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今天,《千與千尋》在國內院線首次公映,這部由宮崎駿執導的影片是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金像獎和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動畫長片。從2001年在日本上映至今已有18個年頭,它曾以308億日元(約17.4億人民幣)的票房高居日本票房歷史上的第一位,且從未被超越。作為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的票房頭牌,《千與千尋》此次在中國的上映引起部分觀眾的質疑,認為這是工作室利用強大IP收割票房的行為。然而,將經典電影重新包裝後上映,在國際上早已是電影成熟市場的標識,更何況對從未在國內上映過的《千與千尋》,不僅包含過往情懷,更能找到當下生活的諸多映射——獨自面對世界時,每個人都是千尋。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每個人的成長

《千與千尋》在不同年紀、心境,看到的故事會有所不同。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時我是比千尋大幾歲的青少年,看到的是一個女孩進入異世界的奇幻冒險。二刷時我已初入職場,發現這電影竟然也可以當作菜鳥進階法則來看。而後斷斷續續地看都有不同收穫,人到中年後開始關注那些形色各異的妖怪原型和浮世繪繪畫風格,猶如在看日本的風俗歷史。所以,這並不是一個會因為劇透就索然無味的片子,反而是每一次都會打開另外的視角。這大概是一部經典作品的高級之處,你明明知道它要告訴你什麼,但你還是想從頭再來一次,越是感覺周邊物慾橫流,它能給你的東西就越純粹明亮。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宮崎駿在一次採訪中提起當時創作《千與千尋》的初衷,他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很難找到專門為10歲左右女孩創作的影片,他朋友10歲左右的女兒每逢夏季都會到他山邊的小屋裡來,在觀察了朋友女兒後,他發現處於“前青春期”的女孩開始有許多對成人世界的想象,也有成長的困惑和迷茫。宮崎駿說,“我想做的是告訴孩子們怎樣好好地生活在這現實中”。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按照作品裡的年紀可以推測出千尋出生於1991年左右。日本人曾將出生於1987年之後的年輕人命名為“寬鬆世代”,從那時開始,日本孩子的考試不再排名,奉行寬鬆的教育方法,很多日本人認為這一代人失去了老一代日本人的拼搏精神,所以千尋的身上有很多這個年紀的特點:懶惰、貪玩、任性、稀裡糊塗後來在奇遇世界裡碰到的湯婆婆的孩子,一個被藏匿在屋子裡的坊寶寶,更為直觀地呈現出宮崎駿對“巨嬰”式教育的擔心,可見這個大頭寶寶如果沒有遇到千尋而完成了自我的成長,最終他應該會變成一個遭人嫌棄的“媽寶男”。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雖說這是宮崎駿想拍給少年們看的動畫,但時時刻刻都在影射著更為殘酷的現實世界。因為人類的垃圾而被誤認為腐爛神的河神,因為貪吃而變成豬的父母,因為膨脹的慾望成為吃人怪獸的無臉男,因為要學習魔法而壞事做盡的白先生。在神靈的世界裡,貪婪與慾望、妥協和放棄依然是一個繞不開的命題,但如何成長?如何告別?則是一個少年在現實面前的選擇。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成長是會陣痛的,宮崎駿很懂得需要付出的代價,既然神靈的世界都無法避免這麼多糟心的事情,又何況人間?好在劇中沒有真正的好壞,迷失是人類需要正視的本性,無論是湯婆婆、無臉男以及忘記了名字的白龍,終於都回到了它們的正道上來。需要成長的何止是千尋一個人,無論什麼樣的年紀,需要抵抗外部世界的侵蝕,都是不容易的課程。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動漫裡的日式美學

最開始的時候,宮崎駿設置了另一個結局,白龍、千尋和無臉男會大戰一場,最後覺得不妥當,改成了一趟海上的旅行。在這場戲裡,千尋和無臉男並肩坐上海上列車,沒有多餘的對白,周邊有一些看不清楚臉的半透明乘客在中途上上下下。那種在路途中的漂泊和未知,相比一場赤裸裸的大戰有了更深刻的情緒。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這種情緒的高明之處繼承了日本美學的傳統:物哀、侘寂、幽玄。這讓一部動畫片有了除故事之外的意境,在日本的傳統美學中物哀是對時間萬物的感嘆;侘寂是生命中的孤獨與疏離;幽玄是朦朦朧朧與陰暗晦澀。《千與千尋》打開了一個想象中的美學世界,甚至在電影中讓我看到《源氏物語》中紫式部寫下一切關於美好的事物:滿開的櫻花與繡球,彩色的畫卷,飛鳥劃過海岸,水中透著一輪月……當海上列車駛向海的深處,在夕陽中泛起波瀾,每次看到這一段特別的海上旅行,會讓我想起日本國民兒童文學作家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不同的是兩個孩子坐上一輛開往銀河的鐵道列車,在車上也有不斷上下車的幽靈,當小孩下車時,才發現自己的妹妹已經過世。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這趟只去不回的海上列車像是我們的人生,很難會有人陪伴你走到終點。所以在日本美學的傳統中,那些遺憾、離別與懷念伴隨著我們的成長終會到來。當千尋完成了自我的成長,白龍送別千尋,“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又如那句“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影片最後金句頻發,對於有閱歷的年長觀眾而言,無疑是扎心的。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宮崎駿坦言他實際上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製作片子時,他不想把自己的悲觀情緒傳遞給孩子們,他把它停泊在自己的港灣。走出通道的千尋沒有回頭,一切好像是午後發生的一場夢,而成年人的我們已是老淚縱橫。這很像是法國詩意現實主義劇作家雅克· 普萊衛說的:“生活的信心只有在超越種種磨難之外,在與兒童目光的相接中獲得。”

願所有人在電影院裡,找到18年前的初心,猶如少年歸來。

大家都在看

夏至,重回《千與千尋》那場夢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我把自己弄丟了】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週刊書店,購買更多好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