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一次上交486件珠寶,大清國亡了,愛新覺羅家的財產哪去了

清朝 溥儀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史 史料不輯 2017-04-04

1912年2月9日,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佈退位。高曉鬆稱之為中國歷史上“最文明”的一天。相比與歐洲各國的武裝政變,清帝的和平退位算是中國百姓的一大幸事。

為表彰宣統皇帝和隆裕太后的高風亮節,民國政府對皇室開出了極為優厚的待遇。《清室優待條件》中規定:清帝退位後尊號不變,民國政府仍以君主之禮待之,原有私產由政府特別保護,且每年支付歲幣400萬。

溥儀一次上交486件珠寶,大清國亡了,愛新覺羅家的財產哪去了

清朝統治中國長達260多年,皇宮中存了多少民脂民膏,沒人能說清楚。以乾隆為例,他對字畫有極強的佔有慾,民間藏品基本被他蒐羅一空。

乾隆皇帝有一個“辣手摧畫”的愛好,喜歡在上面題個字或是蓋個章。一般來說有皇帝題詞的字畫身價都會倍增,但乾隆的字除外,因為寫得實在太爛了。

為了避免戰爭,儘快實現政權交替,民國政府將紫禁城、承德避暑山莊和瀋陽故宮都劃為皇室私產,並未將其中的財產和文物加以區分。

溥儀一個人管不過來這些金山銀山的,又加之皇帝威嚴也一落千丈,對下面人的約束能力也隨之大幅減弱。很快承德避暑山莊的王公、太監們就幹起了倒賣文物的勾當,並被熱河總督抓了一個正著。

溥儀一次上交486件珠寶,大清國亡了,愛新覺羅家的財產哪去了

文物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文明傳承與底蘊,國內學者急忙上書,希望政府能以市價將承德、瀋陽宮中文物買斷,然後運抵北京統一保管。袁世凱也覺得與其讓小太監們盜賣,不如收歸國家。

1914年初,民國政府從避暑山莊和瀋陽故宮,各運走了11萬件文物。可是一個尷尬的問題出現了,政府沒錢啊。因為沒掏錢,文物雖然被集中起來加以保管,但性質仍是皇室私產。溥儀手頭一緊,內務府立刻來取幾件寶貝出去賣。

1917年的時候,皇室遇到了點麻煩。張勳復辟了,小皇帝溥儀重新登基。用現在的話說,溥儀這算是“違約”了,所以12天后當他再次被趕下臺時,《清室優待條件》還能不能繼續執行就引起了很大爭議。

溥儀一次上交486件珠寶,大清國亡了,愛新覺羅家的財產哪去了

馮玉祥當時堅決要求驅逐溥儀出宮,但被心向清朝的總統徐世昌壓了下去。遺老遺少們都清楚,徐世昌給不了他們“永遠”,便開始有計劃地轉移宮中財產。

溥儀之前委託岳父向銀行抵押搞得滿城風雨,這回索性換個形式,把宮中的寶貝都賞給他弟弟溥傑。

果然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後,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件》,要求溥儀搬出紫禁城,關乎國家歷史與文化的文物一件也不許帶走。

一年後,溥儀帶著提前轉移的大批文物逃到了天津日租界。天津的古玩商們聞風而動,聯手坑了溥儀一大筆銀子。不過坑溥儀最慘的還是日本人,偽滿洲國滅亡後,溥儀手中的文物損失殆盡。

溥儀一次上交486件珠寶,大清國亡了,愛新覺羅家的財產哪去了

溥儀被俘虜時隨身攜帶的兩大箱字畫、珍寶等被蘇軍沒收,但他還是利用手提箱夾層還藏了大量鑽石、珍珠等小件寶物。1950年,溥儀被引渡回國後,上交的“夾層珠寶”多達486件。

至此,溥儀成了光榮的勞動人民,也就不存在什麼皇室私產、遺產之說了。

歷史有意思,開心漲姿勢,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史料不輯”(slbj001)長按可加複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