。原來,每尊鐵人分別代表著一個民族,從身姿到面部表情,均惟妙惟肖地塑造出各自民族的特點,顯示出唐時對中華各民族間友好團結的重視。

"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8月初,在晉南永濟縣西15公里處的廣闊的灘塗平原上發掘出了“黃河第一巨型浮橋——蒲津橋”的東岸遺址。因為蒲津橋對於中國古代鼎盛期之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冶煉鑄造、橋樑架設黃河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所以蒲津橋的發掘被稱作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而蒲津橋則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蒲州城西2公里的黃河岸邊,古時另有一處險隘名關蒲津關,它扼守著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渡口——蒲津古渡。

從地圖上很容易看出,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長安,北達幽燕,處於山東和河北進入關中的鎖鑰位置,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秦公子鍼出奔晉時,曾於此地造舟相連成橋渡河而過。戰國時,秦昭襄王為統一大業曾兩次造橋於此。其後的東魏高歡、西魏宇文秦、定關中的漢高祖劉邦、西征馬超的曹孟德以及隋文王、唐太宗等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浮橋以興師濟渡。

蒲津橋從唐開元年間鑄成以鐵牛為主的地錨並更換鐵索一直到元未被燒燬,共歷時500餘年,可以說鐵牛跌錨的創設對蒲津橋的維護起了巨大作用唐以前,蒲津橋已由臨時性的舟式浮橋發展成了固定性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到了唐代,蒲州城與陝、鄭、汴、絳、懷並稱盛唐六大雄城,達到了它的最興盛的時期:唐開元十二年,蒲州河東郡又蕕升為近畿四輔中的上輔。於是,早在隋朝時就繁忙不堪的蒲津橋,作為唐王朝聯繫中原地區的命脈,原有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就不敷使用了。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當時蒲州的地方官奏請唐明皇批准,開始了對蒲津橋大舉維修的改造工程。從開元十二年開始,工匠們在橋的兩頭砌石護堤,並在岸上鑄造由鐵牛、鐵人、鐵板、鐵山、鐵柱等相互關聯的沉穩堅固的地錨,用來取代舊地錨,然後換竹纜為鐵索串連百數木船繫於鐵牛尾部的橫軸之上。不久,道穩固可靠的新浮橋便夾岸橫跨在黃河上了。

新橋落成後,官府還在東岸附近特地闢建了一個有楊、李兩姓共300餘口的“鐵牛村”,不用納稅種田,吃著皇糧,專職護橋看守鐵牛。蒲津橋頭還建有橋門,兩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出一派宜人景色,成為當時黃河上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據發掘蒲津橋遺址的專家介紹,僅東岸一側鐵牛的重量就約20萬斤,其中還不包括整座地錨及跨河鐵索的重量。可見當年耗鐵之巨,而當時全國年產鐵量也不過60萬斤。

據說因唐時的黃河岸高、河窄、水流深急,鐵索連舟直鋪河面,北來的洶湧河水會將鐵索系連的浮橋衝成向南自然彎曲的弧形,非常好看。

不用說,這一浩大的橋樑工程,也只有在盛唐時期才有可能實施並完成。一來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勵精圖志的皇帝,在位期間國富民強,史稱“開元之治”。二則當時國家的鐵產量較高,並且科技進步、文化繁榮。此外,蒲津橋的重修加固關係到大唐王朝的興衰存亡,不光軍政文化和商賈貿易需要,就連長安人吃的食鹽,橋中斷了也會接濟不上。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鑄鐵牛鐵人等的目的不僅僅是用來固拽鐵索的,其中還蘊含著中國人世代相傳的治水理念,展示著大唐王朝無與倫比的國風民範

有道是“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古人為治理河水氾濫,常鑄鐵牛面臣河邊,希冀以此象徵有座座無形的高山峻嶺在幫助人類掩擋洪水的肆虐。

掌握陰陽對錯與並存奧祕的古人,在鑄造鐵牛的同時,還鑄造出仿天際北斗佈局的七星柱,這下天地鬼神便全有了。令人歎服的是,就連這些七星鐵柱也同樣具有拴船樁的實際作用並與鐵牛、鐵山和鐵人等融為體成為束縛浮橋的巨型地錨。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這四頭唐開元鐵牛,有著典型的唐代風範,造型上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神態雖各異,卻無不矯角昂首,雙目圓睜,耳豎如聽,腿弓欲躍,如生靈活物一般。

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四頭鐵牛的外側各有一尊牽牛鐵人,細看可以發現其神形衣飾又各有不同。原來,每尊鐵人分別代表著一個民族,從身姿到面部表情,均惟妙惟肖地塑造出各自民族的特點,顯示出唐時對中華各民族間友好團結的重視。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原以軍事目的為主的蒲津橋,在大舉改建後對蒲州城的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原本就孕育出無數華夏精英的蒲州大地,自唐以後更是湧現出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和科學家。

如大曆十才子,盧綸、耿沛居其二,柳宗元位列唐未散文八大家之一,司空圖以《詩品》開中國詩歌評論風格意境先河,僅《詩選》中出自蒲州的名詩人就有8位之多。宋朝的王創見、王居正和馬遠家五代為丹青國手,明代時楊博、孟時芳、張四維等為愛國股肱重臣;元代劇作家王實甫正是以蒲阪普救寺西廂院發生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寫出了名傳千古的《西廂記》甚至連傾國傾城的絕代美女、唐朝貴妃楊玉環也出生於此地黃河邊。

因此,這裡有古傳的歌謠唱道:

“手把鼓樓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對門三閣老,一巷九尚書,大大小小州縣官,三斗六升菜籽多。”

"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8月初,在晉南永濟縣西15公里處的廣闊的灘塗平原上發掘出了“黃河第一巨型浮橋——蒲津橋”的東岸遺址。因為蒲津橋對於中國古代鼎盛期之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冶煉鑄造、橋樑架設黃河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所以蒲津橋的發掘被稱作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而蒲津橋則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蒲州城西2公里的黃河岸邊,古時另有一處險隘名關蒲津關,它扼守著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渡口——蒲津古渡。

從地圖上很容易看出,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長安,北達幽燕,處於山東和河北進入關中的鎖鑰位置,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秦公子鍼出奔晉時,曾於此地造舟相連成橋渡河而過。戰國時,秦昭襄王為統一大業曾兩次造橋於此。其後的東魏高歡、西魏宇文秦、定關中的漢高祖劉邦、西征馬超的曹孟德以及隋文王、唐太宗等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浮橋以興師濟渡。

蒲津橋從唐開元年間鑄成以鐵牛為主的地錨並更換鐵索一直到元未被燒燬,共歷時500餘年,可以說鐵牛跌錨的創設對蒲津橋的維護起了巨大作用唐以前,蒲津橋已由臨時性的舟式浮橋發展成了固定性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到了唐代,蒲州城與陝、鄭、汴、絳、懷並稱盛唐六大雄城,達到了它的最興盛的時期:唐開元十二年,蒲州河東郡又蕕升為近畿四輔中的上輔。於是,早在隋朝時就繁忙不堪的蒲津橋,作為唐王朝聯繫中原地區的命脈,原有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就不敷使用了。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當時蒲州的地方官奏請唐明皇批准,開始了對蒲津橋大舉維修的改造工程。從開元十二年開始,工匠們在橋的兩頭砌石護堤,並在岸上鑄造由鐵牛、鐵人、鐵板、鐵山、鐵柱等相互關聯的沉穩堅固的地錨,用來取代舊地錨,然後換竹纜為鐵索串連百數木船繫於鐵牛尾部的橫軸之上。不久,道穩固可靠的新浮橋便夾岸橫跨在黃河上了。

新橋落成後,官府還在東岸附近特地闢建了一個有楊、李兩姓共300餘口的“鐵牛村”,不用納稅種田,吃著皇糧,專職護橋看守鐵牛。蒲津橋頭還建有橋門,兩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出一派宜人景色,成為當時黃河上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據發掘蒲津橋遺址的專家介紹,僅東岸一側鐵牛的重量就約20萬斤,其中還不包括整座地錨及跨河鐵索的重量。可見當年耗鐵之巨,而當時全國年產鐵量也不過60萬斤。

據說因唐時的黃河岸高、河窄、水流深急,鐵索連舟直鋪河面,北來的洶湧河水會將鐵索系連的浮橋衝成向南自然彎曲的弧形,非常好看。

不用說,這一浩大的橋樑工程,也只有在盛唐時期才有可能實施並完成。一來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勵精圖志的皇帝,在位期間國富民強,史稱“開元之治”。二則當時國家的鐵產量較高,並且科技進步、文化繁榮。此外,蒲津橋的重修加固關係到大唐王朝的興衰存亡,不光軍政文化和商賈貿易需要,就連長安人吃的食鹽,橋中斷了也會接濟不上。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鑄鐵牛鐵人等的目的不僅僅是用來固拽鐵索的,其中還蘊含著中國人世代相傳的治水理念,展示著大唐王朝無與倫比的國風民範

有道是“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古人為治理河水氾濫,常鑄鐵牛面臣河邊,希冀以此象徵有座座無形的高山峻嶺在幫助人類掩擋洪水的肆虐。

掌握陰陽對錯與並存奧祕的古人,在鑄造鐵牛的同時,還鑄造出仿天際北斗佈局的七星柱,這下天地鬼神便全有了。令人歎服的是,就連這些七星鐵柱也同樣具有拴船樁的實際作用並與鐵牛、鐵山和鐵人等融為體成為束縛浮橋的巨型地錨。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這四頭唐開元鐵牛,有著典型的唐代風範,造型上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神態雖各異,卻無不矯角昂首,雙目圓睜,耳豎如聽,腿弓欲躍,如生靈活物一般。

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四頭鐵牛的外側各有一尊牽牛鐵人,細看可以發現其神形衣飾又各有不同。原來,每尊鐵人分別代表著一個民族,從身姿到面部表情,均惟妙惟肖地塑造出各自民族的特點,顯示出唐時對中華各民族間友好團結的重視。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原以軍事目的為主的蒲津橋,在大舉改建後對蒲州城的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原本就孕育出無數華夏精英的蒲州大地,自唐以後更是湧現出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和科學家。

如大曆十才子,盧綸、耿沛居其二,柳宗元位列唐未散文八大家之一,司空圖以《詩品》開中國詩歌評論風格意境先河,僅《詩選》中出自蒲州的名詩人就有8位之多。宋朝的王創見、王居正和馬遠家五代為丹青國手,明代時楊博、孟時芳、張四維等為愛國股肱重臣;元代劇作家王實甫正是以蒲阪普救寺西廂院發生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寫出了名傳千古的《西廂記》甚至連傾國傾城的絕代美女、唐朝貴妃楊玉環也出生於此地黃河邊。

因此,這裡有古傳的歌謠唱道:

“手把鼓樓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對門三閣老,一巷九尚書,大大小小州縣官,三斗六升菜籽多。”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唐開元鐵牛被埋入黃河淤泥之下達七八米,因此躲過了數百年來的天災人禍。然而1989年出土的整座鐵鑄地錨文物,由於缺乏資金和有效的技術保護手段,只能不斷地被損毀

蒲州城附近的黃河河道在唐以前尚處於下切狀,河道寬僅200步,河水只在谷間流過。

後來因上游植被破壞,嚴重的水土流失帶來的大量泥沙逐年沉積,從而使這裡的黃河河床不斷抬高,河水流速減緩,河道擺動不定。

明隆慶四年發生了黃河特大水災,河水在蒲州一帶暴漲氾濫,向東西兩側漫流形成了寬達40華里的黃河灘塗,水退之後,嚴重的泥沙淤積把原來的河床淤平墊高了,河水終於失去了約束,成了一條“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流向變幻無常的災河。

永濟民間至今仍廣為流傳這裡的黃河百年前發生的一次神奇變遷。1902年的一天傍晚黃河主流像往常一樣流過蒲津關東,山西的客商自蒲州城渡過黃河來蒲津關留宿,準備翌日再乘車或步行趕赴長安。同時,陝西也有許多客商投宿在蒲津關,打算明天再過河前往蒲州等地。誰知第二天一早起來,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一夜間黃河主流竟悄無聲息地從蒲津關東移,經關西而過,弄得山西去陝西的人已經過了河還得再過一次,陝西往山西的本來還沒過河,卻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河。從而遺下“沒過河的過了河,過了河的沒過河”的奇聞趣事。

"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8月初,在晉南永濟縣西15公里處的廣闊的灘塗平原上發掘出了“黃河第一巨型浮橋——蒲津橋”的東岸遺址。因為蒲津橋對於中國古代鼎盛期之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冶煉鑄造、橋樑架設黃河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所以蒲津橋的發掘被稱作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而蒲津橋則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蒲州城西2公里的黃河岸邊,古時另有一處險隘名關蒲津關,它扼守著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渡口——蒲津古渡。

從地圖上很容易看出,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長安,北達幽燕,處於山東和河北進入關中的鎖鑰位置,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秦公子鍼出奔晉時,曾於此地造舟相連成橋渡河而過。戰國時,秦昭襄王為統一大業曾兩次造橋於此。其後的東魏高歡、西魏宇文秦、定關中的漢高祖劉邦、西征馬超的曹孟德以及隋文王、唐太宗等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浮橋以興師濟渡。

蒲津橋從唐開元年間鑄成以鐵牛為主的地錨並更換鐵索一直到元未被燒燬,共歷時500餘年,可以說鐵牛跌錨的創設對蒲津橋的維護起了巨大作用唐以前,蒲津橋已由臨時性的舟式浮橋發展成了固定性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到了唐代,蒲州城與陝、鄭、汴、絳、懷並稱盛唐六大雄城,達到了它的最興盛的時期:唐開元十二年,蒲州河東郡又蕕升為近畿四輔中的上輔。於是,早在隋朝時就繁忙不堪的蒲津橋,作為唐王朝聯繫中原地區的命脈,原有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就不敷使用了。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當時蒲州的地方官奏請唐明皇批准,開始了對蒲津橋大舉維修的改造工程。從開元十二年開始,工匠們在橋的兩頭砌石護堤,並在岸上鑄造由鐵牛、鐵人、鐵板、鐵山、鐵柱等相互關聯的沉穩堅固的地錨,用來取代舊地錨,然後換竹纜為鐵索串連百數木船繫於鐵牛尾部的橫軸之上。不久,道穩固可靠的新浮橋便夾岸橫跨在黃河上了。

新橋落成後,官府還在東岸附近特地闢建了一個有楊、李兩姓共300餘口的“鐵牛村”,不用納稅種田,吃著皇糧,專職護橋看守鐵牛。蒲津橋頭還建有橋門,兩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出一派宜人景色,成為當時黃河上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據發掘蒲津橋遺址的專家介紹,僅東岸一側鐵牛的重量就約20萬斤,其中還不包括整座地錨及跨河鐵索的重量。可見當年耗鐵之巨,而當時全國年產鐵量也不過60萬斤。

據說因唐時的黃河岸高、河窄、水流深急,鐵索連舟直鋪河面,北來的洶湧河水會將鐵索系連的浮橋衝成向南自然彎曲的弧形,非常好看。

不用說,這一浩大的橋樑工程,也只有在盛唐時期才有可能實施並完成。一來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勵精圖志的皇帝,在位期間國富民強,史稱“開元之治”。二則當時國家的鐵產量較高,並且科技進步、文化繁榮。此外,蒲津橋的重修加固關係到大唐王朝的興衰存亡,不光軍政文化和商賈貿易需要,就連長安人吃的食鹽,橋中斷了也會接濟不上。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鑄鐵牛鐵人等的目的不僅僅是用來固拽鐵索的,其中還蘊含著中國人世代相傳的治水理念,展示著大唐王朝無與倫比的國風民範

有道是“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古人為治理河水氾濫,常鑄鐵牛面臣河邊,希冀以此象徵有座座無形的高山峻嶺在幫助人類掩擋洪水的肆虐。

掌握陰陽對錯與並存奧祕的古人,在鑄造鐵牛的同時,還鑄造出仿天際北斗佈局的七星柱,這下天地鬼神便全有了。令人歎服的是,就連這些七星鐵柱也同樣具有拴船樁的實際作用並與鐵牛、鐵山和鐵人等融為體成為束縛浮橋的巨型地錨。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這四頭唐開元鐵牛,有著典型的唐代風範,造型上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神態雖各異,卻無不矯角昂首,雙目圓睜,耳豎如聽,腿弓欲躍,如生靈活物一般。

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四頭鐵牛的外側各有一尊牽牛鐵人,細看可以發現其神形衣飾又各有不同。原來,每尊鐵人分別代表著一個民族,從身姿到面部表情,均惟妙惟肖地塑造出各自民族的特點,顯示出唐時對中華各民族間友好團結的重視。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原以軍事目的為主的蒲津橋,在大舉改建後對蒲州城的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原本就孕育出無數華夏精英的蒲州大地,自唐以後更是湧現出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和科學家。

如大曆十才子,盧綸、耿沛居其二,柳宗元位列唐未散文八大家之一,司空圖以《詩品》開中國詩歌評論風格意境先河,僅《詩選》中出自蒲州的名詩人就有8位之多。宋朝的王創見、王居正和馬遠家五代為丹青國手,明代時楊博、孟時芳、張四維等為愛國股肱重臣;元代劇作家王實甫正是以蒲阪普救寺西廂院發生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寫出了名傳千古的《西廂記》甚至連傾國傾城的絕代美女、唐朝貴妃楊玉環也出生於此地黃河邊。

因此,這裡有古傳的歌謠唱道:

“手把鼓樓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對門三閣老,一巷九尚書,大大小小州縣官,三斗六升菜籽多。”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唐開元鐵牛被埋入黃河淤泥之下達七八米,因此躲過了數百年來的天災人禍。然而1989年出土的整座鐵鑄地錨文物,由於缺乏資金和有效的技術保護手段,只能不斷地被損毀

蒲州城附近的黃河河道在唐以前尚處於下切狀,河道寬僅200步,河水只在谷間流過。

後來因上游植被破壞,嚴重的水土流失帶來的大量泥沙逐年沉積,從而使這裡的黃河河床不斷抬高,河水流速減緩,河道擺動不定。

明隆慶四年發生了黃河特大水災,河水在蒲州一帶暴漲氾濫,向東西兩側漫流形成了寬達40華里的黃河灘塗,水退之後,嚴重的泥沙淤積把原來的河床淤平墊高了,河水終於失去了約束,成了一條“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流向變幻無常的災河。

永濟民間至今仍廣為流傳這裡的黃河百年前發生的一次神奇變遷。1902年的一天傍晚黃河主流像往常一樣流過蒲津關東,山西的客商自蒲州城渡過黃河來蒲津關留宿,準備翌日再乘車或步行趕赴長安。同時,陝西也有許多客商投宿在蒲津關,打算明天再過河前往蒲州等地。誰知第二天一早起來,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一夜間黃河主流竟悄無聲息地從蒲津關東移,經關西而過,弄得山西去陝西的人已經過了河還得再過一次,陝西往山西的本來還沒過河,卻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河。從而遺下“沒過河的過了河,過了河的沒過河”的奇聞趣事。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1921年與1994年省界

唐開元鐵牛因為被深深掩埋入黃河淤積泥沙之下達七八米得以躲過數百年來的天災人禍。

遺址地處黃河灘塗,地下水位高,滲水現象十分嚴重,發掘時就曾在現場周圍打井8孔並日夜排水不止,至今仍留有數臺水泵定時抽排。

據說當鐵牛剛剛破土而出時,渾身尚是油黑鋥亮的,彈擊之下鏗鏘有聲。之後十餘年中,雖然已搭建起鐵棚遮攔,部分地少了日晒雨淋,但卻無法擋住酸雨、鹼霧、潮溼的侵蝕。極其珍貴的文物光彩漸失的窘態實在令人大出所料!

在這種情形下,既然沒能力保護,不如讓老祖宗遺下的寶貴財富繼續安然藏於地下留給後人罷!


"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8月初,在晉南永濟縣西15公里處的廣闊的灘塗平原上發掘出了“黃河第一巨型浮橋——蒲津橋”的東岸遺址。因為蒲津橋對於中國古代鼎盛期之大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冶煉鑄造、橋樑架設黃河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所以蒲津橋的發掘被稱作中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而蒲津橋則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蒲州城西2公里的黃河岸邊,古時另有一處險隘名關蒲津關,它扼守著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渡口——蒲津古渡。

從地圖上很容易看出,蒲津關與蒲州城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這裡自古即有通衢大道可以西至長安,北達幽燕,處於山東和河北進入關中的鎖鑰位置,是衛京師、保三晉的關鍵所在,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證此要道的暢通,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架起了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蒲津橋。

秦公子鍼出奔晉時,曾於此地造舟相連成橋渡河而過。戰國時,秦昭襄王為統一大業曾兩次造橋於此。其後的東魏高歡、西魏宇文秦、定關中的漢高祖劉邦、西征馬超的曹孟德以及隋文王、唐太宗等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浮橋以興師濟渡。

蒲津橋從唐開元年間鑄成以鐵牛為主的地錨並更換鐵索一直到元未被燒燬,共歷時500餘年,可以說鐵牛跌錨的創設對蒲津橋的維護起了巨大作用唐以前,蒲津橋已由臨時性的舟式浮橋發展成了固定性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到了唐代,蒲州城與陝、鄭、汴、絳、懷並稱盛唐六大雄城,達到了它的最興盛的時期:唐開元十二年,蒲州河東郡又蕕升為近畿四輔中的上輔。於是,早在隋朝時就繁忙不堪的蒲津橋,作為唐王朝聯繫中原地區的命脈,原有的竹纜系舟式浮橋就不敷使用了。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當時蒲州的地方官奏請唐明皇批准,開始了對蒲津橋大舉維修的改造工程。從開元十二年開始,工匠們在橋的兩頭砌石護堤,並在岸上鑄造由鐵牛、鐵人、鐵板、鐵山、鐵柱等相互關聯的沉穩堅固的地錨,用來取代舊地錨,然後換竹纜為鐵索串連百數木船繫於鐵牛尾部的橫軸之上。不久,道穩固可靠的新浮橋便夾岸橫跨在黃河上了。

新橋落成後,官府還在東岸附近特地闢建了一個有楊、李兩姓共300餘口的“鐵牛村”,不用納稅種田,吃著皇糧,專職護橋看守鐵牛。蒲津橋頭還建有橋門,兩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出一派宜人景色,成為當時黃河上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據發掘蒲津橋遺址的專家介紹,僅東岸一側鐵牛的重量就約20萬斤,其中還不包括整座地錨及跨河鐵索的重量。可見當年耗鐵之巨,而當時全國年產鐵量也不過60萬斤。

據說因唐時的黃河岸高、河窄、水流深急,鐵索連舟直鋪河面,北來的洶湧河水會將鐵索系連的浮橋衝成向南自然彎曲的弧形,非常好看。

不用說,這一浩大的橋樑工程,也只有在盛唐時期才有可能實施並完成。一來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勵精圖志的皇帝,在位期間國富民強,史稱“開元之治”。二則當時國家的鐵產量較高,並且科技進步、文化繁榮。此外,蒲津橋的重修加固關係到大唐王朝的興衰存亡,不光軍政文化和商賈貿易需要,就連長安人吃的食鹽,橋中斷了也會接濟不上。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鑄鐵牛鐵人等的目的不僅僅是用來固拽鐵索的,其中還蘊含著中國人世代相傳的治水理念,展示著大唐王朝無與倫比的國風民範

有道是“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古人為治理河水氾濫,常鑄鐵牛面臣河邊,希冀以此象徵有座座無形的高山峻嶺在幫助人類掩擋洪水的肆虐。

掌握陰陽對錯與並存奧祕的古人,在鑄造鐵牛的同時,還鑄造出仿天際北斗佈局的七星柱,這下天地鬼神便全有了。令人歎服的是,就連這些七星鐵柱也同樣具有拴船樁的實際作用並與鐵牛、鐵山和鐵人等融為體成為束縛浮橋的巨型地錨。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這四頭唐開元鐵牛,有著典型的唐代風範,造型上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神態雖各異,卻無不矯角昂首,雙目圓睜,耳豎如聽,腿弓欲躍,如生靈活物一般。

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四頭鐵牛的外側各有一尊牽牛鐵人,細看可以發現其神形衣飾又各有不同。原來,每尊鐵人分別代表著一個民族,從身姿到面部表情,均惟妙惟肖地塑造出各自民族的特點,顯示出唐時對中華各民族間友好團結的重視。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原以軍事目的為主的蒲津橋,在大舉改建後對蒲州城的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原本就孕育出無數華夏精英的蒲州大地,自唐以後更是湧現出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和科學家。

如大曆十才子,盧綸、耿沛居其二,柳宗元位列唐未散文八大家之一,司空圖以《詩品》開中國詩歌評論風格意境先河,僅《詩選》中出自蒲州的名詩人就有8位之多。宋朝的王創見、王居正和馬遠家五代為丹青國手,明代時楊博、孟時芳、張四維等為愛國股肱重臣;元代劇作家王實甫正是以蒲阪普救寺西廂院發生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寫出了名傳千古的《西廂記》甚至連傾國傾城的絕代美女、唐朝貴妃楊玉環也出生於此地黃河邊。

因此,這裡有古傳的歌謠唱道:

“手把鼓樓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對門三閣老,一巷九尚書,大大小小州縣官,三斗六升菜籽多。”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唐開元鐵牛被埋入黃河淤泥之下達七八米,因此躲過了數百年來的天災人禍。然而1989年出土的整座鐵鑄地錨文物,由於缺乏資金和有效的技術保護手段,只能不斷地被損毀

蒲州城附近的黃河河道在唐以前尚處於下切狀,河道寬僅200步,河水只在谷間流過。

後來因上游植被破壞,嚴重的水土流失帶來的大量泥沙逐年沉積,從而使這裡的黃河河床不斷抬高,河水流速減緩,河道擺動不定。

明隆慶四年發生了黃河特大水災,河水在蒲州一帶暴漲氾濫,向東西兩側漫流形成了寬達40華里的黃河灘塗,水退之後,嚴重的泥沙淤積把原來的河床淤平墊高了,河水終於失去了約束,成了一條“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流向變幻無常的災河。

永濟民間至今仍廣為流傳這裡的黃河百年前發生的一次神奇變遷。1902年的一天傍晚黃河主流像往常一樣流過蒲津關東,山西的客商自蒲州城渡過黃河來蒲津關留宿,準備翌日再乘車或步行趕赴長安。同時,陝西也有許多客商投宿在蒲津關,打算明天再過河前往蒲州等地。誰知第二天一早起來,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一夜間黃河主流竟悄無聲息地從蒲津關東移,經關西而過,弄得山西去陝西的人已經過了河還得再過一次,陝西往山西的本來還沒過河,卻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河。從而遺下“沒過河的過了河,過了河的沒過河”的奇聞趣事。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1921年與1994年省界

唐開元鐵牛因為被深深掩埋入黃河淤積泥沙之下達七八米得以躲過數百年來的天災人禍。

遺址地處黃河灘塗,地下水位高,滲水現象十分嚴重,發掘時就曾在現場周圍打井8孔並日夜排水不止,至今仍留有數臺水泵定時抽排。

據說當鐵牛剛剛破土而出時,渾身尚是油黑鋥亮的,彈擊之下鏗鏘有聲。之後十餘年中,雖然已搭建起鐵棚遮攔,部分地少了日晒雨淋,但卻無法擋住酸雨、鹼霧、潮溼的侵蝕。極其珍貴的文物光彩漸失的窘態實在令人大出所料!

在這種情形下,既然沒能力保護,不如讓老祖宗遺下的寶貴財富繼續安然藏於地下留給後人罷!


「三千歷史」山西永濟蒲津橋——黃河第一巨型浮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