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得道多助嗎,那為何殘暴的清朝能戰勝南明?

不是說得道多助嗎,那為何殘暴的清朝能戰勝南明?



清朝滅亡南明並不是因為它得人心,清軍在江南的一系列屠殺讓它儼然成了殘暴的化身,也不是因為它得到了士紳們的擁護(儘管有科舉政策,他們還是因為取消了士紳們的特權被抵制),甚至不是得到了漢奸們的擁護(耿仲明、劉良佐等漢奸就經常被八旗老爺們侮辱),而是戰略目標明確、執行力強。


不是說得道多助嗎,那為何殘暴的清朝能戰勝南明?



早期清朝對南明的總體戰略由“皇父”多爾袞制定,由定國大將軍多鐸具體執行。多鐸早年因為兵強馬壯,手中兵力超過多爾袞一倍(他是30個佐領,多爾袞只有15個),對多爾袞頗有不服(在皇太極去世時公開叫囂自己有權即位),但被多爾袞一頓收拾、沒收半數兵力後就非常老實(他是搶走了范文程的老婆,犯了眾怒),成了兄長的得力打手。


不是說得道多助嗎,那為何殘暴的清朝能戰勝南明?



多鐸手下形成了以多羅貝勒、固山貝子等宗室成員為高層,以固山額真、護軍統領為中層的金字塔領軍結構,讓手中的八旗軍如臂使指。八旗軍中的權力結構非常簡單,誰的直屬兵力越多誰的官就大。清軍以八旗軍為主要依託,清軍還以武力威懾和政治招降相結合,吸納了大量南明降軍充當炮灰。他們並不是沒有犯過錯誤,但每次都能快速糾錯。


不是說得道多助嗎,那為何殘暴的清朝能戰勝南明?



而南明一方僅僅前後稱帝的王爺就有14個,分別是有安宗朱由崧(福王)、威宗太子王之明、潞王朱常淓、益王朱慈炱、紹宗朱聿鍵、魯王朱以海、靖江王朱亨嘉、、韓王朱璟溧、趙王朱由棪、昭宗朱由榔、唐王朱聿鐭、益藩朱由榛、淮王朱常清、吳王朱容藩,疑似稱帝的還有益陽王朱術,算上追封的皇帝,南明的皇帝總數超過了20個。這些南明王爺被各地軍頭和文官君子們分別擁立,經常會自相殘殺,錯失了不少戰略機遇。


不是說得道多助嗎,那為何殘暴的清朝能戰勝南明?



即使是在南明相對統一的弘光帝時期(福王),軍政關係依舊沒有統一,扯皮是常態。以揚州之戰為例,南明就派出了兩個大學士級別的高官督師,分別是建極殿大學士史可法和武英殿大學士王鐸,別看史可法排名在前,王鐸和弘光帝的關係卻更鐵。而江北四鎮黃得功、劉良佐、高傑和劉澤清還被馬士英當成了保命的本錢,全然不讓史可法插手。此外廣昌、靖南等鎮軍務是由應天、安慶巡撫朱大典負責,總督興平鎮將兵馬是由衛胤文負責,總兵李本身則是提督高傑兵馬。


不是說得道多助嗎,那為何殘暴的清朝能戰勝南明?



這些人名不見經傳(知名度太低,王永吉還是上過貳臣傳的)的原因很簡單,手下直系兵力太少,和官位極不相稱,根本阻止不了李成棟這些實力派軍頭投敵。史可法也看出了矛盾所在,在奏疏中坦言“江北有四藩、有督師、有撫按、有屯撫、有總督,官員不可謂不多。但是敵人和賊寇一齊到來,他們對於抵抗敵軍卻沒有多大用處。”除了扯皮,南明軍隊還喜歡撕逼,遼東將領出身黃得功就看不慣陝西“賊”出身的高傑,在高傑死後還引兵前往揚州準備襲擊高傑家眷。


不是說得道多助嗎,那為何殘暴的清朝能戰勝南明?



南明政權令出多門最直接的缺點就是反應緩慢,僅僅是協調各部就需要反覆扯皮,輸給執行力強的清軍毫不奇怪。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繫頭條號簽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