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天津歷史,秦始皇的兒子也曾葬在天津?

天津的靜海王口鎮以特產海鮮乾貨聞名全國,但是對於天津人來說,王口鎮段堤村更為有名的是那裡曾有個“太子墓”。

你不知道的天津歷史,秦始皇的兒子也曾葬在天津?

自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之後,秦始皇便對北方地區的安全十分關注,尤其是包括靜海在內的原燕國所轄地區,更是秦始皇巡視的重要地區。據《王口鎮志》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皇帝東遊山海關巡視萬里長城時,曾路過王口鎮。康熙年間編著的《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中也記載了:“秦始皇出巡沙丘時,在順天府駐蹕。” 段堤村原屬於順天府大城縣,據靜海縣城不足15公里,史書上記載的這個村莊就是現在的靜海縣王口鎮段堤村。於是,這為“太子墓”埋葬的是秦始皇幼子的說法更增添了幾分可信度。

你不知道的天津歷史,秦始皇的兒子也曾葬在天津?

傳聞,一統中國後,秦始皇便巡視各地,從秦皇島返程進入大城段堤,也就是如今的王口鎮段堤村。其幼子不幸染病身亡,秦始皇心痛不已,便在段堤村北200米處修建了一座太子墓,後人又稱其為“仙人臺”。這個傳聞主要是根據《大城縣誌》當中的記載:“相傳始皇巡狩沙漠,駐蹕於此,值幼子薨,因瘞之。昔年,居民向冢祁福,無不應者,後因屢負不償。遂不應。人呼為仙人墓。”只可惜,秦始皇雖然有20多個兒子,但除了扶蘇和胡亥在史料上有記載外,其餘人在正史上卻沒有記載,並不為後人所知,所以這“太子墓”裡的墓主人叫什麼名字,並沒有人知曉。

只是,秦始皇為何不將兒子帶回咸陽好好安葬,而是選擇就地安葬在段堤呢?對於這個問題,在當地一直有兩種說法。一是說,當時秦始皇在攻打薊州,幼子並實在段堤村之時,正是戰事緊張,軍務繁忙的時候,因此秦始皇不得不將幼子就地埋葬,太子墓也是倉促建造的,就連個墓碑都沒來得及建立。而是說,在幼子病逝後,秦始皇下了兩道聖旨,一是吩咐手下官員蔣兒子就地掩埋,二是讓奶媽王氏給皇子殉葬。然而,奶媽買通了負責殯葬的官員,自己逃過一劫便在靜海一帶隱居下來。多年後奶媽去世,屍體卻一直保持坐姿,容顏寧靜安詳。於是,靜海人民便在縣城西北部建了一座廟宇,取名“王奶奶廟”。這邊在靜海一帶流傳廣泛的太子墓和王奶奶廟的傳說。

不過,您可能會好奇,奶媽王氏都有人築廟祭祀,為何卻無人為太子墓立碑建祠呢?據說是始皇帝生性暴虐,幼子病逝使他十分傷心,為了安葬幼子,不叫他孤單離世,便扼殺了周邊村落許多同齡的孩子為其陪葬。當地人對始皇帝恨之入骨,自然也就不會善待太子墓了。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