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秦始皇陵園,地處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此地商代時為麗國,在周為麗戎,秦時為麗邑,因而秦始皇陵園在歷史上也被稱作“麗山園”。作為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的陵墓,秦始皇陵始終備受世人關注。然而,由於秦始皇陵地宮尚未經過系統發掘,使得人們還有許多困惑,其中一項未解之謎便是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會放有大量水銀。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秦始皇陵航拍圖

據考古研究證實,秦始皇陵封土的核心區域發現有強汞異常區。20世紀80年代時,研究人員首次對秦始皇陵土壤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在陵墓封土的核心地區,存在一個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強汞異常區”。2003年時,研究人員再次對封土的含汞量實施檢測,發現汞異常來自地宮,其中地宮北、東側含汞量最強,南側次之,西側和北側基本無異常顯示。

以上兩次的檢測結果表明,在秦始皇陵建造過程中,曾放有相當數量的水銀。這與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描述基本暗合:“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那麼,秦始皇陵地宮為何要放置大量水銀?這一行為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呢?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秦始皇陵地宮假想圖

長期以來,不少學者指出,古代墓葬中放置水銀主要有兩個目的:防腐和防盜。這一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但卻並不適用於早期墓葬。隨著這一猜想的傳播,使得不少人覺得,墓葬中的水銀均是出於防腐和防盜才放置的,並認為秦始皇陵地宮內的水銀也是如此。那麼,真相果真如此麼?我們今天便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古代墓葬放置水銀的例子並不鮮見,文獻中最早使用水銀陪葬的情況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據《吳越春秋》所載,吳王闔閭的墓葬便是“以水銀為池”。此外,據李泰等人所編纂的《括地誌》記載,永嘉末年時齊桓公墓遭受盜擾,墓中發現有“水銀池和金蠶數十簿”。但遺憾的是,兩書均未明確指出闔閭墓和齊桓公墓放置水銀的作用。

不過,在成書於明代的《東周列國志》中,曾描述了伍子胥掘墓鞭屍的情節,其中隱約透露出了一絲以水銀防腐的端倪:“(楚平王)屍用水銀斂過,膚肉不變。”按此說,當時伍子胥掘墓時,曾見楚平王屍身不腐,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其屍身曾用水銀進行過處理。當然,《東周列國志》為小說家之言,雖不能一概否定,倒也不能輕信。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伍子胥掘墓鞭屍·漫畫

查閱相關文獻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對於水銀(硃砂)已有較為深入的認識,主要將其作為顏料和藥物來應用。值得一提的是,自新石器時代開始,便陸續見有以赤鐵礦或水銀(硃砂)陪葬的現象,但直至秦末,均未有文獻對這一葬俗的文化內涵進行解釋。

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煉丹術步入萌芽狀態,開始有人嘗試煉製丹藥,以求長生不老。不過,此時尚未出現憑藉硃砂或水銀來達到屍身不腐的理論和嘗試。及至漢朝,煉丹術在漢武帝時期步入了第一個發展高峰,使得人們對於硃砂(水銀)的認識有了顯著提高。也是在這一期間,人們開始發現了水銀具有一定的毒性。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古代煉丹銅像

有趣的是,及至唐宋以後,許多皇室貴胄和高級官吏,都開始以水銀斂葬,來尋求屍身不腐。比如《宋史·李宸妃列傳》中曾記載:

“仁宗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號痛之自責。尊宸妃為皇太后,諡莊懿。幸洪福寺祭告,易梓宮,親哭使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銀養之,故不壞。”——《宋史》

在《李宸妃列傳》中,稱再易換棺槨時,其屍身竟然沒有毀壞,與生前一樣,並指出其中的原因是“以水銀養之”。儘管屍身不腐的其他因素較多,但據《宋史》的記載來看,時人已經產生了以水銀防腐的意識,而且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在這樣的文化心理下,皇帝對后妃、臣子賜以水銀斂葬,也成了一種極為榮耀的“恩賜”。比如《宋史》曾提到張俊和楊存中死時,皇帝均曾賜予過水銀:

紹興二十四年,太師清河郡王張俊葬,上曰:“張俊極宣力,與他將不同,,恩數務從優厚。”仍賜七樑額花冠貂蟬籠巾朝服一襲、水銀二百兩、龍腦一百五十兩。其後,楊存中薨,孝宗令諸寺院聲鍾,仍賜水銀、龍腦以斂。——《宋史》

張俊死時,宋高宗曾下旨厚葬,其中便賜有二百兩水銀;及至宋高宗退位做太上皇時,宋孝宗在處理楊存中斂葬一事時,也曾恩賜有水銀。就此來看,無論是前文的李宸妃,還是張俊、楊存中,在下葬時都曾使用過大量水銀,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目的便是防腐。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用水銀處理過的屍體·宋代墓葬

唐宋以後,用水銀防腐的葬俗,不僅在中原流行。比如在《瀛涯勝覽》中便曾提到,暹邏國也有用水銀防腐的做法:“死喪之禮,凡富貴之人死了時,用水銀灌於腹內而葬之。”當然,在具體的處理方式上,存在著以水銀灌於腹內與用水銀浸泡屍身的區別。

就相關記載來看,古人對於水銀的認識有著一個十分清晰的演變過程:先秦時隨葬水銀(硃砂),主要是作為一種喪葬習俗而存在的,背後的文化淵源鮮有闡釋;及至唐宋時期,社會上層卻將水銀視為防腐的重用材料。就此來看,齊桓公墓、吳王闔閭墓和秦始皇陵地宮內的大量水銀,作為防腐材料而使用的可能性很低。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秦始皇畫像

那麼,先秦時期以水銀陪葬,是否是為了防盜呢?

這一問題段清波先生曾有過較為合理的分析,可供我們借鑑:“隨著人們對水銀物理化學性質認識的逐步深入,水銀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的作用也是漸次變化的……也需正是漢代大規模煉丹術的盛行,才使人們認識到水銀的強毒性。”可以說,在漢代以前,人們是否已經意識到了水銀的強毒性,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故而時人是否能夠產生利用水銀防盜的意識,還是個未知數。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對於貪婪的盜墓者而言,暗器、毒藥都很難阻擋他們的腳步。況且,以水銀所具備的毒性,又不足以使盜墓者瞬間斃命。故此,秦始皇陵地宮內的水銀,作為防盜設施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古代升煉水銀示意圖

由此看來,要想探明秦始皇陵地宮放置水銀的真實意圖,還需從其他方面著眼。要理解埋葬於地下的水銀,或許還得參照當時水銀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與地位。

就相關研究證實,水銀的煉製始於春秋時期,其實際應用,除了醫藥領域外,主要是用在“黃白朮”上,即用於製造鎏金、鎏銀器物。以鎏金工藝而言,首先按照7:1的比例來熔鍊金汞齊(劑),作為金汞合金,然後將其均勻地塗抹在金屬器皿上,再經加熱烘烤,合金中的汞便會蒸發殆盡,從而使金留在器物表明,形成鎏金製品。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戰國鎏金銀帶鉤

這種鎏金、鎏銀的器物,看上去更為精美華麗,成為春秋戰國時手工業發展的一大特色,深受社會上層歡迎。與此同時,由於古代提煉水銀的產量有限,使得這一液態金屬被視為一種財富,掌控於權貴手中。也正因如此,諸如齊桓公、吳王闔閭和秦始皇等帝王,才會在墓中設有“水銀池”。

此外,秦始皇陵中所設的“水銀池”,又具有鮮明的特殊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按照司馬遷是說法,在秦始皇陵營造過程中,地宮內存在著以水銀仿製的江河,且能夠流動。就此來看,其實秦始皇為了凸顯自己統一六國的功績,特意用流動的貴金屬來演示江河湖海,預示著大秦帝國的版圖。與此同時,陵區內陪葬的兵馬俑,則象徵著秦帝國雄厚的軍事力量。

秦始皇陵地宮為何放有大量水銀?既非防腐,也非防盜!

秦始皇陵地宮水銀假想圖

通過以上的梳理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秦始皇陵地宮內放置大量水銀的意圖,主要是為了彰顯秦始皇的豐功偉業。此時用水銀斂葬的原因,並非是注重於防腐或防盜。當然,如今秦始皇陵地宮尚未發掘,這些也僅是據現有文獻資料所進行的推理。


參考資料:

1.古籍:

《史記》《宋史》《括地誌輯校》《瀛涯勝覽》《東周列國志》;

2.著作:

王學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士毅:《秦始皇陵地宮地球物理探測成果與技術》,地質出版社,2005年;

段清波:《秦始皇陵園考古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3.論文:

常勇、李同:《秦始皇帝陵中埋葬汞的初步研究》,《考古》1983年第7期;

齊東方:《中國早期金銀工藝初論》,《文物季刊》1998年第2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