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錢穎一:我們的學生為什麼缺乏“創造性思維”?

來源:上海四季教育

教育的價值:從知識到思維

中國小孩回到家裡,家長通常問的問題是:今天你學了什麼新知識?具有工作經驗的人再回到學校學習,目的是為了更新知識。

知識有各種各樣,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前沿知識,即使是在通識教育中,關注的也是通識知識。在現代科學出現之前,知識主要是人文知識和實用知識。

在現代科學出現之後,知識更多體現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以及各類應用知識。在應試教育中,知識被濃縮為“知識點”,就是那些關鍵概念和公式,那些在考題中會出現,在評卷中評審人會去努力尋找的關鍵詞或關鍵內容。

事實上,知識是現代性的重要特徵。在中國,知識又與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中國現在的高考制度就是通過學習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渠道。以知識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又派生出一系列學生學習知識的特點和方法。

首先是學生學習知識投入的時間多。這會產生擠出效應,由於用在學習知識上的時間多了,投入到其他方面的時間就少了。學生投入學習時間多,不僅反映在校內學業負擔重,而且也反映在課外輔導多。

在以知識為中心的教育觀念下,學生為掌握知識點而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於文科題目,“死記硬背”是傳統方式。而理科題目,當然可以死記硬背公式和概念,但是解題就不易了。

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上,一種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通常也是以知識為核心的,表現在對成績好的學生給予特殊培養,主要體現在“學早一點”、“學多一點”、“學深一點”。這裡仍然是對知識而言的。

我在美國大學任教經歷中發現,中國留學生往往在碩士和博士頭兩年的考試中領先全班,因為他們學得早、學得多、學得深。但是在此之後,當到達了知識前沿時,在需要自己探索新知識的時候,中國學生的通常優勢就沒有了。這似乎同時印證了“因材施教”方法的長處和短處。

中國的中學生在國際測評PISA中表現優秀,以至於近期一些發達國家聘請中國中學教師去教課。大量中國留學生被髮達國家大學接受讀碩士和博士。所有這些都說明中國教育有它的長處。

但是我們存在另外的、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太簡單地把教育等同於知識。

我最常引用的愛因斯坦關於教育的一句話是:“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於學習很多事實,而在於訓練大腦會思考。”

愛因斯坦這裡說的事實就是知識。知識當然重要,但是知識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他在這裡提出了有關教育價值的一個新命題,就是教育的價值不是記住很多知識,而是訓練大腦的思維。思維就是教育價值超越知識的另一個維度。

下文中將集中討論兩種重要的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有交集,但是並不完全相同。


清華教授錢穎一:我們的學生為什麼缺乏“創造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教育

哈佛大學原校長博克(Derek Bok)根據對哈佛學生的觀察和對心理學的研究,在《迴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這本書中,把大學本科生的思維模式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無知的確定性”。這是一個盲目相信的階段。在中學,學生認為學到的知識是千真萬確的,這個確定性源於學生知識的有限性,因此是一種無知下的確定性。

第二階段是“有知的混亂性”。這是一個相對主義階段。學生上了大學之後,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包括各種對立的學派。雖然學生的知識增加了,但是他們往往感到各種說法似乎都有道理,這就是一種相對主義。

博克觀察到大多數本科生的思維水平都停留在第二階段,只有少數學生的思維水平能夠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批判性思維”。這是思維成熟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在各種不同說法之間,通過分析、取證、推理等方式,作出判斷,論說出哪一種說法更有說服力。

批判性思維是人的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有兩個特徵:

第一,批判性思維首先善於對通常被接受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挑戰,而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結論;

第二,批判性思維是用分析性和建設性的論理方式對疑問和挑戰提出解釋並做出判斷,而不是同樣接受不同解釋和判斷。

在這兩個特徵中,第一條是會質疑即提出疑問。能夠提出問題並且善於提出問題是批判性思維的起點。

據說猶太人小孩回到家裡,家長不是問“你今天學了什麼新知識”,而是問“你今天提了什麼新問題”,甚至還要接著問“你提出的問題中有沒有老師回答不出來的”?這就是批判性思維的起點。提出疑問之後,能夠用有說服力的論證和推理給出解釋和判斷,包括新的、與眾不同的解釋和判斷。

在這個意義上,“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因為“批判”總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則是指審辯式、思辨式的評判,多是建設性的。

從教育角度來看,批判性思維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能力”層次,學生應該獲取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第二個層次是“心智模式”層次,學生應該獲取批判性思維的心智模式。

首先,批判性思維的第一層次是一種能力,有別於知識。批判性思維能力不是指學科知識,而是一種超越學科,或是說適用於所有學科的一種思維能力,也稱為可遷徙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層次是可訓練的。在國內,講授批判性思維課程教師的學科背景不少是邏輯學。

與此相伴的是,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可測試的,比如並不考學科知識本身,而是測試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

批判性思維除了在能力層次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層次,它是一種思維心態或思維習慣,稱之為心智模式。這個層次超越能力,是一個價值觀或價值取向的層次。批判性思維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價值取向。

如果說批判性思維作為一種能力更多地是關於“如何思考”(how to think),那麼批判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心態或思維習慣更多地是關於“思考什麼”(what to think)和“問為什麼”(ask the why question)。

應該說,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教育傳統在訓練學生“how”(如何)方面見長。中國學生提出的問題,幾乎所有都是關於“how”(如何)的,但很少是關於“why”(為何)的。我們往往滿足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知半解,但不求甚解。


清華教授錢穎一:我們的學生為什麼缺乏“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教育

經過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已經由高增長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的供給側要依靠創新驅動,而創新最重要的要素是具有創造力的人才,即創造性人才。中國教育的優勢表現在學生整體水平比較高,但是中國教育的弱點是突出人才太少。

2005年,錢學森向溫家寶總理提出一個問題,後來被稱為“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雖然他當時只是針對科學研究而言,但這個問題可以推廣到很多領域。

值得探討的問題是,我們缺乏創造性人才的原因是什麼?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才通常具有哪些要素?我在這裡提出一個關於創造性思維的三因素假說:創造性思維由知識、好奇心和想象力、價值取向三個因素決定。

  • 創造性思維首先來源於知識

這似乎沒有爭議。不過,對知識的界定需要更多思考。我們說的知識通常指學科和領域的專業知識。但是,知識也應該包括跨學科知識、跨領域知識、跨界知識,而這些正是我們的薄弱環節。

所以,我們教育體制中培養的學生缺乏創造性人才的第一個原因,是學生的知識結構有問題。我們的學生過多侷限於專業知識,而缺乏跨學科、跨領域、跨界知識,而這些往往是具有創造力的人才的特徵。

  • 創造性思維的第二個來源是好奇心和想象力

十幾年前,清華大學物理系邀請了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訪。在探討他們為什麼取得科學成就時,清華學生提出的詞是基礎好、數學好、動手能力強、勤奮、努力等。然而,這四個人回答是一樣的,不是這幾個詞中的任何一個,而是說好奇心最重要。

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極度地好奇。”他在這裡講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超出知識以外的因素,這正是在我們以知識為中心的教育中不受重視的方面。

我們有理由相信,兒童時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別強。但是隨著受教育的增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會遞減。這是因為,知識體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會挑戰這些假定,批評現有框架。當然這些批評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正確,所以會被否定,但是這在客觀上就產生了壓制和否定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效果。

在我們的應試教育下,情況會更糟。當學生學習的唯一目的是獲得好成績,當教師教書的唯一目標是傳授標準答案,那麼很可能的結果就是,受教育年限越長,教師和學生越努力,雖然學生的知識增長了,知識點掌握多了,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卻被扼殺得越系統、越徹底,結果是好奇心和想象力保留得越少。

這就形成了創造性人才教育上的一個悖論:更多的教育一方面有助於增加知識而提高創造力,另一方面又因減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減少創造力。這兩種力量的合力使得判斷教育對創造性人才產生的作用變得不那麼確定,但是卻能為解釋一些輟學大學生很有創造力提供了空間。

  • 創造性思維的第三個來源與價值取向有關

創造性思維的第三個來源與價值取向有關,也就是與追求創新的動機和動力有關。

當前影響創造性人才培養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普遍的短期功利主義,具體表現為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果的浮躁心態和浮誇環境。各種評價機制多獎勵可度量、可量化的成果,但是有創造性和長遠的成果往往難度量、難量化。短期功利主義也是創新中的“同質性”和創業中的“羊群效應”的深層次原因。

一般來說,創新的動機有三個層次,分別代表了三種價值取向:短期功利主義、長期功利主義、內在價值的非功利主義。每一個後者都比前者有更高的追求。具體到當前情況,對短期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為了發論文、申請專利、公司上市,這些能夠在短期帶來獎勵的結果。

對長期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為了填補空白、爭國內一流、創世界一流,這些需要長期才能見到成效的結果。而對內在價值的非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由於一種內在動力,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回報和社會的獎賞,是為了追求真理、改變世界、讓人更幸福。這種內在價值是一種心態,一種永不滿足於現狀的渴望,一種發自內心、不可抑制的激情。

我們之所以缺乏創造性人才,除了知識結構問題和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價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太功利主義。急於求成的心態,成雄敗寇的價值觀,導致的是抄襲、複製,而不大可能出現真正的創新,更不可能出現顛覆性創新、革命性創新。

技術進步的影響和對教育改革的建議

在人工智能時代,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教育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雖然我們目前還看不太清楚人工智能的準確影響,但是比較清楚的是,人工智能最有可能替代甚至超越人通過死記硬背、大量做題而獲得知識的能力。

另一方面,人的創造性的工作是人工智能還不能取代的。在這方面,人工智能卻可以輔助人,幫助人提高效率,這就是互補作用。所以,面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教育必須要有調整,努力的方向很明確,就是我們教育出來的人要做機器不能做的事,那就是具有創造性的事。

技術進步,特別是人工智能的發展,給我們的教育改革增加了緊迫感。這是因為人工智能更可能替代那些在我們的教育中培養出來的學生的長處,即對已有知識的掌握。

在這種壓力之下,教育改革應該把推動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針對批判性思維教育,我提出三條改革建議:

第一,要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作為大學教育的必要環節。批判性思維教育首先要體現在重點建設若干門課程上,比如寫作、溝通、邏輯、統計、倫理、道德課程,但也要體現在所有課程和所有培養環節中。

第二,要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心態和習慣即心智模式作為更高的教育目標。這就要求不僅要教學生如何思考,更要啟發學生思考什麼,並鼓勵學生為追究深層次原因多問為什麼。

第三,批判性思維教育需要寬鬆和寬容的氛圍。大學和社會都要創造有利於學生自由發展、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條件。要允許學生犯錯、失敗,允許學生與眾不同的發展路徑和成長方式。

針對創造性思維教育,我也提出三條改革建議:

第一,要改變學生的知識結構,增加學生跨學科、跨領域知識,並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不同學科和領域的知識。

第二,要有意識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是比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更強的創新驅動力。要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不要輕易打擊不符合當前規範的“胡思亂想”。

第三,全社會都要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功利主義,在價值取向上要有更高追求。不能低估推動創新的內在動力。創新可以驅動經濟發展,但不只是為了驅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也不是社會發展的唯一目的。創造力最終使人更自由、更幸福。

推動以上改革的前提是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要從過去以知識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為重視學生思維發展的觀念。中國要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不可或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