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汽車後市場發展——汽車維修與美容發展之現狀

作為一個汽車從業人員,從大學畢業到今天,已經有8個年頭了。對汽車行業的發展還是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的。在此,僅作為一名既是當局者又是旁觀者的我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與諸位同仁共享。

所謂汽車後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後,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它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後所需要的一切服務。我們在此給她的定義是她汽車產業鏈的有機組成部分,包括汽車銷售領域的金融服務、汽車租賃、保險、廣告、裝潢、維護、維修與保養;日常運行的油品;駕校、停車場、車友俱樂部、救援系統、交通信息服務、二手車等;整車與零部件物流等。

由此可見,汽車後市場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體系。以後大家不要一談到汽車後市場就單純的以為只有維修與美容了。

今天在這兒主要和大家聊聊汽車維修與美容那些事。現在基本上維修和美容都一體了,因為單一的店基本很少了,正所謂技多不壓身。都改頭換面了,美其名曰汽車XX服務。果然一下子高大上起來了。

我們首先來看看各汽車服務店老闆的出身吧。通過之前親自拜訪,發現主要來自這五個方面:第一,維修師傅出身;第二,美容技師出身;第三,富二代出身;第四,玩車的出身;第五,其他行業出身。各位老闆呢,可以對號入座,看看你是不是的來自這五個方面,基本上無出其右。第一和第二齣身的老闆靠技術吃飯,一般很少會閒下來,哪怕當老闆了,還是和員工一樣的幹活,所以這樣的老闆吃得來苦,店子經營上也過得去,但出身也決定了這類老闆的眼光不是很長遠,所以這類老闆能做大做強的少。富二代這一類老闆一般都是靠錢砸出來的,店子開的很氣派,裝修很高大上,但失敗的多。反正有錢,不怕,店子開垮了,咱再換個行業。果然有個有錢的爹就是不一樣。還有就是玩車的,他們對車有一種痴迷,熱衷於車輛改裝,追求車輛極致性能,有可能與富二代發生重疊,因為玩車也是很燒錢的好不,隨便改個避震,輪胎,輪轂,好幾萬就沒了,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這類人開的店想形成一定規模也很難。一箇中國法律不允許,二來太他媽燒錢了。最後一類人就是其他行業轉投汽車行業的。這類人群最特殊,會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店子沒開多久,就開不下去了;另一個極端是這些人有著敏銳的眼光和獨到的見解,可以將自己的店面做大做強,形成連鎖,成就一個品牌。

分析了汽車服務的五大老闆人群。作為老闆的你是否有所感觸呢?之前和一些老闆都聊過,無論一個市裡,還是縣裡的,真正有名氣的其實也就3-6家。那麼再來看下我們汽車服務店在一個縣或者市裡有多少家呢?因為對自己的家鄉黃岡熟悉點,黃岡市裡大大小小的汽車服務店約200家。那麼一個縣城裡多少家呢,以羅田縣為例,約在50家左右。其實這已經是很不正常的現象了。這麼多的汽車服務店,又有多少客戶夠你服務呢。真正的僧多粥少啊!能夠賺錢的又有幾家呢,所以說這種現狀想做大做強,沒有大財團支持,就是痴人說夢,不被擠垮就不錯了。這就是目前汽車維修和美容行業面臨的現狀。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我認為主要是這個行業的入門門檻比較低,投入少啊,有個3,5萬資金,就可以開店了,買個簡易洗車機,招個機修師傅 ,租個門面,可以開搞了。再加上國家法律法規又不是很健全,准入門檻太低。所以造成了現如今的局面,一個字概括:怎一個亂自了得。所以導致了很多狀況的發生!第一,客戶不信任服務店,哪怕你再便宜,我還是希望去4S店維修保養,畢竟他們更專業。第二,很多店子的服務確實不到位,修好完事了,其他不管了。這點,確實無法與4S店相比。因為4S店有個叫做客服部的部門,隔三差五的給客戶打電話。這是一般服務店比不了的,因為他們有廠家那個大樹靠啊!第三,確實存在一些店子確實不專業,因為專業人才請不起,專業工具貴啊。有些店子給人修車,修完車後多了一些零件不知道是哪兒的。所以有人說車子不是開壞的,是修壞的。這就體現在專業系統的培訓上了,和4S店又沒法比。因為廠家要求這些技師必須接受系統的培訓才能上崗,還時不時的搞些比賽。俺們哪有那經歷和機會啊!第四,學習交流機會太少。現在各種車型更新換代快,新技術層出不窮,首先掌握這一信息的肯定是各大廠商及授權的4S店。對於很多新的問題服務店處理不了,不得不到4S店處理,這也是各汽車服務店應該正視的。第五,還有更絕的,有些4S店推出了車輛5年免費保養甚至終身免費保養,這些措施的推出就讓汽車服務店抓瞎了。第六,各汽車服務店自己互相惡性競爭,自己就把自己消滅了。

通過以上分析,各汽車服務店要想真正盈利,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還是要動些心思的。一味地修完車,貼完膜萬事大吉,註定是走不長遠的。要想實現一個店子的長遠發展和做大做強,首先得培養一批忠誠客戶,然後就是鎖定這批客戶個三年五載,又讓這些客戶給你帶來客戶又鎖定個三年五載的,如此循環,不做大做強都難啊!今天的分享到此執筆,各位老闆如真有做大做強的想法歡迎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