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由於西部漢長城無論其地理位置,還是建築結構或其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都有別於其他長城,故百餘年來受到了無數中外學者的關注。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他在新疆完成樓蘭尼雅遺址的調查發掘之後兩次來到甘肅西部進行漢代長城的調查發掘,揭開了長城考察的序幕。1944年,由中國學者向達、夏鼐、黃文弼、閻文儒等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組,也在敦煌西部玉門關地區進行過考察,發現了玉門關以西約11公里處具有重要價值的馬圈灣烽燧遺址,後於1979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獲得漢簡帛書等1500多件珍貴文物。上世紀末,在甘肅全省組織的文物大普查中,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對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進行考察,僅安西縣境內就普查到61個烽燧、8個障城。但上述這些考察並不全面、系統。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由於西部漢長城無論其地理位置,還是建築結構或其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都有別於其他長城,故百餘年來受到了無數中外學者的關注。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他在新疆完成樓蘭尼雅遺址的調查發掘之後兩次來到甘肅西部進行漢代長城的調查發掘,揭開了長城考察的序幕。1944年,由中國學者向達、夏鼐、黃文弼、閻文儒等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組,也在敦煌西部玉門關地區進行過考察,發現了玉門關以西約11公里處具有重要價值的馬圈灣烽燧遺址,後於1979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獲得漢簡帛書等1500多件珍貴文物。上世紀末,在甘肅全省組織的文物大普查中,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對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進行考察,僅安西縣境內就普查到61個烽燧、8個障城。但上述這些考察並不全面、系統。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疏勒河是位於甘肅省西部的一條內陸河流,古代又稱蘇賴河,發源於祁連山,沿祁連山北麓經玉門,安西敦煌北境與黨河交匯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樹泉盆地西端,全長約400公里。遠古時期的疏勒河應該是注入古羅布泊的河流之一。由於塔克拉瑪千大沙漠的東移,割斷了河水流向,才形成榆樹泉盆地的系列湖泊、鹼灘和沙丘高低起伏的地貌。翻越榆樹泉盆地西端約15公里的沙漠之後,疏勒河故道即展現在眼前。平坦寬闊的河道,衍生著繁茂的紅柳蘆葦等多種野生植物,成為沙漠的綠色屏障,也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古河道向西約75公里即羅布泊東岸。

疏勒河流域的漢代長城在建築結構上有別於其他長城。漢代修築長城的原則是察地形、依險阻、堅壁壘、遠望候”。鑑於戈壁沙漠上沒有土、石,更沒有磚,瓦,工匠們巧妙地採用大漠特有的蘆葦或紅柳條連同沙礫層層鋪壓。最下面鋪一層蘆葦或柳條,上面鋪一層沙石:沙石之上再鋪一層蘆葦或柳條。這樣層層鋪築,依次加高這就是2000多年前,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來的長城建築上的絕活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延伸數百米、數千米乃至數十公里的長城,就像條筆直的長龍匐臥在地,竟然不見一絲彎曲,真是奇觀和奇蹟。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由於西部漢長城無論其地理位置,還是建築結構或其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都有別於其他長城,故百餘年來受到了無數中外學者的關注。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他在新疆完成樓蘭尼雅遺址的調查發掘之後兩次來到甘肅西部進行漢代長城的調查發掘,揭開了長城考察的序幕。1944年,由中國學者向達、夏鼐、黃文弼、閻文儒等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組,也在敦煌西部玉門關地區進行過考察,發現了玉門關以西約11公里處具有重要價值的馬圈灣烽燧遺址,後於1979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獲得漢簡帛書等1500多件珍貴文物。上世紀末,在甘肅全省組織的文物大普查中,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對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進行考察,僅安西縣境內就普查到61個烽燧、8個障城。但上述這些考察並不全面、系統。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疏勒河是位於甘肅省西部的一條內陸河流,古代又稱蘇賴河,發源於祁連山,沿祁連山北麓經玉門,安西敦煌北境與黨河交匯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樹泉盆地西端,全長約400公里。遠古時期的疏勒河應該是注入古羅布泊的河流之一。由於塔克拉瑪千大沙漠的東移,割斷了河水流向,才形成榆樹泉盆地的系列湖泊、鹼灘和沙丘高低起伏的地貌。翻越榆樹泉盆地西端約15公里的沙漠之後,疏勒河故道即展現在眼前。平坦寬闊的河道,衍生著繁茂的紅柳蘆葦等多種野生植物,成為沙漠的綠色屏障,也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古河道向西約75公里即羅布泊東岸。

疏勒河流域的漢代長城在建築結構上有別於其他長城。漢代修築長城的原則是察地形、依險阻、堅壁壘、遠望候”。鑑於戈壁沙漠上沒有土、石,更沒有磚,瓦,工匠們巧妙地採用大漠特有的蘆葦或紅柳條連同沙礫層層鋪壓。最下面鋪一層蘆葦或柳條,上面鋪一層沙石:沙石之上再鋪一層蘆葦或柳條。這樣層層鋪築,依次加高這就是2000多年前,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來的長城建築上的絕活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延伸數百米、數千米乃至數十公里的長城,就像條筆直的長龍匐臥在地,竟然不見一絲彎曲,真是奇觀和奇蹟。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而最令人驚奇的還是那些孤寂而高傲地屹立了2000多年的烽燧,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也有人認為烽燧是燃放煙火的警戒系統,不能將其視為長城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河西走廊的烽線是和絲綢之路同時出現的,其主要目的是防禦匈奴入侵,保護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商隊。漢長城改進與發展了秦以前長城的佈局,長城、亭障、烽、列城等同時修築,使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都有相連的堡壘,烽火臺,方城,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防禦體系,當時在絲綢之路沿線所設長城烽燧中都駐有戍卒,每個燧中有十幾名士兵,由長統領,執行各種軍事警戒防禦任務,這在出土的漢簡中有大量記載,幾個燧中間有一個大的烽臺是更高一級的軍事建制。再上面有候官等。這種軍事建制明顯不同於警戒信息的傳遞系統。其全面的軍事防禦功能,與長城別無二致。

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斜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漢代烽燧的距離,當地群眾習慣稱為“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但據考察,有的相距不到1公里,有的竟有一二十里之遙。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由於西部漢長城無論其地理位置,還是建築結構或其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都有別於其他長城,故百餘年來受到了無數中外學者的關注。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他在新疆完成樓蘭尼雅遺址的調查發掘之後兩次來到甘肅西部進行漢代長城的調查發掘,揭開了長城考察的序幕。1944年,由中國學者向達、夏鼐、黃文弼、閻文儒等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組,也在敦煌西部玉門關地區進行過考察,發現了玉門關以西約11公里處具有重要價值的馬圈灣烽燧遺址,後於1979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獲得漢簡帛書等1500多件珍貴文物。上世紀末,在甘肅全省組織的文物大普查中,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對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進行考察,僅安西縣境內就普查到61個烽燧、8個障城。但上述這些考察並不全面、系統。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疏勒河是位於甘肅省西部的一條內陸河流,古代又稱蘇賴河,發源於祁連山,沿祁連山北麓經玉門,安西敦煌北境與黨河交匯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樹泉盆地西端,全長約400公里。遠古時期的疏勒河應該是注入古羅布泊的河流之一。由於塔克拉瑪千大沙漠的東移,割斷了河水流向,才形成榆樹泉盆地的系列湖泊、鹼灘和沙丘高低起伏的地貌。翻越榆樹泉盆地西端約15公里的沙漠之後,疏勒河故道即展現在眼前。平坦寬闊的河道,衍生著繁茂的紅柳蘆葦等多種野生植物,成為沙漠的綠色屏障,也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古河道向西約75公里即羅布泊東岸。

疏勒河流域的漢代長城在建築結構上有別於其他長城。漢代修築長城的原則是察地形、依險阻、堅壁壘、遠望候”。鑑於戈壁沙漠上沒有土、石,更沒有磚,瓦,工匠們巧妙地採用大漠特有的蘆葦或紅柳條連同沙礫層層鋪壓。最下面鋪一層蘆葦或柳條,上面鋪一層沙石:沙石之上再鋪一層蘆葦或柳條。這樣層層鋪築,依次加高這就是2000多年前,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來的長城建築上的絕活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延伸數百米、數千米乃至數十公里的長城,就像條筆直的長龍匐臥在地,竟然不見一絲彎曲,真是奇觀和奇蹟。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而最令人驚奇的還是那些孤寂而高傲地屹立了2000多年的烽燧,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也有人認為烽燧是燃放煙火的警戒系統,不能將其視為長城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河西走廊的烽線是和絲綢之路同時出現的,其主要目的是防禦匈奴入侵,保護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商隊。漢長城改進與發展了秦以前長城的佈局,長城、亭障、烽、列城等同時修築,使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都有相連的堡壘,烽火臺,方城,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防禦體系,當時在絲綢之路沿線所設長城烽燧中都駐有戍卒,每個燧中有十幾名士兵,由長統領,執行各種軍事警戒防禦任務,這在出土的漢簡中有大量記載,幾個燧中間有一個大的烽臺是更高一級的軍事建制。再上面有候官等。這種軍事建制明顯不同於警戒信息的傳遞系統。其全面的軍事防禦功能,與長城別無二致。

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斜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漢代烽燧的距離,當地群眾習慣稱為“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但據考察,有的相距不到1公里,有的竟有一二十里之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建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其本身高度也就有所不同,如建在雅丹地貌的臺地上,因臺地本身就比附近高出十幾米,所以烽燧較低,一般僅2米多高而建在戈壁上的烽燧,一般都在7米以上,烽燧頂部四周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小屋,烽臺下面有若干小房子,一般有“塢(院牆)。當然烽燧的重要作用之是傳遞消息,舉火報警,以防來敵騷擾和侵入;同時,也為往來使者、商隊補充給養。報警的方式主要是舉燔炬、燃積薪,其主要材料仍是蘆葦。

長城烽燧結構獨特,保存完好,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變遷,有些高大的烽燧和塞牆至今仍難以攀越。在數以百計的烽燧遺址中,發現了豐富的漢代遺物,其中帶有墨跡文字的簡牘,成為研究漢代邊陲屯戍中西交通和西域各國曆史的珍貴資料。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由於西部漢長城無論其地理位置,還是建築結構或其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都有別於其他長城,故百餘年來受到了無數中外學者的關注。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他在新疆完成樓蘭尼雅遺址的調查發掘之後兩次來到甘肅西部進行漢代長城的調查發掘,揭開了長城考察的序幕。1944年,由中國學者向達、夏鼐、黃文弼、閻文儒等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組,也在敦煌西部玉門關地區進行過考察,發現了玉門關以西約11公里處具有重要價值的馬圈灣烽燧遺址,後於1979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獲得漢簡帛書等1500多件珍貴文物。上世紀末,在甘肅全省組織的文物大普查中,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對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進行考察,僅安西縣境內就普查到61個烽燧、8個障城。但上述這些考察並不全面、系統。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疏勒河是位於甘肅省西部的一條內陸河流,古代又稱蘇賴河,發源於祁連山,沿祁連山北麓經玉門,安西敦煌北境與黨河交匯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樹泉盆地西端,全長約400公里。遠古時期的疏勒河應該是注入古羅布泊的河流之一。由於塔克拉瑪千大沙漠的東移,割斷了河水流向,才形成榆樹泉盆地的系列湖泊、鹼灘和沙丘高低起伏的地貌。翻越榆樹泉盆地西端約15公里的沙漠之後,疏勒河故道即展現在眼前。平坦寬闊的河道,衍生著繁茂的紅柳蘆葦等多種野生植物,成為沙漠的綠色屏障,也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古河道向西約75公里即羅布泊東岸。

疏勒河流域的漢代長城在建築結構上有別於其他長城。漢代修築長城的原則是察地形、依險阻、堅壁壘、遠望候”。鑑於戈壁沙漠上沒有土、石,更沒有磚,瓦,工匠們巧妙地採用大漠特有的蘆葦或紅柳條連同沙礫層層鋪壓。最下面鋪一層蘆葦或柳條,上面鋪一層沙石:沙石之上再鋪一層蘆葦或柳條。這樣層層鋪築,依次加高這就是2000多年前,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來的長城建築上的絕活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延伸數百米、數千米乃至數十公里的長城,就像條筆直的長龍匐臥在地,竟然不見一絲彎曲,真是奇觀和奇蹟。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而最令人驚奇的還是那些孤寂而高傲地屹立了2000多年的烽燧,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也有人認為烽燧是燃放煙火的警戒系統,不能將其視為長城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河西走廊的烽線是和絲綢之路同時出現的,其主要目的是防禦匈奴入侵,保護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商隊。漢長城改進與發展了秦以前長城的佈局,長城、亭障、烽、列城等同時修築,使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都有相連的堡壘,烽火臺,方城,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防禦體系,當時在絲綢之路沿線所設長城烽燧中都駐有戍卒,每個燧中有十幾名士兵,由長統領,執行各種軍事警戒防禦任務,這在出土的漢簡中有大量記載,幾個燧中間有一個大的烽臺是更高一級的軍事建制。再上面有候官等。這種軍事建制明顯不同於警戒信息的傳遞系統。其全面的軍事防禦功能,與長城別無二致。

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斜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漢代烽燧的距離,當地群眾習慣稱為“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但據考察,有的相距不到1公里,有的竟有一二十里之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建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其本身高度也就有所不同,如建在雅丹地貌的臺地上,因臺地本身就比附近高出十幾米,所以烽燧較低,一般僅2米多高而建在戈壁上的烽燧,一般都在7米以上,烽燧頂部四周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小屋,烽臺下面有若干小房子,一般有“塢(院牆)。當然烽燧的重要作用之是傳遞消息,舉火報警,以防來敵騷擾和侵入;同時,也為往來使者、商隊補充給養。報警的方式主要是舉燔炬、燃積薪,其主要材料仍是蘆葦。

長城烽燧結構獨特,保存完好,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變遷,有些高大的烽燧和塞牆至今仍難以攀越。在數以百計的烽燧遺址中,發現了豐富的漢代遺物,其中帶有墨跡文字的簡牘,成為研究漢代邊陲屯戍中西交通和西域各國曆史的珍貴資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敦煌境內的漢長城保存的特別好

漢代在長城沿線,遍設城堡和障塞。由於歲月的侵蝕,玉門、安西境內的漢代長城,除安西西部幾段保存較為完整外,可能由於風力作用,很多地段已傾圮,成為魚脊形,有些則僅在地面留下了點痕跡。但也有幾段保存相當完整,如南沙窩的紅柳長城以紅柳樹枝、沙礫為原料,層層疊砌而成現存高2米、長200米,猶如巨龍橫臥於戈壁沙漠之上。

敦煌境內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但一些長城烽燧保存完好,就連當年堆放的“積薪”也竟能保存下來,有的烽燧積薪多達十幾堆。總體看來,敦煌境內漢長城的保存情況,西部較東部為好,玉門關以北鹽池灣至馬圈灣段約11公里的20-26號烽燧之間,長城殘高多在1米以上,最高為2.95米。長城向西進入榆樹泉盆地之後,連接10號烽燧,折向南2公里,最後到達一高大風蝕臺地。雖然以西的馬迷兔、土豁洛、天橋、灣窯15公里之內仍有烽燧建築,但已見不到塞牆的痕跡。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由於西部漢長城無論其地理位置,還是建築結構或其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都有別於其他長城,故百餘年來受到了無數中外學者的關注。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他在新疆完成樓蘭尼雅遺址的調查發掘之後兩次來到甘肅西部進行漢代長城的調查發掘,揭開了長城考察的序幕。1944年,由中國學者向達、夏鼐、黃文弼、閻文儒等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組,也在敦煌西部玉門關地區進行過考察,發現了玉門關以西約11公里處具有重要價值的馬圈灣烽燧遺址,後於1979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獲得漢簡帛書等1500多件珍貴文物。上世紀末,在甘肅全省組織的文物大普查中,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對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進行考察,僅安西縣境內就普查到61個烽燧、8個障城。但上述這些考察並不全面、系統。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疏勒河是位於甘肅省西部的一條內陸河流,古代又稱蘇賴河,發源於祁連山,沿祁連山北麓經玉門,安西敦煌北境與黨河交匯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樹泉盆地西端,全長約400公里。遠古時期的疏勒河應該是注入古羅布泊的河流之一。由於塔克拉瑪千大沙漠的東移,割斷了河水流向,才形成榆樹泉盆地的系列湖泊、鹼灘和沙丘高低起伏的地貌。翻越榆樹泉盆地西端約15公里的沙漠之後,疏勒河故道即展現在眼前。平坦寬闊的河道,衍生著繁茂的紅柳蘆葦等多種野生植物,成為沙漠的綠色屏障,也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古河道向西約75公里即羅布泊東岸。

疏勒河流域的漢代長城在建築結構上有別於其他長城。漢代修築長城的原則是察地形、依險阻、堅壁壘、遠望候”。鑑於戈壁沙漠上沒有土、石,更沒有磚,瓦,工匠們巧妙地採用大漠特有的蘆葦或紅柳條連同沙礫層層鋪壓。最下面鋪一層蘆葦或柳條,上面鋪一層沙石:沙石之上再鋪一層蘆葦或柳條。這樣層層鋪築,依次加高這就是2000多年前,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來的長城建築上的絕活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延伸數百米、數千米乃至數十公里的長城,就像條筆直的長龍匐臥在地,竟然不見一絲彎曲,真是奇觀和奇蹟。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而最令人驚奇的還是那些孤寂而高傲地屹立了2000多年的烽燧,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也有人認為烽燧是燃放煙火的警戒系統,不能將其視為長城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河西走廊的烽線是和絲綢之路同時出現的,其主要目的是防禦匈奴入侵,保護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商隊。漢長城改進與發展了秦以前長城的佈局,長城、亭障、烽、列城等同時修築,使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都有相連的堡壘,烽火臺,方城,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防禦體系,當時在絲綢之路沿線所設長城烽燧中都駐有戍卒,每個燧中有十幾名士兵,由長統領,執行各種軍事警戒防禦任務,這在出土的漢簡中有大量記載,幾個燧中間有一個大的烽臺是更高一級的軍事建制。再上面有候官等。這種軍事建制明顯不同於警戒信息的傳遞系統。其全面的軍事防禦功能,與長城別無二致。

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斜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漢代烽燧的距離,當地群眾習慣稱為“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但據考察,有的相距不到1公里,有的竟有一二十里之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建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其本身高度也就有所不同,如建在雅丹地貌的臺地上,因臺地本身就比附近高出十幾米,所以烽燧較低,一般僅2米多高而建在戈壁上的烽燧,一般都在7米以上,烽燧頂部四周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小屋,烽臺下面有若干小房子,一般有“塢(院牆)。當然烽燧的重要作用之是傳遞消息,舉火報警,以防來敵騷擾和侵入;同時,也為往來使者、商隊補充給養。報警的方式主要是舉燔炬、燃積薪,其主要材料仍是蘆葦。

長城烽燧結構獨特,保存完好,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變遷,有些高大的烽燧和塞牆至今仍難以攀越。在數以百計的烽燧遺址中,發現了豐富的漢代遺物,其中帶有墨跡文字的簡牘,成為研究漢代邊陲屯戍中西交通和西域各國曆史的珍貴資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敦煌境內的漢長城保存的特別好

漢代在長城沿線,遍設城堡和障塞。由於歲月的侵蝕,玉門、安西境內的漢代長城,除安西西部幾段保存較為完整外,可能由於風力作用,很多地段已傾圮,成為魚脊形,有些則僅在地面留下了點痕跡。但也有幾段保存相當完整,如南沙窩的紅柳長城以紅柳樹枝、沙礫為原料,層層疊砌而成現存高2米、長200米,猶如巨龍橫臥於戈壁沙漠之上。

敦煌境內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但一些長城烽燧保存完好,就連當年堆放的“積薪”也竟能保存下來,有的烽燧積薪多達十幾堆。總體看來,敦煌境內漢長城的保存情況,西部較東部為好,玉門關以北鹽池灣至馬圈灣段約11公里的20-26號烽燧之間,長城殘高多在1米以上,最高為2.95米。長城向西進入榆樹泉盆地之後,連接10號烽燧,折向南2公里,最後到達一高大風蝕臺地。雖然以西的馬迷兔、土豁洛、天橋、灣窯15公里之內仍有烽燧建築,但已見不到塞牆的痕跡。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在長達4年的考察工作中,考察隊行程3萬里考察長城500多公里,烽燧228座,障城45座,古城遺址32座,我們在敦煌縣境內長城線所見烽燧76個,玉門關至陽關塞垣線有烽燧6個,共82個,其中含障城11個,在安西縣境內長城線所見烽燧40個,其中障城8個,以上比當年斯坦因所見烽燧多134個,比安西,敦煌兩縣文物普查時所見烽燧多40個。有些地區長城城牆尚有3米多高:當時用於傳遞軍事情報的“積薪”堆積,有的原封不動按照方陣排列有序地存放在烽火臺的周圍,最多達13堆。更值得注意的是,烽燧周圍遺存著大面積文化層堆積(當時的垃圾廢棄物),這些文化層蘊涵著豐富的漢代邊防戍卒生活用品和軍事設施等,是瞭解2000多年前河西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及文化發展的一座座寶庫。

甘肅省內的長城遺蹟十分豐富。除疏勒河畔的漢長城外,尚有玉門市東部至金塔、內蒙古額濟納旗一線約400餘公里的漢長城,酒泉至令居(今永登縣)近700公里的漢長城,嘉峪關至寧夏中衛縣一線約1500公里的明長城,以及岷縣至陝西吳旗一線約1000公里的戰國,秦長城,它們都需要組織人力做全面,系統的考察。

歲月流逝,滄桑鉅變,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儘管許多已經面目皆非,但仍然是聳立於人們心中的豐碑。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由於西部漢長城無論其地理位置,還是建築結構或其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都有別於其他長城,故百餘年來受到了無數中外學者的關注。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他在新疆完成樓蘭尼雅遺址的調查發掘之後兩次來到甘肅西部進行漢代長城的調查發掘,揭開了長城考察的序幕。1944年,由中國學者向達、夏鼐、黃文弼、閻文儒等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組,也在敦煌西部玉門關地區進行過考察,發現了玉門關以西約11公里處具有重要價值的馬圈灣烽燧遺址,後於1979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獲得漢簡帛書等1500多件珍貴文物。上世紀末,在甘肅全省組織的文物大普查中,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對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進行考察,僅安西縣境內就普查到61個烽燧、8個障城。但上述這些考察並不全面、系統。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疏勒河是位於甘肅省西部的一條內陸河流,古代又稱蘇賴河,發源於祁連山,沿祁連山北麓經玉門,安西敦煌北境與黨河交匯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樹泉盆地西端,全長約400公里。遠古時期的疏勒河應該是注入古羅布泊的河流之一。由於塔克拉瑪千大沙漠的東移,割斷了河水流向,才形成榆樹泉盆地的系列湖泊、鹼灘和沙丘高低起伏的地貌。翻越榆樹泉盆地西端約15公里的沙漠之後,疏勒河故道即展現在眼前。平坦寬闊的河道,衍生著繁茂的紅柳蘆葦等多種野生植物,成為沙漠的綠色屏障,也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古河道向西約75公里即羅布泊東岸。

疏勒河流域的漢代長城在建築結構上有別於其他長城。漢代修築長城的原則是察地形、依險阻、堅壁壘、遠望候”。鑑於戈壁沙漠上沒有土、石,更沒有磚,瓦,工匠們巧妙地採用大漠特有的蘆葦或紅柳條連同沙礫層層鋪壓。最下面鋪一層蘆葦或柳條,上面鋪一層沙石:沙石之上再鋪一層蘆葦或柳條。這樣層層鋪築,依次加高這就是2000多年前,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來的長城建築上的絕活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延伸數百米、數千米乃至數十公里的長城,就像條筆直的長龍匐臥在地,竟然不見一絲彎曲,真是奇觀和奇蹟。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而最令人驚奇的還是那些孤寂而高傲地屹立了2000多年的烽燧,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也有人認為烽燧是燃放煙火的警戒系統,不能將其視為長城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河西走廊的烽線是和絲綢之路同時出現的,其主要目的是防禦匈奴入侵,保護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商隊。漢長城改進與發展了秦以前長城的佈局,長城、亭障、烽、列城等同時修築,使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都有相連的堡壘,烽火臺,方城,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防禦體系,當時在絲綢之路沿線所設長城烽燧中都駐有戍卒,每個燧中有十幾名士兵,由長統領,執行各種軍事警戒防禦任務,這在出土的漢簡中有大量記載,幾個燧中間有一個大的烽臺是更高一級的軍事建制。再上面有候官等。這種軍事建制明顯不同於警戒信息的傳遞系統。其全面的軍事防禦功能,與長城別無二致。

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斜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漢代烽燧的距離,當地群眾習慣稱為“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但據考察,有的相距不到1公里,有的竟有一二十里之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建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其本身高度也就有所不同,如建在雅丹地貌的臺地上,因臺地本身就比附近高出十幾米,所以烽燧較低,一般僅2米多高而建在戈壁上的烽燧,一般都在7米以上,烽燧頂部四周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小屋,烽臺下面有若干小房子,一般有“塢(院牆)。當然烽燧的重要作用之是傳遞消息,舉火報警,以防來敵騷擾和侵入;同時,也為往來使者、商隊補充給養。報警的方式主要是舉燔炬、燃積薪,其主要材料仍是蘆葦。

長城烽燧結構獨特,保存完好,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變遷,有些高大的烽燧和塞牆至今仍難以攀越。在數以百計的烽燧遺址中,發現了豐富的漢代遺物,其中帶有墨跡文字的簡牘,成為研究漢代邊陲屯戍中西交通和西域各國曆史的珍貴資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敦煌境內的漢長城保存的特別好

漢代在長城沿線,遍設城堡和障塞。由於歲月的侵蝕,玉門、安西境內的漢代長城,除安西西部幾段保存較為完整外,可能由於風力作用,很多地段已傾圮,成為魚脊形,有些則僅在地面留下了點痕跡。但也有幾段保存相當完整,如南沙窩的紅柳長城以紅柳樹枝、沙礫為原料,層層疊砌而成現存高2米、長200米,猶如巨龍橫臥於戈壁沙漠之上。

敦煌境內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但一些長城烽燧保存完好,就連當年堆放的“積薪”也竟能保存下來,有的烽燧積薪多達十幾堆。總體看來,敦煌境內漢長城的保存情況,西部較東部為好,玉門關以北鹽池灣至馬圈灣段約11公里的20-26號烽燧之間,長城殘高多在1米以上,最高為2.95米。長城向西進入榆樹泉盆地之後,連接10號烽燧,折向南2公里,最後到達一高大風蝕臺地。雖然以西的馬迷兔、土豁洛、天橋、灣窯15公里之內仍有烽燧建築,但已見不到塞牆的痕跡。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在長達4年的考察工作中,考察隊行程3萬里考察長城500多公里,烽燧228座,障城45座,古城遺址32座,我們在敦煌縣境內長城線所見烽燧76個,玉門關至陽關塞垣線有烽燧6個,共82個,其中含障城11個,在安西縣境內長城線所見烽燧40個,其中障城8個,以上比當年斯坦因所見烽燧多134個,比安西,敦煌兩縣文物普查時所見烽燧多40個。有些地區長城城牆尚有3米多高:當時用於傳遞軍事情報的“積薪”堆積,有的原封不動按照方陣排列有序地存放在烽火臺的周圍,最多達13堆。更值得注意的是,烽燧周圍遺存著大面積文化層堆積(當時的垃圾廢棄物),這些文化層蘊涵著豐富的漢代邊防戍卒生活用品和軍事設施等,是瞭解2000多年前河西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及文化發展的一座座寶庫。

甘肅省內的長城遺蹟十分豐富。除疏勒河畔的漢長城外,尚有玉門市東部至金塔、內蒙古額濟納旗一線約400餘公里的漢長城,酒泉至令居(今永登縣)近700公里的漢長城,嘉峪關至寧夏中衛縣一線約1500公里的明長城,以及岷縣至陝西吳旗一線約1000公里的戰國,秦長城,它們都需要組織人力做全面,系統的考察。

歲月流逝,滄桑鉅變,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儘管許多已經面目皆非,但仍然是聳立於人們心中的豐碑。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

綿亙祁連山麓千餘公里的漢長城

在今甘肅河西地區,漢長城的殘垣斷壁隨處可見。長達一千餘公里的漢長城綿延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腹地,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區域,故也稱“河西走廊長城”。而今河西走廊很多名聲在外的關城,如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沙州古城、大方盤城等,也都與當時修築長城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河西走廊長城是漢武帝花了20年時間修成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為鞏固河西地盤和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決定築邊塞,修烽燧。這條防線的設置不僅加強了漢朝西部地區的防務,對漢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保護了陸路交通,促進了漢朝與歐亞各國的政治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由於西部漢長城無論其地理位置,還是建築結構或其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都有別於其他長城,故百餘年來受到了無數中外學者的關注。首先是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他在新疆完成樓蘭尼雅遺址的調查發掘之後兩次來到甘肅西部進行漢代長城的調查發掘,揭開了長城考察的序幕。1944年,由中國學者向達、夏鼐、黃文弼、閻文儒等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組,也在敦煌西部玉門關地區進行過考察,發現了玉門關以西約11公里處具有重要價值的馬圈灣烽燧遺址,後於1979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獲得漢簡帛書等1500多件珍貴文物。上世紀末,在甘肅全省組織的文物大普查中,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對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進行考察,僅安西縣境內就普查到61個烽燧、8個障城。但上述這些考察並不全面、系統。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疏勒河是位於甘肅省西部的一條內陸河流,古代又稱蘇賴河,發源於祁連山,沿祁連山北麓經玉門,安西敦煌北境與黨河交匯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樹泉盆地西端,全長約400公里。遠古時期的疏勒河應該是注入古羅布泊的河流之一。由於塔克拉瑪千大沙漠的東移,割斷了河水流向,才形成榆樹泉盆地的系列湖泊、鹼灘和沙丘高低起伏的地貌。翻越榆樹泉盆地西端約15公里的沙漠之後,疏勒河故道即展現在眼前。平坦寬闊的河道,衍生著繁茂的紅柳蘆葦等多種野生植物,成為沙漠的綠色屏障,也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古河道向西約75公里即羅布泊東岸。

疏勒河流域的漢代長城在建築結構上有別於其他長城。漢代修築長城的原則是察地形、依險阻、堅壁壘、遠望候”。鑑於戈壁沙漠上沒有土、石,更沒有磚,瓦,工匠們巧妙地採用大漠特有的蘆葦或紅柳條連同沙礫層層鋪壓。最下面鋪一層蘆葦或柳條,上面鋪一層沙石:沙石之上再鋪一層蘆葦或柳條。這樣層層鋪築,依次加高這就是2000多年前,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來的長城建築上的絕活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延伸數百米、數千米乃至數十公里的長城,就像條筆直的長龍匐臥在地,竟然不見一絲彎曲,真是奇觀和奇蹟。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而最令人驚奇的還是那些孤寂而高傲地屹立了2000多年的烽燧,烽燧是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也有人認為烽燧是燃放煙火的警戒系統,不能將其視為長城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河西走廊的烽線是和絲綢之路同時出現的,其主要目的是防禦匈奴入侵,保護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商隊。漢長城改進與發展了秦以前長城的佈局,長城、亭障、烽、列城等同時修築,使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都有相連的堡壘,烽火臺,方城,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防禦體系,當時在絲綢之路沿線所設長城烽燧中都駐有戍卒,每個燧中有十幾名士兵,由長統領,執行各種軍事警戒防禦任務,這在出土的漢簡中有大量記載,幾個燧中間有一個大的烽臺是更高一級的軍事建制。再上面有候官等。這種軍事建制明顯不同於警戒信息的傳遞系統。其全面的軍事防禦功能,與長城別無二致。

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斜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漢代烽燧的距離,當地群眾習慣稱為“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但據考察,有的相距不到1公里,有的竟有一二十里之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烽燧建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其本身高度也就有所不同,如建在雅丹地貌的臺地上,因臺地本身就比附近高出十幾米,所以烽燧較低,一般僅2米多高而建在戈壁上的烽燧,一般都在7米以上,烽燧頂部四周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小屋,烽臺下面有若干小房子,一般有“塢(院牆)。當然烽燧的重要作用之是傳遞消息,舉火報警,以防來敵騷擾和侵入;同時,也為往來使者、商隊補充給養。報警的方式主要是舉燔炬、燃積薪,其主要材料仍是蘆葦。

長城烽燧結構獨特,保存完好,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變遷,有些高大的烽燧和塞牆至今仍難以攀越。在數以百計的烽燧遺址中,發現了豐富的漢代遺物,其中帶有墨跡文字的簡牘,成為研究漢代邊陲屯戍中西交通和西域各國曆史的珍貴資料。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敦煌境內的漢長城保存的特別好

漢代在長城沿線,遍設城堡和障塞。由於歲月的侵蝕,玉門、安西境內的漢代長城,除安西西部幾段保存較為完整外,可能由於風力作用,很多地段已傾圮,成為魚脊形,有些則僅在地面留下了點痕跡。但也有幾段保存相當完整,如南沙窩的紅柳長城以紅柳樹枝、沙礫為原料,層層疊砌而成現存高2米、長200米,猶如巨龍橫臥於戈壁沙漠之上。

敦煌境內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但一些長城烽燧保存完好,就連當年堆放的“積薪”也竟能保存下來,有的烽燧積薪多達十幾堆。總體看來,敦煌境內漢長城的保存情況,西部較東部為好,玉門關以北鹽池灣至馬圈灣段約11公里的20-26號烽燧之間,長城殘高多在1米以上,最高為2.95米。長城向西進入榆樹泉盆地之後,連接10號烽燧,折向南2公里,最後到達一高大風蝕臺地。雖然以西的馬迷兔、土豁洛、天橋、灣窯15公里之內仍有烽燧建築,但已見不到塞牆的痕跡。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在長達4年的考察工作中,考察隊行程3萬里考察長城500多公里,烽燧228座,障城45座,古城遺址32座,我們在敦煌縣境內長城線所見烽燧76個,玉門關至陽關塞垣線有烽燧6個,共82個,其中含障城11個,在安西縣境內長城線所見烽燧40個,其中障城8個,以上比當年斯坦因所見烽燧多134個,比安西,敦煌兩縣文物普查時所見烽燧多40個。有些地區長城城牆尚有3米多高:當時用於傳遞軍事情報的“積薪”堆積,有的原封不動按照方陣排列有序地存放在烽火臺的周圍,最多達13堆。更值得注意的是,烽燧周圍遺存著大面積文化層堆積(當時的垃圾廢棄物),這些文化層蘊涵著豐富的漢代邊防戍卒生活用品和軍事設施等,是瞭解2000多年前河西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及文化發展的一座座寶庫。

甘肅省內的長城遺蹟十分豐富。除疏勒河畔的漢長城外,尚有玉門市東部至金塔、內蒙古額濟納旗一線約400餘公里的漢長城,酒泉至令居(今永登縣)近700公里的漢長城,嘉峪關至寧夏中衛縣一線約1500公里的明長城,以及岷縣至陝西吳旗一線約1000公里的戰國,秦長城,它們都需要組織人力做全面,系統的考察。

歲月流逝,滄桑鉅變,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儘管許多已經面目皆非,但仍然是聳立於人們心中的豐碑。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祁連山下還有漢長城!綿延千餘公里,從甘肅通往新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