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想起故鄉野菊花

農藥 農村 張揚 農業 新民網 新民網 2017-09-29
金秋時節,想起故鄉野菊花

過去,每到金秋時節,家鄉的野菊花在明媚的陽光下,絢麗多彩,盡情綻放。放眼望去,那河溝沿、路邊、田間地頭,一簇簇、一片片的野菊花,擠擠挨挨,有黃的、有紫的、有白的,琳琅滿目,經過秋雨的洗禮,滌去塵灰,黃得燦爛,紫得嘹亮,白得耀眼,彷彿能吹出一首驚豔的曲。那野菊花在秋風中搖曳,宛如萬千蝴蝶在翩翩起舞,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清晨的野菊花是明媚的,它豐富的色彩足以與清晨的秋陽媲美,特別醒目。此時,碧水、藍天、野菊花構成了秋天一幅極美的圖畫,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那長在田間地頭平凡無奇的野菊花當年在老百姓的眼裡,可謂是鄉村一寶,人們對它情有獨鍾,那野菊花不僅是好看的觀賞花草,而且還是鄉村中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中草藥材。那時候的鄉村缺醫少藥,野菊花功不可沒,農戶人家常年備用,藥店常年收購野菊花幹。據稱,野菊花具有淡雅的清香,並含有腺嘌呤、膽鹼、小蘇鹼和菊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降壓、明目和防治冠心病的作用。鄉村偏方也常用野菊花做成藥枕,對輔助治療高血壓、神經性頭痛、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有了經濟利益的驅動,我們這些窮孩子絕不會錯過這難得的“商機”。於是,我們在放學的路上,或是星期天、節假日經常結伴去採摘野菊花,採回後,將它精心晒乾,賣給藥店,換取零錢,用以補貼家用或買些學習用品。儘管採摘一次能換回幾角錢、甚至只有幾分錢,然而,這對我們這些貧困的農村孩子來說,可謂是一邊讀書,一邊幹活賺錢,減輕家庭負擔的最好回報。

秋高氣爽,秋風蕭瑟,萬物皆枯,百花凋零,唯有那野菊花迎著寒風,搖曳纖弱的倩影,精神十足,頑強綻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野菊花那高雅嫵媚的丰姿在寒風中傲然挺立。由此可見,野菊花看是卑微,而出身卻是不一般。百花凋謝菊姍遲,霜傲筋骨風吹挺。野菊花,不擇環境優劣,不挑土地肥瘦,飽經雨露風霜,挺立身姿,迎風招展,一路歡歌,默默無聞地執著堅守在河邊,在野地,在林間隙地,唱出生命的讚歌,釋放著動人的清純與美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象野菊花的傲骨和氣節那樣,敬畏這種接地氣、不張揚,生生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人淡如菊,過一種淳樸的、平淡的、詩意的生活。

如今的故鄉,這樣的秋色已久違了。由於近年來受農藥、除草劑的影響,不但看不到野菊花,連河溝沿的蘆葦也很少見到,取而代之的,那一叢叢、一堆堆的一枝黃花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無論用什麼高效的農藥和除草劑都無濟於事,依然燦爛怒放,常開不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