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等清朝官職名稱在影視劇或者歷史文獻中出現的概率非常高,也很容易讓我們迷惑,這些官職名稱都是什麼意思?他們的職責都是什麼?對應什麼官職品銜?

隨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期的“八大貝勒議政、參政制度”到皇太極時期的“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再到順治朝的“內閣制度”,康熙朝的“南書房”,雍正朝的“總理事務王大臣”、“軍機處”等等最高權力中心制度的變遷,朝廷官員和皇帝近前守衛官員、議政參政官員的名稱也在逐步改變。乾隆朝中期,清朝在京官員尤其是清朝最高決策中心的官員名稱基本已經確定,我們以乾隆朝為例,對上述官員名稱進行逐一說明。

"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等清朝官職名稱在影視劇或者歷史文獻中出現的概率非常高,也很容易讓我們迷惑,這些官職名稱都是什麼意思?他們的職責都是什麼?對應什麼官職品銜?

隨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期的“八大貝勒議政、參政制度”到皇太極時期的“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再到順治朝的“內閣制度”,康熙朝的“南書房”,雍正朝的“總理事務王大臣”、“軍機處”等等最高權力中心制度的變遷,朝廷官員和皇帝近前守衛官員、議政參政官員的名稱也在逐步改變。乾隆朝中期,清朝在京官員尤其是清朝最高決策中心的官員名稱基本已經確定,我們以乾隆朝為例,對上述官員名稱進行逐一說明。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內大臣

內大臣的“內”字即為“大內”的時候,特指皇宮、清朝紫禁城。內大臣就是皇宮內大臣的意思。內大臣又是相對於領侍衛內大臣而產生的官職,領侍衛內大臣即為皇宮內侍衛親軍的最高負責人,一般以貴戚功臣擔任,內大臣則是僅次於領侍衛內大臣的侍衛領導,負責協助領侍衛內大臣管理侍衛處,總理皇宮戍衛,保護皇帝安全。如果領侍衛大臣相當於現在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那麼內大臣就相當於中央警備局的局長。

內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的配員人數一樣,6人編制,分別從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每旗選拔2人擔任,其官銜為從一品,地位很是尊崇。康熙朝權臣索額圖、明珠;乾隆朝寵臣富察·傅恆等人均擔任過內大臣官職。

"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等清朝官職名稱在影視劇或者歷史文獻中出現的概率非常高,也很容易讓我們迷惑,這些官職名稱都是什麼意思?他們的職責都是什麼?對應什麼官職品銜?

隨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期的“八大貝勒議政、參政制度”到皇太極時期的“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再到順治朝的“內閣制度”,康熙朝的“南書房”,雍正朝的“總理事務王大臣”、“軍機處”等等最高權力中心制度的變遷,朝廷官員和皇帝近前守衛官員、議政參政官員的名稱也在逐步改變。乾隆朝中期,清朝在京官員尤其是清朝最高決策中心的官員名稱基本已經確定,我們以乾隆朝為例,對上述官員名稱進行逐一說明。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內大臣

內大臣的“內”字即為“大內”的時候,特指皇宮、清朝紫禁城。內大臣就是皇宮內大臣的意思。內大臣又是相對於領侍衛內大臣而產生的官職,領侍衛內大臣即為皇宮內侍衛親軍的最高負責人,一般以貴戚功臣擔任,內大臣則是僅次於領侍衛內大臣的侍衛領導,負責協助領侍衛內大臣管理侍衛處,總理皇宮戍衛,保護皇帝安全。如果領侍衛大臣相當於現在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那麼內大臣就相當於中央警備局的局長。

內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的配員人數一樣,6人編制,分別從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每旗選拔2人擔任,其官銜為從一品,地位很是尊崇。康熙朝權臣索額圖、明珠;乾隆朝寵臣富察·傅恆等人均擔任過內大臣官職。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議政大臣

議政大臣是相對於“議政王大臣會議”而言,皇太極時期將其父努爾哈赤創設的“八大貝勒議政制度”和“議政大臣議政制度”廢黜其一,從八旗中每旗選出3人擔任議政大臣,共同組建“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共商國是,共議朝政。而被從八旗中選出來的24人即被稱為議政大臣。議政大臣一般由滿洲貴族王公擔任,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帝的皇權。

“議政王大臣制度”形成於後金時期,完善於皇太極時期,成熟於順治朝時期,但在順治朝對於議政大臣的人選不再限於滿洲貴族王公。康熙朝初期,鰲拜等人就是議政大臣身份,康熙皇帝智除鰲拜以後,趁機取消了“議政王大臣制度”,議政大臣的權力名存實亡,只是一個官職名稱,並無實際意義。乾隆朝後期,乾隆皇帝下令徹底取消“議政王大臣制度”,議政大臣名稱自此從清朝歷史上徹底消失。

"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等清朝官職名稱在影視劇或者歷史文獻中出現的概率非常高,也很容易讓我們迷惑,這些官職名稱都是什麼意思?他們的職責都是什麼?對應什麼官職品銜?

隨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期的“八大貝勒議政、參政制度”到皇太極時期的“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再到順治朝的“內閣制度”,康熙朝的“南書房”,雍正朝的“總理事務王大臣”、“軍機處”等等最高權力中心制度的變遷,朝廷官員和皇帝近前守衛官員、議政參政官員的名稱也在逐步改變。乾隆朝中期,清朝在京官員尤其是清朝最高決策中心的官員名稱基本已經確定,我們以乾隆朝為例,對上述官員名稱進行逐一說明。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內大臣

內大臣的“內”字即為“大內”的時候,特指皇宮、清朝紫禁城。內大臣就是皇宮內大臣的意思。內大臣又是相對於領侍衛內大臣而產生的官職,領侍衛內大臣即為皇宮內侍衛親軍的最高負責人,一般以貴戚功臣擔任,內大臣則是僅次於領侍衛內大臣的侍衛領導,負責協助領侍衛內大臣管理侍衛處,總理皇宮戍衛,保護皇帝安全。如果領侍衛大臣相當於現在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那麼內大臣就相當於中央警備局的局長。

內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的配員人數一樣,6人編制,分別從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每旗選拔2人擔任,其官銜為從一品,地位很是尊崇。康熙朝權臣索額圖、明珠;乾隆朝寵臣富察·傅恆等人均擔任過內大臣官職。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議政大臣

議政大臣是相對於“議政王大臣會議”而言,皇太極時期將其父努爾哈赤創設的“八大貝勒議政制度”和“議政大臣議政制度”廢黜其一,從八旗中每旗選出3人擔任議政大臣,共同組建“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共商國是,共議朝政。而被從八旗中選出來的24人即被稱為議政大臣。議政大臣一般由滿洲貴族王公擔任,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帝的皇權。

“議政王大臣制度”形成於後金時期,完善於皇太極時期,成熟於順治朝時期,但在順治朝對於議政大臣的人選不再限於滿洲貴族王公。康熙朝初期,鰲拜等人就是議政大臣身份,康熙皇帝智除鰲拜以後,趁機取消了“議政王大臣制度”,議政大臣的權力名存實亡,只是一個官職名稱,並無實際意義。乾隆朝後期,乾隆皇帝下令徹底取消“議政王大臣制度”,議政大臣名稱自此從清朝歷史上徹底消失。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在清朝初期,議政大臣一般有滿洲貴族王公擔任,都是超品官銜或者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所以議政大臣的官銜並不確定。相比較而言,議政大臣的地位最高,官銜也最高。

御前大臣

御前大臣,顧名思義就是皇帝身邊近前的大臣,其地位和尊崇程度可想而知。御前大臣不屬任何機構管轄,只對皇帝一人負責,就主要職責基本和領侍衛內大臣相同,但其只負責乾清門、乾清宮守衛工作,也就是隻負責皇帝一人的安全保衛工作。逢皇帝出巡、出遊等離開皇宮的時候,御前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共同負責皇帝的外出安全保衛工作,並負責皇帝等人的後勤保障工作。

"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等清朝官職名稱在影視劇或者歷史文獻中出現的概率非常高,也很容易讓我們迷惑,這些官職名稱都是什麼意思?他們的職責都是什麼?對應什麼官職品銜?

隨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期的“八大貝勒議政、參政制度”到皇太極時期的“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再到順治朝的“內閣制度”,康熙朝的“南書房”,雍正朝的“總理事務王大臣”、“軍機處”等等最高權力中心制度的變遷,朝廷官員和皇帝近前守衛官員、議政參政官員的名稱也在逐步改變。乾隆朝中期,清朝在京官員尤其是清朝最高決策中心的官員名稱基本已經確定,我們以乾隆朝為例,對上述官員名稱進行逐一說明。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內大臣

內大臣的“內”字即為“大內”的時候,特指皇宮、清朝紫禁城。內大臣就是皇宮內大臣的意思。內大臣又是相對於領侍衛內大臣而產生的官職,領侍衛內大臣即為皇宮內侍衛親軍的最高負責人,一般以貴戚功臣擔任,內大臣則是僅次於領侍衛內大臣的侍衛領導,負責協助領侍衛內大臣管理侍衛處,總理皇宮戍衛,保護皇帝安全。如果領侍衛大臣相當於現在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那麼內大臣就相當於中央警備局的局長。

內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的配員人數一樣,6人編制,分別從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每旗選拔2人擔任,其官銜為從一品,地位很是尊崇。康熙朝權臣索額圖、明珠;乾隆朝寵臣富察·傅恆等人均擔任過內大臣官職。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議政大臣

議政大臣是相對於“議政王大臣會議”而言,皇太極時期將其父努爾哈赤創設的“八大貝勒議政制度”和“議政大臣議政制度”廢黜其一,從八旗中每旗選出3人擔任議政大臣,共同組建“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共商國是,共議朝政。而被從八旗中選出來的24人即被稱為議政大臣。議政大臣一般由滿洲貴族王公擔任,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帝的皇權。

“議政王大臣制度”形成於後金時期,完善於皇太極時期,成熟於順治朝時期,但在順治朝對於議政大臣的人選不再限於滿洲貴族王公。康熙朝初期,鰲拜等人就是議政大臣身份,康熙皇帝智除鰲拜以後,趁機取消了“議政王大臣制度”,議政大臣的權力名存實亡,只是一個官職名稱,並無實際意義。乾隆朝後期,乾隆皇帝下令徹底取消“議政王大臣制度”,議政大臣名稱自此從清朝歷史上徹底消失。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在清朝初期,議政大臣一般有滿洲貴族王公擔任,都是超品官銜或者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所以議政大臣的官銜並不確定。相比較而言,議政大臣的地位最高,官銜也最高。

御前大臣

御前大臣,顧名思義就是皇帝身邊近前的大臣,其地位和尊崇程度可想而知。御前大臣不屬任何機構管轄,只對皇帝一人負責,就主要職責基本和領侍衛內大臣相同,但其只負責乾清門、乾清宮守衛工作,也就是隻負責皇帝一人的安全保衛工作。逢皇帝出巡、出遊等離開皇宮的時候,御前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共同負責皇帝的外出安全保衛工作,並負責皇帝等人的後勤保障工作。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另外,因為御前大臣每天待在皇帝身邊,工作便利,他們還負責“奏事處”事務,為皇帝上呈奏章和下達諭旨等工作。;引代皇帝接見臣子或者帶領臣子覲見皇帝;接收京外官員或者王公大臣的貢品等然後呈送皇帝。說白了,御前大臣就相當於皇帝的貼身祕書,只不過這個祕書的級別高一些,地位尊貴一些。

和內大臣一樣,御前大臣的官銜一般也為從一品,其人數無定員。

軍機大臣

軍機大臣相對於雍正皇帝創設的“軍機處制度”而言,最初時候在軍機處供職的官員並不稱為軍機大臣,而被稱為軍機處行走、辦理軍機事務大臣等,直到光緒年間才正式被稱為軍機大臣。因為軍機處是皇帝另設的專為皇帝負責的執行機構,並不算是國家正式權力機構,最起碼名義上還不能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制度”和“總理事務王大臣制度”,所以軍機大臣都是大臣兼任,並不能算是正式官職。

"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等清朝官職名稱在影視劇或者歷史文獻中出現的概率非常高,也很容易讓我們迷惑,這些官職名稱都是什麼意思?他們的職責都是什麼?對應什麼官職品銜?

隨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期的“八大貝勒議政、參政制度”到皇太極時期的“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再到順治朝的“內閣制度”,康熙朝的“南書房”,雍正朝的“總理事務王大臣”、“軍機處”等等最高權力中心制度的變遷,朝廷官員和皇帝近前守衛官員、議政參政官員的名稱也在逐步改變。乾隆朝中期,清朝在京官員尤其是清朝最高決策中心的官員名稱基本已經確定,我們以乾隆朝為例,對上述官員名稱進行逐一說明。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內大臣

內大臣的“內”字即為“大內”的時候,特指皇宮、清朝紫禁城。內大臣就是皇宮內大臣的意思。內大臣又是相對於領侍衛內大臣而產生的官職,領侍衛內大臣即為皇宮內侍衛親軍的最高負責人,一般以貴戚功臣擔任,內大臣則是僅次於領侍衛內大臣的侍衛領導,負責協助領侍衛內大臣管理侍衛處,總理皇宮戍衛,保護皇帝安全。如果領侍衛大臣相當於現在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那麼內大臣就相當於中央警備局的局長。

內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的配員人數一樣,6人編制,分別從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每旗選拔2人擔任,其官銜為從一品,地位很是尊崇。康熙朝權臣索額圖、明珠;乾隆朝寵臣富察·傅恆等人均擔任過內大臣官職。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議政大臣

議政大臣是相對於“議政王大臣會議”而言,皇太極時期將其父努爾哈赤創設的“八大貝勒議政制度”和“議政大臣議政制度”廢黜其一,從八旗中每旗選出3人擔任議政大臣,共同組建“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共商國是,共議朝政。而被從八旗中選出來的24人即被稱為議政大臣。議政大臣一般由滿洲貴族王公擔任,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帝的皇權。

“議政王大臣制度”形成於後金時期,完善於皇太極時期,成熟於順治朝時期,但在順治朝對於議政大臣的人選不再限於滿洲貴族王公。康熙朝初期,鰲拜等人就是議政大臣身份,康熙皇帝智除鰲拜以後,趁機取消了“議政王大臣制度”,議政大臣的權力名存實亡,只是一個官職名稱,並無實際意義。乾隆朝後期,乾隆皇帝下令徹底取消“議政王大臣制度”,議政大臣名稱自此從清朝歷史上徹底消失。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在清朝初期,議政大臣一般有滿洲貴族王公擔任,都是超品官銜或者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所以議政大臣的官銜並不確定。相比較而言,議政大臣的地位最高,官銜也最高。

御前大臣

御前大臣,顧名思義就是皇帝身邊近前的大臣,其地位和尊崇程度可想而知。御前大臣不屬任何機構管轄,只對皇帝一人負責,就主要職責基本和領侍衛內大臣相同,但其只負責乾清門、乾清宮守衛工作,也就是隻負責皇帝一人的安全保衛工作。逢皇帝出巡、出遊等離開皇宮的時候,御前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共同負責皇帝的外出安全保衛工作,並負責皇帝等人的後勤保障工作。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另外,因為御前大臣每天待在皇帝身邊,工作便利,他們還負責“奏事處”事務,為皇帝上呈奏章和下達諭旨等工作。;引代皇帝接見臣子或者帶領臣子覲見皇帝;接收京外官員或者王公大臣的貢品等然後呈送皇帝。說白了,御前大臣就相當於皇帝的貼身祕書,只不過這個祕書的級別高一些,地位尊貴一些。

和內大臣一樣,御前大臣的官銜一般也為從一品,其人數無定員。

軍機大臣

軍機大臣相對於雍正皇帝創設的“軍機處制度”而言,最初時候在軍機處供職的官員並不稱為軍機大臣,而被稱為軍機處行走、辦理軍機事務大臣等,直到光緒年間才正式被稱為軍機大臣。因為軍機處是皇帝另設的專為皇帝負責的執行機構,並不算是國家正式權力機構,最起碼名義上還不能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制度”和“總理事務王大臣制度”,所以軍機大臣都是大臣兼任,並不能算是正式官職。

內大臣、議政大臣、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什麼官職?哪個最牛?


軍機大臣人數並無定員,其品銜也沒有專門規定。按照雍正皇帝自己創設軍機處的目的來看,軍機處相當於中央辦公廳,而軍機大臣都是皇帝的高級祕書,只對皇帝一人負責。清朝歷史上著名的怡親王胤祥,就是最為出名的軍機大臣之一。

朝廷大臣尤其是皇帝近前大臣名稱的變遷從一定程度上也說明清朝皇帝們對皇權掌握,對中央集權的逐步完成,發展到乾隆朝,皇權實現了封建社會最高程度的集中,乾隆皇帝將中央集權發展到了巔峰狀態。

(參考文獻:《清史稿·職官志》、《清文獻通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