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御井”今何在

清朝 康熙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承德播報 2017-04-07

承德“御井”今何在

鐵礦和鋼鐵產業急劇下滑後,承德將山泉水等十大綠色產業,定位為轉型升級的主導產業。現在承德各地都建起了山泉水廠,有的水,一瓶賣到十幾元。承德的山泉水品味如何,咱不是專業人士,沒法評判。但有些人早在二三百年就稱讚過承德的水,他們就是清代皇帝

承德“御井”今何在

清代,皇帝駐蹕承德要有專用水,因而開掘了多眼百姓所稱的“御井”。當年的御井至少有灤河四泉莊井、承德街熱河城隍廟井、鴨子圈井三眼。城隍廟井今已恢復,其餘均無存

承德“御井”今何在

相傳,有一次乾隆皇帝飲茶時向身邊侍臣道:“這是用承德伊遜河上游之水所泡之茶,朕駐蹕山莊,飲上伊遜河之水,也算是樂山樂水了。”又道:“朕曾把全國各地名泉佳水做過秤量比較,水質最好的是北京玉泉山之水和承德伊遜河之水,因為沒有比這兩地的水再清的了。”

據考證和承德街老人介紹,清帝駐蹕熱河時的用水至少取自三處,一是現灤河鎮的四泉莊;二是承德街的熱河城隍廟;三是承德街的鴨子圈(今承德市區德匯大廈處)。這三處均有專供皇家用水的水井,井水都具有水質清冽,味道甜美的特點

承德“御井”今何在

據說,當時這三地井水,井蓋上都加鎖,有專人管理,並派兵丁看守,故此百姓稱為“御井”

四泉莊水井

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在喀喇河屯(今灤河鎮)建立了塞外第一座行宮——喀喇河屯行宮。為什麼在這裡建行宮?康熙在《穹覽寺碑文》中寫道:“喀喇河者,蒙古名,即烏城也,乃古興州所轄。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峰秀,故駐蹕於此,未嘗飲食倍加,精神爽健。”從碑文記述可以看出,康熙當時所以在喀喇河屯建行宮,與這裡的“水甘”有一定的關係

承德“御井”今何在

據說,喀喇河屯行宮所用之水主要是取自距灤河鎮不遠處的四泉莊。該莊因莊內有四處山泉而得名。這裡的地下水來自伊遜河,乾隆稱讚泡茶所用之水可能就是這裡的水。在建行宮的同時,便建了專供皇家飲用水的固定水井

城隍廟水井

城隍廟水井位於今承德市區西大街的熱河城隍廟,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廟建成後,乾隆來承駐蹕時,有時到城隍廟進行祭拜活動,所以在廟內掘了一口專供皇帝洗漱和飲用的水井

承德“御井”今何在

日後,廟裡的道人還向民間施捨城隍廟水井之水,供病人煎中藥用

鴨子圈水井

鴨子圈,原名雞鵝市,原址在現承德市區德匯大廈處。這裡也曾有一口皇家專用水井。此井水專供避暑山莊皇族、臣屬們引用。清帝駐蹕熱河期間,每天清晨有專用拉水馬車將水運往宮內

承德“御井”今何在

據說,當年承德街的居民水井水質不如“御井”的好,混濁並帶有苦味,百姓稱為“苦井”

光緒年間,曾任江南監察御史的承德回族人王廷相,人稱“王翰林”,他出資在於家溝自家門前的上坡處建了一口甜水井,並將此地更名為“上井沿”。此井大受百姓歡迎,特別是那些做豆腐、賣豆腐、賣杏仁茶的人,用上好水後,提高了食品質量,生意也紅火起來

上述幾口水井,除城隍廟水井已恢復外,其它的今均已不存在了

(本文根據尹忠老人講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