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全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流程!建議收藏

農村 農民 法律 收藏 創為律師 2019-04-09

隨著我國農村的不斷髮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拆遷勢必就要徵用農村居民的宅基地和耕作地,那麼就要對農村居民進行拆遷補償。所謂拆遷補償是指拆遷人在對被拆遷人的房屋進行拆遷後所提供的補償,2019年房屋動遷補償是根據戶籍人口數算還是土地面積算?農村房屋的拆遷和城市房屋的拆遷的賠償標準是否一樣呢?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怎樣的呢?具體徵地拆遷補償是要根據土地性質等多方面的因素來看,下面創為律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2019年最新的農村拆遷補償標準。

2019年最全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流程!建議收藏

首先農村拆遷補償是根據戶籍人口數算還是土地面積算。農村拆遷補償是否和戶口人數有關係,其實還是要看具體的拆遷政策的。比如:

1.集體土地上的法律規定:根據我國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國土資源部、最高院法律表明的相關規定表明,農村宅基地補償依據區片綜合地價,房屋是按照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

具體的拆遷補償分三種:

(1)貨幣補償,即直接用現金一次性補償清楚;

(2)產權房屋調換,及安置房安置;;

(3)有宅基地安置條件的會優先採取宅基地遷建安置,另外還會補償農村房屋重建的金額。

2019年最全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流程!建議收藏

2.土地的安置補貼費:根據我國的《土地管理法》相管規定可知,集體土地的徵收補償費用包括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用、土地補償費以及安置補貼費。其中安置補貼費是指對被徵收土地和農業人口的安置,戶口數直接影響到安置補貼費用的金額大小。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集體土地補償和戶口是沒有多大關係的,一般都是根據面積來計算補償金額,其中與戶口數量產生關係的現在來看只有一個安置補貼費,當然,土地徵收補償到底是按面積算還是戶口數算,除了法律的相關規定,還會受到地方政策的影響,大家可以以當地的政策為準。

2019年最全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流程!建議收藏

若我們一味關注拆遷最後具體賠多少,而忽視了拆遷的過程,往往很難獲得滿意的結果。今天,給大家詳細講一講徵地拆遷補償安置的基本流程。

1、發佈徵地告知,告知農民要徵地!

這裡的徵地告知,是我們常說的“擬徵地公告”,為什麼是擬徵,而不是徵地公告呢?因為徵地文件還沒有報批,先提前預告一下。公告的內容包括:徵地範圍、面積、用途;補償方式、標準;安置途徑等。

2、現狀調查及確認,確定面積和附著物等:

通俗一點講,這個環節就是量地、量房,確定你家被劃入徵地紅線範圍內的土地面積、房屋面積、地上青苗、附著物的情況等等。

2019年最全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流程!建議收藏

3、徵詢聽證,農民發表意見:

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和鄉鎮政府就公告內容徵詢村委會與村民的意見並記錄在冊,協調解決。同時告知申請聽證的權利,村民提出聽證要求的,國土資源部門應當舉行。

4、徵地材料的組織、審核及上報

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徵地情況調查結果和市縣人民政府擬定的徵地補償標準、安置方案,以及建設項目的相關材料,依法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編制建設用地呈報說明書(簡稱:一書四方案),經過縣級人民政府初步審核同意後,由縣級人民政府正式行文報批。

5、徵地的審核和報批

得到批准文件後10個工作日內,市、縣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徵地公告在村委會或者村小組進行張貼公告。

2019年最全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流程!建議收藏

6、發佈徵收土地公告

如果看到徵收公告後,對於徵收土地及補償有異議,需及時地在法定期限內維權。進行行政複議或是行政訴訟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建議被徵收人收到徵收公告後,一定及時瞭解相關時效和程序規定。

7、辦理補償登記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徵地補償登記。

8、擬定和公佈徵地補償、安置方案

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准的徵用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2019年最全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流程!建議收藏

9、舉行聽證

為確保被徵地農民權利的維護,根據《徵收土地公告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0號)的規定,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10、批准徵地補償、安置方案

一般情況下,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11、實施徵地、交付土地

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有關補償費用沒有足額支付到位的,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有權拒絕交出土地。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轉發>
如有拆遷問題,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諮詢,或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與我們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