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葉企孫

2009年周光召先生80壽辰,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讓我寫一篇文章,我讓人去清華檔案館查了光召的成績單。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4年裡,光召學過的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四大力學中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都沒學;

第二,理論和實驗並重,他每個學期都要上實驗課;

第三,求質不求量。

光召當年是公認的尖子生,但他的成績單上多數課程80幾分,有幾門90多分,也有幾門70幾分。不如我原生想象的那麼好。這說明當時教師對學生要求很嚴。

後來光召先生參加我國原子彈研製,他解決了原子彈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的就是熱力學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最大功原理來解決的。

周光召的成績單很好地反映了葉企孫的教育思想。當然,不光是周光召一個人,也包括一大批老清華物理系的畢業學生。

我以為,葉企孫先生教育思想的三句話,精髓在於不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高深和困難,不要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全面和系統,而在於滿足基本要求後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空間。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葉企孫

2009年周光召先生80壽辰,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讓我寫一篇文章,我讓人去清華檔案館查了光召的成績單。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4年裡,光召學過的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四大力學中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都沒學;

第二,理論和實驗並重,他每個學期都要上實驗課;

第三,求質不求量。

光召當年是公認的尖子生,但他的成績單上多數課程80幾分,有幾門90多分,也有幾門70幾分。不如我原生想象的那麼好。這說明當時教師對學生要求很嚴。

後來光召先生參加我國原子彈研製,他解決了原子彈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的就是熱力學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最大功原理來解決的。

周光召的成績單很好地反映了葉企孫的教育思想。當然,不光是周光召一個人,也包括一大批老清華物理系的畢業學生。

我以為,葉企孫先生教育思想的三句話,精髓在於不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高深和困難,不要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全面和系統,而在於滿足基本要求後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空間。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實際上,楊振寧和周光召中學根本沒學過物理,李政道大學本科只學了兩年,但都沒有妨礙他們後來成為一個大物理學家。

清華1965年入學的1600名學生只在課堂里正規學了8個月,但這中間出了7位院士,是除1952屆外清華出院士人數最多的一屆,這值得我們研究。

固然,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對於訓練大多數學生是有益的,對於一些新建大學設立教學體系是有幫助的。但沒有必要過於迷信知識點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優秀學生,知識結構上有一些缺陷,有些知識點沒有學過,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知識點也並不是只有通過上課才能掌握的,實際上優秀學生在需要時都可以很快地自己補上。

黃昆先生有句名言: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葉企孫

2009年周光召先生80壽辰,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讓我寫一篇文章,我讓人去清華檔案館查了光召的成績單。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4年裡,光召學過的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四大力學中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都沒學;

第二,理論和實驗並重,他每個學期都要上實驗課;

第三,求質不求量。

光召當年是公認的尖子生,但他的成績單上多數課程80幾分,有幾門90多分,也有幾門70幾分。不如我原生想象的那麼好。這說明當時教師對學生要求很嚴。

後來光召先生參加我國原子彈研製,他解決了原子彈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的就是熱力學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最大功原理來解決的。

周光召的成績單很好地反映了葉企孫的教育思想。當然,不光是周光召一個人,也包括一大批老清華物理系的畢業學生。

我以為,葉企孫先生教育思想的三句話,精髓在於不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高深和困難,不要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全面和系統,而在於滿足基本要求後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空間。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實際上,楊振寧和周光召中學根本沒學過物理,李政道大學本科只學了兩年,但都沒有妨礙他們後來成為一個大物理學家。

清華1965年入學的1600名學生只在課堂里正規學了8個月,但這中間出了7位院士,是除1952屆外清華出院士人數最多的一屆,這值得我們研究。

固然,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對於訓練大多數學生是有益的,對於一些新建大學設立教學體系是有幫助的。但沒有必要過於迷信知識點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優秀學生,知識結構上有一些缺陷,有些知識點沒有學過,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知識點也並不是只有通過上課才能掌握的,實際上優秀學生在需要時都可以很快地自己補上。

黃昆先生有句名言: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學習知識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應當與自己駕馭知識能力相匹配。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葉企孫

2009年周光召先生80壽辰,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讓我寫一篇文章,我讓人去清華檔案館查了光召的成績單。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4年裡,光召學過的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四大力學中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都沒學;

第二,理論和實驗並重,他每個學期都要上實驗課;

第三,求質不求量。

光召當年是公認的尖子生,但他的成績單上多數課程80幾分,有幾門90多分,也有幾門70幾分。不如我原生想象的那麼好。這說明當時教師對學生要求很嚴。

後來光召先生參加我國原子彈研製,他解決了原子彈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的就是熱力學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最大功原理來解決的。

周光召的成績單很好地反映了葉企孫的教育思想。當然,不光是周光召一個人,也包括一大批老清華物理系的畢業學生。

我以為,葉企孫先生教育思想的三句話,精髓在於不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高深和困難,不要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全面和系統,而在於滿足基本要求後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空間。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實際上,楊振寧和周光召中學根本沒學過物理,李政道大學本科只學了兩年,但都沒有妨礙他們後來成為一個大物理學家。

清華1965年入學的1600名學生只在課堂里正規學了8個月,但這中間出了7位院士,是除1952屆外清華出院士人數最多的一屆,這值得我們研究。

固然,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對於訓練大多數學生是有益的,對於一些新建大學設立教學體系是有幫助的。但沒有必要過於迷信知識點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優秀學生,知識結構上有一些缺陷,有些知識點沒有學過,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知識點也並不是只有通過上課才能掌握的,實際上優秀學生在需要時都可以很快地自己補上。

黃昆先生有句名言: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學習知識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應當與自己駕馭知識能力相匹配。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先生是在燕京上的大學本科。他原來想考清華、考北洋大學,因為作文做得不好,都沒考取。

他後來反而覺得這對他是幸事,因為燕京課程比清華更淺,他有大量的時間自己去學習和研究。他的量子力學完全是他在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自學的。

黃先生這句名言是他一生的體會。確實如此,創造力比較強的人,喜歡有個寬鬆環境,自己去學習和研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葉企孫

2009年周光召先生80壽辰,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讓我寫一篇文章,我讓人去清華檔案館查了光召的成績單。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4年裡,光召學過的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四大力學中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都沒學;

第二,理論和實驗並重,他每個學期都要上實驗課;

第三,求質不求量。

光召當年是公認的尖子生,但他的成績單上多數課程80幾分,有幾門90多分,也有幾門70幾分。不如我原生想象的那麼好。這說明當時教師對學生要求很嚴。

後來光召先生參加我國原子彈研製,他解決了原子彈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的就是熱力學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最大功原理來解決的。

周光召的成績單很好地反映了葉企孫的教育思想。當然,不光是周光召一個人,也包括一大批老清華物理系的畢業學生。

我以為,葉企孫先生教育思想的三句話,精髓在於不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高深和困難,不要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全面和系統,而在於滿足基本要求後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空間。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實際上,楊振寧和周光召中學根本沒學過物理,李政道大學本科只學了兩年,但都沒有妨礙他們後來成為一個大物理學家。

清華1965年入學的1600名學生只在課堂里正規學了8個月,但這中間出了7位院士,是除1952屆外清華出院士人數最多的一屆,這值得我們研究。

固然,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對於訓練大多數學生是有益的,對於一些新建大學設立教學體系是有幫助的。但沒有必要過於迷信知識點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優秀學生,知識結構上有一些缺陷,有些知識點沒有學過,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知識點也並不是只有通過上課才能掌握的,實際上優秀學生在需要時都可以很快地自己補上。

黃昆先生有句名言: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學習知識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應當與自己駕馭知識能力相匹配。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先生是在燕京上的大學本科。他原來想考清華、考北洋大學,因為作文做得不好,都沒考取。

他後來反而覺得這對他是幸事,因為燕京課程比清華更淺,他有大量的時間自己去學習和研究。他的量子力學完全是他在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自學的。

黃先生這句名言是他一生的體會。確實如此,創造力比較強的人,喜歡有個寬鬆環境,自己去學習和研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院士

我們現在建立的清華學堂物理班不同於過去的尖子班,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就是要給學生比較寬鬆的環境,給他們減負,他們的必修課經我批准可以免修,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

當然,我們在培養一流人才上還有很多問題。

例如,我們學術氛圍的建設;

我們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我們的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缺陷;

我們的老師對於討論式上課這種授課方式缺乏經驗;

學生的自信心,跟好奇心一樣,都衰減得太快了;

我們一流的導師缺乏;

學習有困難、缺乏興趣的同學轉專業渠道不暢通,這些都是問題。

總之,培養一流的物理學家應該是中國一流大學物理系的歷史使命。

我們工作的關鍵是要為他們的成才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對於傑出人才的培養,我們特別要重視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培養。

我們應該綜合中國和美國兩種教育哲學的優點,對於優秀學生,學習應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索未知世界。

學習內容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也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要讓學生徹底理解和駕馭所學的知識,越是優秀學生,教師越要對他們鬆綁,讓他們主動學習。

最重要的是,要成才首先要成為人。

圖片來源:搜狐、清華大學新聞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葉企孫

2009年周光召先生80壽辰,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讓我寫一篇文章,我讓人去清華檔案館查了光召的成績單。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4年裡,光召學過的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四大力學中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都沒學;

第二,理論和實驗並重,他每個學期都要上實驗課;

第三,求質不求量。

光召當年是公認的尖子生,但他的成績單上多數課程80幾分,有幾門90多分,也有幾門70幾分。不如我原生想象的那麼好。這說明當時教師對學生要求很嚴。

後來光召先生參加我國原子彈研製,他解決了原子彈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的就是熱力學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最大功原理來解決的。

周光召的成績單很好地反映了葉企孫的教育思想。當然,不光是周光召一個人,也包括一大批老清華物理系的畢業學生。

我以為,葉企孫先生教育思想的三句話,精髓在於不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高深和困難,不要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全面和系統,而在於滿足基本要求後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空間。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實際上,楊振寧和周光召中學根本沒學過物理,李政道大學本科只學了兩年,但都沒有妨礙他們後來成為一個大物理學家。

清華1965年入學的1600名學生只在課堂里正規學了8個月,但這中間出了7位院士,是除1952屆外清華出院士人數最多的一屆,這值得我們研究。

固然,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對於訓練大多數學生是有益的,對於一些新建大學設立教學體系是有幫助的。但沒有必要過於迷信知識點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優秀學生,知識結構上有一些缺陷,有些知識點沒有學過,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知識點也並不是只有通過上課才能掌握的,實際上優秀學生在需要時都可以很快地自己補上。

黃昆先生有句名言: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學習知識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應當與自己駕馭知識能力相匹配。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先生是在燕京上的大學本科。他原來想考清華、考北洋大學,因為作文做得不好,都沒考取。

他後來反而覺得這對他是幸事,因為燕京課程比清華更淺,他有大量的時間自己去學習和研究。他的量子力學完全是他在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自學的。

黃先生這句名言是他一生的體會。確實如此,創造力比較強的人,喜歡有個寬鬆環境,自己去學習和研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院士

我們現在建立的清華學堂物理班不同於過去的尖子班,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就是要給學生比較寬鬆的環境,給他們減負,他們的必修課經我批准可以免修,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

當然,我們在培養一流人才上還有很多問題。

例如,我們學術氛圍的建設;

我們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我們的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缺陷;

我們的老師對於討論式上課這種授課方式缺乏經驗;

學生的自信心,跟好奇心一樣,都衰減得太快了;

我們一流的導師缺乏;

學習有困難、缺乏興趣的同學轉專業渠道不暢通,這些都是問題。

總之,培養一流的物理學家應該是中國一流大學物理系的歷史使命。

我們工作的關鍵是要為他們的成才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對於傑出人才的培養,我們特別要重視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培養。

我們應該綜合中國和美國兩種教育哲學的優點,對於優秀學生,學習應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索未知世界。

學習內容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也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要讓學生徹底理解和駕馭所學的知識,越是優秀學生,教師越要對他們鬆綁,讓他們主動學習。

最重要的是,要成才首先要成為人。

圖片來源:搜狐、清華大學新聞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葉企孫

2009年周光召先生80壽辰,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讓我寫一篇文章,我讓人去清華檔案館查了光召的成績單。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4年裡,光召學過的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四大力學中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都沒學;

第二,理論和實驗並重,他每個學期都要上實驗課;

第三,求質不求量。

光召當年是公認的尖子生,但他的成績單上多數課程80幾分,有幾門90多分,也有幾門70幾分。不如我原生想象的那麼好。這說明當時教師對學生要求很嚴。

後來光召先生參加我國原子彈研製,他解決了原子彈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的就是熱力學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最大功原理來解決的。

周光召的成績單很好地反映了葉企孫的教育思想。當然,不光是周光召一個人,也包括一大批老清華物理系的畢業學生。

我以為,葉企孫先生教育思想的三句話,精髓在於不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高深和困難,不要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全面和系統,而在於滿足基本要求後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空間。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實際上,楊振寧和周光召中學根本沒學過物理,李政道大學本科只學了兩年,但都沒有妨礙他們後來成為一個大物理學家。

清華1965年入學的1600名學生只在課堂里正規學了8個月,但這中間出了7位院士,是除1952屆外清華出院士人數最多的一屆,這值得我們研究。

固然,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對於訓練大多數學生是有益的,對於一些新建大學設立教學體系是有幫助的。但沒有必要過於迷信知識點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優秀學生,知識結構上有一些缺陷,有些知識點沒有學過,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知識點也並不是只有通過上課才能掌握的,實際上優秀學生在需要時都可以很快地自己補上。

黃昆先生有句名言: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學習知識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應當與自己駕馭知識能力相匹配。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先生是在燕京上的大學本科。他原來想考清華、考北洋大學,因為作文做得不好,都沒考取。

他後來反而覺得這對他是幸事,因為燕京課程比清華更淺,他有大量的時間自己去學習和研究。他的量子力學完全是他在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自學的。

黃先生這句名言是他一生的體會。確實如此,創造力比較強的人,喜歡有個寬鬆環境,自己去學習和研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院士

我們現在建立的清華學堂物理班不同於過去的尖子班,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就是要給學生比較寬鬆的環境,給他們減負,他們的必修課經我批准可以免修,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

當然,我們在培養一流人才上還有很多問題。

例如,我們學術氛圍的建設;

我們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我們的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缺陷;

我們的老師對於討論式上課這種授課方式缺乏經驗;

學生的自信心,跟好奇心一樣,都衰減得太快了;

我們一流的導師缺乏;

學習有困難、缺乏興趣的同學轉專業渠道不暢通,這些都是問題。

總之,培養一流的物理學家應該是中國一流大學物理系的歷史使命。

我們工作的關鍵是要為他們的成才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對於傑出人才的培養,我們特別要重視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培養。

我們應該綜合中國和美國兩種教育哲學的優點,對於優秀學生,學習應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索未知世界。

學習內容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也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要讓學生徹底理解和駕馭所學的知識,越是優秀學生,教師越要對他們鬆綁,讓他們主動學習。

最重要的是,要成才首先要成為人。

圖片來源:搜狐、清華大學新聞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看點 傳統方式下,學生的教育遵循著“早學、多學、多練”的方法。那一流的學生又該如何培養呢?下文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及的關於培養傑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一讀EDU (ID: yidu_edu)

文丨朱邦芬 編丨Travis

我想先結合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些實踐,談談我們對於一流人才培養的三個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對,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觀點是: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課堂教出來的。

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學校,我們要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關鍵是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廣義的環境,既包括社會大環境,也包括我們學校、院系、班級以至宿舍的小環境。

把環境創造好了,我們很多優秀學生相對地比較容易冒出來。

第二個觀點是:一流創新人才有一些基本素質。

中國優秀學生最缺的素質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培養這三種素質的核心環節是培養學生從小就喜愛提問題和思辯的習慣。

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觀點是關於因材施教的。

我們對好學生的傳統做法是讓學生“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但是,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到底是給他們“加負”,還是給他們“減負”提供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主動學習和探索?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好環境的六個要素

1:有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集中最優秀的學生,是優良環境的基礎。一流大學集中了同齡人中一些最優秀的人,優秀學生之間在大學階段的互相激勵,使他們產生了終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學風、品味和人格。這是一流大學之所以一流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哈佛大學和我們國內很多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回顧大學生活,都覺得在大學中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到的往往比向老師學到的更多。

這正是優秀學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形成的環境所起的作用。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黃昆先生曾經說過,認識楊振寧與張守廉是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事,

“他們兩個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人。課堂上一些我認為是非常艱深的理論,他倆很快就能非常輕鬆地掌握。所以,在日常交談中這些知識成為我們隨時討論的課題,科學的追求在他倆身上隨時隨地都有體現。因與他們交往甚密我也受到感染。”

這是黃昆晚年時候,對西南聯大學生生活的回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張守廉、楊振寧三人是西南聯大的“三劍客”。

2. 有一批聰明的同學,關鍵還要有一個很好的學術氛圍

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西南聯大時寫道:“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他覺得自己對物理學的偏愛是在昆明的歲月形成的。

黃昆認為:“楊振寧、張守廉他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不是口頭上,而是要滲透到自己思想中,甚至滲透到每天的學習中,每天的生活中去。做基礎研究的人,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不大像一個做基礎研究的人。”

我想,好的環境裡面,一個好的學風是至關重要的。

老清華物理系、老西南聯大物理系,有很多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比如,建系後1929至1938年的10年中,清華物理系一共畢業了71位本科生,1位研究生。這72位畢業生中後來出了22位中科院院士,2位美國院士。這裡面很多人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又如,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本科生中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我們系的學生和教師到目前為止一共出了84位中國兩院院士。

這些都是我們創建良好學風的精神寶庫,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傳統來幫助學風建設。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諾貝爾物理獎拉比培養的“徒子徒孫”有好幾位拿了諾貝爾物理獎。拉比曾經說,“我那代的人,當時出國主要是去德國。”因為,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的物理學研究,德國是最領先的,美國是相對落後的。

“然而,我們學的不完全是知識,主要是一種品味、一種風格、一種品質、一種傳統。好比我們聽歌劇,我們知道歌詞,但我們還必須要學它的旋律。”

我想在這個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識是一方面,很多無形的東西,如taste、style、quality、tradition,在教學生的時候,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搞好學風,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要急功近利,老師自己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則說了一百遍,被你自己的一個行動就破壞掉了。

學風建設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好領頭羊。現在學生存在較強的從眾效應。一群學生裡面總有幾個領頭的。找到好的領頭羊,這領頭羊帶領其他的羊,就會形成比較好的氛圍。如果領頭羊做得不太好,往往會把一批同學都引到不太好的路上去。

我做系主任,做了好幾年後才悟出這點來。

所以2008年開始,每年新生班幹部選擇,我們系的正副系主任、系黨委正副書記這些人都參加面試,對報名要當學生幹部的人逐個面試。有的學生幹部整天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花花點子,我們就不選他做學生幹部。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朱邦芬院士在講座中

3. 要有良師,而且這些良師要十分重視和投入對學生的培養

現在跟過去比,由於學生人數增多,很難做到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培養,但我們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對幾,還是有可能的。

我們要盡一切可能招聘最好的老師,而且讓這些老師在我們這個小環境裡感到心情舒暢,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工作裡面去。

我們要儘量讓系裡研究做得最好的一些老師去上課。楊振寧先生,還有我們系裡的一些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給本科生上了課。

此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在課程建設上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我們通常對物理系最重要的一些課,如“普通物理”、“量子力學”等,儘可能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選。物理系一個年級大概100個學生,這幾年我們系的普通物理教學,大致上每年同時開4種到5種,讓物理系同學選擇。

這除了有利於小班上課外,還有利於學生個性化培養。

除了課堂教學,我們鼓勵老師課外更多地關心學生。

首這些年我們選擇一些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做本科生班主任。

我們建立了教授值班制度,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有一位教授在辦公室裡值班,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我們也嘗試了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聯繫8個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兩個,導師有責任和義務經常關心自己聯繫的學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4. 學生要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杜威在100年以前說:“學習是學生基於教師指導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這個觀點反映了美國教育的基本哲學。

我們國內很多人把學習看成學生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把教學看成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記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然後通過做習題看書複習來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

而杜威認為“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杜威的教育哲學,強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己重新發現,從已有知識來發現未知的、從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歷程。

這兩種教學哲學各有所長,從培訓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的角度講,中國的教育有其優越之處,但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更有優越之處。

如何綜合兩種教育哲學,在加強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養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造和研究的空間,是值得探索的非常重要的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杜威

我們系1998年以來設立了一門叫Seminar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我們認為Seminar這門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創造知識的一個結合點。

我們設置Seminar課程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目的,是掌握所謂的“滲透式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所習慣的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一本書一本書地教,一門課一門課地上;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滲透式的學習方式。

滲透式學習不是系統的學習,而是碰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時,去翻書、去找文獻資料,最後把這個問題弄懂,然後再繼續研究。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知識點,時間長了,點慢慢成為線,最後形成面。

實際上,一個人一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這種滲透式學習方式。學校畢業以後在工作中自學,很少拿起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一般都是碰到一個問題,就翻有關的幾頁、幾十頁,看完就放一邊,以後碰到其他問題再去翻其他的書。

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是對一個人一生最有用的。

很多同學大學畢業時水平相差不多,但過了10年、20年差別非常大。我想這跟他是否掌握這種滲透式的自學方式是很有關係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的Seminar課從三年級開始。前兩年學生打基礎,第三年就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老師,到這個老師的研究組裡去學一點東西。

開始都是跟著研究生去念點文獻、聽報告,可能很多事情不懂或似懂非懂。然後,通過這種滲透式學習,慢慢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Seminar課讓學生體驗科研是怎麼回事兒,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解決一兩個問題,就會有成就感,慢慢會產生興趣。

第三個目的是通過在幾個不同的課題組裡輪轉,學生有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領域。

我們設計Seminar這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歷時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三個學分。這樣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自己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

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一批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些問題研究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五個要素是國際化視野;第六個要素是軟件和硬件條件。

此處不展開談了。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一,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一個原動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好奇心能夠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中到大學還沒有被完全扼殺,是一個奇蹟。”所以,不僅中國的教育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國外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能愛因斯坦自己也深有體會。

小孩子最喜歡問問題、最有好奇心;小學生要差一些;中學生更差一點;大學生上課一般很少主動提問題;到研究生階段,往往需要老師點名要他們回答問題。

好奇心的喪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沒有好奇心很難發現真正重要的問題,沒有好奇心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沒有好奇心去做研究實際上是受罪。

第二,想象力,這裡愛因斯坦也有一句話,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是因為,知識是侷限於我們已經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蓋整個世界,包括那些將會知道或理解的。

實際上,如果要成為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人才,必須有想象力。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難做有原創性的工作。

凡是人類重大的創新,不管是學術上的還是應用上的,實際上都超出了平常的認識,都超出了現有知識的侷限。藝術也許對培養想象力有特殊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教育值得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第三,批判性思維,是對通常公認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思考,是科學創新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意見、接受書本的論斷,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弱點。“專家”這個詞現在用得太濫,已經成為貶義詞。

當然,現在有進步,至少比我當學生的時候有進步。但是還不夠,對頭上有光環的權威專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要盲目相信,都要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這實際上是批判性思維的反映。

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所有現存的一切知識。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

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對有些論斷,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最後認為正確,就接受,並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予以定位;對有些論斷,產生懷疑,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它確實不對就否定,或者暫時沒有結論,記下來存疑以待將來研究。

這是我們做學問、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我們應該把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教育,貫穿到學生培養的很多環節,如課堂教學、考試、研究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去樹立自信心。

比如,我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同學發現教科書裡有什麼錯誤,包括我的講義、我講課中的錯誤,凡是指出錯誤被我認可以後學生都可以加分。這鼓勵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不要迷信現有的結論。

再如考試,有一年固體物理期中考試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選自我國一本著名教科書中的一段話,由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編寫,但裡面包含錯誤。我讓同學指出這裡面到底有哪些錯誤。我想,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方面,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我們要重視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些同學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受到什麼打擊時,往往容易喪失自信心。這個時候我們特別要鼓勵學生,並不是一門課考得不好就一無是處。

其實一門課的成績不好給學生自信心的危害,比起這門課的知識缺陷可能帶來的危害,前者遠遠要大。

周光召先生曾經指出,“善於學習和高度自信是富於創造力人才的重要品質。有成就的老年人常常過於自信而不再學習,剛開始工作的青年人則善於學習,但往往缺乏自信。而在科研工作中缺乏自信又急於求成的心態,容易形成創造性障礙。這也是熱衷跟蹤和模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光召這段話,對我們國家現有科研缺乏創新的診斷,確實打中了要害。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周光召

鼓勵學生從小就“提問題”,是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三個要素的核心環節。

提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好的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想象力;提問題還反映出學生對現有的知識產生疑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猶太民族通過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非常高明的。前不久李政道先生說過“要創新,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須學問,問越透,創越新”。這24個字非常有哲理,值得我們重視。

上好小班課和討論課,確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些老師認為,目前師資很緊張,小班上課需要的教師人數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就加大,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必須肯定,小班上課有利於學生提問題,有利於討論問題。最好的名師上幾百人的大課,教學效果不見得對每一個人都好。

我們這方面也有體會。

2004年我請楊振寧先生給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當時我想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詣深,他又極善於演講,應該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受益。

於是,我們讓楊先生上200多人的大課,也配了兩個教師助手,還有一批學生助教,最後效果很好;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很滿意,特別是一些英語有困難、物理基礎相對差一些的新生。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楊振寧為2004級大一新生講普通物理

盧德馨教授的大學物理課也上得非常好,非常投入,也很有特色,但是200多人都上盧德馨的課,效果也不是適合所有學生。

這裡一方面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原因,另一方面大班上課要開展討論確實相對比較困難。怎樣精心上好討論課,有很多事情值得研究。

我們系的莊鵬飛教授在“量子力學”教學上抓住講授、討論和練習、研究這三個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培養助教上好討論課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盧德鑫教授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對天資優異的學生

應該怎樣因材施教

我國曆來重視因材施教,而我們對好學生因材施教的習慣做法是讓他們“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早學一點”。

我認為,這樣做並不合適最優秀的學生: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給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去自主學習和研究。

我國的一些一流大學,往往把必修課壓得太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能力缺乏,沒有思考空間,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這方面我覺得老清華物理系葉企孫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重視。葉先生的教育思想簡單地可以歸結成三句話:

一是隻授學生以基本知識;

二是理論與實驗並重;

三是重質不重量。

23位兩彈一星元勳,葉先生親自培養、教過的有10位。王淦昌是清華物理系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他大學前3年的物理課都是葉先生一個人教的。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葉企孫

2009年周光召先生80壽辰,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讓我寫一篇文章,我讓人去清華檔案館查了光召的成績單。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4年裡,光召學過的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四大力學中統計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都沒學;

第二,理論和實驗並重,他每個學期都要上實驗課;

第三,求質不求量。

光召當年是公認的尖子生,但他的成績單上多數課程80幾分,有幾門90多分,也有幾門70幾分。不如我原生想象的那麼好。這說明當時教師對學生要求很嚴。

後來光召先生參加我國原子彈研製,他解決了原子彈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的就是熱力學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最大功原理來解決的。

周光召的成績單很好地反映了葉企孫的教育思想。當然,不光是周光召一個人,也包括一大批老清華物理系的畢業學生。

我以為,葉企孫先生教育思想的三句話,精髓在於不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高深和困難,不要過分強調傳授知識的全面和系統,而在於滿足基本要求後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空間。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實際上,楊振寧和周光召中學根本沒學過物理,李政道大學本科只學了兩年,但都沒有妨礙他們後來成為一個大物理學家。

清華1965年入學的1600名學生只在課堂里正規學了8個月,但這中間出了7位院士,是除1952屆外清華出院士人數最多的一屆,這值得我們研究。

固然,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對於訓練大多數學生是有益的,對於一些新建大學設立教學體系是有幫助的。但沒有必要過於迷信知識點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優秀學生,知識結構上有一些缺陷,有些知識點沒有學過,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知識點也並不是只有通過上課才能掌握的,實際上優秀學生在需要時都可以很快地自己補上。

黃昆先生有句名言: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學習知識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應當與自己駕馭知識能力相匹配。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先生是在燕京上的大學本科。他原來想考清華、考北洋大學,因為作文做得不好,都沒考取。

他後來反而覺得這對他是幸事,因為燕京課程比清華更淺,他有大量的時間自己去學習和研究。他的量子力學完全是他在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自學的。

黃先生這句名言是他一生的體會。確實如此,創造力比較強的人,喜歡有個寬鬆環境,自己去學習和研究。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黃昆院士

我們現在建立的清華學堂物理班不同於過去的尖子班,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就是要給學生比較寬鬆的環境,給他們減負,他們的必修課經我批准可以免修,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

當然,我們在培養一流人才上還有很多問題。

例如,我們學術氛圍的建設;

我們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我們的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缺陷;

我們的老師對於討論式上課這種授課方式缺乏經驗;

學生的自信心,跟好奇心一樣,都衰減得太快了;

我們一流的導師缺乏;

學習有困難、缺乏興趣的同學轉專業渠道不暢通,這些都是問題。

總之,培養一流的物理學家應該是中國一流大學物理系的歷史使命。

我們工作的關鍵是要為他們的成才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對於傑出人才的培養,我們特別要重視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培養。

我們應該綜合中國和美國兩種教育哲學的優點,對於優秀學生,學習應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索未知世界。

學習內容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也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要讓學生徹底理解和駕馭所學的知識,越是優秀學生,教師越要對他們鬆綁,讓他們主動學習。

最重要的是,要成才首先要成為人。

圖片來源:搜狐、清華大學新聞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

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清華教授:越優秀的學生,越應該給他們“鬆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