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街十二時辰 中國平安86億入股中國金茂'

""平安街十二時辰 中國平安86億入股中國金茂

摘要:馬明哲從不掩飾自己對於地產行業的野心,無論是買入房企的股票投資,還是自身設立的不動產,平安在房地產領域希望能夠分到一塊大大的蛋糕。

觀點指數在炎炎夏日中,寧高寧的地產平臺金茂迎來了馬明哲的身影。

中國金茂7月26日發佈公告稱,引入平安作為公司主要股東。中國金茂的控股股東中化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賣方與投資管理人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訂立平安協議。

根據此協議,中化同意出售且中國平安同意購買17.87億股配售股份,配售價為每股股份4.8106港元,較收市價每股股份約4.84港元,折讓較少約0.61%。

與此同時,金茂與公司股東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亦達成了協議。中化同意出售且新華人壽同意購買約1555.99萬股配售股份,配售價為每股股份4.8106港元。

此外,金茂附條件同意發行且中化附條件同意認購約1.7億股股份,認購價為每股股份4.8106港元較收市價每股股份約4.84港元,折讓較少約0.61%。

按配售認購價4.81港元計算,中國金茂擬將認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8.146億港元,作為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平安再入地產身影

在股份轉讓與配售完成後,中化仍將作為金茂的大股東,持股比例從49.7%降至35.1%,對中國金茂有絕對控股權;平安將作為新晉的二股東,持有金茂約17.87億股,佔總股本的15.2%;此前的二股東新華人壽則成為公司第三股東,不是主要股東之一,持股比例不變,仍為9.18%。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資本市場對這宗交易合作的反應也十分正面。截至港股中午收盤,中國金茂報5.20港元,上升7.44%。

在引入平安的同時,大股東主動讓步,總股本並沒有明顯擴大,從而過度攤薄其餘小股東的股份,僅僅增加了1.7億股總股本。這單交易,在為公司籌到了8.4億港元的同時,還有了險資作為其二股東。

對於平安來說,此次接近86億元入股金茂更多的將會作為單純的財務投資人角色。此次的買方為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高額的回報是資管公司尋求的重點。

馬明哲從不掩飾自己對於地產行業的野心,無論是買入房企的股票投資,還是自身設立的不動產,平安在房地產領域希望能夠分到一塊大大的蛋糕。

在過去的這幾年,平安的身影已經多次出現很多家地產公司背後了。

兩年前的綠地集團,平安在短期內直接套現了超過50億,共出售超過80億元;去年,碧桂園股票遭到了平安超過80億元的套現行動,但目前,平安仍持有碧桂園8.9951%的股份。

其在房企中最用心的投資或許在華夏幸福身上,具體派駐了高管參與到了具體的運營中,此外,平安還是旭輝的主要股東之一,

根據平安入股華夏幸福的經驗,有分析猜測,平安本次入股金茂或許是為了繼續投資產城與城市運營項目。

據金茂在2018年業績會上透露,中國金茂將2019年定為“城市運營年”,早在2015年更名後,金茂就開始聚焦轉型,明確了城市運營商的戰略定位。

截止目前,金茂總計正在運作15個城市合作項目。其計劃,到2020年,60%土地獲取都要從城市運營項目拿到。

金茂紓困

作為本次合作的另一個主角,金茂需要一個有力的“金主”,似乎是過去幾個月外界的共識。有分析認為,金茂此次拉來平安入股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更多的仍是財務上幫助紓困。

據2018年報中披露,截止到去年末,金茂的計息銀行貸款和其他借款為879.73億元,同比上漲了23%。其中,219.76億元需要在一年內償還,其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213.2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債務和現金償債壓力已經成為了金茂的常態。

長期債務大幅增加,短期債務壓力不小,淨債務與調整後資本比率為71%,說明金茂在財務上的壓力是比較大的,而其近期在財務上也做了很多改變。其在5月份宣佈,擬發行一單超過70億元的ABS;以及近期的5億美元債和20億公司債。

作為國企的金茂在此前多單退地傳言中,披露了其財務上的冰山一角,5月末掛牌的北京經開區和通州地塊,6月份轉讓的子公司北京茂豐置業28.56%股權……

近兩個月來一系列轉讓動作讓市場把目光都放到了金茂身上,接近企業的人士告訴觀點地產新媒體,項目出售的原因在於土地最終成交價格超過預算。此外,出於對利潤率和ROE等財務數據上的考量,計劃退出一眾合聯營公司的金茂在其納儲路徑中要想的更多。

對於規模,總裁李從瑞的目標很明確:“中國金茂五年內進入行業前15名。”在觀點指數·2018中國房地產銷售金額TOP100榜單中,金茂去年銷售1280億,名列第24位。

金茂今年的銷售目標定在了1500億元,其在2019年共擁有2376.5億總貨值,按照金茂70-80%的去化率計算,完成目標並不困難。

據悉,今年上半年金茂實現合約銷售784.6億元,完成了全年目標的52.3%,表現不錯。但值得注意的是,增速對比去年同期接近200%的增長率來說,今年僅僅增長了不到10%。

金茂作為定位高端的住宅開發商,有很多項目都處於一二線城市,這些城市也恰是樓市限價調控、“房住不炒”等政策執行的地方,因此金茂的去化仍面臨難點。

在銷售承壓的情況下,有國資背景的金茂在拿地上更加謹慎了,避開高價地遵守政策規定的同時,還需要繼續擴充土地儲備,金茂在今年新進入的城市僅為3個。

於是,金茂引入平安就不難理解了。

距離目標還要不到10位的差距,平安的入股則給金茂帶來了衝擊前15的最大助力,此次配股完成後所籌到的8.4億元,將作為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雖然該次配股的8.4億對於超過一千億銷售的金茂來說並不多,但更重要的意義或許在於平安入場後,為其提供穩定而充足的資金保障。

"平安街十二時辰 中國平安86億入股中國金茂

摘要:馬明哲從不掩飾自己對於地產行業的野心,無論是買入房企的股票投資,還是自身設立的不動產,平安在房地產領域希望能夠分到一塊大大的蛋糕。

觀點指數在炎炎夏日中,寧高寧的地產平臺金茂迎來了馬明哲的身影。

中國金茂7月26日發佈公告稱,引入平安作為公司主要股東。中國金茂的控股股東中化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賣方與投資管理人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訂立平安協議。

根據此協議,中化同意出售且中國平安同意購買17.87億股配售股份,配售價為每股股份4.8106港元,較收市價每股股份約4.84港元,折讓較少約0.61%。

與此同時,金茂與公司股東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亦達成了協議。中化同意出售且新華人壽同意購買約1555.99萬股配售股份,配售價為每股股份4.8106港元。

此外,金茂附條件同意發行且中化附條件同意認購約1.7億股股份,認購價為每股股份4.8106港元較收市價每股股份約4.84港元,折讓較少約0.61%。

按配售認購價4.81港元計算,中國金茂擬將認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8.146億港元,作為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平安再入地產身影

在股份轉讓與配售完成後,中化仍將作為金茂的大股東,持股比例從49.7%降至35.1%,對中國金茂有絕對控股權;平安將作為新晉的二股東,持有金茂約17.87億股,佔總股本的15.2%;此前的二股東新華人壽則成為公司第三股東,不是主要股東之一,持股比例不變,仍為9.18%。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資本市場對這宗交易合作的反應也十分正面。截至港股中午收盤,中國金茂報5.20港元,上升7.44%。

在引入平安的同時,大股東主動讓步,總股本並沒有明顯擴大,從而過度攤薄其餘小股東的股份,僅僅增加了1.7億股總股本。這單交易,在為公司籌到了8.4億港元的同時,還有了險資作為其二股東。

對於平安來說,此次接近86億元入股金茂更多的將會作為單純的財務投資人角色。此次的買方為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高額的回報是資管公司尋求的重點。

馬明哲從不掩飾自己對於地產行業的野心,無論是買入房企的股票投資,還是自身設立的不動產,平安在房地產領域希望能夠分到一塊大大的蛋糕。

在過去的這幾年,平安的身影已經多次出現很多家地產公司背後了。

兩年前的綠地集團,平安在短期內直接套現了超過50億,共出售超過80億元;去年,碧桂園股票遭到了平安超過80億元的套現行動,但目前,平安仍持有碧桂園8.9951%的股份。

其在房企中最用心的投資或許在華夏幸福身上,具體派駐了高管參與到了具體的運營中,此外,平安還是旭輝的主要股東之一,

根據平安入股華夏幸福的經驗,有分析猜測,平安本次入股金茂或許是為了繼續投資產城與城市運營項目。

據金茂在2018年業績會上透露,中國金茂將2019年定為“城市運營年”,早在2015年更名後,金茂就開始聚焦轉型,明確了城市運營商的戰略定位。

截止目前,金茂總計正在運作15個城市合作項目。其計劃,到2020年,60%土地獲取都要從城市運營項目拿到。

金茂紓困

作為本次合作的另一個主角,金茂需要一個有力的“金主”,似乎是過去幾個月外界的共識。有分析認為,金茂此次拉來平安入股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更多的仍是財務上幫助紓困。

據2018年報中披露,截止到去年末,金茂的計息銀行貸款和其他借款為879.73億元,同比上漲了23%。其中,219.76億元需要在一年內償還,其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213.2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債務和現金償債壓力已經成為了金茂的常態。

長期債務大幅增加,短期債務壓力不小,淨債務與調整後資本比率為71%,說明金茂在財務上的壓力是比較大的,而其近期在財務上也做了很多改變。其在5月份宣佈,擬發行一單超過70億元的ABS;以及近期的5億美元債和20億公司債。

作為國企的金茂在此前多單退地傳言中,披露了其財務上的冰山一角,5月末掛牌的北京經開區和通州地塊,6月份轉讓的子公司北京茂豐置業28.56%股權……

近兩個月來一系列轉讓動作讓市場把目光都放到了金茂身上,接近企業的人士告訴觀點地產新媒體,項目出售的原因在於土地最終成交價格超過預算。此外,出於對利潤率和ROE等財務數據上的考量,計劃退出一眾合聯營公司的金茂在其納儲路徑中要想的更多。

對於規模,總裁李從瑞的目標很明確:“中國金茂五年內進入行業前15名。”在觀點指數·2018中國房地產銷售金額TOP100榜單中,金茂去年銷售1280億,名列第24位。

金茂今年的銷售目標定在了1500億元,其在2019年共擁有2376.5億總貨值,按照金茂70-80%的去化率計算,完成目標並不困難。

據悉,今年上半年金茂實現合約銷售784.6億元,完成了全年目標的52.3%,表現不錯。但值得注意的是,增速對比去年同期接近200%的增長率來說,今年僅僅增長了不到10%。

金茂作為定位高端的住宅開發商,有很多項目都處於一二線城市,這些城市也恰是樓市限價調控、“房住不炒”等政策執行的地方,因此金茂的去化仍面臨難點。

在銷售承壓的情況下,有國資背景的金茂在拿地上更加謹慎了,避開高價地遵守政策規定的同時,還需要繼續擴充土地儲備,金茂在今年新進入的城市僅為3個。

於是,金茂引入平安就不難理解了。

距離目標還要不到10位的差距,平安的入股則給金茂帶來了衝擊前15的最大助力,此次配股完成後所籌到的8.4億元,將作為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雖然該次配股的8.4億對於超過一千億銷售的金茂來說並不多,但更重要的意義或許在於平安入場後,為其提供穩定而充足的資金保障。

平安街十二時辰 中國平安86億入股中國金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