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是葡萄主要的病害,及時做好防治,才可保質保量

葡萄 水果 2018頭條記憶 鄉土生活園藝 2019-04-05

文/鄉土生活園藝

葡萄是我們非常熟悉和喜歡的一種水果,它有比較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巨大市場。葡萄是一種適應性強,結果早,易栽培豐產的水果;具有投資小回報快,風險小的特點。所以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還是一些地方的主要經濟產業。

葡萄的黑㢄病和炭疽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這兩種病害發病症狀,和危害部位比較接近,我們在防治時很容易混淆,導致判斷出錯,延誤或錯失最佳防治時間,既浪費了資源又耽誤了時間和果實質量。所以,在防治病害前或針對兩種病害的預防,我們要先了解、區分清楚之後再做實施,才可有不錯的效果。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主要的病害,及時做好防治,才可保質保量

葡萄黑㢄病

葡萄黑㢄病是葡萄主要的病害之一,在多雨潮溼地區該病發生較嚴重,主要危害葡萄的綠色幼嫩部分,如葉片、果實、果梗等處。

發病症狀

1,葉片。葉片受害,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中間灰白色,邊緣深褐色,乾燥時中間破裂穿孔,葉脈上的病斑呈梭形,整個葉片常扭曲,皺縮狀。

2,果實。果實常在幼果、綠果時期受害,病斑圓形,周邊褐色至紫褐色,中間灰褐至灰白色,凹陷,似鳥眼狀。後期病斑龜裂,病粒多萎蔫變黑,乾枯脫落;溼度大時,病斑上出現乳白色的黏質物,果實失去食用價值。

3,枝蔓。新梢病斑初為圓形褐色小斑點,後擴大為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紫紅至深褐色,中間為灰褐色,並凹陷開裂。繼續侵染後,多個病斑可聯合成大片,繞莖侵染後病梢即枯死。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主要的病害,及時做好防治,才可保質保量

發病條件

葡萄黑痘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殘體組織中越冬,第二年環境適宜後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可直接侵入葡萄的綠色幼嫩組織(植株組織老化後,對該病抗病能力增強)。春夏之時雨水多,若田間地勢又低窪,排水不良,易積水,導致田間溼度大,往往發病較嚴重。

防治措施

a,葡萄落葉後及時清理田間落葉,殘枝,尤其是染病後的枝葉,更要集中收集後帶出處理掉。冬季修剪時,主要針對病枝做剪除,並對粗糙的樹皮做處理。以此減少翌年的菌源數量。

b,葡萄是一種多年種植的果樹,所以,我們在種植前,一定要選好品種。一個優良品種,不僅要高產,商品性好,還要適合當地種植,耐受住當地的環境氣候,從而耐病減少染病機率。引進苗木後,最好進行消毒處理後再栽種。

c,葡萄發芽前可噴施一次石硫合劑;發芽後至果實著色前,可每隔半月噴施一次多菌靈,百菌清,代森錳鋅等藥劑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主要的病害,及時做好防治,才可保質保量

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也是葡萄一個主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葡萄近成熟的果實,也可危害其他綠色組織。果實受害,病斑圓形褐色,略凹陷,表面密生小圓形深褐色凹陷病斑。是造成果實腐爛的主要病害,嚴重影響了葡萄的產量和品質。

發病條件

葡萄炭疽病是一種高溫病害,一般在夏季高溫地區發病嚴重。一般從每年的6月中下旬開始發病,7-8月份進入盛發期,夏季高溫多雨,溼度大時發病嚴重。

葡萄炭疽病的病原物,主要在新梢表層組織、果實、枯死的枝蔓,卷鬚等處越冬。其無性繁殖體分生孢子,可隨風雨、昆蟲傳播,溫度適宜後萌發直接侵入植株發病。一般早熟品種發病少或輕,晚熟品種發病較重;果皮薄的品種發病較重,反之則較耐病。

防治措施

1,落葉後及時清園,尤其是染病殘枝落葉、爛果、僵果;及時整理枝蔓,對葡萄進行摘心、綁蔓、修剪,以增強果園通風透光度;及時做好除草,和排水工作,降低田間溼度。

2,葡萄萌發前,園中噴施一次福美鋅藥劑。進入幼果期後,每隔半個月噴施一次退菌特,百菌清,多菌靈等藥劑,有不錯的防治效果。退菌特里含有福美甲胂,在葡萄採收前20天左右應停止使用。

兩種病害都是葡萄的主要病害,它們在侵染部位和越冬“場所”中,既存在有共同點,又有不同之處。我們在預防時,除了給出的防治方案之外,我們還要總結經驗,加強管理,爭取避免或減少發病的機率。#谷豐計劃#

好,更多無公害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們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講解】專欄,我們會在裡面隨時更新最實用的種植技術、和經驗。謝謝!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主要的病害,及時做好防治,才可保質保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