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車企業績分化 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下滑'

"

截至8月28日,多家車企都已經陸續發佈2019年上半年報告。在國內汽車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行業分化情況也愈發明顯,多家車企業績都受到影響。

2019年上半年,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777.SH,以下簡稱“力帆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1.78億元,同比下滑13.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9.47億元。此外,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00572.SZ,以下簡稱“海馬汽車”)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3.23億元,同比下滑14.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0.97億元。

對於上半年業績表現,海馬汽車方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提到,2019年上半年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的銷量都出現了下滑,海馬汽車也受到了波及,加之上半年海馬汽車的新品海馬8S還未上市,處於無新車可賣的斷檔期,暫時的營收下滑只是過渡期。力帆股份方面就此表示,業績下滑的因素不乏外部融資環境變化、國際貿易環境變化、汽車產業週期下行等因素影響。

此外,記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車業務已經成為不少車企重點業務之一。據乘聯會數據顯示,由於受到補貼退坡、降本壓力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下滑。

多家車企上半年現虧損

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國內汽車市場的持續低迷,不少車企的業績都受到一定影響,車市分化情況愈發明顯。

中汽協數據顯示,1~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3.2萬輛和1232.3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3.7%和12.4%,產量降幅比1~5月擴大0.7個百分點,銷量降幅收窄0.6個百分點。上半年完成情況低於中汽協的預期,預計全年總體將呈現負增長。

4S店銷售人士李先生(化名)提到,現在車輛也越來越難賣了,品牌車型太多,消費者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另一4S店銷售人士王先生(化名)則表示,如今每個家庭都有代步車了,所以汽車市場出現下行趨勢。

從各家車企業績情況來看,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2019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621.84億元,同比增長14.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55億元,同比增長203.61%。然而,不少車企卻面臨業績下滑的情況。

2019年上半年,海馬汽車累計銷量14425輛,同比下降65.16%;實現銷售收入23.23億元,同比下降14.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0.97億元。面對公司發展現狀,海馬汽車此前公告也提到,為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擬出售部分閒置房產。截至7月23日,海馬汽車上述房產已有 15 套辦理了過戶手續,交易金額共計 795 萬元。

此外,2019年上半年力帆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1.7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9.47億元。而小康股份發佈的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76.84億元,同比下滑26.49%;歸母淨利潤為虧損2.81億元,同比下滑218.81%;扣非歸母淨利潤為虧損3.9億元,同比暴跌821.06%。

步入2019年下半年,對於7月市場表現,中汽協認為產銷雖然整體降幅收窄,但是行業產銷整體下降態勢沒有根本改變。據瞭解,7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80萬輛和180.8萬輛,比上月分別下降5%和12.1%,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9%和4.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別縮小5.4和5.3個百分點。

對於2019年來車市表現,海馬汽車方面認為,2019年雖有各種利好政策相繼出臺,但市場沒有太大起色,直到2019年6月在“國六切換”以及新能源退坡等因素的強力拉動下,低迷多月的終端市場才終於恢復正增長,“硬著陸”透支了三季度的市場需求。“7~8月將進入短暫調整階段,整體來看中國汽車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欲借新能源“東風”

在車市低迷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高速增長則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塊“大蛋糕”吸引著多家車企入局。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1.4萬輛和61.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5%和49.6%。

2019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約254.48億元,同比增長38.77%,佔集團收入比例進一步提升至40.92%。從目前比亞迪旗下的新能源產品來看,已有主攻一二線城市用戶群的王朝系列和主攻三四五線城市的e系列。此外,2018年4月長安汽車發佈了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戰略,加速在出行、智能化、新能源等的佈局,目前長安汽車官網的“新能源”板塊顯示有5款產品。

近日,海馬汽車宣佈投資成立青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發展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業務,重點打造海馬可變電動平臺、深藍混合動力平臺等。海馬汽車方面提到,從2020年開始,L3級自動駕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深度混合動力汽車(HEV),以及景柱與鍾志華院士合作的全新可變平臺電動汽車300公里、400公里、500公里等車型將相繼投放市場。

據瞭解,小康股份已完成新能源汽車業務技術、產品、製造和營銷的高標準、高質量產業鏈閉環佈局。公司首款高端新電動產品SF5將於2019年內實現量產銷售,同時還將量產大眾型電動汽車E3、經濟型電動汽車E1。不過,新能源業務並非給每家企業都帶來了扭轉業績的作用。就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髮生變動的原因,小康股份在公告中解釋為“受2019年1~6月整車與發動機銷量同比下降的影響以及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所致”。

此外,記者注意到,受到行業等眾多因素影響,力帆股份近年在乘用車以及新能源領域的產銷數據並不可觀。數據顯示,2019年7月,力帆股份銷售新能源汽車187輛,同比下降71.49%,1~7月累計銷售1444輛,同比下降62.50%。

力帆股份方面表示,汽車和摩托車都是力帆的主業,但在不同時期重心會有所調整。將業務重心調整到摩托車是力帆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順應市場發展、集中優勢資源、發揮自身優勢的決定。有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直言,力帆股份在轉型乘用車、新能源領域受挫以後,再重新優先發展原有的摩托車業務是不得已的選擇。

年內新能源銷量首次下滑

隨著補貼退坡等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加劇。上述4S店銷售人士王先生直言,7~8月新能源汽車“不太好”,接受程度依然不高。

此外,4S店銷售人士樑先生(化名)直言:“現在市面上對於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並不高。”新能源的銷量走向一直與政策走向緊密相關,雖然車企表現很踴躍,但嘗試新能源車的個體消費者並不算多。

6月25日,2019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過渡期正式結束,2020年補貼也將全面退坡。此外,配套設施不完善、新能源汽車安全擔憂等問題也阻礙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提到,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日益突出。2018年,7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施召回,涉及33個車型的12.14萬缺陷車輛,缺陷原因主要為電控、機械、電器及電池系統故障。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向記者分析:“在夏季持續高溫環境下,電池漏液、電池高溫以及過度充電等問題,都可能導致汽車自燃。”據豐田汽車對電池事故的風險因子分析,事故原因主要為過充、外短路、碰撞以及內短路。除了動力電池本身的質量問題,也有使用環節的不當操作。

此前,中汽協也對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進行多次調整,從2018年底的160萬輛,提高預測至170萬輛,隨後調至150萬輛。

不過,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不少企業依舊保持信心。海馬汽車方面提到,儘管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已是大勢所趨,但其他政策,如限行限購、環保加嚴、雙積分政策等不會消失,加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產業發展、充電環境逐漸成熟,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會快速發展。

除了傳統車企以外,造車新勢力面臨的壓力或許更大。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小鵬汽車銷量達9596輛,在造車新勢力企業中位列第一。但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暫無一家銷量過萬輛。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整個新能源市場目前面臨嚴峻的挑戰,主要是由於補貼退坡後,企業難以有效應對成本壓力。此外,市場上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還較為有限,特別是隨著油價的下跌,傳統汽車的競爭力也有所增強,對新能源汽車下半年的銷量造成了一定壓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