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古蹟猶在,現代文化風生水起。玉林新建的雲天文化城是一座世界級的仿古建築,成了玉林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雲天文化城的用料、工藝、造型都達到了“三絕”的藝術境界,“雲天浩宇”被評為“玉林新十景”之首。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蘊,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名城。

南流江繁榮了玉州,也繁榮了白州,南流江兩岸經濟的發展,擴展了與外界的往來。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古蹟猶在,現代文化風生水起。玉林新建的雲天文化城是一座世界級的仿古建築,成了玉林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雲天文化城的用料、工藝、造型都達到了“三絕”的藝術境界,“雲天浩宇”被評為“玉林新十景”之首。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蘊,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名城。

南流江繁榮了玉州,也繁榮了白州,南流江兩岸經濟的發展,擴展了與外界的往來。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玉州有八景,白州也有八景。南流江從玉林沙田流經古白州八景之一的“靈潭銅鼓”,南流江從銅鼓灣流出,經博白縣城、綠珠江口,進入宴石山。

宴石山風光迷人,有大仙橋、小仙橋、紫陽觀、三官堂、靜默堂、三烈祠、雙燭峰、馬吊尿、仙人仰睡山、龍頭山、美女梳妝石等。在宴石山西北側的懸崖上,有一處唐代摩崖造像。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古蹟猶在,現代文化風生水起。玉林新建的雲天文化城是一座世界級的仿古建築,成了玉林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雲天文化城的用料、工藝、造型都達到了“三絕”的藝術境界,“雲天浩宇”被評為“玉林新十景”之首。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蘊,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名城。

南流江繁榮了玉州,也繁榮了白州,南流江兩岸經濟的發展,擴展了與外界的往來。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玉州有八景,白州也有八景。南流江從玉林沙田流經古白州八景之一的“靈潭銅鼓”,南流江從銅鼓灣流出,經博白縣城、綠珠江口,進入宴石山。

宴石山風光迷人,有大仙橋、小仙橋、紫陽觀、三官堂、靜默堂、三烈祠、雙燭峰、馬吊尿、仙人仰睡山、龍頭山、美女梳妝石等。在宴石山西北側的懸崖上,有一處唐代摩崖造像。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唐代節度使高駢徵南詔途宴石山即建設了宴石寺。宴石寺是一座天然石窟和手工建築相結合的古寺。

當年南漢都監劉崇遠乘船經南流江到合浦任知府時,為宴石寺鑄造一座鐵佛和300多尊羅漢,號“覺果祥院”。 在廣西桂林、博白髮現的唐代摩崖造像。

南流江穿過宴石山風景區後,到達南流江的第一個險灘——馬門灘,這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創作一段英雄故事。

東漢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今越南)徵側、徵貳率眾造反起事,兩年後,光武帝指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討伐,途經博白,因馬門灘水流湍急,亂石阻塞,戰船無法前行,馬援號召軍民鑿石疏江,既讓戰船得以順利通過,也給民眾帶來行船便利,鄉民積極擁護,紛紛援助馬援將軍。

馬援在江岸立碑刻文,感謝鄉民幫助,後來鄉民也在馬門灘岸邊建造“伏波祠”,並塑像紀念伏波將軍馬援的豐功偉績。伏波祠門聯為“功高東漢,威震南交”, 這是何等的威震四海。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古蹟猶在,現代文化風生水起。玉林新建的雲天文化城是一座世界級的仿古建築,成了玉林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雲天文化城的用料、工藝、造型都達到了“三絕”的藝術境界,“雲天浩宇”被評為“玉林新十景”之首。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蘊,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名城。

南流江繁榮了玉州,也繁榮了白州,南流江兩岸經濟的發展,擴展了與外界的往來。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玉州有八景,白州也有八景。南流江從玉林沙田流經古白州八景之一的“靈潭銅鼓”,南流江從銅鼓灣流出,經博白縣城、綠珠江口,進入宴石山。

宴石山風光迷人,有大仙橋、小仙橋、紫陽觀、三官堂、靜默堂、三烈祠、雙燭峰、馬吊尿、仙人仰睡山、龍頭山、美女梳妝石等。在宴石山西北側的懸崖上,有一處唐代摩崖造像。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唐代節度使高駢徵南詔途宴石山即建設了宴石寺。宴石寺是一座天然石窟和手工建築相結合的古寺。

當年南漢都監劉崇遠乘船經南流江到合浦任知府時,為宴石寺鑄造一座鐵佛和300多尊羅漢,號“覺果祥院”。 在廣西桂林、博白髮現的唐代摩崖造像。

南流江穿過宴石山風景區後,到達南流江的第一個險灘——馬門灘,這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創作一段英雄故事。

東漢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今越南)徵側、徵貳率眾造反起事,兩年後,光武帝指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討伐,途經博白,因馬門灘水流湍急,亂石阻塞,戰船無法前行,馬援號召軍民鑿石疏江,既讓戰船得以順利通過,也給民眾帶來行船便利,鄉民積極擁護,紛紛援助馬援將軍。

馬援在江岸立碑刻文,感謝鄉民幫助,後來鄉民也在馬門灘岸邊建造“伏波祠”,並塑像紀念伏波將軍馬援的豐功偉績。伏波祠門聯為“功高東漢,威震南交”, 這是何等的威震四海。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當年被流放嶺南的大文豪蘇東坡,獲赦後從海南遷調到合浦,住在鄧氏園林的清樂軒。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清樂軒和長春亭之間建了一座“東坡亭”,內有蘇東坡石刻像和歷代文人題詠碑刻,亭邊有“東坡湖”。嵌懸在“東坡亭”裡的一副對聯是:“滄海遺珠品重南國,雪泥舊跡人仰東坡。”與這副對聯相對的另一對聯,是國民黨元老之一胡漢民撰寫的:“就地建亭,共懷前世文章伯;有人載酒,要訪斯州山水鄉。”而側邊的另一副長聯,則是著名學者馬君武書寫的:“兩朝政績,一代文宗,人間威風祥麟,浩氣豈隨春夢去;白浪珠江,綠珠南浦,海角蠻荒瘴雨,謫星曾感夜光來。”這些留傳下來的詩文,一直在詠歎著南流江水的文明之歌。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古蹟猶在,現代文化風生水起。玉林新建的雲天文化城是一座世界級的仿古建築,成了玉林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雲天文化城的用料、工藝、造型都達到了“三絕”的藝術境界,“雲天浩宇”被評為“玉林新十景”之首。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蘊,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名城。

南流江繁榮了玉州,也繁榮了白州,南流江兩岸經濟的發展,擴展了與外界的往來。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玉州有八景,白州也有八景。南流江從玉林沙田流經古白州八景之一的“靈潭銅鼓”,南流江從銅鼓灣流出,經博白縣城、綠珠江口,進入宴石山。

宴石山風光迷人,有大仙橋、小仙橋、紫陽觀、三官堂、靜默堂、三烈祠、雙燭峰、馬吊尿、仙人仰睡山、龍頭山、美女梳妝石等。在宴石山西北側的懸崖上,有一處唐代摩崖造像。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唐代節度使高駢徵南詔途宴石山即建設了宴石寺。宴石寺是一座天然石窟和手工建築相結合的古寺。

當年南漢都監劉崇遠乘船經南流江到合浦任知府時,為宴石寺鑄造一座鐵佛和300多尊羅漢,號“覺果祥院”。 在廣西桂林、博白髮現的唐代摩崖造像。

南流江穿過宴石山風景區後,到達南流江的第一個險灘——馬門灘,這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創作一段英雄故事。

東漢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今越南)徵側、徵貳率眾造反起事,兩年後,光武帝指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討伐,途經博白,因馬門灘水流湍急,亂石阻塞,戰船無法前行,馬援號召軍民鑿石疏江,既讓戰船得以順利通過,也給民眾帶來行船便利,鄉民積極擁護,紛紛援助馬援將軍。

馬援在江岸立碑刻文,感謝鄉民幫助,後來鄉民也在馬門灘岸邊建造“伏波祠”,並塑像紀念伏波將軍馬援的豐功偉績。伏波祠門聯為“功高東漢,威震南交”, 這是何等的威震四海。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當年被流放嶺南的大文豪蘇東坡,獲赦後從海南遷調到合浦,住在鄧氏園林的清樂軒。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清樂軒和長春亭之間建了一座“東坡亭”,內有蘇東坡石刻像和歷代文人題詠碑刻,亭邊有“東坡湖”。嵌懸在“東坡亭”裡的一副對聯是:“滄海遺珠品重南國,雪泥舊跡人仰東坡。”與這副對聯相對的另一對聯,是國民黨元老之一胡漢民撰寫的:“就地建亭,共懷前世文章伯;有人載酒,要訪斯州山水鄉。”而側邊的另一副長聯,則是著名學者馬君武書寫的:“兩朝政績,一代文宗,人間威風祥麟,浩氣豈隨春夢去;白浪珠江,綠珠南浦,海角蠻荒瘴雨,謫星曾感夜光來。”這些留傳下來的詩文,一直在詠歎著南流江水的文明之歌。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流江江河秀美,引來無數風流人物。在陸路不發達的年代,唐宋時的遷客、謫宦被遷謫到海南和交趾的,多取水路從梧州、藤縣到北流,後經北流的鬼門關往南而去。

大宋紹聖年間,一代文豪蘇東坡被貶到瓊州(今海南)。他去瓊州,就是從藤縣坐船到北流,上岸後取道鬼門關而去。三年後獲赦,他又從去路返回,吟出“歸路猶欣過鬼門”的千古絕唱。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蘇東坡獲遷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於是乘船沿南流江北上,經博白、玉林、北流、藤縣,在梧州和搬家到梧州的長子蘇邁相會,然後繼續北上。

在藤縣,知州徐元用父子邀請蘇東坡同遊東山浮金堂,蘇東坡寫詩《浮金亭戲作》記事。此外,他還寫下了《藤州江下夜起對月贈邵道士》:“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徑寸珠,墮此白玉盤。我心本如此,月滿江不湍。起舞者誰歟,莫作三人看。嶠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間,何人不清安。床頭有白酒,盎若白露漙。獨醉還獨醒,夜氣清漫漫。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彈。相將乘一葉,夜下蒼梧灘。”蘇東坡千年傳唱的詩詞留下了當年南流江的千年絕唱。

明崇禎10年(公元1637年)的秋天, 署名的大地理學家、旅行家、作家徐霞客也是沿著南流江走上北流這塊土地的。這位才子在北流上岸後,遊覽了當地名勝勾漏洞和鬼門關,他這樣記敘:“北流山脈中脊,由縣而西南趨水月,南抵高州,散為諸山。而北流之東十里,為勾漏洞;北流之西十里,為鬼門關。二石山分支聳秀,東西對列,雖一為洞天,一為鬼窟,然而若排衙擁戟以衛縣城者,二山實相伯仲也。鬼門關在北流西十里,顛崖邃谷,兩峰相對,路經其中,諺所謂:‘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言多瘴也。《輿地紀勝》以為桂門關之訛,宣德中改為天門關,粵西關隘所首稱者。”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古蹟猶在,現代文化風生水起。玉林新建的雲天文化城是一座世界級的仿古建築,成了玉林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雲天文化城的用料、工藝、造型都達到了“三絕”的藝術境界,“雲天浩宇”被評為“玉林新十景”之首。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蘊,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名城。

南流江繁榮了玉州,也繁榮了白州,南流江兩岸經濟的發展,擴展了與外界的往來。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玉州有八景,白州也有八景。南流江從玉林沙田流經古白州八景之一的“靈潭銅鼓”,南流江從銅鼓灣流出,經博白縣城、綠珠江口,進入宴石山。

宴石山風光迷人,有大仙橋、小仙橋、紫陽觀、三官堂、靜默堂、三烈祠、雙燭峰、馬吊尿、仙人仰睡山、龍頭山、美女梳妝石等。在宴石山西北側的懸崖上,有一處唐代摩崖造像。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唐代節度使高駢徵南詔途宴石山即建設了宴石寺。宴石寺是一座天然石窟和手工建築相結合的古寺。

當年南漢都監劉崇遠乘船經南流江到合浦任知府時,為宴石寺鑄造一座鐵佛和300多尊羅漢,號“覺果祥院”。 在廣西桂林、博白髮現的唐代摩崖造像。

南流江穿過宴石山風景區後,到達南流江的第一個險灘——馬門灘,這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創作一段英雄故事。

東漢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今越南)徵側、徵貳率眾造反起事,兩年後,光武帝指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討伐,途經博白,因馬門灘水流湍急,亂石阻塞,戰船無法前行,馬援號召軍民鑿石疏江,既讓戰船得以順利通過,也給民眾帶來行船便利,鄉民積極擁護,紛紛援助馬援將軍。

馬援在江岸立碑刻文,感謝鄉民幫助,後來鄉民也在馬門灘岸邊建造“伏波祠”,並塑像紀念伏波將軍馬援的豐功偉績。伏波祠門聯為“功高東漢,威震南交”, 這是何等的威震四海。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當年被流放嶺南的大文豪蘇東坡,獲赦後從海南遷調到合浦,住在鄧氏園林的清樂軒。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清樂軒和長春亭之間建了一座“東坡亭”,內有蘇東坡石刻像和歷代文人題詠碑刻,亭邊有“東坡湖”。嵌懸在“東坡亭”裡的一副對聯是:“滄海遺珠品重南國,雪泥舊跡人仰東坡。”與這副對聯相對的另一對聯,是國民黨元老之一胡漢民撰寫的:“就地建亭,共懷前世文章伯;有人載酒,要訪斯州山水鄉。”而側邊的另一副長聯,則是著名學者馬君武書寫的:“兩朝政績,一代文宗,人間威風祥麟,浩氣豈隨春夢去;白浪珠江,綠珠南浦,海角蠻荒瘴雨,謫星曾感夜光來。”這些留傳下來的詩文,一直在詠歎著南流江水的文明之歌。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流江江河秀美,引來無數風流人物。在陸路不發達的年代,唐宋時的遷客、謫宦被遷謫到海南和交趾的,多取水路從梧州、藤縣到北流,後經北流的鬼門關往南而去。

大宋紹聖年間,一代文豪蘇東坡被貶到瓊州(今海南)。他去瓊州,就是從藤縣坐船到北流,上岸後取道鬼門關而去。三年後獲赦,他又從去路返回,吟出“歸路猶欣過鬼門”的千古絕唱。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蘇東坡獲遷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於是乘船沿南流江北上,經博白、玉林、北流、藤縣,在梧州和搬家到梧州的長子蘇邁相會,然後繼續北上。

在藤縣,知州徐元用父子邀請蘇東坡同遊東山浮金堂,蘇東坡寫詩《浮金亭戲作》記事。此外,他還寫下了《藤州江下夜起對月贈邵道士》:“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徑寸珠,墮此白玉盤。我心本如此,月滿江不湍。起舞者誰歟,莫作三人看。嶠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間,何人不清安。床頭有白酒,盎若白露漙。獨醉還獨醒,夜氣清漫漫。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彈。相將乘一葉,夜下蒼梧灘。”蘇東坡千年傳唱的詩詞留下了當年南流江的千年絕唱。

明崇禎10年(公元1637年)的秋天, 署名的大地理學家、旅行家、作家徐霞客也是沿著南流江走上北流這塊土地的。這位才子在北流上岸後,遊覽了當地名勝勾漏洞和鬼門關,他這樣記敘:“北流山脈中脊,由縣而西南趨水月,南抵高州,散為諸山。而北流之東十里,為勾漏洞;北流之西十里,為鬼門關。二石山分支聳秀,東西對列,雖一為洞天,一為鬼窟,然而若排衙擁戟以衛縣城者,二山實相伯仲也。鬼門關在北流西十里,顛崖邃谷,兩峰相對,路經其中,諺所謂:‘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言多瘴也。《輿地紀勝》以為桂門關之訛,宣德中改為天門關,粵西關隘所首稱者。”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明朝大才子解縉當年從桂林沿著桂江抵達梧州,再沿西江到藤縣,入南流江至北流、玉林。一路沿岸“玩水”南流江,他每到一地,都留下“買路詩”。在蒼梧,他寫下《蒼梧八景》:“千古蒼梧劍氣明,白雲深鎖鶴回程。孤洲繫住龍潛見,雙井中分水潔清。牛糞黃金遺古蹟,魚生丙穴出嘉亭。鱷魚已去無消息,皓月清風一舜庭。”

東漢時的孟嘗曾經任上虞戶曹史,後來改遷合浦太守。合浦“海出珠寶,與交趾比鄰,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趾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孟嚐到任後,革易前敝,求民病利。不到一年,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貿流通。孟嘗因此被當地人喻為神明,後人以“合浦珠還”這一成語,比喻人去復歸或物歸舊主。孟嘗後來因病辭官,沿來時的南流江上溯返鄉,白日上船,合浦民眾捨不得他走,極力挽留,他脫身不得,只好等到晚上,乘船悄悄離去。

漢末太守陸康之子陸績於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出任玉林太守廬江。他在玉林期間,多次沿南流江採風,深入民間瞭解民情,不但政績卓著,而且著作豐厚,“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於世”。他任滿離職時,是從南流江往合浦走,北歸行的是海路。船家因為他的行李少,太輕,不利於行船,只好搬了一塊石頭壓艙,以免途中遇到大風大浪翻船。那塊石頭運到了蘇州,世稱“廉石”,又稱“玉林石”,如今仍保存在蘇州第一中學的校園內。他的廉潔為後人稱道,寫有“空舟郡守名猶在,玉林船石又東吳”等詩句讚美他。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古蹟猶在,現代文化風生水起。玉林新建的雲天文化城是一座世界級的仿古建築,成了玉林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雲天文化城的用料、工藝、造型都達到了“三絕”的藝術境界,“雲天浩宇”被評為“玉林新十景”之首。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蘊,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名城。

南流江繁榮了玉州,也繁榮了白州,南流江兩岸經濟的發展,擴展了與外界的往來。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玉州有八景,白州也有八景。南流江從玉林沙田流經古白州八景之一的“靈潭銅鼓”,南流江從銅鼓灣流出,經博白縣城、綠珠江口,進入宴石山。

宴石山風光迷人,有大仙橋、小仙橋、紫陽觀、三官堂、靜默堂、三烈祠、雙燭峰、馬吊尿、仙人仰睡山、龍頭山、美女梳妝石等。在宴石山西北側的懸崖上,有一處唐代摩崖造像。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唐代節度使高駢徵南詔途宴石山即建設了宴石寺。宴石寺是一座天然石窟和手工建築相結合的古寺。

當年南漢都監劉崇遠乘船經南流江到合浦任知府時,為宴石寺鑄造一座鐵佛和300多尊羅漢,號“覺果祥院”。 在廣西桂林、博白髮現的唐代摩崖造像。

南流江穿過宴石山風景區後,到達南流江的第一個險灘——馬門灘,這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創作一段英雄故事。

東漢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今越南)徵側、徵貳率眾造反起事,兩年後,光武帝指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討伐,途經博白,因馬門灘水流湍急,亂石阻塞,戰船無法前行,馬援號召軍民鑿石疏江,既讓戰船得以順利通過,也給民眾帶來行船便利,鄉民積極擁護,紛紛援助馬援將軍。

馬援在江岸立碑刻文,感謝鄉民幫助,後來鄉民也在馬門灘岸邊建造“伏波祠”,並塑像紀念伏波將軍馬援的豐功偉績。伏波祠門聯為“功高東漢,威震南交”, 這是何等的威震四海。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當年被流放嶺南的大文豪蘇東坡,獲赦後從海南遷調到合浦,住在鄧氏園林的清樂軒。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清樂軒和長春亭之間建了一座“東坡亭”,內有蘇東坡石刻像和歷代文人題詠碑刻,亭邊有“東坡湖”。嵌懸在“東坡亭”裡的一副對聯是:“滄海遺珠品重南國,雪泥舊跡人仰東坡。”與這副對聯相對的另一對聯,是國民黨元老之一胡漢民撰寫的:“就地建亭,共懷前世文章伯;有人載酒,要訪斯州山水鄉。”而側邊的另一副長聯,則是著名學者馬君武書寫的:“兩朝政績,一代文宗,人間威風祥麟,浩氣豈隨春夢去;白浪珠江,綠珠南浦,海角蠻荒瘴雨,謫星曾感夜光來。”這些留傳下來的詩文,一直在詠歎著南流江水的文明之歌。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流江江河秀美,引來無數風流人物。在陸路不發達的年代,唐宋時的遷客、謫宦被遷謫到海南和交趾的,多取水路從梧州、藤縣到北流,後經北流的鬼門關往南而去。

大宋紹聖年間,一代文豪蘇東坡被貶到瓊州(今海南)。他去瓊州,就是從藤縣坐船到北流,上岸後取道鬼門關而去。三年後獲赦,他又從去路返回,吟出“歸路猶欣過鬼門”的千古絕唱。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蘇東坡獲遷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於是乘船沿南流江北上,經博白、玉林、北流、藤縣,在梧州和搬家到梧州的長子蘇邁相會,然後繼續北上。

在藤縣,知州徐元用父子邀請蘇東坡同遊東山浮金堂,蘇東坡寫詩《浮金亭戲作》記事。此外,他還寫下了《藤州江下夜起對月贈邵道士》:“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徑寸珠,墮此白玉盤。我心本如此,月滿江不湍。起舞者誰歟,莫作三人看。嶠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間,何人不清安。床頭有白酒,盎若白露漙。獨醉還獨醒,夜氣清漫漫。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彈。相將乘一葉,夜下蒼梧灘。”蘇東坡千年傳唱的詩詞留下了當年南流江的千年絕唱。

明崇禎10年(公元1637年)的秋天, 署名的大地理學家、旅行家、作家徐霞客也是沿著南流江走上北流這塊土地的。這位才子在北流上岸後,遊覽了當地名勝勾漏洞和鬼門關,他這樣記敘:“北流山脈中脊,由縣而西南趨水月,南抵高州,散為諸山。而北流之東十里,為勾漏洞;北流之西十里,為鬼門關。二石山分支聳秀,東西對列,雖一為洞天,一為鬼窟,然而若排衙擁戟以衛縣城者,二山實相伯仲也。鬼門關在北流西十里,顛崖邃谷,兩峰相對,路經其中,諺所謂:‘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言多瘴也。《輿地紀勝》以為桂門關之訛,宣德中改為天門關,粵西關隘所首稱者。”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明朝大才子解縉當年從桂林沿著桂江抵達梧州,再沿西江到藤縣,入南流江至北流、玉林。一路沿岸“玩水”南流江,他每到一地,都留下“買路詩”。在蒼梧,他寫下《蒼梧八景》:“千古蒼梧劍氣明,白雲深鎖鶴回程。孤洲繫住龍潛見,雙井中分水潔清。牛糞黃金遺古蹟,魚生丙穴出嘉亭。鱷魚已去無消息,皓月清風一舜庭。”

東漢時的孟嘗曾經任上虞戶曹史,後來改遷合浦太守。合浦“海出珠寶,與交趾比鄰,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趾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孟嚐到任後,革易前敝,求民病利。不到一年,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貿流通。孟嘗因此被當地人喻為神明,後人以“合浦珠還”這一成語,比喻人去復歸或物歸舊主。孟嘗後來因病辭官,沿來時的南流江上溯返鄉,白日上船,合浦民眾捨不得他走,極力挽留,他脫身不得,只好等到晚上,乘船悄悄離去。

漢末太守陸康之子陸績於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出任玉林太守廬江。他在玉林期間,多次沿南流江採風,深入民間瞭解民情,不但政績卓著,而且著作豐厚,“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於世”。他任滿離職時,是從南流江往合浦走,北歸行的是海路。船家因為他的行李少,太輕,不利於行船,只好搬了一塊石頭壓艙,以免途中遇到大風大浪翻船。那塊石頭運到了蘇州,世稱“廉石”,又稱“玉林石”,如今仍保存在蘇州第一中學的校園內。他的廉潔為後人稱道,寫有“空舟郡守名猶在,玉林船石又東吳”等詩句讚美他。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西晉太康年間,石崇為交趾採訪使的時候,途經博白,驚慕綠珠的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為妾,並在皇都洛陽建造“金谷園”,內築百丈高樓“崇綺樓”,用來撫慰綠珠思念故鄉的憂愁。當時正值趙王司馬倫專權,趙王的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傾國傾城的姿色,於是叫人向石崇要人。孫秀帶領大隊人馬,氣勢洶洶地將金谷園團團圍住。綠珠堅決不讓賊人得逞,朝樓下縱身一躍,血濺金谷園。綠珠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至今仍令人欷歔萬分。 唐代詩人杜牧用詩寫了一代才女兼烈女綠珠的故事:“繁華事散遂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南流江岸,還有許多傑出人物的故事,一直在世間傳說著。

悠悠的南流江,你是玉林人的母親河。你是一首歡快流淌的詩,數千年的歷史,包容四海,廣納百川,波瀾壯闊,如歌如畫,哺育了豐富的文明文化,造就了嶺南都會的輝煌。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個電影,當年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學生時代,而自從看了那個電影之後,我就一直認為,江水是向東流的。

後來又知道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話詩詞,我對江水的向東流的更深信不疑了。

其實我對東南西北方向並不是很在意,關於長江關於黃河,也只是停留在那些歌詞中,直到2013年遊了一次三峽,2014年看了壺口瀑布後,才是第一次對長江和黃河有了親密接觸,但對江水的流向並沒有在意,導遊似乎也沒有特別的說明,估計她也這樣認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遊客也沒有提問,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水向東流,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吃了南流江水近乎四十年了,但對南流江往南或往北流一點都沒有在意過,對南流江的印象也只是一條又髒又小的河流,正如大多數玉林人認為的那樣,南流江不能登雅之堂,小家碧玉也算不上,被汙染的南流江,已沒有一處淨水,而關於南流江的歷史,南流江的輝煌,基本沒有人去關注了。

自從認識了一幫熱愛南流江的攝影師後,我開始關注南流江,開始對南流江的歷史文化有了興趣。

現在我才知道南流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條河流, 它全長287公里,流域面積8635平方公里,它還是廣西南部獨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它澆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這些地方生動而靈性,豐饒而多姿。

南流江起源於大容山,從那海撥1275米的梅花嶺的連花頂上流出,向南流經玉林、博白、合浦等市縣, 經過九曲十八彎之後,注入北部灣。

南流江是玉林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兩岸的兒女,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

關於南流江這個母親河,一下子讓我愛上了。當你瞭解南流江的歷史文化,瞭解南流江曾經是一條發達的古運河,瞭解這條古運河帶來南流江一帶文明發展及經濟發展,瞭解曾經的嶺南都會是怎麼的盛況,你就對南流江有了新的認識並充滿了崇敬。

是的,南流江不只是一條古運河,她更是一條文化之河。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據說漢時南朝齊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清舉人李紹昉參加殿試獲一等第一名,名滿天下,後任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個道的兵備道,他是北流人。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曾任廣西省政府主席、紅八軍軍長俞作豫、護國軍中路軍指揮俞作柏都是北流人。

文筆嶺下的高山村,是有名的進士村。明清時代,只有1000來人的村子登科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

著名人物陶成,曾任抗擊倭寇的浙江兵備僉事,他戰功卓著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他的兒子陶魯任廣東兵備副使、湖廣左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司副使,治兵兩廣,人稱“三廣公”。他從官46年,身經75戰,開置3省17縣,修建9間學校,他是廣西玉林人。

博白古稱“白州”, 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博白縣。當時的博白縣在漢、三國時屬合浦郡地,南朝時在境內的三灘圩置南昌縣,物產豐饒。當年的白州,也養育了許多英雄豪傑。

宋朝秦懷忠以文學著稱,先任廣東徐聞縣令,轉任雷州推官,後升樞密院僉書雷州軍事通直郎,兼任容州安撫都督經略使,他是廣西博白人。

與秦懷忠同年鄉試中舉的李時亮則先任廉州知州,後任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封開國伯,他是廣西博白人。

共產黨員朱光抗戰勝利後任長春市市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市市長、廣東省副省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要職,他是廣西博白人。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出版專著40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總計逾千萬字,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他的兒子、著名作家秦似在文學界也享有盛譽,他是廣西博白人。

中共廣西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朱錫昂烈士是廣西早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1926年春建立了中共玉林支部,任支部書記。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臨委主要負責人等職,他的家鄉也是廣西博白。

玉林市建置沿革複雜多變,宋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設置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兩縣,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撤南流縣直屬鬱林州,下轄興業、博白、北流、陸川等四縣。

南流江,千百年來奔流不息,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百世興衰,見證了現代嶺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都會的繁榮興盛。南流江彷彿一條青羅帶繞行玉林,成就了雲龍橋和“紫水流霞”。

雲龍橋是玉林古蹟之一,它初建於元朝延祐年間。雲龍橋上游北岸,有明清時代“玉林八景”之一的“紫水流霞”。這景講的是一口名為“龍泉”的井,因井水清澈、甘潤並呈淺紅色,故素有“龍泉湧出流霞水”的雅譽。 時光流逝,如今"龍泉"的泉水依舊清澈,只是滄桑鉅變,如今的"龍泉"只是靜靜的躺在寂寞深巷中,被高牆和水塔所掩蓋,不再顯現出昔日"紫水流霞"的神韻了。

在現在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偏南約2公里的南流江上,有一個古碼頭,這就是從前的船埠。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我用一個週末時間隨攝影師到了古碼頭船埠尋找當然的痕跡,聽了廟會黃付會長的介紹,找到了一些遺留下來的青石路,這些青石路彷彿向我們訴說當年這裡的繁榮昌盛。

船埠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北海的食鹽、海鮮等產品從南流江下游溯江而上,運到船埠,再轉銷內陸各地。內陸各地的土特產品,包括絲綢布匹,也經過船埠運銷到下游合浦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船埠的成為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地,抗日戰爭時期,船埠甚至成為玉林四大區之一的西南行政區政府的所在地,警察、鄉丁、小學、商會、廟宇、汽車站、鹽場等等,應有盡有。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正因為船埠起著承載運輸的巨大功能,日本飛機專程飛來轟炸過幾次,在那裡還能尋找到一個深深的彈坑,而經歷那場劫難的老人,講起轟炸事件,彷彿還發生在眼前似的。

歷經歲月滄桑及陸路建設,船埠的繁華不再,只留下小橋的青石路,和青石路上車輪攆過的溝壑,在野草覆蓋的下,仍能依稀可見,可以想象當年的車馬人流展轉在青石馬路上,但那些殘缺不全的青磚石屋,仍然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古蹟猶在,現代文化風生水起。玉林新建的雲天文化城是一座世界級的仿古建築,成了玉林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雲天文化城的用料、工藝、造型都達到了“三絕”的藝術境界,“雲天浩宇”被評為“玉林新十景”之首。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蘊,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名城。

南流江繁榮了玉州,也繁榮了白州,南流江兩岸經濟的發展,擴展了與外界的往來。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玉州有八景,白州也有八景。南流江從玉林沙田流經古白州八景之一的“靈潭銅鼓”,南流江從銅鼓灣流出,經博白縣城、綠珠江口,進入宴石山。

宴石山風光迷人,有大仙橋、小仙橋、紫陽觀、三官堂、靜默堂、三烈祠、雙燭峰、馬吊尿、仙人仰睡山、龍頭山、美女梳妝石等。在宴石山西北側的懸崖上,有一處唐代摩崖造像。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唐代節度使高駢徵南詔途宴石山即建設了宴石寺。宴石寺是一座天然石窟和手工建築相結合的古寺。

當年南漢都監劉崇遠乘船經南流江到合浦任知府時,為宴石寺鑄造一座鐵佛和300多尊羅漢,號“覺果祥院”。 在廣西桂林、博白髮現的唐代摩崖造像。

南流江穿過宴石山風景區後,到達南流江的第一個險灘——馬門灘,這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創作一段英雄故事。

東漢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今越南)徵側、徵貳率眾造反起事,兩年後,光武帝指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討伐,途經博白,因馬門灘水流湍急,亂石阻塞,戰船無法前行,馬援號召軍民鑿石疏江,既讓戰船得以順利通過,也給民眾帶來行船便利,鄉民積極擁護,紛紛援助馬援將軍。

馬援在江岸立碑刻文,感謝鄉民幫助,後來鄉民也在馬門灘岸邊建造“伏波祠”,並塑像紀念伏波將軍馬援的豐功偉績。伏波祠門聯為“功高東漢,威震南交”, 這是何等的威震四海。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當年被流放嶺南的大文豪蘇東坡,獲赦後從海南遷調到合浦,住在鄧氏園林的清樂軒。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清樂軒和長春亭之間建了一座“東坡亭”,內有蘇東坡石刻像和歷代文人題詠碑刻,亭邊有“東坡湖”。嵌懸在“東坡亭”裡的一副對聯是:“滄海遺珠品重南國,雪泥舊跡人仰東坡。”與這副對聯相對的另一對聯,是國民黨元老之一胡漢民撰寫的:“就地建亭,共懷前世文章伯;有人載酒,要訪斯州山水鄉。”而側邊的另一副長聯,則是著名學者馬君武書寫的:“兩朝政績,一代文宗,人間威風祥麟,浩氣豈隨春夢去;白浪珠江,綠珠南浦,海角蠻荒瘴雨,謫星曾感夜光來。”這些留傳下來的詩文,一直在詠歎著南流江水的文明之歌。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南流江江河秀美,引來無數風流人物。在陸路不發達的年代,唐宋時的遷客、謫宦被遷謫到海南和交趾的,多取水路從梧州、藤縣到北流,後經北流的鬼門關往南而去。

大宋紹聖年間,一代文豪蘇東坡被貶到瓊州(今海南)。他去瓊州,就是從藤縣坐船到北流,上岸後取道鬼門關而去。三年後獲赦,他又從去路返回,吟出“歸路猶欣過鬼門”的千古絕唱。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蘇東坡獲遷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於是乘船沿南流江北上,經博白、玉林、北流、藤縣,在梧州和搬家到梧州的長子蘇邁相會,然後繼續北上。

在藤縣,知州徐元用父子邀請蘇東坡同遊東山浮金堂,蘇東坡寫詩《浮金亭戲作》記事。此外,他還寫下了《藤州江下夜起對月贈邵道士》:“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徑寸珠,墮此白玉盤。我心本如此,月滿江不湍。起舞者誰歟,莫作三人看。嶠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間,何人不清安。床頭有白酒,盎若白露漙。獨醉還獨醒,夜氣清漫漫。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彈。相將乘一葉,夜下蒼梧灘。”蘇東坡千年傳唱的詩詞留下了當年南流江的千年絕唱。

明崇禎10年(公元1637年)的秋天, 署名的大地理學家、旅行家、作家徐霞客也是沿著南流江走上北流這塊土地的。這位才子在北流上岸後,遊覽了當地名勝勾漏洞和鬼門關,他這樣記敘:“北流山脈中脊,由縣而西南趨水月,南抵高州,散為諸山。而北流之東十里,為勾漏洞;北流之西十里,為鬼門關。二石山分支聳秀,東西對列,雖一為洞天,一為鬼窟,然而若排衙擁戟以衛縣城者,二山實相伯仲也。鬼門關在北流西十里,顛崖邃谷,兩峰相對,路經其中,諺所謂:‘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言多瘴也。《輿地紀勝》以為桂門關之訛,宣德中改為天門關,粵西關隘所首稱者。”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明朝大才子解縉當年從桂林沿著桂江抵達梧州,再沿西江到藤縣,入南流江至北流、玉林。一路沿岸“玩水”南流江,他每到一地,都留下“買路詩”。在蒼梧,他寫下《蒼梧八景》:“千古蒼梧劍氣明,白雲深鎖鶴回程。孤洲繫住龍潛見,雙井中分水潔清。牛糞黃金遺古蹟,魚生丙穴出嘉亭。鱷魚已去無消息,皓月清風一舜庭。”

東漢時的孟嘗曾經任上虞戶曹史,後來改遷合浦太守。合浦“海出珠寶,與交趾比鄰,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趾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孟嚐到任後,革易前敝,求民病利。不到一年,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貿流通。孟嘗因此被當地人喻為神明,後人以“合浦珠還”這一成語,比喻人去復歸或物歸舊主。孟嘗後來因病辭官,沿來時的南流江上溯返鄉,白日上船,合浦民眾捨不得他走,極力挽留,他脫身不得,只好等到晚上,乘船悄悄離去。

漢末太守陸康之子陸績於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出任玉林太守廬江。他在玉林期間,多次沿南流江採風,深入民間瞭解民情,不但政績卓著,而且著作豐厚,“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於世”。他任滿離職時,是從南流江往合浦走,北歸行的是海路。船家因為他的行李少,太輕,不利於行船,只好搬了一塊石頭壓艙,以免途中遇到大風大浪翻船。那塊石頭運到了蘇州,世稱“廉石”,又稱“玉林石”,如今仍保存在蘇州第一中學的校園內。他的廉潔為後人稱道,寫有“空舟郡守名猶在,玉林船石又東吳”等詩句讚美他。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西晉太康年間,石崇為交趾採訪使的時候,途經博白,驚慕綠珠的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為妾,並在皇都洛陽建造“金谷園”,內築百丈高樓“崇綺樓”,用來撫慰綠珠思念故鄉的憂愁。當時正值趙王司馬倫專權,趙王的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傾國傾城的姿色,於是叫人向石崇要人。孫秀帶領大隊人馬,氣勢洶洶地將金谷園團團圍住。綠珠堅決不讓賊人得逞,朝樓下縱身一躍,血濺金谷園。綠珠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至今仍令人欷歔萬分。 唐代詩人杜牧用詩寫了一代才女兼烈女綠珠的故事:“繁華事散遂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南流江岸,還有許多傑出人物的故事,一直在世間傳說著。

悠悠的南流江,你是玉林人的母親河。你是一首歡快流淌的詩,數千年的歷史,包容四海,廣納百川,波瀾壯闊,如歌如畫,哺育了豐富的文明文化,造就了嶺南都會的輝煌。

許多人看不起的南流江,其實是一條文化之江,不看你就虧大了

時光流轉,昔日的清澈歡快奮騰的南流江江水變了。養鴨的、養豬的、挖砂的,喧囂的機器聲、洩漏的機油與禽畜的糞便,裸露的河床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瘋狂破壞。有些河段汙濁的河水翻滾著黃白色、紅色、黑綠色的花花綠綠的泡沫,工廠紅得發黑帶著刺鼻異味的汙水,沒有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江裡,那條曾經哺育了整個南流江畔的生命與文明、優雅端莊的母親河變成了最方便、最天然的“理想”排汙溝,在南方毒辣的陽光炙烤下,散發著令人嘔吐的酸臭味,遠在幾裡外的人家都能聞得到。我們再也看不到南流江的美麗,我們看到秀美豐腴的母親河變成了一個渾身疥瘡瘍爛、讓人嫌棄的老婦人。受難的母親河日夜在悲愴地哭泣、悲號。如今政府已意識到治理南流江水的重要性,正採取五級聯動的創新模式對南流江進行汙染治理,開展南流江流域治理,南流江流域止住了水質下降的趨勢並向好發展。南流江水域治理是一個千秋萬代的工程,治理母親河,先從認識母親河開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