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西方世界掀起了一波冥想熱,而其最高潮莫過於68年披頭士的印度之旅。自此,去印度修行變成了一件時髦的事,年輕人紛紛效仿他們,蜂擁印度洗滌身心。下面,我們就談談披頭士是怎麼踏上印度的。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文:鑽狗

編:Echo

時間回到1968年,披頭士的事業如日中天,或許是為名譽所累,樂隊成員普遍精神疲乏。“偶像天團披頭士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我們也很滿意,”,保羅·麥卡特尼後來在《披頭士選集(The Beatles Anthology)》中回憶道,“我們努力保持清醒,謙遜,但也都在困惑:名利雙收的感覺確實不錯,可我們是為了什麼呢?”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披頭士想到了超驗冥想運動領袖兼瑜伽大師瑪赫西,希望能在他的指點下找到答案。

樂隊成功聯繫上了他,並於1968年2月遠赴後者在印度裡希蓋什的修所。媒體對樂隊此行大肆報道,使其幾乎成為當年現象級事件。

除了冥想體驗和精神復甦,印度之旅更催生出了披頭士音樂生涯最富藝術創造力的時期——據統計,期間一共誕生了48首歌,其中大部分收入專輯《白色專輯》中,並於一年後面世。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The Beatles "White Album" 1968

遺憾的是,這次計劃為期三個月的進修之旅被迫提前終止,在披頭士對瑪赫西不當性行為的指控聲中畫上句號。

“我們當時搞錯了,”列儂後來在《披頭士選集》中說,“我們相信冥想的力量,而不是瑪赫西,或者他那套唬人的玩意……我們對他的認知出了問題。“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披頭士與瑪赫西


披頭士的印度之旅雖以鬧劇收場,影響卻十分深遠,且不僅限於一張大獲成功的《白色專輯》。

“披頭士與瑪赫西的友誼極大推動了西方世界對印度文化的關注,滲透到服飾、冥想、瑜伽,西塔琴演奏藝術等各個方面,”保羅·奧利佛(Paul Olive)在《印度教與六十年代(Hinduism and the 1960s)》中寫道,“雖然披頭士與瑪赫西當年不歡而散,但後來樂隊的態度大為緩和,對外也一直感謝他帶給樂隊的積極影響。”

去年,為慶祝這場歷史性印度之行50週年,披頭士故鄉利物浦的披頭士故事博物館特設了主題展覽以示紀念。披頭士印度之旅的同行者保羅·塞爾茲曼(Paul Saltzman)所著的《披頭士在印度(The Beatles In India)》也於同年2月13日和大眾見面。

本期我們也將奉上16個不為人知的相關細節,致敬這場偉大之旅。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一切源於報紙上一則冥想課程推廣廣告

1967年2月,喬治·哈里森的妻子帕蒂·博伊德(Patti Boyd)在報紙上偶然看到一則關於超驗冥想課程的廣告,便旋即報名加入精神再生運動。

隨後她將此事告知喬治·哈里森,他表示自己也有意參與其中。同年八月,哈里森夫婦與其他披頭士成員一道觀摩了瑪赫西在倫敦的一場演講。

瑪赫西的演說不負眾望,令人印象深刻,我們當場折服。”博伊德在其2007年的回憶錄《今夜如此美妙(Wonderful Tonight)》中寫道。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帕蒂·博伊德當年在報紙上看到的那則廣告


一行人後來參加了精神再生運動在威爾士班格爾歷時十天的集會,同行者還有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和瑪麗安娜·菲斯福爾(Marianne Faithfull) 。期間披頭士宣佈他們不再嗑藥,對此麥卡特尼解釋道:“我們已經過了依靠藥物尋求感官刺激的時期。”

這時,樂隊經紀人布萊恩·愛潑斯坦(Brian Epstein)去世的噩耗突然傳來,幾人沒能一直呆到集會結束,好在瑪赫西很快邀請披頭士共赴裡希蓋什,在那裡,他為想要成為超驗冥想導師的人專門授課。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集會上的米克·賈格爾,瑪麗安娜·菲斯福爾和瑪赫西

1968年2月,披頭士四人攜主要親友陸續抵達印度——喬治和列儂先到,麥卡特尼和林戈稍後。除了披頭士、歌手多諾萬,影星米亞·法羅以及沙灘男孩成員邁克·洛夫這些大腕,同赴印度修行的還有不少西方人。

這些人包括後來被紐約時報譽為新世紀音樂奠基人的美國爵士橫笛演奏家保羅·霍恩;米亞·法羅的父親約翰·法羅和妹妹普魯登斯·法羅;美國社會主義者南希·庫克·德·埃雷(她也是較早支持超驗冥想的西方人士);參演過包括《富礦帶(Bonanza)》和《荒野大鏢客(Gunsmoke)》在內的多部電視劇的美國演員蒂姆·錫姆科斯(辛西婭·列儂(Cynthia Lennon)和他有過一腿,根據她回憶錄的說法,她曾因此事蒙受列儂指責);模特珍妮·博伊德(她是帕蒂·博伊德的妹妹,後成為鼓手米克·佛利特伍德的妻子);劉易斯·拉普漢姆(《星期六晚間郵報》的特派員,同行人員中唯一一位駐地記者);披頭士的巡演管理員兼私人助理馬爾·伊萬斯,他與樂隊的合作可追溯到他們早年洞穴俱樂部(the Cavern Club)駐演時期;魔力艾利克斯,希臘發明家,蘋果公司骨幹;以及攝影師薩爾茲曼。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披頭士以及其他修行者與瑪赫西的合影。Donovan、Mia Farrow 和 Mike Love 只


薩爾茲曼後來寫道:

“披頭士在修所度過的幾周,於他們而言,是一段遠離塵囂且靈感四溢的時光:冥想,素食和遠處喜馬拉雅山脈優美的輪廓起伏。沒有大批粉絲,沒有媒體騷擾,沒有排得滿滿當當的巡演日程,這段短暫而珍貴的自由時期讓樂隊收穫頗豐,應運而生的作品質量上乘,可比肩他們以往的傑作。”

修所好比夏令營

瑪赫西的修所由美國菸草公司繼承人多麗絲·杜克(Doris Duke)捐資十萬美金建造,於1963年建成,佔地14英畝。

據薩爾茲曼描述,靜修院內部主要由6座狹長的房舍構成,每個房舍內含5到6個房間,每個房間可住兩人。院內種有大片大片的紅木槿,還有幾處菜園。除瑪赫西自己居住的一處房舍外,還設有一家郵局,一座演講劇院和一個大泳池。

樂隊到來前,南希·庫克·德·埃雷拉監督了修所準備工作全過程。她後來回憶說:“披頭士根本想不到,光是給他們準備房間就花了我們多少精力。床單床墊全部鋪設一新,窗 簾拉上去,鏡子架起來,連廁所設施都是新裝的。”

在辛西婭·列儂的印象裡,她和列儂住的房間有一張四柱床,一架電暖爐和幾把椅子。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John & Cynthia Lennon

麥卡特尼在《披頭士選集》中把裡希蓋什的靈脩生活比作夏令營,“清晨起床後,要下樓吃公社的早餐,食物全素……我們幾個有時會用脆玉米片解決掉早餐,吃完回到小屋中冥想一會兒,然後是午飯時間,吃完飯聊聊天,或者玩玩音樂。大部分時間就是吃飯、睡覺、冥想,偶爾穿插瑪赫西的演講課程。”

邁克爾·洛夫的回憶錄《美妙律動(Good Vibrations)》有一段對修院野趣的描寫:“蜘蛛、流浪狗在院內遊走,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碰上一頭悠閒漫步的老虎。夜幕降臨,周遭野生鳥類:孔雀、烏鴉和鸚鵡也按捺不住了,一曲合奏如約而至。這些哀嚎怪叫也許惱人,我卻心如止水。”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一起彈吉他的保羅·麥卡特尼(左),約翰·列儂(中)和多諾萬(右)

多諾萬說,每天行將結束時音樂家們會一起演奏音樂。

“寫歌變成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他在自傳中寫道,“麥卡特尼一直襬弄著他的吉他,整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有所創造。那些隨後面世的專輯便是我們的成果,披頭士的《白色專輯》還有我的《手搖琴男人(The Hurry Gurdy Man)》。”

瑪赫西大師有些特殊的怪癖

瑪赫西大師遠非披頭士想象中那麼不食人間煙火,反而有著極高的商業敏銳度,擅長運用媒體為自己造勢。

據前披頭士工作人員彼得·布朗(Peter Brown)揭露,早在披頭士踏上旅程之前,瑪赫西便開始聯繫ABC電視的律師,商討拍攝電視特輯事宜,並且希望披頭士成員也能參與其中。儘管屢遭布朗勸阻警告,瑪赫西仍然堅信此事能成。

無奈之下,布朗攜哈里森與麥卡特尼去瑞士拜訪了瑪赫西,勸告他不要妄圖利用披頭士的影響力為自己謀私利——瑪赫西聽了只是點了點頭,咯咯地笑了幾聲。

布朗在其著作中記錄了返程途中哈里森對瑪赫西的評價:“他與現代生活脫軌,”哈里森說道,“他真的理解不了這些事情。”。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瑪赫西和披頭士

在另一本披頭士傳記《與披頭士同行(With The Beatles)》中,作者劉易斯·拉普漢姆回憶了某次瑪赫西組織集體合照的過程,披頭士成員也有出鏡這次拍攝。

“他就像一個在片場發號施令的導演,”拉普漢姆在書中如是形容瑪赫西。拍攝前的準備階段,這位大師也絲毫沒有懈怠,仔細檢查著每一排看臺佈局和座位安排。

據說他還吩咐攝影師:“請你務必記住在開拍之前喊1,2,3……每次拍照之前都要喊這個口號。”瑪赫西還不忘叮囑自己的信徒們:“好的,現在諸位請給我一個大大的微笑……每個人都確保自己都能入鏡.”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瑪赫西與信徒們

繼名譽之後,直升飛機是瑪赫西的另一個癖好:這位大師凝視一架直升飛機入迷的神情就像一個孩子饒有興趣地盯著一個巨大複雜的玩具。

麥卡特尼記得有天瑪赫西請他共同乘坐直升飛機前往新德里,機艙可搭載另外一人,列儂便應邀與他們一同前行。

“我後來問約翰,‘你為什麼要執意接受瑪赫西的邀請?’”麥卡特尼在《披頭士選集》中回憶說,“‘說實話’他說,‘我覺得他會在回答我的問題的時候洩露天機。’我就猜到他會這麼說!”

還有一次,瑪赫西問麥卡特尼該自己買什麼車,“我們回答說,‘這樣,你試試奔馳吧,真的是非常棒的車。’——‘實用嗎?耐用嗎?性能好嗎?’——‘是的。’——‘看來我也需要一輛奔馳。’”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Mahesh瑪赫西大師


貴為宇宙第一天團的披頭士早就也厭倦了鎂光燈下的巨星人生,對他們來說,寧靜簡樸的修院生活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但這幫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西方人真的能適應印度的生活嗎?欲知詳情,請見下回分解。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披頭士在印度:一篇報紙廣告引發的旅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